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通县种畜繁殖场高原牦牛复壮试验效果观察
1
作者 全七十六 鲁玉梅 陈付菊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25年第1期41-43,共3页
受基础设施差和育种手段较为落后等诸多因素的制约,牦牛品种出现退化趋势,其生产性能不断下降。为加强农业种质资源的保护利用,做好牦牛品种的保护、选育及提纯复壮工作,本试验以大通县种畜繁殖场牦牛为研究对象,对高原牦牛复壮效果进... 受基础设施差和育种手段较为落后等诸多因素的制约,牦牛品种出现退化趋势,其生产性能不断下降。为加强农业种质资源的保护利用,做好牦牛品种的保护、选育及提纯复壮工作,本试验以大通县种畜繁殖场牦牛为研究对象,对高原牦牛复壮效果进行试验观察,以期为打造良种繁育基地、增强育种创新能力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通牦牛 高原牦牛 提纯 复壮 效果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月龄山羊小肠黏膜免疫相关细胞的数量变化 被引量:22
2
作者 陈付菊 陈耀星 +2 位作者 王子旭 刘云芳 谢电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362-1367,共6页
为揭示不同发育阶段山羊小肠黏膜免疫特点的内在规律,本试验采用组织学和组织化学方法,对0.5、2和12月龄山羊小肠不同肠段的上皮内淋巴细胞、杯状细胞和肥大细胞的分布和数量变化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随着年龄增长,小肠各段上皮内... 为揭示不同发育阶段山羊小肠黏膜免疫特点的内在规律,本试验采用组织学和组织化学方法,对0.5、2和12月龄山羊小肠不同肠段的上皮内淋巴细胞、杯状细胞和肥大细胞的分布和数量变化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随着年龄增长,小肠各段上皮内淋巴细胞和肥大细胞的数量逐步增多(P<0.05),而杯状细胞却逐渐减少(P<0.05)。上皮内淋巴细胞数从十二指肠至回肠逐渐减少,0.5月龄的回肠上皮内淋巴细胞数仅是十二指肠和空肠的84.45%和98.14%(P<0.05),肥大细胞的分布规律与上皮内淋巴细胞相似;相反,杯状细胞数从十二指肠至回肠逐渐增多。以上结果提示,在山羊小肠的早期发育中,杯状细胞起着重要的黏膜屏障功能,随着肠道黏膜免疫系统的发育,上皮内淋巴细胞和肥大细胞的黏膜防御作用进一步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 小肠 上皮内淋巴细胞 杯状细胞 肥大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转录组测序挖掘犊牦牛肾周脂质沉积关键基因
3
作者 赵宇田 陈付菊 +3 位作者 伊平昌 马敏 王守宁 全七十六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727-2738,共12页
【目的】比较不同日龄犊牦牛肾周脂肪组织转录组表达谱的变化,挖掘调控犊牦牛肾周脂质沉积的信号通路和关键基因。【方法】选取1、7和30日龄各3头健康雄性犊牦牛,放血处死,采集肾周脂肪组织,利用Illumina HiSeq平台进行转录组测序,对转... 【目的】比较不同日龄犊牦牛肾周脂肪组织转录组表达谱的变化,挖掘调控犊牦牛肾周脂质沉积的信号通路和关键基因。【方法】选取1、7和30日龄各3头健康雄性犊牦牛,放血处死,采集肾周脂肪组织,利用Illumina HiSeq平台进行转录组测序,对转录组数据进行质控、比对、差异表达基因(DEGs)筛选,并对DEGs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随机选取7个基因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结果】转录组结果显示,在1和7日龄比较组中共鉴定到1627个显著DEGs,其中939个上调,688个下调;在7和30日龄比较组中共鉴定到3979个显著DEGs,其中1925个上调,2054个下调。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显示,在1和7日龄比较组中DEGs富集到酰基辅酶A脱氢酶活性条目,参与了脂肪酸生物合成、胰岛素抵抗、PPAR信号通路及鞘磷脂信号通路等;在7和30日龄比较组中DEGs富集到脂肪酸代谢、脂质代谢、磷酸水解酶活性及脂肪酶活性等多个生物过程,参与了丁酸盐代谢、脂肪酸代谢、甘油磷脂代谢、磷脂酶D信号通路及AMPK信号通路等。从富集通路中发现,SCD、ADIPOQ、PLIN1、ACADM和LPL等基因是与犊牦牛肾周脂质沉积相关的候选基因。实时荧光定量结果显示,7个基因的表达与转录组测序结果一致。【结论】本研究筛选出SCD、ADIPOQ、PLIN1、ACADM和LPL共5个与脂肪细胞分化和脂质沉积相关的基因。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究不同生长阶段犊牦牛肾周脂质沉积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犊牦牛 肾周脂肪组织 转录组 脂质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山羊和藏绵羊小肠黏膜免疫相关细胞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陈付菊 常兰 魏芳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67-571,共5页
