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炭基组配改良剂对早稻和晚稻Cd-As吸收转运影响的比较
1
作者 陈伟盛 黄连喜 +6 位作者 高双全 李大伟 魏岚 李翔 梁杰聪 刘忠珍 刘传平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57-1169,共13页
稻田Cd-As复合污染安全利用是华南地区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本研究通过田间试验,比较了4种炭基改良剂对Cd-As复合污染稻田中土壤-水稻系统重金属吸收、转运的影响,以期筛选出适用的改良剂,为污染土壤的安全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以... 稻田Cd-As复合污染安全利用是华南地区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本研究通过田间试验,比较了4种炭基改良剂对Cd-As复合污染稻田中土壤-水稻系统重金属吸收、转运的影响,以期筛选出适用的改良剂,为污染土壤的安全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以广东省常用的杂交水稻‘软华优6100’(早稻)和‘野香优9号’(晚稻)作为试验材料,设置5个处理,分别为CK(对照)、BO(生物炭∶有机肥=1∶1)、BS(生物炭∶海泡石=1∶1)、BB(生物炭∶膨润土=1∶1)和BA(生物炭∶碱渣=1∶1),测定水稻产量和主要器官的Cd和As含量,计算富集系数和转移系数。结果表明,不同炭基组配改良剂显著提升了早稻产量,增幅为26.87%~48.93%;晚稻产量只有BO处理下显著增加26.16%。炭基组配改良剂降低早稻和晚稻糙米Cd含量(40.23%~67.89%和7.64%~32.91%),但提高了早稻糙米As含量(44.09%~67.73%),而对晚稻糙米As含量没有显著影响;其中BS处理降Cd效果最好,但升As效果也最高,而且对早稻和晚稻的影响表现一致。土壤中有效态Cd含量与土壤pH和阳离子交换量呈显著负相关,而土壤有效态As则与土壤理化性质并无显著相关关系。糙米Cd含量与土壤有效态Cd含量以及稻壳/茎叶/稻根中Cd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糙米中As含量与糙米/稻壳/茎叶中Zn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综合分析认为,控制Cd-As复合污染土壤上糙米中Cd和As含量必须根据不同重金属的吸收转运机理采用不同的方法控制其吸收和转运。研究结果为华南地区糙米Cd和As含量控制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 Cd-As复合污染 早稻 晚稻 生物炭 组配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替代+减量施肥对蕉园土壤理化性质和香蕉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王泽煌 陈伟盛 +6 位作者 黄连喜 田利华 刘忠珍 劳栋添 邓建云 黄庆 魏岚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3期38-47,共10页
【目的】化肥过量使用、农作物秸秆和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低、农林废弃物造成环境污染等问题制约农业发展。研究有机替代和减量施肥相结合的科学施肥方法,为珠江三角洲香蕉产区化肥减量与土壤培肥提供技术支撑。【方法】采用大田小区试... 【目的】化肥过量使用、农作物秸秆和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低、农林废弃物造成环境污染等问题制约农业发展。研究有机替代和减量施肥相结合的科学施肥方法,为珠江三角洲香蕉产区化肥减量与土壤培肥提供技术支撑。【方法】采用大田小区试验,研究有机替代和减量施肥相结合对香蕉生长、产量、品质及土壤肥力的影响。设置常规施肥(CK)、减施化肥10%+低量有机肥(T1)、减施化肥20%+高量有机肥(T2)、减施化肥10%+低量炭基有机肥(T3)和减施化肥20%+高量炭基有机肥(T4)5个处理,测定各处理对香蕉生长势、产量、叶片营养元素、果实品质及土壤养分和理化性状等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相比,有机替代和减量施肥处理(T1~T4)可以提高土壤的pH和有机质含量,其中对pH的影响在香蕉成熟期更为显著、提高了0.38~0.77;有机质含量则是前期提高更为显著、比对照提升6.62%~56.09%,且随有机物料施加量的增加而提高。