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站煤粉炉生物质混燃技术及关键设备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陆王琳 刘炳池 《能源研究与信息》 2013年第1期28-31,41,共5页
生物质混燃发电技术是环境友好、高效经济的规模化利用技术,应用前景广阔.总结了现有生物质混燃技术和国内外应用现状,介绍了一种生物质能高效利用的新方式,即在煤粉炉中使用独立喷燃技术燃用生物质成型燃料的方案,该方案将成为未来发... 生物质混燃发电技术是环境友好、高效经济的规模化利用技术,应用前景广阔.总结了现有生物质混燃技术和国内外应用现状,介绍了一种生物质能高效利用的新方式,即在煤粉炉中使用独立喷燃技术燃用生物质成型燃料的方案,该方案将成为未来发展方向.分析了生物质在大容量煤粉炉中混燃发电技术的可行性,讨论了该混燃技术的关键设备选型配置情况和系统要求,指出了该混燃技术要实现规模化推广存在的主要矛盾,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发电 混燃 技术 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体式太阳能PVT热泵系统试验运行性能分析
2
作者 陆王琳 李政 姜山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574-1581,共8页
在既有光伏组件的基础上,安装集热背板形成分体式PVT组件,搭建分体式PVT热泵系统试验台,在晴天和多云典型日2种工况下进行系统运行性能试验,将水箱内的水从常温加热到60℃。试验结果表明,在晴天和多云典型日下,系统平均COP分别为4.11和4... 在既有光伏组件的基础上,安装集热背板形成分体式PVT组件,搭建分体式PVT热泵系统试验台,在晴天和多云典型日2种工况下进行系统运行性能试验,将水箱内的水从常温加热到60℃。试验结果表明,在晴天和多云典型日下,系统平均COP分别为4.11和4.20,均高于相同工况下的空气源热泵;最大发电效率分别为13.2%和19.9%,PVT组件表面温度分布均低于40℃,有明显的降温提效作用;平均得热因子分别为48%和71%,无量纲压力损失系数保持在0.030~0.047,均流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光热 热泵 分体式 既有光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式布风流化床垃圾焚烧炉试验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金余其 陆王琳 +3 位作者 池涌 马增益 严建华 岑可法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058-2062,共5页
设计了一个直接处理原生垃圾的管式布风流化床焚烧大型试验炉,并进行焚烧试验,研究垃圾的燃烧及排放特性.试验表明,该新型焚烧炉在处理原生垃圾时,具有良好的排渣性能和稳燃性能,在合适的工况下,该焚烧炉可保持较高的整体炉温,炉膛平均... 设计了一个直接处理原生垃圾的管式布风流化床焚烧大型试验炉,并进行焚烧试验,研究垃圾的燃烧及排放特性.试验表明,该新型焚烧炉在处理原生垃圾时,具有良好的排渣性能和稳燃性能,在合适的工况下,该焚烧炉可保持较高的整体炉温,炉膛平均温度维持在900℃以上,燃烧效率可达96%以上,HCl、SO2、NOx、二噁英的原始排放体积分数分别为58×10-6、27×10-6、207×10-6,以及质量浓度为0.223 I-TEQ n g/m3,以上排放指标都达到或优于国家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此新型流化床焚烧技术不仅适合于处理热值较高的垃圾,也适合于处理低热值垃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生活垃圾 管式布风流化床 焚烧 排放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电池和超级电容混合储能辅助火电调频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 被引量:6
4
作者 孙培锋 陆王琳 +4 位作者 白鹏 陆启亮 徐国昌 蒋信 徐凡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18-429,共12页
系统论述了目前辅助火电机组调频用的锂电池和超级电容混合储能系统的关键技术及其研究进展,如不同类型储能的功率/容量优化配置、高压级联和模块化多电平(MMC)拓扑结构应用、混合储能控制策略等。介绍了国内混合储能辅助火电机组调频... 系统论述了目前辅助火电机组调频用的锂电池和超级电容混合储能系统的关键技术及其研究进展,如不同类型储能的功率/容量优化配置、高压级联和模块化多电平(MMC)拓扑结构应用、混合储能控制策略等。介绍了国内混合储能辅助火电机组调频的示范工程项目,并对混合储能辅助调频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储能 锂电池 超级电容 调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容量煤粉锅炉生物质混燃技术探讨 被引量:6
5
作者 刘炳池 陆王琳 《能源工程》 2013年第2期36-41,共6页
