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电站边坡智能爆破设计与管控系统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郑祥 邱浩扬 +3 位作者 王德明 陈俊涛 赵逢泽 陈明 《爆破》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0-66,95,共8页
水利工程爆破施工具有周期长、规模大的特点,传统爆破设计与施工管控方式难以满足当前水利工程的建设和发展要求,研究建立平台化、网络化、智能化的爆破设计与管控系统具有重大的工程意义。基于BIM、WebGIS和已开发的爆破设计软件,利用A... 水利工程爆破施工具有周期长、规模大的特点,传统爆破设计与施工管控方式难以满足当前水利工程的建设和发展要求,研究建立平台化、网络化、智能化的爆破设计与管控系统具有重大的工程意义。基于BIM、WebGIS和已开发的爆破设计软件,利用Angular框架和SpringBoot框架,采用前、后端分离式方法开发了智能爆破设计与管控系统,系统由智能爆破设计模块、三维可视化模块、数字化爆破管控模块以及智能安全评价及预测预警模块四个功能模块组成,实现了智能爆破设计与全流程爆破审核功能一体化,能够根据现场实际施工情况,采用模型参数化动态联合裁剪方法,选取开挖轮廓线上的控制点进行智能爆破设计,生成爆破设计方案,并将设计方案上传审查,有效地促进了爆破全流程的标准化、信息化、数字化管理,加强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的实时交互办公。该系统在叶巴滩水电站边坡爆破开挖工程的应用结果表明,系统能有效进行爆破设计,并提高管控效率,可为水电站边坡爆破设计开挖施工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爆破设计 爆破管控 WEBGIS BI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STM与Transformer的大坝变形预测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翁鸣昊 项兴华 +2 位作者 陈俊涛 邵广俊 胡伟飞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50-257,共8页
变形是大坝运行过程中受内外荷载作用下其状态的直观表现,构建高精度的变形预测模型对大坝安全预警与运行状态评估有着重要的意义。针对已有的大坝位移模型训练时间长,预测模型预测精度和泛化能力一般,无法满足大坝位移中短期准确预测... 变形是大坝运行过程中受内外荷载作用下其状态的直观表现,构建高精度的变形预测模型对大坝安全预警与运行状态评估有着重要的意义。针对已有的大坝位移模型训练时间长,预测模型预测精度和泛化能力一般,无法满足大坝位移中短期准确预测的问题,耦合长短时记忆网络(LSTM)与Transformer框架,引入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算法(IPSO)进行优化,建立了IPSO-LSTM-Transformer(ILT)大坝变形预测模型。以紧水滩拱坝正垂线11-1测点为例,选取6150组变形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分析与预测。研究结果表明,模型预测精度会随着预测期的增大而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但在预测步长10以内均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与传统粒子群优化算法相比,ILT模型显著提升了模型的寻优精度和收敛速度;与RNN、LSTM、IPSO-Transformer神经网络模型单步与多步预测结果对比,ILT模型具有更高的精度和更好的稳定性,即使在训练数据较少时也能保证较好的预测效果。研究成果为实现运行期大坝位移的中短期精确预测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坝变形预测 深度学习 长短时记忆网络 粒子群优化 TRANSFORM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活断层倒虹吸地面压力管结构型式比较研究
3
作者 李端正 李玉峰 +1 位作者 白锐 陈俊涛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1-178,210,共9页
