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2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数动态骨架本构模型的多维实现及其在ABAQUS中的应用
1
作者 董青 +4 位作者 李小军 董云 陈亚东 周正华 朱俊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2-199,共8页
对数动态骨架本构以对数函数作为骨架曲线,引入“修正动骨架曲线”和“阻尼比退化系数”的概念,考虑试验阻尼对滞回曲线的影响,实现试验阻尼和滞回阻尼在数学上自洽的非线性动力本构。该本构只适用于一维土层场地时域非线性地震反应分... 对数动态骨架本构以对数函数作为骨架曲线,引入“修正动骨架曲线”和“阻尼比退化系数”的概念,考虑试验阻尼对滞回曲线的影响,实现试验阻尼和滞回阻尼在数学上自洽的非线性动力本构。该本构只适用于一维土层场地时域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基于对数动态骨架本构函数关系式,给出对数动态骨架参数的求解方法,并推导出加卸载曲线的时变切线剪切模量。通过ABAQUS软件的操作平台和等效剪应变算法,开发了基于对数动态骨架本构模型的显式子程序模块,该模型适用于二维和三维土层场地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选取含软弱淤泥质土层场地作为计算模型,将从基岩输入不同加速度峰值的EI centro地震动的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比,验证可考虑土体阻尼效应的对数动态骨架本构以及开发子程序的合理性和可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数动骨架本构 阻尼比 场地地震反应 时变切线剪切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政公用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环境影响评估及对策研究
2
作者 陈亚东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25年第6期135-137,共3页
市政公用工程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城市的面貌和居民生活质量。然而,这些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往往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如土地资源的消耗、噪声和尘埃的产生、水资源的污染等。因此,进行环境影响评估并制定相应的对策,... 市政公用工程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城市的面貌和居民生活质量。然而,这些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往往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如土地资源的消耗、噪声和尘埃的产生、水资源的污染等。因此,进行环境影响评估并制定相应的对策,对于实现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和谐共生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园林和林业技术的视角,探讨市政公用工程施工过程对环境的影响及相应对策,旨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政公用工程 环境影响评估 园林 林业技术 对策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案例教学法在骨髓形态学教学中的创新路径
3
作者 衍豫 霍心燕 +5 位作者 赖文兴 刘玲玲 何芬芬 陈亚东 刘倩 郑永江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25年第3期428-434,共7页
目的探索建立创新性骨髓形态学实习教学模式,改革优化现有的骨髓形态学实习教学,为传统教学路径改革优化提供新思路。方法针对学生在骨髓形态学学习中普遍遇到的困难,如难以区分不同疾病骨髓片特点及骨髓细胞形态,设计并实施了一种创新... 目的探索建立创新性骨髓形态学实习教学模式,改革优化现有的骨髓形态学实习教学,为传统教学路径改革优化提供新思路。方法针对学生在骨髓形态学学习中普遍遇到的困难,如难以区分不同疾病骨髓片特点及骨髓细胞形态,设计并实施了一种创新的案例教学路径。该路径涉及课程结构与时间安排的优化、教学内容的精选与整合,以及学习软硬条件的提升。结果参课学生对课程提供的玻片、临床案例等学习资源表示满意,并普遍认为案例教学法有助于巩固骨髓细胞形态学知识,提升其临床思维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结论案例教学法在骨髓形态学教学中取得了良好反馈,具有进一步推广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形态学教学 案例教学法 教学优化 创新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FC^(3D)模型中砂土细观参数的确定方法 被引量:26
4
作者 陈亚东 于艳 佘跃心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88-93,共6页
