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津大学光纤传感技术研究部分最新进展 被引量:8
1
作者 刘铁根 刘琨 +4 位作者 江俊峰 孟卓 姚晓天 陈信伟 张以谟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6,38,共7页
本文介绍了天津大学在光纤传感技术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主要为:基于白光干涉实现了非本征光纤法珀和FBG并行解调,法珀腔长测量误差0.81μm,FBG波长测量误差14pm;基于光纤有源内腔结构实现了乙炔气体传感,灵敏度优于100ppm;基于保偏光... 本文介绍了天津大学在光纤传感技术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主要为:基于白光干涉实现了非本征光纤法珀和FBG并行解调,法珀腔长测量误差0.81μm,FBG波长测量误差14pm;基于光纤有源内腔结构实现了乙炔气体传感,灵敏度优于100ppm;基于保偏光纤实现了分布式传感,灵敏度可达6cm;基于边缘滤波器开发了光纤光栅解调仪,波长分辨力可达1.2pm,扫描速率超过200kHz;采用全光纤OCT技术实现了牙齿模型的二维、三维扫描;实现了光纤陀螺光纤环的温度、振动等动态特性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传感 光纤法珀 保偏光纤 边缘滤波 光纤陀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偏光纤模式耦合分析及其相干检测 被引量:8
2
作者 郭振武 温国强 +2 位作者 张红霞 陈信伟 刘铁根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282-1286,共5页
当保偏光纤存在结构不均匀或者受到外部扰动时,将使其内部传输的一部分偏振光耦合到与其正交的偏振态上去。分析了保偏光纤内偏振光模式耦合的原理,给出了基于白光干涉法的偏振模式耦合检测方法,并用迈克尔逊干涉仪对保偏光纤的偏振模... 当保偏光纤存在结构不均匀或者受到外部扰动时,将使其内部传输的一部分偏振光耦合到与其正交的偏振态上去。分析了保偏光纤内偏振光模式耦合的原理,给出了基于白光干涉法的偏振模式耦合检测方法,并用迈克尔逊干涉仪对保偏光纤的偏振模式耦合的耦合强度和耦合点发生的空间位置进行了测试。通过步进电机控制迈克尔逊干涉仪扫描臂的反射镜移动,改变干涉仪两臂之间的光程差,来补偿由于偏振耦合而形成的两偏振光从保偏光纤出射时的光程差,实现了对偏振耦合的测量。为提高检测系统的灵敏度,需提高输出信号的信噪比,对光源发出的光进行高频调制,通过频谱搬移和相干解调,有效地抑制了各种干扰和噪声,使输出信号的峰值信噪比提高了5.1 dB,耦合强度测试最小值也由-57.6 dB提高到-62.7 dB,增强了测试系统检测微弱偏振耦合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偏光纤 白光干涉 模式耦合 相干解调 信噪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壁碳纳米管吸附联苯类有机物的荧光光谱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徐中辉 邱复生 +2 位作者 牛海波 陈信伟 黄新刚 《物理实验》 2007年第1期10-13,共4页
利用芳香族化合物对单壁碳纳米管进行了化学修饰,并利用荧光光谱以及时间分辨光谱对修饰后的单壁碳纳米管进行了表征分析.实验发现吸附对三联苯后有1个荧光峰位置发生了蓝移,这说明吸附过程使对三联苯的一些能级分布发生了变化.测量吸... 利用芳香族化合物对单壁碳纳米管进行了化学修饰,并利用荧光光谱以及时间分辨光谱对修饰后的单壁碳纳米管进行了表征分析.实验发现吸附对三联苯后有1个荧光峰位置发生了蓝移,这说明吸附过程使对三联苯的一些能级分布发生了变化.测量吸附前后对三联苯和蒽甲醇的荧光寿命,发现吸附后的荧光衰减曲线下降趋势更加明显,对曲线进行多指数拟合得出的荧光寿命及其数目发生了变化,分析了可能导致该现象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壁碳纳米管 化学修饰 荧光光谱 荧光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涉型光纤传感器相位载波系统解调能力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凯 武帅 +3 位作者 贺胜男 李丹丹 樊彦恩 陈信伟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5年第17期15-16,共2页
在光纤干涉型传感解调系统中,针对相位生成载波(PGC,Phase Generated Carrier)解调系统可恢复输入信号能力,提出将卡森准则引入到PGC调相带宽设计领域。结合光纤传感器工程应用中常见的宽频信号激励形式,给出宽带信号解调评价指标,以验... 在光纤干涉型传感解调系统中,针对相位生成载波(PGC,Phase Generated Carrier)解调系统可恢复输入信号能力,提出将卡森准则引入到PGC调相带宽设计领域。结合光纤传感器工程应用中常见的宽频信号激励形式,给出宽带信号解调评价指标,以验证PGC卡森宽带调相带宽估计外推公式的估计准确性和适用性,统一指导PGC系统无失真解调输入信号能力的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位生成载波 光纤干涉型传感器 卡森准则 PGC解调 可承受信号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蒽甲醇修饰单壁碳纳米管的研究
5