以往对过活断层倒虹吸地面压力管道研究,往往只单独研究钢衬钢筋混凝土管和明钢管两种结构型式,具体哪种管型更为合适尚无比较。采用有限元方法,通过建立地面钢衬钢筋混凝土管和明钢管两种管道有限元模型,对比分析了两种管道型式过活断... 以往对过活断层倒虹吸地面压力管道研究,往往只单独研究钢衬钢筋混凝土管和明钢管两种结构型式,具体哪种管型更为合适尚无比较。采用有限元方法,通过建立地面钢衬钢筋混凝土管和明钢管两种管道有限元模型,对比分析了两种管道型式过活断层倒虹吸在断层蠕滑变形、黏滑变形以及地震作用下的位移和应力。研究结果表明:①钢衬钢筋混凝土管和明钢管管线中布置多个波纹管伸缩节后,均能较好适应断层蠕滑变形;②两种管道结构位于主断层范围的波纹管伸缩节在断层黏滑变形作用下变形均在100 mm以上,设计难度大;③地震作用下,在主断层范围内的钢衬钢筋混凝土管虽然位移大,但地震引起的应力较小,而明钢管在固定支座处的受力情况明显恶化;④综合多种工况的计算结果,钢衬钢筋混凝土管的受力情况比明钢管更优秀,但明钢管具备运行期检修复位的条件,两种管道方案各有优劣,应根据工程具体需求合理选择管道结构型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断层 断层错动 倒虹吸 钢衬钢筋混凝土管 明钢管 波纹管伸缩节 滇中引水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泥水浓度检测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10
4
作者 陈俊涛 张乾龙 杨露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53-255,共3页
煤泥水浓度是选煤工艺中的一项重要参数,煤泥水浓度的精确检测对提高精煤产品质量和劳动生产率,以及降低药剂消耗等都有重要的意义。介绍了常见的传统检测煤泥水浓度的方法和新兴的检测方法图像法,陈述了各检测方法的优缺点,并对煤泥水... 煤泥水浓度是选煤工艺中的一项重要参数,煤泥水浓度的精确检测对提高精煤产品质量和劳动生产率,以及降低药剂消耗等都有重要的意义。介绍了常见的传统检测煤泥水浓度的方法和新兴的检测方法图像法,陈述了各检测方法的优缺点,并对煤泥水浓度检测的发展趋势做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泥水 浓度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备工艺条件对沉淀二氧化硅比表面积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陈俊涛 郑水林 贾凤梅 《非金属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5,44,共3页
利用正交设计安排实验,采用并流法制备沉淀二氧化硅,研究实验制备工艺条件硅酸钠浓度、硫酸浓度、反应温度和并流时间对沉淀二氧化硅的BET比表面积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反应温度对沉淀二氧化硅的BET比表面积的影响最大,其次是硅酸钠浓... 利用正交设计安排实验,采用并流法制备沉淀二氧化硅,研究实验制备工艺条件硅酸钠浓度、硫酸浓度、反应温度和并流时间对沉淀二氧化硅的BET比表面积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反应温度对沉淀二氧化硅的BET比表面积的影响最大,其次是硅酸钠浓度、并流时间和硫酸浓度。硅酸钠浓度与反应温度之间的交互作用,对沉淀二氧化硅的BET比表面积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硅 并流法 工艺条件 比表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湖选煤厂原煤车间排矸方式的改造 被引量:4
6
作者 陈俊涛 于恒江 徐德永 《煤矿机械》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87-88,共2页
针对龙湖选煤厂原煤车间排矸方式的改造措施 ,通过对各种排矸工艺的优劣对比 。
关键词 动筛跳汰机 排矸 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CSMC-3000×6000浮选床的特点及应用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陈俊涛 康华 单志强 《煤矿机械》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23-125,共3页
介绍了FCSMC - 30 0 0× 60 0 0旋流 -静态微泡浮选床的分选原理、主要性能 ,灵山选煤厂采用FCSMC - 30 0 0× 60 0 0旋流 -静态微泡浮选床生产浮选精煤的实践表明 ,该设备具有运行可靠、电耗低、操作简单、分选选择性好、效率高。
关键词 浮选床 旋流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浮选机充气搅拌机构的改造 被引量:2
8
作者 陈俊涛 钱书华 王伟东 《煤矿机械》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53-55,共3页
以XJM— 4型浮选机的充气搅拌机构为出发点 ,重点阐述了新型充气搅拌机构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性能参数。通过对新型充气搅拌机构在选煤厂XJM— 4型浮选机上使用前后的工艺效果对比 。
关键词 充气搅拌机构 应用效果 可浮性 浮选机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复合材料剪滞理论的改进与参数分析