为了探讨藏山羊和藏绵羊在低氧环境中小肠黏膜免疫屏障结构的适应特征,本试验采用组织化学方法和图像分析法对4只成年藏山羊和4只成年藏绵羊小肠不同肠段的上皮内淋巴细胞、杯状细胞和肥大细胞的数量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藏山羊小肠... 为了探讨藏山羊和藏绵羊在低氧环境中小肠黏膜免疫屏障结构的适应特征,本试验采用组织化学方法和图像分析法对4只成年藏山羊和4只成年藏绵羊小肠不同肠段的上皮内淋巴细胞、杯状细胞和肥大细胞的数量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藏山羊小肠各段杯状细胞和肥大细胞的数量均高于藏绵羊(P<0.05),其中藏山羊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的上皮内杯状细胞数量分别比藏绵羊多37.87%(P<0.05)、21.43%(P>0.05)和31.68%(P<0.05),藏山羊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的肥大细胞数量分别比藏绵羊多85.20%(P<0.05)、50.73%(P<0.05)和22.52%(P>0.05);而藏山羊小肠各段上皮内淋巴细胞的数量(36.35±0.98)低于藏绵羊(48.84±2.12)(P<0.05)。结果提示,成年藏山羊的小肠黏膜免疫屏障功能强于藏绵羊;藏绵羊小肠中上皮内淋巴细胞起重要的黏膜防御功能,而在藏山羊小肠中杯状细胞和肥大细胞起重要的黏膜防御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山羊 藏绵羊 上皮内淋巴细胞 杯状细胞 肥大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溶解氧水平对青海湖裸鲤肝组织结构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陈付菊 多杰当智 +3 位作者 付生云 马敏 赵宇田 常兰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3-20,共8页
为研究不同溶解氧水平对青海湖裸鲤(Gymnocypris przewalskii)肝组织结构、线粒体超微结构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选取120尾平均体重为(97.68±0.12)g的青海湖裸鲤,随机分为三组:中度低氧组(3.0±0.1)mg/L、重度低氧组(0.7±... 为研究不同溶解氧水平对青海湖裸鲤(Gymnocypris przewalskii)肝组织结构、线粒体超微结构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选取120尾平均体重为(97.68±0.12)g的青海湖裸鲤,随机分为三组:中度低氧组(3.0±0.1)mg/L、重度低氧组(0.7±0.1)mg/L和常氧组(8.4±0.1)mg/L,于低氧胁迫8 h和24 h,观察肝组织结构并检测线粒体膜电位及抗氧化酶活性。结果显示:中度和重度低氧胁迫使青海湖裸鲤肝血窦扩张,血窦内红细胞数量增多,中度低氧对肝组织显微和线粒体超微结构未造成损伤,线粒体排列整齐,形态正常,但重度低氧使肝细胞出现空泡化,且随低氧胁迫时间延长肝细胞空泡变性更严重,重度低氧24 h时线粒体数量减少,部分线粒体出现空泡化。肝组织线粒体膜电位在中度低氧胁迫后显著升高,重度低氧胁迫后显著降低。中度和重度低氧胁迫使肝组织过氧化氢(H 2O 2)含量、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显著升高,但对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无影响;中度低氧对丙二醛(MDA)含量无影响,但重度低氧使MDA含量显著增加。结果表明,低氧胁迫对青海湖裸鲤肝组织造成氧化应激,但中度低氧对肝组织结构和线粒体未造成损伤,重度低氧导致肝组织结构及线粒体损伤,且低氧胁迫后肝组织通过调整相关抗氧化酶活性提高其低氧适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氧水平 青海湖裸鲤(Gymnocypris przewalskii) 肝组织 显微和超微结构 抗氧化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长时期山羊小肠亲银细胞的分布 被引量:1
6
作者 陈付菊 陈耀星 王子旭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33-135,共3页