香蕉成熟期的土壤大量元素以及钙、镁含量整体高于抽蕾期,但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T1~T4处理对香蕉生长、产量、品质以及叶片营养元素方面均有正向效果,其中施加炭基有机肥的T3和T4处理效果更佳,香蕉产量分别提高14.44%和13.43%;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维生素C含量分别提升13.09%~21.99%、3.98%~17.32%、28.09%~41.57%。【结论】综合分析香蕉生长情况和土壤理化性质,在本试验条件下,有机替代+减量施肥(10%~20%)处理是适宜珠江三角洲香蕉的生长的化肥减量增效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肥/炭基有机肥 减量施肥 土壤理化性质 香蕉产量 香蕉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施肥和有机替代技术对菜心生长与土壤肥力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魏岚 王泽煌 +5 位作者 陈伟盛 黄连喜 田利华 刘忠珍 劳栋添 黄庆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0期31-41,共11页
【目的】优化施肥和有机替代化肥技术是实现环境友好、保持耕地质量的国家战略,对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探讨优化施肥和化肥减量措施对广东江门蔬菜地土壤理化性质及菜心产量、品质的影响,为蔬菜地平衡有效施肥提供理论依据... 【目的】优化施肥和有机替代化肥技术是实现环境友好、保持耕地质量的国家战略,对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探讨优化施肥和化肥减量措施对广东江门蔬菜地土壤理化性质及菜心产量、品质的影响,为蔬菜地平衡有效施肥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方法】以供港和珠三角蔬菜基地——广东江门市为研究基地,采用大田小区试验,设置空白对照(CK)、习惯施肥(T1)、优化施肥(T2)、优化施肥+有机肥替代N肥15%(T3)、优化施肥+有机肥替代N肥30%(T4)、优化施肥+炭基有机肥替代N肥15%(T5)、优化施肥+炭基有机肥替代N肥30%(T6)7个处理,测定各处理对菜心产量、叶片营养元素累积、菜心品质及土壤养分和理化性状等的影响。【结果】除CK外,与T1相比,优化施肥和有机替代处理(T2~T6)对菜心产量无显著影响,其中T2处理产量最高(28.15 t/hm^(2)),其次为T3处理(26.35 t/hm^(2));菜心营养元素含量并未受到有机替代的影响;干物质和营养元素累积量相比T1均有增加,其中T2处理菜心的干物质积累量最高(提高12.58%),氮、磷、钾元素累积量以T6最高,分别是T1的1.19、1.18和1.18倍;但所有处理均提高了菜心的Vc含量和可溶糖含量(9.49%~22.63%和18.96%~126.37%);所有处理的肥料农学利用效率也均高于T1,而T2处理的肥料农学利用效率最高(N为2.77、P为7.38、K为3.69),其次是T6处理(N为2.17、P为5.78、K为2.89);采用有机替代处理(T3~T6)的pH值均高于单施化肥,其中T6处理与T1差异最大(0.62个单位),T2~T6处理土壤有机质含量均高于T1(9.75%~34.31%)。【结论】与T1相比,所有处理均不会使蔬菜减产,其中T2的肥料农学利用效率最高。综合考虑产量增加、菜心品质提高、效益增加和土壤性质改良的基础上,T3处理效果最佳,因此15%的有机肥替代N肥可能是最适宜江门蔬菜基地菜心成本的化肥减量增效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肥/炭基有机肥 优化施肥 有机替代 菜心 土壤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沥青冷补液的高低温性能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陈伟盛 秦靖闰 +2 位作者 刘刚 陈昊 吴成浩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18年第1期93-96,共4页