9
作者 谷胜杰 詹程远 +1 位作者 何吉 陈俊涛 《水电与新能源》 2024年第2期36-39,共4页
对于纤维复合材料,传统剪滞理论没有考虑基体轴向应变的影响,导致无法反映基体在应力传递中的作用。通过对剪滞理论的改进,解决了上述问题,推导了纤维轴向应力、纤维轴向变形、基体轴向应力、基体轴向变形、纤维/基体界面剪应力、纤维/... 对于纤维复合材料,传统剪滞理论没有考虑基体轴向应变的影响,导致无法反映基体在应力传递中的作用。通过对剪滞理论的改进,解决了上述问题,推导了纤维轴向应力、纤维轴向变形、基体轴向应力、基体轴向变形、纤维/基体界面剪应力、纤维/基体相对滑移量的分布公式,分析了界面弹性模量对应力传递机制的影响,结果符合现有研究成果。经与有限元分析结果对比,验证了改进理论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基纤维复合材料 剪滞理论 应力传递 基体变形 界面滑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M数据驱动的地铁车站土石方精细算量研究
10
作者 金汉城 陈俊涛 彭鹏 《水电与新能源》 2024年第9期30-34,共5页
针对地铁工程施工开挖流程、复杂地层空间分布的特点,基于BIM数据驱动,通过Revit二次开发提出通用的地质地层识别解析方法和车站围护结构特征识别方案;采用Delaunay三角网和反距离加权插值方法,实现钻孔与地层的参数化生成与管理;考虑... 针对地铁工程施工开挖流程、复杂地层空间分布的特点,基于BIM数据驱动,通过Revit二次开发提出通用的地质地层识别解析方法和车站围护结构特征识别方案;采用Delaunay三角网和反距离加权插值方法,实现钻孔与地层的参数化生成与管理;考虑不同算量需求进行结构化数据处理与算量输出、构建集成化平台,实现了标准化、智能化的地铁车站土石方精细算量流程,相较传统算量方法在效率与准确性上均有所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M 数据驱动 地铁车站 土石方算量 三维地质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煤泥水处理药剂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俊涛 杨露 张乾龙 《非金属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8-19,62,共3页
本研究旨在提出一种新型的煤泥水处理药剂,即将改性后的硅藻土作为混凝剂加入到煤泥水中。将硅藻土在不同质量分数HCl和不同质量比(m(AlCl3)∶m(硅藻土))条件下改性,并以煤泥水沉降层高度和上清液透光率为指标,优化影响改性硅藻土煤泥... 本研究旨在提出一种新型的煤泥水处理药剂,即将改性后的硅藻土作为混凝剂加入到煤泥水中。将硅藻土在不同质量分数HCl和不同质量比(m(AlCl3)∶m(硅藻土))条件下改性,并以煤泥水沉降层高度和上清液透光率为指标,优化影响改性硅藻土煤泥水沉降效果的两个因素。结果表明,当HCl质量分数为1%、m(AlCl3):m(硅藻土)为1∶10时,改性硅藻土对煤泥水沉降具有较好的加速作用,煤泥水上清液透光率可达72.44%;在与聚丙烯酰胺配合使用处理煤泥水时,可以增强聚丙烯酰胺的絮凝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泥水 沉降试验 硅藻土 混凝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院2010年度98例药物不良反应原因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俊涛 邢亚丽 刘文化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31期152-153,共2页
目的:对我院98例药物不良反应(ADR)情况及特点进行分析,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分类统计,对98例报告中涉及的年龄、性别、临床表现、给药途径、给药剂量、使用方法、配液环境、输液器材等进行整理分析。结果:药物使用不规范... 目的:对我院98例药物不良反应(ADR)情况及特点进行分析,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分类统计,对98例报告中涉及的年龄、性别、临床表现、给药途径、给药剂量、使用方法、配液环境、输液器材等进行整理分析。结果:药物使用不规范引起74例,配液环境引起反应6例,输液器(留置针)引起反应4例,患者体质引起反应14例。结论:提高医护人员综合素质、临床药师加强监管,对减少ADR的发生、促进合理用药具有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术胃康灵颗粒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观察 被引量:5
13
