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天文·农耕·万物:中国古代“物”观念的演进
被引量:
1
1
作者
陆纪君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00-208,共9页
中国古代的“物”观念因汉字象形具有独特意义。“物”的字形演变顺序为先“勿”后“牛”,与许慎释“物”的内在思路相合,天文、农耕、万物是“物”观念演进的基本线索。“天地之数起于牵牛”点明了“物”观念的天文学缘起,“牵牛”星...
中国古代的“物”观念因汉字象形具有独特意义。“物”的字形演变顺序为先“勿”后“牛”,与许慎释“物”的内在思路相合,天文、农耕、万物是“物”观念演进的基本线索。“天地之数起于牵牛”点明了“物”观念的天文学缘起,“牵牛”星象与“物(勿)”之“旗”形相通,“物”在原初阶段具有“本源”含义。“牛为大物”彰明了“物”观念的农耕属性,“牛”既关乎“牵牛”星象,又涉及“物”的“牺牲”与“杂帛”两义,“物”由此通向以礼乐制度为核心的农耕文明。“万物”显明了“物”观念的哲学内涵,老庄哲学“以道观之”而强调形而上之“物”,“万物”蕴含“分别”义而凸显“每一个”具体有形之物,两种视角共同组成了“物”观念的哲学内涵。中国哲学的“审美化的思想方式”对“物”观念的演进发挥了奠基性作用,天文、农耕、万物的递进序列表明“人”对自然的感性体验是“物”观念的形成起点,“‘物’的历史”实际上是“‘美’的生成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
天文
农耕
万物
道物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祥瑞:汉代天人观念的意象表现
被引量:
2
2
作者
陆纪君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7-76,共10页
祥瑞是先秦两汉学术研究的重要问题。祥瑞基于汉代“天人”观念正式生成,其作为“意象”应释为“天人意象”。从汉代历史看,祥瑞意象全面表现于当时社会的时间、空间、礼仪三个维度:第一,祥瑞意象是汉代时间即历史叙述的主要标识,这使...
祥瑞是先秦两汉学术研究的重要问题。祥瑞基于汉代“天人”观念正式生成,其作为“意象”应释为“天人意象”。从汉代历史看,祥瑞意象全面表现于当时社会的时间、空间、礼仪三个维度:第一,祥瑞意象是汉代时间即历史叙述的主要标识,这使汉代历史具有想象与审美的特点;第二,祥瑞意象在汉代空间经验中既涉及平行维度(都城选址、宫殿命名、结构装饰等),又涉及垂直维度,即通过高台建筑与郊祀诗呈现祥瑞意象在“天”“人”之间的游移性;第三,祥瑞意象贯穿汉代封禅礼过程和朝贡体系,建构了当时社会灵光辉映的天下观念。据此可以看到,一个以祥瑞意象为主题的汉代美学时空最终得以呈现,这不仅有助于汉代美学研究真正成为与其时代精神更相匹配的形式,同时也为洞察魏晋南北朝以及后来美学思想的演变提供了新的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祥瑞
意象
汉代美学
中国美学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天文·农耕·万物:中国古代“物”观念的演进
被引量:
1
1
作者
陆纪君
机构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
出处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00-208,共9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传统礼乐文明与当代文化建设研究”(17ZD03)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摘
中国古代的“物”观念因汉字象形具有独特意义。“物”的字形演变顺序为先“勿”后“牛”,与许慎释“物”的内在思路相合,天文、农耕、万物是“物”观念演进的基本线索。“天地之数起于牵牛”点明了“物”观念的天文学缘起,“牵牛”星象与“物(勿)”之“旗”形相通,“物”在原初阶段具有“本源”含义。“牛为大物”彰明了“物”观念的农耕属性,“牛”既关乎“牵牛”星象,又涉及“物”的“牺牲”与“杂帛”两义,“物”由此通向以礼乐制度为核心的农耕文明。“万物”显明了“物”观念的哲学内涵,老庄哲学“以道观之”而强调形而上之“物”,“万物”蕴含“分别”义而凸显“每一个”具体有形之物,两种视角共同组成了“物”观念的哲学内涵。中国哲学的“审美化的思想方式”对“物”观念的演进发挥了奠基性作用,天文、农耕、万物的递进序列表明“人”对自然的感性体验是“物”观念的形成起点,“‘物’的历史”实际上是“‘美’的生成史”。
关键词
物
天文
农耕
万物
道物关系
分类号
B21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祥瑞:汉代天人观念的意象表现
被引量:
2
2
作者
陆纪君
机构
清华大学哲学系
出处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7-76,共10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传统礼乐文明与当代文化建设研究”(17ZD03)。
文摘
祥瑞是先秦两汉学术研究的重要问题。祥瑞基于汉代“天人”观念正式生成,其作为“意象”应释为“天人意象”。从汉代历史看,祥瑞意象全面表现于当时社会的时间、空间、礼仪三个维度:第一,祥瑞意象是汉代时间即历史叙述的主要标识,这使汉代历史具有想象与审美的特点;第二,祥瑞意象在汉代空间经验中既涉及平行维度(都城选址、宫殿命名、结构装饰等),又涉及垂直维度,即通过高台建筑与郊祀诗呈现祥瑞意象在“天”“人”之间的游移性;第三,祥瑞意象贯穿汉代封禅礼过程和朝贡体系,建构了当时社会灵光辉映的天下观念。据此可以看到,一个以祥瑞意象为主题的汉代美学时空最终得以呈现,这不仅有助于汉代美学研究真正成为与其时代精神更相匹配的形式,同时也为洞察魏晋南北朝以及后来美学思想的演变提供了新的线索。
关键词
祥瑞
意象
汉代美学
中国美学史
Keywords
auspicious omens
image
aesthetics of the Han Dynasty
the history of Chinese aesthetics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天文·农耕·万物:中国古代“物”观念的演进
陆纪君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祥瑞:汉代天人观念的意象表现
陆纪君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