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三阴性乳腺癌VEGF基因表达及淋巴管密度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马涛
陆肖玮
+3 位作者
丁云
宋卫
毛锦锋
赵筱茜
《淮海医药》
CAS
2011年第1期7-9,共3页
目的研究三阴性乳腺癌VEGF基因表达的情况和与淋巴管密度的关系。方法标本为219例乳腺癌标本,其中三阴性乳腺癌42例,非三阴性乳腺癌标本177例,应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标本的VEGF基因表达的情况及应用D2-40标记检测淋巴管浸润和淋巴管密...
目的研究三阴性乳腺癌VEGF基因表达的情况和与淋巴管密度的关系。方法标本为219例乳腺癌标本,其中三阴性乳腺癌42例,非三阴性乳腺癌标本177例,应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标本的VEGF基因表达的情况及应用D2-40标记检测淋巴管浸润和淋巴管密度。结果 VEGF因在三阴性乳腺癌高表达(59.5%),与淋巴结有无转移相关(P<0.01),与淋巴管浸润和淋巴管密度相关(P<0.05),而与年龄、肿瘤大小、病理类型和分期无关(P>0.05);VEGF基因在三阴性和非三阴性乳腺癌高表达(59.5%,40.7%),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VEGF基因在三阴性乳腺癌中高表达,它的阳性表达与区域淋巴管的形成和浸润有关,参与三阴性乳腺癌的发生和发展,在三阴性乳腺癌淋巴转移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三阴性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淋巴管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
3
2
作者
马涛
陆肖玮
+1 位作者
王嘉园
丁云
《淮海医药》
CAS
2012年第2期119-120,共2页
目的研究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7年1月~2011年7月共581例浸润性导管癌患者资料,其中18例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进行临床资料和病理资料的分析研究。结果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占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3.1%,...
目的研究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7年1月~2011年7月共581例浸润性导管癌患者资料,其中18例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进行临床资料和病理资料的分析研究。结果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占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3.1%,患者平均年龄53.2岁,无特殊的主诉、病史和体检,B超一般提示为低回声结节或实性占位,肿块多有丰富彩色血流信号(9/10)。钼靶BI-RADS分级高I,V级以上的有15例(15/18)。均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有脉管浸润的有10例,占55.6%。伴有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有13例,占72.2%;术后病理分期I,期的有5例I,I期的有4例I,II期的有9例。术后根据病理情况行化放疗和内分泌治疗。随访16例,时间2~45个月,均未发现复发和远处转移。结论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无特殊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表现,但B超和钼靶多有恶性表现。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具有高的淋巴结转移率和术后病理分期,术后适当的综合治疗可能延长患者的无病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浸润性微乳头状癌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雌孕激素受体阴性乳腺癌分子亚型的临床及病理特点
3
作者
丁云
陆肖玮
+3 位作者
马涛
印永祥
陈道桢
刘晓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23期97-99,109,共4页
目的分析HER-2阳性型和三阴性两种雌孕激素受体阴性乳腺癌亚型的临床特征和预后状况,探讨多因素对激素受体阴性乳腺癌预后的影响,以及激素受体阴性乳腺癌个体化综合治疗的理论基础。方法收集2005年1月~2011年7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
目的分析HER-2阳性型和三阴性两种雌孕激素受体阴性乳腺癌亚型的临床特征和预后状况,探讨多因素对激素受体阴性乳腺癌预后的影响,以及激素受体阴性乳腺癌个体化综合治疗的理论基础。方法收集2005年1月~2011年7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81例激素受体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免疫组织化学方法(IHC)检测的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状态,分为两组:ER、PR、HER-2三阴性组和HER-2阳性组(IHC 3+)。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情况。结果三阴性乳腺癌51例,HER-2阳性乳腺癌30例。平均发病年龄分别为49.7、52.7岁。三阴性组临床分期为Ⅲ期及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比例明显低于HER-2阳性组比例(P<0.05)。三阴性组的肿瘤大小、脉管浸润、VEGF阳性率均低于HER-2阳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阴性组的组织学高级别、P53阳性率高于HER-2阳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随访7~83个月,12例患者发生复发或死亡。单因素分析显示,激素受体阴性乳腺癌患者的无病生存期与淋巴结状态、脉管浸润有关;多因素分析显示,脉管浸润是激素受体阴性乳腺癌患者的独立预后指标。结论激素受体阴性乳腺癌中,三阴性乳腺癌和HER-2阳性乳腺癌有各自的临床病理特点。脉管浸润情况是激素受体阴性乳腺癌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三阴性
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三阴性乳腺癌VEGF基因表达及淋巴管密度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马涛
陆肖玮
丁云
宋卫
毛锦锋
赵筱茜
机构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市妇幼保健院乳腺科
出处
《淮海医药》
CAS
2011年第1期7-9,共3页
文摘
