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响应面法优化丁香叶总皂苷提取工艺 被引量:5
1
作者 陈俭清 高凌飞 +4 位作者 任涌志 盛尊来 姜岩 高利 李艳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320-323,328,共5页
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丁香叶总皂苷提取工艺进行优化。以总皂苷提取率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乙醇浓度、液料比、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乙醇回流提取总皂苷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82%、液料... 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丁香叶总皂苷提取工艺进行优化。以总皂苷提取率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乙醇浓度、液料比、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乙醇回流提取总皂苷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82%、液料比25∶1 m L/g、提取温度85℃、提取时间116 min、提取次数2次,在此条件下总皂苷提取率为(69.655±0.0145)mg/g,与理论值仅相差0.461 mg/g,表明此模型准确可靠,是提取丁香叶总皂苷的可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香叶 总皂苷 响应面 提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药动模型中诺氟沙星对嗜水气单胞菌的药动及药效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陈俭清 卢彤岩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19-223,共5页
通过建立体外药动模型的方法,研究诺氟沙星对嗜水气单胞菌Aerom onas hydrophila的药动-药效(简称PK-PD)参数。结果表明:在消除半衰期为3.4 h的模型内,2M IC(最小抑菌浓度)、4M IC和8M IC的诺氟沙星对嗜水气单胞菌能够抑制4 h,4 h后细... 通过建立体外药动模型的方法,研究诺氟沙星对嗜水气单胞菌Aerom onas hydrophila的药动-药效(简称PK-PD)参数。结果表明:在消除半衰期为3.4 h的模型内,2M IC(最小抑菌浓度)、4M IC和8M IC的诺氟沙星对嗜水气单胞菌能够抑制4 h,4 h后细菌出现再生长,而16M IC的诺氟沙星对嗜水气单胞菌能够起到持续的抑制作用;在消除半衰期为77 h的模型内,2M IC的诺氟沙星对嗜水气单胞菌能够抑制4 h,4 h后细菌出现再生长,而4M IC、8M IC和16M IC对嗜水气单胞菌能够起到持续的抑制作用。消除半衰期为3.4 h的模型内,当AUC0→24 h/M IC(药时曲线下面积与最小抑菌浓度的比值)>42.43±9.21,Cm ax/M IC(峰浓度与最小抑菌浓度的比值)>15.78±0.22时,诺氟沙星对嗜水气单胞菌能够起到持续的抑制作用;消除半衰期为77 h的模型内,当AUC0→24 h/M IC>41.87±10.16,Cm ax/M IC>4.79±0.11时,诺氟沙星对嗜水气单胞菌能够起到持续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药动模型 诺氟沙星 嗜水气单胞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丁香叶总酚酸提取工艺 被引量:17
3
作者 吴燕 盛尊来 +2 位作者 高凌飞 陈俭清 李艳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86-290,共5页
采用响应面法对丁香叶总酚酸的乙醇提取工艺进行优化。以总酚酸提取率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液料比等提取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乙醇回流提取总酚酸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 采用响应面法对丁香叶总酚酸的乙醇提取工艺进行优化。以总酚酸提取率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液料比等提取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乙醇回流提取总酚酸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44%、提取温度90℃、提取时间96min、液料比25.2∶1(m L/g)、提取次数为2次,在此条件下提取率为(1.642±0.23)mg/g。响应面优化得到的提取工艺稳定合理,准确可靠,是提取丁香叶总酚酸的可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香叶 总酚酸 响应面 提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翘颗粒剂的急性亚急性毒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吴悦 陈俭清 +3 位作者 赵玉莲 李贤贤 李鹤 李艳华 《中国兽药杂志》 2013年第4期23-26,共4页
为了评价连翘颗粒剂的安全性,对其进行了急性、亚急性毒性试验研究。首先,急性毒性试验确定最大给药剂量为100 g/kg;亚急性毒性试验选用昆明小鼠80只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及连翘各剂量组(100 g/kg、33.3 g/kg、10 g/kg),分别在给药的第7... 为了评价连翘颗粒剂的安全性,对其进行了急性、亚急性毒性试验研究。首先,急性毒性试验确定最大给药剂量为100 g/kg;亚急性毒性试验选用昆明小鼠80只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及连翘各剂量组(100 g/kg、33.3 g/kg、10 g/kg),分别在给药的第7日和第14日时,对各组小鼠进行一般症状观察并分别检测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红细胞数、白细胞数和血清中的谷草转氨酶(GOT)、谷丙转氨酶(GPT)、肌酐(CR)、尿素氮(BUN)和碱性磷酸酶(AKP)。结果表明,各项指标与正常组相比无显著差异,连翘颗粒剂的毒性较低,临床用药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翘颗粒剂 昆明系小鼠 急性毒性试验 亚急性毒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杨树花多糖超声提取工艺 被引量:3
5
作者 焉鑫 王碧莹 +3 位作者 赵家洪 陈雪英 陈俭清 盛尊来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64-169,共6页
采用Plackett-Burman设计结合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杨树花多糖的超声提取工艺。以杨树花多糖得率为考察指标,对影响杨树花得率的超声功率、超声频率、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提取次数、液料比、颗粒大小、醇沉时间、醇沉浓度等9个因... 采用Plackett-Burman设计结合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杨树花多糖的超声提取工艺。以杨树花多糖得率为考察指标,对影响杨树花得率的超声功率、超声频率、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提取次数、液料比、颗粒大小、醇沉时间、醇沉浓度等9个因素,采用Plackett-Burman设计从中筛选出具有显著效应的因素一超声功率、提取温度、提取时间;进一步以杨树花多糖得率为考察指标,采用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法对以上三个因素进行考察,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功率195W,提取温度66℃,提取时间43min,以此条件提取的多糖含量为63.18±1.57mg/g,与理论预测值仅相差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花 多糖 超声提取 PLACKETT-BURMAN设计 BOX-BEHNKEN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