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仿真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砂性土的的细观参数与宏观参数间的对应关系进行了研究。在总结大量三维颗粒流数值试验结果基础上,提出了与砂土的孔隙率、内摩擦角及压缩模量等宏观力学参数相匹配的细观参数的确定方法,并... 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仿真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砂性土的的细观参数与宏观参数间的对应关系进行了研究。在总结大量三维颗粒流数值试验结果基础上,提出了与砂土的孔隙率、内摩擦角及压缩模量等宏观力学参数相匹配的细观参数的确定方法,并给出了细观结构参数与宏观力学参数的函数关系。根据确立的砂土细观参数,建立了桩基础的三维颗粒流数值分析模型,实现了桩基础荷载–沉降特性及桩周土体位移场的仿真模拟,且模拟结果与室内模型试验具有良好的一致性,验证了细观参数确定方法及结果的可靠性。研究成果为后续的桩–土–承台细观工作性状研究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流 数值分析 细观参数 宏观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IC技术的桩筏基础工作机理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陈亚东 宰金珉 +1 位作者 佘跃心 蔡江东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204-1210,共7页
为了深入研究桩筏基础中桩周土体位移场特性及其工作机理,以数字图像相关技术(DIC)的基本原理为基础,编制相应的位移场分析程序,并利用该程序对桩基模型试验中获得的系列图像进行分析,得到了桩周土体位移场渐进性发展变化的全过程,同时... 为了深入研究桩筏基础中桩周土体位移场特性及其工作机理,以数字图像相关技术(DIC)的基本原理为基础,编制相应的位移场分析程序,并利用该程序对桩基模型试验中获得的系列图像进行分析,得到了桩周土体位移场渐进性发展变化的全过程,同时对不同桩距桩筏基础的破坏模式作出推断。研究结果表明:利用自行编制的DIC程序分析桩周土体位移场是可行的,并可以得到全场位移。对于不同桩距桩筏基础,小桩距削弱基桩承载力,随着桩距的增大,这种削弱作用减弱。3b(b为方桩边长)桩距桩筏基础中,土体压缩区主要集中在桩端以下土层,基本符合实体深基础的破坏模式;而6b桩距桩筏基础,土体变形区域主要集中在桩身上部1/3L(L为桩长)范围内,明显小于3b桩距桩筏基础的影响深度,基础最终因桩间土体侧向挤出而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筏基础 位移场 工作机理 DIC 破坏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竖向受荷螺杆桩承载变形特性模型试验 被引量:18
6
作者 陈亚东 王安汀 +1 位作者 蔡江东 孙华圣 《施工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116-119,共4页
采用基于数字图像相关技术的室内模型试验方法,对竖向荷载作用下螺杆桩的承载特性、桩周土体变形渐进发展规律开展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螺杆桩Q-S曲线呈缓降型,螺杆桩整体承载力较等直径单桩提高近30%。螺杆桩桩周土体变形可以分为3个区... 采用基于数字图像相关技术的室内模型试验方法,对竖向荷载作用下螺杆桩的承载特性、桩周土体变形渐进发展规律开展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螺杆桩Q-S曲线呈缓降型,螺杆桩整体承载力较等直径单桩提高近30%。螺杆桩桩周土体变形可以分为3个区域,即直杆段竖向变形区、螺纹段剪压变形区以及桩端孔穴扩张变形区。直杆段位移影响范围与等直径单桩基本一致;螺纹段位移影响范围约为2D,而等直径单桩约为D;桩端土体水平位移分布宽度明显大于等直径单桩,竖向位移沿深度方向渐进衰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工程 模型 试验 位移 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压桩沉桩挤土效应细观数值模拟研究
7
作者 于艳 陈亚东 +2 位作者 李其融 刘旭 盛维高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28-32,共5页
采用基于离散元理论的颗粒流数值仿真方法,利用考虑滚动阻抗的线性接触模型,建立考虑施工过程的静压桩数值分析模型,研究土体密实程度、多桩先后贯入以及贯入速度等因素对沉桩挤土效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静压单桩贯入时地表位移影响... 采用基于离散元理论的颗粒流数值仿真方法,利用考虑滚动阻抗的线性接触模型,建立考虑施工过程的静压桩数值分析模型,研究土体密实程度、多桩先后贯入以及贯入速度等因素对沉桩挤土效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静压单桩贯入时地表位移影响范围最大(约为13D),桩身中部位移影响范围最小,土体密实度越高,静压单桩贯入阻力越大;相邻桩贯入后桩端位移影响范围由8D增加到11D,桩间和施工侧产生明显隆起变形;压桩过程中,桩端阻力先快速增长,然后开始降速并呈线性增加,后施工桩端阻力为先施工桩的1.6倍;随着压桩速度的增加,端阻力快速增加,但挤土效应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压桩 离散单元法 挤土效应 位移影响范围 桩端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散单元法的抗拔桩承载特性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陈亚东 陆凡 +3 位作者 孙华圣 龚成中 曹茂柏 蔡江东 《水利水电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00-204,共5页