作者 徐中辉 邱复生 +3 位作者 姜芸 牛海波 陈信伟 黄新刚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03-503,共1页
利用蒽甲醇对单壁碳纳米管进行了化学修饰,并利用透射电镜、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拉曼光谱对修饰后的单壁碳纳米管进行了表征分析.通过对比吸附前后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发现吸附后的光谱强度约下降了57.1%左右,说明单壁碳... 利用蒽甲醇对单壁碳纳米管进行了化学修饰,并利用透射电镜、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拉曼光谱对修饰后的单壁碳纳米管进行了表征分析.通过对比吸附前后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发现吸附后的光谱强度约下降了57.1%左右,说明单壁碳纳米管吸附上了蒽甲醇.通过拉曼光谱分析,发现吸附后单壁碳纳米管的拉曼光谱中主要峰的位置向长波方向移动了6~7cm^-1,分析认为拉曼光谱发生移动的原因是单壁碳纳米管吸附蒽甲醇前后状态的改变导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壁碳纳米管 化学修饰 甲醇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拉曼光谱分析 透射电镜 荧光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蒽甲醇修饰单壁碳纳米管的研究
6
作者 徐中辉 邱复生 +3 位作者 姜芸 牛海波 陈信伟 黄新刚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46-749,共4页
利用蒽甲醇对单壁碳纳米管进行了化学修饰,并利用透射电镜、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拉曼光谱对修饰后的单壁碳纳米管进行了表征分析.通过对比吸附前后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发现,吸附后的光谱强度下降大约57.1%,说明单壁碳纳... 利用蒽甲醇对单壁碳纳米管进行了化学修饰,并利用透射电镜、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拉曼光谱对修饰后的单壁碳纳米管进行了表征分析.通过对比吸附前后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发现,吸附后的光谱强度下降大约57.1%,说明单壁碳纳米管吸附上了蒽甲醇.通过拉曼光谱分析发现,吸附后单壁碳纳米管的拉曼光谱中主要峰的位置向长波方向移动了6~7cm^-1,认为拉曼光谱发生移动的原因是单壁碳纳米管吸附蒽甲醇前后状态的改变导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壁碳纳米管 化学修饰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荧光光谱 拉曼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波调制法提高保偏光纤偏振耦合检测的信噪比
7
作者 张红霞 叶雯婷 +3 位作者 陈信伟 温国强 贾大功 张以谟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01-305,共5页
保偏光纤偏振耦合系统能有效检测保偏光纤中偏振耦合点的空间位置及耦合强度,因而可被广泛地应用于应力、应变、温度和位置的分布式传感中。由于噪声影响,测试系统中的信噪比和耦合强度检测灵敏度会下降。为了改善系统信噪比,提高保偏... 保偏光纤偏振耦合系统能有效检测保偏光纤中偏振耦合点的空间位置及耦合强度,因而可被广泛地应用于应力、应变、温度和位置的分布式传感中。由于噪声影响,测试系统中的信噪比和耦合强度检测灵敏度会下降。为了改善系统信噪比,提高保偏光纤中弱耦合点的检测能力,将铌酸锂外调制技术应用于白光干涉保偏光纤耦合测试系统。调制后的信号经光电探测器接收,用数字解调算法进行数据处理。实验结果表明:在电机扫描速度为0.75 mm/s,调制频率为9.1 kHz,采样率为140 kHz时,载波调制时信噪比提高了8 dB,解调耗时仅1.12 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光学 保偏光纤 白光干涉 载波调制 信噪比 偏振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椭圆参数估计在光纤干涉传感系统的应用
8
作者 王凯 武帅 +3 位作者 贺胜男 李丹丹 樊彦恩 陈信伟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5年第18期6-7,共2页
为解决小信号情况下相位生成载波光纤干涉传感器系统参数校准与估计问题,文章比较了基于误差代数距离的最小二乘拟合方法、含椭圆约束的基于误差代数距离最小二乘拟合方法、基于误差几何距离的最小二乘拟合方法三种椭圆参数拟合方法的性... 为解决小信号情况下相位生成载波光纤干涉传感器系统参数校准与估计问题,文章比较了基于误差代数距离的最小二乘拟合方法、含椭圆约束的基于误差代数距离最小二乘拟合方法、基于误差几何距离的最小二乘拟合方法三种椭圆参数拟合方法的性能,为系统参数校准能够选择相应的参数估计方法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位生成载波(Phase GENERATED Carrier PGC) 光纤干涉型传感器 椭圆参数估计 伴生调幅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