作者 陈俊涛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30期111-112,共2页
目的:探讨参术胃康灵颗粒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6~2010年我院门诊6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服用我院生产的参术胃康灵颗粒治疗,对照组30例服用西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 目的:探讨参术胃康灵颗粒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6~2010年我院门诊6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服用我院生产的参术胃康灵颗粒治疗,对照组30例服用西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73.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21 9,P=0.044 9);治疗组无一例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出现7例不良反应。结论:我院生产的中药制剂参术胃康灵颗粒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确切,安全可靠,未发现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术胃康灵颗粒 消化性溃疡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胆排石丸的制备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俊涛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7年第09Z期88-89,共2页
目的:制订利胆排石丸的质量控制标准,并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方中茵陈、虎杖、蒲公英进行鉴别,并选择110例结石患者,使其全部服用利胆排石丸,然后进行临床观察。结果:临床治疗110例患者,总有效率为85.45%。结论:利胆... 目的:制订利胆排石丸的质量控制标准,并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方中茵陈、虎杖、蒲公英进行鉴别,并选择110例结石患者,使其全部服用利胆排石丸,然后进行临床观察。结果:临床治疗110例患者,总有效率为85.45%。结论:利胆排石丸制备工艺可行,质量可控,临床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胆排石丸 制备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路隧道运营韧性研究进展
15
作者 丁浩 邓实强 +2 位作者 刘帅 李文锋 陈俊涛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723-1735,共13页
以韧性理念为核心的系统安全分析范式,为现代公路隧道运营安全管理提供科学而务实的新视角。为深入理解韧性理念,首先结合国内外不同工程领域对韧性研究的进展,梳理总结出以下2点共识:1)韧性是一种综合性能力,着眼于系统全过程的表现;2... 以韧性理念为核心的系统安全分析范式,为现代公路隧道运营安全管理提供科学而务实的新视角。为深入理解韧性理念,首先结合国内外不同工程领域对韧性研究的进展,梳理总结出以下2点共识:1)韧性是一种综合性能力,着眼于系统全过程的表现;2)韧性包含一系列特征属性,可用鲁棒性、冗余性、资源充裕度、快速性囊括。鉴于经典风险分析于公路隧道运营安全管理的部分局限性,探讨引入韧性视角的必要性和意义。进而定义公路隧道运营韧性,即为对影响公路隧道正常运营通行的实际或潜在负面效应,进行预防、抵抗、适应、恢复的能力,并分析全阶段性、动态演进性和量化客观性的内涵,构建初步的概念框架。再提出基于感知、响应、学习和预测4种功能来增强隧道运营韧性的路径以及初步的韧性提升措施。特别地,针对火灾风险,介绍相关的智能技术与装备案例,包括智能火灾检测、火灾预测技术和隧道入口的柔性阻拦系统等。未来,对公路隧道运营韧性的研究将不断深化,通过构建全面的理论框架,以指导实践并推动隧道运营安全管理的科学化、系统化发展,从而建立更安全、高效、可持续的隧道运营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隧道 运营韧性 风险 韧性增强 智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CSMC-3000×6000旋流-静态微泡浮选床在灵山选煤厂的应用
16
作者 陈俊涛 康华 李明明 《选煤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9-30,共2页
介绍了FCSMC-3000×6000旋流-静态微泡浮选床在灵山选煤厂的应用实践,通过对其 应用效果的综合分析,指出该设备具有运行可靠、操作简单、选择性好、分选效率高等特点。