采用基于离散单元法的颗粒流数值模拟方法,构建竖向抗拔单桩的数值分析模型,利用室内模型试验结果标定细观力学参数,在此基础上研究桩径、土体孔隙率、桩土界面摩擦角以及加载速度对抗拔桩承载力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抗拔桩极限承... 采用基于离散单元法的颗粒流数值模拟方法,构建竖向抗拔单桩的数值分析模型,利用室内模型试验结果标定细观力学参数,在此基础上研究桩径、土体孔隙率、桩土界面摩擦角以及加载速度对抗拔桩承载力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抗拔桩极限承载力约为相同直径抗压桩极限承载力的一半,其侧阻力发挥机制与抗压桩存在差异,抗拔桩极限承载力随桩径增加而快速增加,桩径的增加有利于激发更大范围土体参与承担上拔荷载;密实状态砂土中抗拔桩极限承载力对于孔隙率变化较之松砂更为敏感;桩土界面摩擦特性与抗拔桩承载力呈近似线性关系,高摩擦角条件下桩基呈现更多的整体剪切破坏特征;随着加载速度增加,抗拔桩承载力先增加后减小,存在最合理加载速度值。研究结果可以为抗拔桩设计理论完善和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拔桩 离散单元法 数值模拟 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群桩承台下土体位移场可视化模型试验及其数值模拟 被引量:2
9
作者 陈亚东 王旭东 宰金珉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5-51,共7页
为了从细观角度分析桩土共同作用的内在机理,利用数字图像相关技术,通过室内模型试验得到了群桩基础的承载力特性、承台下土体可视化位移场,并结合有限元技术实现3维位移场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群桩基础的荷载-沉降关系呈缓降型,常规桩... 为了从细观角度分析桩土共同作用的内在机理,利用数字图像相关技术,通过室内模型试验得到了群桩基础的承载力特性、承台下土体可视化位移场,并结合有限元技术实现3维位移场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群桩基础的荷载-沉降关系呈缓降型,常规桩基后期承载力由桩来控制;而复合桩基后期承载力由承台下土体控制,且荷载沉降特性更具天然地基承载特性。常规桩基位移影响范围在长度和宽度方向较之复合桩基要小。常规桩基桩间土体的压缩区主要集中在桩端以下土层,整个群桩基础呈实体深基础破坏模式,而复合桩基桩间土体的压缩量占据主导地位,桩端以下土层的压缩量较小,承台下土体存在明显的锲形压缩区,呈天然地基的位移模式。随着桩距的增大,桩间土体侧向位移影响区域逐步由桩外侧土体向桩间土体过渡,且在承台下某一深度达到最大值,复合桩基因桩间土体侧向挤出而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基础 模型试验 位移场 破坏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承台单桩工作机理模型试验及三维离散元数值模拟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亚东 +2 位作者 于艳 佘跃心 蒋洋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2期185-190,共6页
以数字化摄影测量技术为基础,利用可视化室内模型试验及三维离散元数值模拟方法,对不同承台尺寸的带承台单桩荷载传递特性、桩周土变形分布模式及细观结构参数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基桩在加载初期首先达到极限承载力,带台单... 以数字化摄影测量技术为基础,利用可视化室内模型试验及三维离散元数值模拟方法,对不同承台尺寸的带承台单桩荷载传递特性、桩周土变形分布模式及细观结构参数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基桩在加载初期首先达到极限承载力,带台单桩的后期承载力主要由承台下土体来承担,随着承台尺寸的增加,承台对基桩承载力的削弱作用以及对土体侧向变形的约束效应逐渐增强。对于较大承台带台单桩,其竖向变形影响范围将扩展到桩端附近,桩端土体仍然呈现单桩的孔穴扩张变形模式,小承台带台单桩随桩端土体的刺入呈冲剪破坏模式,而大承台带台单桩最终呈现一定的整体剪切破坏模式。研究成果对于其他桩型工作机理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基工程 模型试验 离散元数值模拟 荷载传递 变形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桩筏基础桩-土相互作用的数值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亚东 宰金珉 戚科骏 《建筑技术》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77-380,共4页