通过对沥青冷补液蒸发实验,模拟沥青冷补液中的稀释剂在自然环境中大部分挥发后的状态,解释说明沥青冷补混合料的强度随着时间发展的原因.结果表明,自制沥青冷补液经过蒸发实验后,冷补液稀释剂的挥发量达80%以上,已达到稀释剂挥发水平要... 通过对沥青冷补液蒸发实验,模拟沥青冷补液中的稀释剂在自然环境中大部分挥发后的状态,解释说明沥青冷补混合料的强度随着时间发展的原因.结果表明,自制沥青冷补液经过蒸发实验后,冷补液稀释剂的挥发量达80%以上,已达到稀释剂挥发水平要求.由DSR的高温扫描数据分析,经过蒸发试验后的沥青冷补液高温性能与基质沥青相近,特别是当沥青冷补液中的自制添加剂掺量为4%时,其高温性能甚至要优于基质沥青,BBR实验的研究结果表明稀释剂挥发后的沥青冷补液有着优越低温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补 沥青 温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富水段围岩变形特征及控制技术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陈伟盛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第3期22-26,共5页
山区道路工程会遇到很多施工难点,如在富水条件下,砂岩地层隧道开挖极易导致围岩变形。本文以揭惠高速小北山一号隧道富水段围岩变形段为研究对象,首先介绍该工程隧道的概况和围岩地质状况,通过数据模拟方式,深度研究富水段围岩变形特征... 山区道路工程会遇到很多施工难点,如在富水条件下,砂岩地层隧道开挖极易导致围岩变形。本文以揭惠高速小北山一号隧道富水段围岩变形段为研究对象,首先介绍该工程隧道的概况和围岩地质状况,通过数据模拟方式,深度研究富水段围岩变形特征,提出围岩变形控制方案和控制重点,且针对围岩大变形提出了整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区隧道 富水段 围岩 变形特征 控制技术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紫外分区下的沥青路面全寿命模拟方法研究
6
作者 陈伟盛 吴少鹏 +2 位作者 胡锦轩 谢文华 刘全涛 《交通科技》 2018年第1期79-82,共4页
目前对于路面材料寿命的模拟方法,尚存在模拟参数单一、难以真实模拟路面条件等局限。多功能路面材料全寿命分析仪,通过模拟光、热、周期性应力等多因素的耦合作用,可全面地研究路面材料服役时的性能变化。文中通过对温度、交通量、降... 目前对于路面材料寿命的模拟方法,尚存在模拟参数单一、难以真实模拟路面条件等局限。多功能路面材料全寿命分析仪,通过模拟光、热、周期性应力等多因素的耦合作用,可全面地研究路面材料服役时的性能变化。文中通过对温度、交通量、降雨量、氧气体积分数、紫外辐照强度等数据的采集,进行归纳换算,按照不同的紫外辐照强度分区,提出基于多功能路面材料全寿命分析仪的沥青路面材料的全寿命模拟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分区 路面材料 全寿命 模拟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与化肥减施对土壤、菜心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6
7
作者 黄庆 刘忠珍 +5 位作者 刘景业 黄连喜 李翔 魏岚 黄玉芬 陈伟盛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5期60-65,共6页
【目的】研究化肥、化肥结合有机肥的投入对集约化生产程度高的菜地土壤、菜心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探索有机肥N素养分部分代替化肥的适宜比例。【方法】在广州市南沙区常年栽培的菜地,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设置CK(无肥)、CF(常规施肥N 10... 【目的】研究化肥、化肥结合有机肥的投入对集约化生产程度高的菜地土壤、菜心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探索有机肥N素养分部分代替化肥的适宜比例。【方法】在广州市南沙区常年栽培的菜地,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设置CK(无肥)、CF(常规施肥N 105 kg/hm2+P2O530 kg/hm2+K2O 60 kg/hm2)、RF(CF减量10%)、T15(15%N有机肥替代化肥)、T30(30%N有机肥替代化肥)5个处理。