为了研究不同生长时期山羊小肠亲银细胞的变化规律,采用Masson-Fonana法和图像分析法对0.5、2、4、6、12月龄山羊小肠不同肠段的亲银细胞的分布和数量变化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山羊小肠亲银细胞数量从出生0.5月龄69.59个/mm2±... 为了研究不同生长时期山羊小肠亲银细胞的变化规律,采用Masson-Fonana法和图像分析法对0.5、2、4、6、12月龄山羊小肠不同肠段的亲银细胞的分布和数量变化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山羊小肠亲银细胞数量从出生0.5月龄69.59个/mm2±26.28个/mm2到2月龄显著减少41.75个/mm2±24.13个/mm2,而后随着月龄的增长亲银细胞数量逐渐增多,12月龄时达顶峰105.36个/mm2±46.89个/mm2。各发育时期,从十二指肠至回肠亲银细胞的数量均逐渐减少。说明山羊小肠亲银细胞可能通过内分泌和外分泌的方式调节小肠组织的发育和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 小肠 亲银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年龄青海湖裸鲤肠道组织结构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陈付菊 王洪超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4-37,共4页
为探讨不同年龄青海湖裸鲤肠道组织结构的发育规律,本试验采用组织学和图像分析法,对2、3、6年龄青海湖裸鲤肠道不同肠段的绒毛长度、黏膜厚度、肌层厚度和肠壁厚度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随着年龄的增长,青海湖裸鲤肠道中的绒毛长... 为探讨不同年龄青海湖裸鲤肠道组织结构的发育规律,本试验采用组织学和图像分析法,对2、3、6年龄青海湖裸鲤肠道不同肠段的绒毛长度、黏膜厚度、肌层厚度和肠壁厚度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随着年龄的增长,青海湖裸鲤肠道中的绒毛长度、黏膜厚度、肌层厚度和肠壁厚度逐渐增大(P<0.05),其中6年前肠、中肠和后肠的绒毛长度、黏膜厚度、肌层厚度和肠壁厚分别比2年增大13.92%(P<0.05)、20.14%(P<0.05)、28.30%(P<0.05)和21.20%(P<0.05)。比较同一年龄的不同肠段,从前肠至后肠,绒毛长度、黏膜厚度、肌层厚度和肠壁厚度均逐渐减少(P<0.05)。结果提示,青海湖裸鲤在发育过程中,其肠道组织结构发生一系列适应性的变化,以保证消化吸收功能的成熟,且前肠具有较强的消化吸收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湖裸鲤 绒毛长度 黏膜厚度 肌层厚度 肠壁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年龄山羊小肠肌间神经丛NOS神经元形态和分布的比较 被引量:1
8
作者 刘云芳 陈耀星 +2 位作者 王子旭 陈付菊 刘洪艳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96-201,共6页
用NADPH-黄递酶组织化学方法对15日龄、4月龄和12月龄山羊小肠肌间神经丛中NOS阳性神经元形态和分布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山羊小肠肌间神经丛中NOS阳性神经元和阳性神经纤维形成清晰的三级网状结构,NOS阳性神经元形态各异,聚集在... 用NADPH-黄递酶组织化学方法对15日龄、4月龄和12月龄山羊小肠肌间神经丛中NOS阳性神经元形态和分布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山羊小肠肌间神经丛中NOS阳性神经元和阳性神经纤维形成清晰的三级网状结构,NOS阳性神经元形态各异,聚集在一起构成大小不等的神经节。神经丛中NOS阳性神经元的密度随年龄增长而降低,3个年龄段(从小到大)分别为27.07、20.80、16.18个/mm2;神经元总数增加,分别为1.86×106、4.06×106、4.41×106个;在各个年龄小肠NOS阳性神经元密度均以空肠较低,神经元总数在各年龄均以空肠最多;山羊小肠肌间神经丛NOS阳性神经元胞体面积、胞核面积发育前期增加,后期减小;核质比随年龄下降,15日龄与4月龄和12月龄之间差异显著(P<0.05);小肠不同肠段的NOS神经元胞体、胞核面积分布随年龄出现一定变化,相同年龄小肠各段神经元核质比差异不显著(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DPH-黄递酶组织化学 肠神经系统 一氧化氮合成酶 肌间神经丛 山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绵羊和藏山羊小肠黏膜结构的比较研究
9
作者 张鹏飞 陈付菊 +1 位作者 叶先林 常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11期6541-6543,共3页
[目的]探讨藏绵羊和藏山羊在高寒低氧环境中小肠黏膜结构的适应特征。[方法]采用组织学和图像分析法,对4只藏绵羊和4只藏山羊小肠不同肠段的黏膜结构的形态特征进行比较。[结果]藏山羊小肠绒毛长度和V/C值均显著高于藏绵羊(P<0.05),... [目的]探讨藏绵羊和藏山羊在高寒低氧环境中小肠黏膜结构的适应特征。[方法]采用组织学和图像分析法,对4只藏绵羊和4只藏山羊小肠不同肠段的黏膜结构的形态特征进行比较。[结果]藏山羊小肠绒毛长度和V/C值均显著高于藏绵羊(P<0.05),而藏绵羊小肠黏膜的厚度大于藏山羊,但差异不显著(P>0.05),藏绵羊小肠肌层的厚度显著大于藏山羊的(P<0.05)。[结论]藏山羊的消化吸收功能强于藏绵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绵羊 藏山羊 高寒低氧 小肠 黏膜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