关键词 微泡 浮选床 旋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分级粒度 提高经济效益
17
作者 陈俊涛 沈笑君 康华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48-49,共2页
针对铁东选煤厂矸石中有大量精煤损失从而严重影响经济效益的问题 ,通过对相关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比较 ,提出改进分级设备提高经济效益的方案。
关键词 选煤厂 分级设备 经济效益 分级粒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洞室开挖爆破围岩松动圈的数值分析计算 被引量:39
18
作者 肖明 张雨霆 +1 位作者 陈俊涛 田华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2613-2618,共6页
根据数值计算提出了在地下洞室开挖爆破中,确定围岩松动圈的方法。给出了地下洞室开挖爆破的三维弹塑性损伤有限元计算方法。该方法论述了爆破荷载、重力荷载和开挖荷载的计算、施加以及迭代的方法,可以合理反应爆破对围岩稳定的影响和... 根据数值计算提出了在地下洞室开挖爆破中,确定围岩松动圈的方法。给出了地下洞室开挖爆破的三维弹塑性损伤有限元计算方法。该方法论述了爆破荷载、重力荷载和开挖荷载的计算、施加以及迭代的方法,可以合理反应爆破对围岩稳定的影响和锚固支护施加的效果;结合岩石松动圈的实测方法,推导了判定围岩开始松动的损伤系数阈值公式,可以结合数值计算得到的洞周围岩损伤系数分布,确定在开挖爆破作用下围岩松动圈的范围。对实际工程的分析计算表明,根据数值计算判定的围岩松动范围与实测松动范围的规律基本一致,量值吻合较好,其结果为地下洞室开挖爆破的围岩松动圈的确定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挖爆破 数值分析 损伤系数 围岩松动圈 地下洞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地下洞室全长黏结式岩石锚杆锚固机制研究及锚固效应分析 被引量:22
19
作者 周浩 肖明 陈俊涛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503-1511,共9页
以大型地下洞室为背景,采用隐式锚杆柱单元模拟黏结式岩石锚杆,推导了杆体对围岩模型的附加刚度贡献模型。根据中性点理论,假定锚固体界面的剪切滑移模型,导出了锚杆与围岩相互作用下的荷载传递基本微分方程。基于三维弹塑性有限元增量... 以大型地下洞室为背景,采用隐式锚杆柱单元模拟黏结式岩石锚杆,推导了杆体对围岩模型的附加刚度贡献模型。根据中性点理论,假定锚固体界面的剪切滑移模型,导出了锚杆与围岩相互作用下的荷载传递基本微分方程。基于三维弹塑性有限元增量法计算的围岩离散位移,采用插值拟合获得造成锚杆变形的围岩连续位移,通过求解微分方程得到锚固体界面剪应力和轴向力分布函数。将获得的锚固体剪应力采用等效附加应力模型作用于岩体,反映了锚杆的支护效应。实例分析表明,锚杆新算法能较好地模拟锚杆支护效果。获得的锚固体受力分布特征符合中性点理论,锚固体界面剪应力分为正、负两段,锚固体轴向力分布为单峰曲线。此外,新方法的计算值与实测值较为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洞室 隐式锚杆 中性点理论 围岩变形 锚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穿高层建筑特大跨度超大断面偏压隧道施工方法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张学富 刘佳祥 +2 位作者 丁燕平 陈俊涛 余元全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07-113,共7页
结合重庆市轨道交通3号线下穿高层建筑特大跨度超大断面隧道工程,对其采用双侧壁导坑主楼侧先开挖、双侧壁导坑裙楼侧先开挖、单侧壁导坑主楼侧先开挖、单侧壁导坑裙楼侧先开挖等4种施工方法条件下全过程进行弹塑性数值仿真分析。结果表... 结合重庆市轨道交通3号线下穿高层建筑特大跨度超大断面隧道工程,对其采用双侧壁导坑主楼侧先开挖、双侧壁导坑裙楼侧先开挖、单侧壁导坑主楼侧先开挖、单侧壁导坑裙楼侧先开挖等4种施工方法条件下全过程进行弹塑性数值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对于下穿高层建筑特大跨度超大断面隧道,在支护、支撑措施合理情况下,采用上台阶单侧壁导坑法能够满足变形和受力要求;隧道地表存在不对称荷载时采用双(单)侧壁导坑法施工,先开挖地表荷载较小侧导洞优于先开挖地表荷载较大一侧导洞。研究成果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穿高层建筑物 特大跨度 超大断面 施工方法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