【结果】与常规施肥处理CF比较,15%N有机肥替代化肥处理T15、30%N有机肥替代化肥处理T30菜心分别增产43.32%和27.82%,均达显著水平。与常规施肥处理CF比较,减量10%处理RF菜心产量下降25.93%,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不同处理对收获期菜心维生素C、可溶性糖和硝酸盐氮含量均无明显影响。【结论】在菜心的生产实践中,15%~30%N有机肥替代化肥的技术措施是切实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氮部分替代化肥 化肥减量 菜心 土壤性状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炭基肥料及作物施用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8
作者 黄庆 刘忠珍 +5 位作者 朱根发 魏岚 黄连喜 李翔 黄玉芬 陈伟盛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1期26-34,共9页
随着生物质炭在农业领域的应用研究不断深入,以生物质炭为载体,与常规化学肥料或有机肥等材料结合的新型肥料—生物质炭基肥料(biochar-based fertilizer)的研制及其在农作物上的试验研究越来越多。相关研究表明,生物质炭基肥料具有诸... 随着生物质炭在农业领域的应用研究不断深入,以生物质炭为载体,与常规化学肥料或有机肥等材料结合的新型肥料—生物质炭基肥料(biochar-based fertilizer)的研制及其在农作物上的试验研究越来越多。相关研究表明,生物质炭基肥料具有诸多优点,如控释/缓释养分的释放、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增强抗旱能力、减少养分资源的损失和提高肥料利用率等。深入挖掘生物质炭基肥料的环境友好性和资源节约性潜力日益受到重视。通过综合分析多年来公开发表的生物质炭基肥料试验研究文献,阐述了各种生物质炭基肥料的组配材料、造肥制粒配方与工艺技术,以及生物质炭基肥料在水稻、玉米、小麦、蔬菜、薯类、花生、大豆、烟草、棉花、牧草和果树等作物上的施用技术,尤其是生物质炭基肥料对作物生长发育、产量、农产品品质以及土壤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根据试验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技术需求,提出今后生物质炭基肥料的研究设想,展望其在土壤环境、作物高产高效以及绿色生态等方面的系统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炭基肥料 作物 产量 品质 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玉米秸秆还田方式对甜玉米生长、品质及土壤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黄连喜 王钰静 +5 位作者 黄庆 魏岚 李翔 陈伟盛 黄玉芬 刘忠珍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11期65-73,共9页
【目的】探明玉米秸秆直接还田及炭化处理后还田两种农艺措施对土壤理化性状、玉米生长及品质提升的效果。【方法】设置对照(CK)、玉米秸秆还田(T1)、玉米秸秆炭化还田(T2)3个处理,在广州市南沙区横沥镇连续进行两茬甜玉米田间小区试验... 【目的】探明玉米秸秆直接还田及炭化处理后还田两种农艺措施对土壤理化性状、玉米生长及品质提升的效果。【方法】设置对照(CK)、玉米秸秆还田(T1)、玉米秸秆炭化还田(T2)3个处理,在广州市南沙区横沥镇连续进行两茬甜玉米田间小区试验。【结果】T1、T2处理可提高玉米土壤pH值、土壤有效态氮磷钾及有机碳含量,显著提升玉米粒维生素C和可溶糖含量,但对玉米的产量无显著影响。第1茬玉米试验中,T1、T2处理对玉米粒维生素C含量的提升效果分别为16.5%及25.9%,对可溶糖含量的提升效果分别为20.7%及22.3%,对土壤有机碳含量分别提升10.3%及10.0%,对土壤有效态氮磷钾含量、土壤pH值及玉米株高均没有显著影响。第2茬玉米试验中,T1、T2处理分别显著提升玉米粒维生素C含量10.3%及1.7%,可溶糖含量24.7%及10.6%,显著提升土壤pH值0.33、0.23个单位,显著提升土壤速效钾含量16.8%及36.0%,降低土壤有机碳含量1.7%及显著提升有机碳含量3.6%,分别提升玉米株高0.3%及4.59%。