利用ABAQUS对3D桩距和6D桩距的桩筏基础进行了三维弹塑性分析。通过无厚度的接触面单元模拟桩—土之间的非线性接触特性,采用Mohr-Coulomb弹塑性本构模型描述土的非线性特性,桩取为弹性,得到了沉降、桩土荷载分担比、板底土附加应力等... 利用ABAQUS对3D桩距和6D桩距的桩筏基础进行了三维弹塑性分析。通过无厚度的接触面单元模拟桩—土之间的非线性接触特性,采用Mohr-Coulomb弹塑性本构模型描述土的非线性特性,桩取为弹性,得到了沉降、桩土荷载分担比、板底土附加应力等变化情况,并对二者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结果基本反映了桩-土-筏的实际工作性状,验证了复合桩基理论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筏基础 数值分析 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杆桩细观工作机理离散元数值模拟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亚东 王安汀 +1 位作者 蔡江东 孙华圣 《施工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4期68-70,75,共4页
螺杆桩属于异形截面桩,其与桩周土体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采用基于离散单元法的二维颗粒流数值模拟技术,对砂土中承受竖向荷载的螺杆桩桩土荷载分担比、桩周土体位移场分布形态、土颗粒滚转特性、桩土接触力分布特征和孔隙率变化过程... 螺杆桩属于异形截面桩,其与桩周土体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采用基于离散单元法的二维颗粒流数值模拟技术,对砂土中承受竖向荷载的螺杆桩桩土荷载分担比、桩周土体位移场分布形态、土颗粒滚转特性、桩土接触力分布特征和孔隙率变化过程进行了细致研究,揭示了桩周土体细观结构参数变化规律及其与宏观力学行为表现之间的内在关联,从细观力学角度增进了对螺杆桩-桩土界面传力特性和桩周土体变形破坏演变过程的理解,为螺杆桩破坏模型和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确定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基础 螺杆桩 离散元 细观结构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虾夷马粪海胆NLR家族基因片段的克隆及表达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亚东 刘晓飞 +3 位作者 常亚青 仇雪梅 王秀利 刘洋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36-341,共6页
采用同源克隆和半定量RT-PCR方法,对虾夷马粪海胆Strongylocentrotus intermedius NLR家族基因片段进行了克隆和组织表达特征分析。将紫球海胆S.purpuratus的9组NLR家族聚类的编码区序列进行比对后,根据保守区域设计引物扩增虾夷马粪海... 采用同源克隆和半定量RT-PCR方法,对虾夷马粪海胆Strongylocentrotus intermedius NLR家族基因片段进行了克隆和组织表达特征分析。将紫球海胆S.purpuratus的9组NLR家族聚类的编码区序列进行比对后,根据保守区域设计引物扩增虾夷马粪海胆中相应的基因,通过测序获得了9组不同NLR聚类基因片段,每组各10个测序结果,通过基因序列及氨基酸序列比对分析,发现存在长度及序列结果上的差异,这说明每组NLR家族聚类都存在多个家族成员。同时选取虾夷马粪海胆的不同组织提取RNA,反转录后使用同样的引物进行半定量RT-PCR分析,结果表明,NLR基因在虾夷马粪海胆的管足、肠、围口膜、体腔细胞、性腺中存在高效表达,且在围口膜及性腺中表达量最高,表明NLR基因在虾夷马粪海胆中普遍表达,并存在表达差异。研究表明,NLR基因在海胆免疫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虾夷马粪海胆 NLR家族 半定量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腈水相悬浮共聚体系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陈亚东 张雅娟 +1 位作者 张慧波 孙向东 《纺织科技进展》 CAS 2006年第2期40-41,49,共3页
从丙烯腈水相悬浮共聚合的动力学角度分析了单体浓度、引发体系、聚合温度、pH值及搅拌速度等聚合工艺条件对聚合反应转化率和分子量及其分布的影响。
关键词 腈纶 水相悬浮聚合 转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承台单桩竖向承载变形特性数值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亚东 宰金珉 戚科骏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工程技术版)》 CAS 2006年第4期5-7,共3页
基于无厚度的接触面单元模拟桩-土之间的非线性接触特性,采用Mohr-Coulomb弹塑性本构模型描述土的非线性特征。桩取为弹性,对带承台单桩进行了三维弹塑性有限元分析,得到了桩顶沉降、桩身轴力、桩周侧摩阻力、桩土荷载分担比等变化情况... 基于无厚度的接触面单元模拟桩-土之间的非线性接触特性,采用Mohr-Coulomb弹塑性本构模型描述土的非线性特征。桩取为弹性,对带承台单桩进行了三维弹塑性有限元分析,得到了桩顶沉降、桩身轴力、桩周侧摩阻力、桩土荷载分担比等变化情况,基本反映了桩-土的实际工作性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面单元 非线性 MOHR-COULOMB模型 数值分析 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郊区农民职业教育与培训探索 被引量:3
