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缩小角膜塑形镜后表面光学区直径对角膜高阶像差的影响
1
作者
赵丹丹
赵钰冰
+2 位作者
何阳
陆盛荣
袁圆
《国际眼科杂志》
2025年第2期213-219,共7页
目的:观察缩小角膜塑形镜后表面光学区直径后角膜高阶像差与相对屈光力值的改变。方法:选取8-12岁适合且愿意配戴角膜塑形镜的近视患者,随机分为6.0 mm后表面光学区直径塑形镜组和5.0 mm后表面光学区直径塑形镜组,研究两组患者戴镜后1 d...
目的:观察缩小角膜塑形镜后表面光学区直径后角膜高阶像差与相对屈光力值的改变。方法:选取8-12岁适合且愿意配戴角膜塑形镜的近视患者,随机分为6.0 mm后表面光学区直径塑形镜组和5.0 mm后表面光学区直径塑形镜组,研究两组患者戴镜后1 d,1 wk,1、3 mo的角膜高阶像差、相对屈光力值与治疗区直径大小,对角膜高阶像差增加量与相对屈光力值大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两组患者不同直径的角膜总高阶像差、球差与彗差增量会随着戴镜时长出现变化(均P<0.001),两组间的总高阶像差与彗差变化值比较均无差异(均P>0.05)。两组患者5 mm范围的球差增量存在显著差异,增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有显著差异(F_(时间)=40.179,P时间<0.001;F_(分组)=11.948,P_(分组)=0.001;F_(交互)=3.262,P_(交互)=0.03)。4 mm范围的两组球差增量存在显著差异(F_(时间)=34.462,P时间<0.001;F_(分组)=13.094,P_(分组)<0.001;F_(交互)=1.372,P_(交互)=0.25)。相对屈光力会随着戴镜时长出现变化(F_(时间)=40.030,P时间<0.001),两组间的相对屈光力值无差异(F_(分组)=0.048,P_(分组)=0.83;F_(交互)=1.208,P_(交互)=0.31)。治疗区直径随着戴镜时长出现变化,两组间的治疗区直径大小有差异(F_(时间)=11.212,P时间<0.001;F_(分组)=74.073,P_(分组)<0.001;F_(交互)=0.312,P_(交互)=0.82)。4、5、6 mm范围内的总高阶像差增量、球差增量、彗差增量与相对屈光力值均呈正相关(均P<0.001)。戴镜3、6、12 mo后,两组眼轴比较有差异(F_(时间)=185.398,P时间<0.001;F_(分组)=5.618,P_(分组)=0.02;F_(交互)=2.315,P_(交互)=0.11)。结论:配戴角膜塑形镜增加高阶像差,角膜塑形镜的后表面光学区直径缩小,治疗区直径变小,4、5 mm范围内角膜球差增大。角膜前表面高阶像差与角膜相对屈光力正相关。配戴后表面光学区直径更小的角膜塑形镜,眼轴增长更缓慢,近视控制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塑形镜
后表面光学区直径
近视
高阶像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缩小角膜塑形镜后表面光学区直径对角膜高阶像差的影响
1
作者
赵丹丹
赵钰冰
何阳
陆盛荣
袁圆
机构
中国云南省昆明市延安医院眼科
出处
《国际眼科杂志》
2025年第2期213-219,共7页
基金
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项目(No.202405AC350103)
昆明市局级卫生科研课题(No.2022-07-02-006)。
文摘
目的:观察缩小角膜塑形镜后表面光学区直径后角膜高阶像差与相对屈光力值的改变。方法:选取8-12岁适合且愿意配戴角膜塑形镜的近视患者,随机分为6.0 mm后表面光学区直径塑形镜组和5.0 mm后表面光学区直径塑形镜组,研究两组患者戴镜后1 d,1 wk,1、3 mo的角膜高阶像差、相对屈光力值与治疗区直径大小,对角膜高阶像差增加量与相对屈光力值大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两组患者不同直径的角膜总高阶像差、球差与彗差增量会随着戴镜时长出现变化(均P<0.001),两组间的总高阶像差与彗差变化值比较均无差异(均P>0.05)。两组患者5 mm范围的球差增量存在显著差异,增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有显著差异(F_(时间)=40.179,P时间<0.001;F_(分组)=11.948,P_(分组)=0.001;F_(交互)=3.262,P_(交互)=0.03)。4 mm范围的两组球差增量存在显著差异(F_(时间)=34.462,P时间<0.001;F_(分组)=13.094,P_(分组)<0.001;F_(交互)=1.372,P_(交互)=0.25)。相对屈光力会随着戴镜时长出现变化(F_(时间)=40.030,P时间<0.001),两组间的相对屈光力值无差异(F_(分组)=0.048,P_(分组)=0.83;F_(交互)=1.208,P_(交互)=0.31)。治疗区直径随着戴镜时长出现变化,两组间的治疗区直径大小有差异(F_(时间)=11.212,P时间<0.001;F_(分组)=74.073,P_(分组)<0.001;F_(交互)=0.312,P_(交互)=0.82)。4、5、6 mm范围内的总高阶像差增量、球差增量、彗差增量与相对屈光力值均呈正相关(均P<0.001)。戴镜3、6、12 mo后,两组眼轴比较有差异(F_(时间)=185.398,P时间<0.001;F_(分组)=5.618,P_(分组)=0.02;F_(交互)=2.315,P_(交互)=0.11)。结论:配戴角膜塑形镜增加高阶像差,角膜塑形镜的后表面光学区直径缩小,治疗区直径变小,4、5 mm范围内角膜球差增大。角膜前表面高阶像差与角膜相对屈光力正相关。配戴后表面光学区直径更小的角膜塑形镜,眼轴增长更缓慢,近视控制效果更好。
关键词
角膜塑形镜
后表面光学区直径
近视
高阶像差
Keywords
orthokeratology
back optic zone diameter
myopia
higher order aberrations
分类号
R778.11 [医药卫生—眼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缩小角膜塑形镜后表面光学区直径对角膜高阶像差的影响
赵丹丹
赵钰冰
何阳
陆盛荣
袁圆
《国际眼科杂志》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