【结论】秸秆炭化后还田处理对土壤理化性状及玉米生长的提升效果强于秸秆直接还田处理。玉米秸秆炭化还田对玉米品质的提升速度快于玉米秸秆直接还田,但效果的持续性则为玉米秸秆直接还田优于炭化还田处理,两种玉米秸秆还田措施对玉米产量的影响均在短时间内难以得到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直接还田 秸秆炭化还田 土壤性状 玉米产量 玉米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酸微肥、钙镁肥和锌硼钼叶面肥对番石榴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1
10
作者 李翔 刘忠珍 +4 位作者 魏岚 黄连喜 黄玉芬 陈伟盛 黄庆 《热带农业科学》 2021年第11期7-12,共6页
通过番石榴大田小区试验,研究在配方肥+有机肥的基础上,增施氨基酸叶面微肥、钙镁中量元素肥(土施)和锌硼钼微量元素叶面肥对番石榴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习惯施肥对照相比,增施氨基酸叶面微肥、钙镁中量元素肥+锌硼钼微量元素... 通过番石榴大田小区试验,研究在配方肥+有机肥的基础上,增施氨基酸叶面微肥、钙镁中量元素肥(土施)和锌硼钼微量元素叶面肥对番石榴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习惯施肥对照相比,增施氨基酸叶面微肥、钙镁中量元素肥+锌硼钼微量元素叶面肥,番石榴每株产量分别增加20.67%和21.63%,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0.05),对番石榴果实的单果重、VC、可溶性糖和固形物含量的提高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酸微肥 钙镁肥 锌硼钼叶面肥 番石榴 产量与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解温度对烟秆生物炭性状及其吸附Cd^(2+)特性的影响
11
作者 何德飞 黄玉芬 +5 位作者 李翔 陈伟盛 魏岚 林启美 刘忠珍 刘鹏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2期76-86,共11页
【目的】我国烟草生产中产生的大量烟秆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热解炭化技术处理制备成生物炭,并表征其理化特性,探求其吸附重金属Cd^(2+)特性,从而为烟秆资源化利用需求途径提供数据支撑。【方法】以烟秆作为制备生物炭的原料,分别... 【目的】我国烟草生产中产生的大量烟秆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热解炭化技术处理制备成生物炭,并表征其理化特性,探求其吸附重金属Cd^(2+)特性,从而为烟秆资源化利用需求途径提供数据支撑。【方法】以烟秆作为制备生物炭的原料,分别以300、400、500、600、700℃5个温度热解,通过多种表征技术手段、室内批量吸附试验和吸附动力学试验,研究热解温度、结构特性对Cd^(2+)吸附的影响。【结果】不同温度热解烟秆生物炭的性状及对Cd^(2+)吸附特征存在明显差异,热解温度从300℃提高到700℃时,pH从9.05增加到11.54;H、O、N含量及H/C、O/C及(O+N)/C的原子比例随热解温度的提高而降低,显现出高温热解的生物炭芳香结构更加复杂而稳定;低温烟秆生物炭的比表面积较大,但高温下表面孔隙结构更为发达。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和颗粒内扩散方程能很好拟合不同温度烟秆生物炭对Cd^(2+)的吸附过程,表明吸附是异质性化学吸附;高温热解烟秆对Cd^(2+)吸附能力强,其表面丰富的孔隙结构可增强对Cd^(2+)的吸附,其中T700对Cd^(2+)的去除率高达99.01%;用Langmuir-Freundlich拟合,最大吸附量(Q_(m))为54.40~106.16 mg/g,其中700℃热解生物炭的Q_(m)值最大,远高于稻草、小麦等农作物秸秆生物炭。【结论】不同温度热解制备的烟秆生物炭,对Cd^(2+)具有较强吸附能力,具有修复环境Cd^(2+)污染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秆 热解温度 生物炭 Cd^(2+) 吸附 应用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