目的研究三阴性乳腺癌VEGF基因表达的情况和与淋巴管密度的关系。方法标本为219例乳腺癌标本,其中三阴性乳腺癌42例,非三阴性乳腺癌标本177例,应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标本的VEGF基因表达的情况及应用D2-40标记检测淋巴管浸润和淋巴管密度。结果 VEGF因在三阴性乳腺癌高表达(59.5%),与淋巴结有无转移相关(P<0.01),与淋巴管浸润和淋巴管密度相关(P<0.05),而与年龄、肿瘤大小、病理类型和分期无关(P>0.05);VEGF基因在三阴性和非三阴性乳腺癌高表达(59.5%,40.7%),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VEGF基因在三阴性乳腺癌中高表达,它的阳性表达与区域淋巴管的形成和浸润有关,参与三阴性乳腺癌的发生和发展,在三阴性乳腺癌淋巴转移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三阴性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淋巴管密度
Keywords
Breast neoplasms
Triple-negativity
VEGF
Lymph vessel density
分类号
R737.9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
3
2
作者
马涛
陆肖玮
王嘉园
丁云
机构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市妇幼保健院乳腺科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市妇幼保健院病理科
出处
《淮海医药》
CAS
2012年第2期119-120,共2页
文摘
目的研究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7年1月~2011年7月共581例浸润性导管癌患者资料,其中18例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进行临床资料和病理资料的分析研究。结果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占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3.1%,患者平均年龄53.2岁,无特殊的主诉、病史和体检,B超一般提示为低回声结节或实性占位,肿块多有丰富彩色血流信号(9/10)。钼靶BI-RADS分级高I,V级以上的有15例(15/18)。均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有脉管浸润的有10例,占55.6%。伴有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有13例,占72.2%;术后病理分期I,期的有5例I,I期的有4例I,II期的有9例。术后根据病理情况行化放疗和内分泌治疗。随访16例,时间2~45个月,均未发现复发和远处转移。结论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无特殊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表现,但B超和钼靶多有恶性表现。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具有高的淋巴结转移率和术后病理分期,术后适当的综合治疗可能延长患者的无病生存期。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浸润性微乳头状癌
免疫组织化学
Keywords
Breast neoplasm
Invasive micropapillary carcinoma
Immunohistochemistry
分类号
R737.9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雌孕激素受体阴性乳腺癌分子亚型的临床及病理特点
3
作者
丁云
陆肖玮
马涛
印永祥
陈道桢
刘晓
机构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市妇幼保健院乳腺科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市妇幼保健院病理科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市人民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
出处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23期97-99,109,共4页
基金
江苏省2010年度"六大人才高峰"D类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10-WS-062)
江苏省医学重点人才培养项目(项目编号:RC2011033)
文摘
目的分析HER-2阳性型和三阴性两种雌孕激素受体阴性乳腺癌亚型的临床特征和预后状况,探讨多因素对激素受体阴性乳腺癌预后的影响,以及激素受体阴性乳腺癌个体化综合治疗的理论基础。方法收集2005年1月~2011年7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81例激素受体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免疫组织化学方法(IHC)检测的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状态,分为两组:ER、PR、HER-2三阴性组和HER-2阳性组(IHC 3+)。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情况。结果三阴性乳腺癌51例,HER-2阳性乳腺癌30例。平均发病年龄分别为49.7、52.7岁。三阴性组临床分期为Ⅲ期及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比例明显低于HER-2阳性组比例(P<0.05)。三阴性组的肿瘤大小、脉管浸润、VEGF阳性率均低于HER-2阳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阴性组的组织学高级别、P53阳性率高于HER-2阳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随访7~83个月,12例患者发生复发或死亡。单因素分析显示,激素受体阴性乳腺癌患者的无病生存期与淋巴结状态、脉管浸润有关;多因素分析显示,脉管浸润是激素受体阴性乳腺癌患者的独立预后指标。结论激素受体阴性乳腺癌中,三阴性乳腺癌和HER-2阳性乳腺癌有各自的临床病理特点。脉管浸润情况是激素受体阴性乳腺癌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
关键词
乳腺癌
三阴性
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
免疫组织化学
Keywords
Breast cancer
Triple negative
HER-2
Clinicopathologic features
Prognosis
Immunohistochemistry
分类号
R737.9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三阴性乳腺癌VEGF基因表达及淋巴管密度的相关性研究
马涛
陆肖玮
丁云
宋卫
毛锦锋
赵筱茜
《淮海医药》
CAS
201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的临床研究
马涛
陆肖玮
王嘉园
丁云
《淮海医药》
CAS
2012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雌孕激素受体阴性乳腺癌分子亚型的临床及病理特点
丁云
陆肖玮
马涛
印永祥
陈道桢
刘晓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