16
作者 陈亚东 《职业技术教育》 2007年第10期70-72,共3页
调查显示,重庆郊区农民对与就业相关的各类知识和技能培训有着强烈需求,但传统观念局限、教育资源不足、培训与就业脱节等制约了工作的确效开展。发展郊区农民职业教育与培训,必须统筹城乡教育资源,完善农村教育体系,加强终身教育... 调查显示,重庆郊区农民对与就业相关的各类知识和技能培训有着强烈需求,但传统观念局限、教育资源不足、培训与就业脱节等制约了工作的确效开展。发展郊区农民职业教育与培训,必须统筹城乡教育资源,完善农村教育体系,加强终身教育宣传,建立多元主体,完善就业跟踪服务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郊区农民 职业教育与培训 就业需求 城市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挂篮施工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亚东 田奇 田太明 《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 2008年第11期112-114,共3页
本文通过挂篮施工中遇见的几个问题,提出了挂篮施工中的几种新技术、新工艺,有效提高了挂篮的使用范围及安全性,提高了挂篮走行效率,减少了工作人员作业量。新技术、新工艺的采用对挂篮施工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关键词 挂篮 斜拉系统 滚轮 液压顶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腈水解产物用作上浆剂的可行性探讨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亚东 孙向东 +1 位作者 张慧波 施立钦 《四川纺织科技》 2004年第2期19-21,共3页
探讨了聚丙烯腈水解产物与淀粉、PVA组成的混合浆的性能 ,并用红外谱图表征了水解产物的结构特征。经对比测定 ,聚丙烯腈水解产物能明显改善淀粉 +PVA浆料体系的粘附性、强伸性和退浆性 ,其吸湿性比市售的丙烯酸系浆料要好 。
关键词 聚丙烯腈水解产物 丙烯酸浆料 上浆性能 浆料性能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竖向受荷PCC桩承载机制颗粒流数值模拟
19
作者 陈亚东 +2 位作者 于艳 刘晔 佘跃心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06-410,共5页
采用颗粒流数值仿真技术,从细观力学角度对砂土中竖向受荷现浇混凝土薄壁管桩(简称PCC桩)与土相互作用过程中的传力机理、桩内外侧土体位移场分布特征及细观结构参数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PCC桩侧阻力及端阻力在加载初期同步发挥... 采用颗粒流数值仿真技术,从细观力学角度对砂土中竖向受荷现浇混凝土薄壁管桩(简称PCC桩)与土相互作用过程中的传力机理、桩内外侧土体位移场分布特征及细观结构参数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PCC桩侧阻力及端阻力在加载初期同步发挥,桩外侧摩阻力始终明显高于桩内侧,桩芯土体承载力发挥不充分,PCC桩承载力主要由桩外侧摩阻力控制;桩外侧摩阻力在桩身中部及靠近端部发挥较为充分,在0.65 L入土深度处外侧摩阻力明显弱化;桩内侧土体在桩身上段范围内位移矢量较小,桩端以上3 d1范围内土颗粒由于土塞效应的存在随桩身一起发生刺入变形,桩外侧土体在桩身中部位移影响范围达到2 d,整个桩外侧位移影响区呈弧形分布;桩周土体接触力链及孔隙率变化与PCC桩宏观力学表现保持一致。研究成果对于进一步明确PCC桩与土相互作用的内在机理具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桩 颗粒流 桩侧摩阻力 土塞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BAQUS的下颌骨生物力学分析
20
作者 陈亚东 马国强 +1 位作者 尚德浩 王宛山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23-428,共6页
为解决游离腓骨瓣修复下颌骨缺损手术存在个体匹配差的问题,采用定制化修复钛板设计和制造方法.通过采集分析病人CT数据,利用可视化和CAD技术设计出符合病人生理结构的修复体模型.建立下颌骨的有限元模型,对比了修复前后的下颌骨的应力... 为解决游离腓骨瓣修复下颌骨缺损手术存在个体匹配差的问题,采用定制化修复钛板设计和制造方法.通过采集分析病人CT数据,利用可视化和CAD技术设计出符合病人生理结构的修复体模型.建立下颌骨的有限元模型,对比了修复前后的下颌骨的应力情况.利用快速原型技术制造出树脂模型用于手术指导,通过临床研究,该方法节省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成功率.下颌骨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下颌骨应力集中区域主要分布于踝突区、下颌角、下颌骨修复处.随着加载力的增大,应力增加明显,特别是下颌骨修复处与踝突区应力分布增长明显.最大应力出现在下颌骨与腓骨的结合处,修复后的下颌骨高应力区泛化的现象得到明显的遏制,应力集中区域明显地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原型 计算机辅助设计 下颌骨重建 个性化设计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