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红领绿鹦鹉的饲养与繁殖
被引量:2
- 1
-
-
作者
孔凡前
陈仕焯
刘金成
韦启浪
胡慧建
-
机构
西南林学院保护生物学院
华南濒危动物研究所
广州市欢乐鸟场
-
出处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2期59-60,共2页
-
文摘
红领绿鹦鹉(Psittacula krameri)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CITES列入附录Ⅱ。红领绿鹦鹉分布于非洲、东南亚,我国见于东南部、云南极西部。该鸟体形优美、羽毛艳丽、鸣声悠扬,是国际上知名的观赏鸟;易于饲养和繁殖,故具有很高的经济和生态价值。本文简介了其人工的饲养和繁殖技术。
-
关键词
繁殖技术
饲养
鹦鹉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生态价值
观赏鸟
东南亚
东南部
-
分类号
S829.1
[农业科学—畜牧学]
Q959.731
[生物学—动物学]
-
-
题名小金刚鹦鹉的饲养与繁育
被引量:7
- 2
-
-
作者
陈武
陈仕焯
冼木森
黄海英
彭健欢
-
机构
广州动物园
广州鹦鹉繁殖研究中心
-
出处
《野生动物学报》
2014年第3期320-324,共5页
-
文摘
以广州动物园和广州鹦鹉研究中心饲养的3对小金刚鹦鹉及其于2008-2013年间产下的72枚卵和孵化出的37只幼年鹦鹉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成年小金刚鹦鹉在圈养条件下的饲养和繁殖过程,包括巢箱的设计制作、人工孵化、人工育雏、饲料配方等,并以收集自然育雏条件下雏鸟增重的资料为依据,对人育锥幼年鹦鹉的饲喂量和饲喂方式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小金刚鹦鹉自然孵化的时间为28-30 d,种类丰富和营养均衡的日粮有利于小金刚鹦鹉的繁殖;繁殖巢箱的设计与挂置应满足亲鸟的繁殖需求,人工孵育可以提高小金刚鹦鹉繁殖率和成活率,可分别达300%和100%。
-
关键词
小金刚鹦鹉
日粮
繁殖
人工孵化
人工育雏
-
Keywords
Green-winged Macaw(Ara chloroptera)
Diet
Captive breeding
Artificial incubation
Hand-rearing
-
分类号
S864.5
[农业科学—野生动物驯养]
-
-
题名一例鹦鹉绦虫及其肠道组织病理的观察
被引量:1
- 3
-
-
作者
孙艳敏
李海云
陈立
亓霄
陈仕焯
-
机构
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番禺区欢乐鸟场
-
出处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2010年第1期68-72,共5页
-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06025794)
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教外司留[2003]14号)
-
文摘
采用常规尸解,石蜡切片、苏木精-曙红染色(H-E)、绦虫整体醋酸明矾洋红染色等方法对一只病死蓝眼葵花鹦鹉的绦虫病原及肠道组织病理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该蓝眼葵花鹦鹉肠道内寄生有大量瑞氏绦虫,集结成团堵塞了肠道。肠道组织病理分析发现肠黏膜上皮部分组织坏死、脱落,小肠绒毛固有层、黏膜下层及浆膜内有充血、炎细胞浸润,显示该种绦虫对鹦鹉肠道组织造成了一定损伤,影响了鹦鹉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
-
关键词
鹦鹉
绦虫
肠组织
病理
-
Keywords
Parrot
tapeworm
intestinal tissue
pathology
-
分类号
S858.932.734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