针对当前发达国家正在兴起的生物质混燃发电技术,结合实际调研情况,研究分析了该技术在大容量煤粉炉中的几种典型相关系统的配置方案和国内外应用现状,指出了该技术具有高效率、低造价,同时能规模化实现二氧化碳有效减排的优势,在未来... 针对当前发达国家正在兴起的生物质混燃发电技术,结合实际调研情况,研究分析了该技术在大容量煤粉炉中的几种典型相关系统的配置方案和国内外应用现状,指出了该技术具有高效率、低造价,同时能规模化实现二氧化碳有效减排的优势,在未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发电 混燃 技术 CO2减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地区太阳能PVT热泵系统仿真模拟与运行性能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陆王琳 陈培 +3 位作者 陆启亮 鲍佳麒 刘文杰 代彦军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487-1493,共7页
为探究环境条件的时空分布差异性对太阳能直膨式光伏光热(PVT)热泵系统运行性能的影响,进行数学建模与性能仿真,分析了系统在不同地区采暖季内的运行性能。结果表明:由于入射太阳辐射的效应,在不同地区,系统的采暖季平均蒸发温度都提高... 为探究环境条件的时空分布差异性对太阳能直膨式光伏光热(PVT)热泵系统运行性能的影响,进行数学建模与性能仿真,分析了系统在不同地区采暖季内的运行性能。结果表明:由于入射太阳辐射的效应,在不同地区,系统的采暖季平均蒸发温度都提高至接近甚至超过环境温度的水平,显著改善了系统的热力性能;当冷凝温度为50℃时,系统在北京、拉萨、兰州的采暖季平均COP分别为3.67、5.01和3.41;采暖季平均单板得热功率分别为541 W、810 W和504 W,得热因子分别为71.7%、62.0%和79.3%,光伏发电增益分别为4.76%、8.67%和6.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VT 热泵 直膨式 时空分布差异 仿真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膨式太阳能PVT热泵热水系统在不同城市运行性能仿真与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陆王琳 施雨 +2 位作者 鲍佳麒 刘文杰 代彦军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607-1614,共8页
基于直膨式太阳能光伏光热(PVT)热泵热水系统的工作原理,根据迭代算法建立了系统的仿真模型,以探究系统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运行性能。结果表明:在上海、北京、拉萨、兰州、昆明和广州,直膨式PVT热泵热水系统在夏季典型工作日的平均COP... 基于直膨式太阳能光伏光热(PVT)热泵热水系统的工作原理,根据迭代算法建立了系统的仿真模型,以探究系统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运行性能。结果表明:在上海、北京、拉萨、兰州、昆明和广州,直膨式PVT热泵热水系统在夏季典型工作日的平均COP分别为7.34、7.30、6.98、8.18、6.24和6.79,加热定量热水所需时间分别为275 min、273 min、279 min、243 min、314 min和295 min,冬季典型工作日的平均COP分别为5.59、5.21、6.05、5.03、6.48和5.43,加热定量热水所需时间分别为344 min、364 min、316 min、376 min、298 min和359 min;在上海、北京、拉萨、兰州、昆明和广州,相对于纯光伏组件,PVT组件的全年平均发电增益分别为9.28%、8.56%、10.42%、10.01%、7.70%和7.6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VT 热泵 直膨式 环境条件 仿真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中和背景下综合智慧能源发展趋势 被引量:50
8
作者 陆王琳 陆启亮 张志洪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0-18,共9页
为分析碳中和背景下综合智慧能源的发展趋势,介绍了国内外综合智慧能源发展状况,阐述了综合智慧能源的内涵及技术架构,将综合智慧能源关键技术归纳为能源生产、能源输送、能源存储、能源消费和能源智慧化等5个方面的技术,分析总结了各... 为分析碳中和背景下综合智慧能源的发展趋势,介绍了国内外综合智慧能源发展状况,阐述了综合智慧能源的内涵及技术架构,将综合智慧能源关键技术归纳为能源生产、能源输送、能源存储、能源消费和能源智慧化等5个方面的技术,分析总结了各技术的发展现状和核心问题,提出了加强综合智慧能源统筹规划、推动关键技术及设备的国产化、促进综合智慧能源市场完善及推动用户侧能源服务发展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中和 综合智慧能源 技术架构 关键技术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热管网水力平衡调节技术综述 被引量:6
9
作者 唐志炳 陆王琳 +1 位作者 王次成 陆启亮 《上海节能》 2021年第10期1128-1133,共6页
集中热网系统作为我国集中供暖的主要方式已有数十年,但热网的水力失调问题仍然很常见。水力失调将会直接导致系统的热力失调,造成严重的能源浪费和系统供热效率下降。在节能环保和对供热品质的双重要求下,水力调控的设备和方法已有了... 集中热网系统作为我国集中供暖的主要方式已有数十年,但热网的水力失调问题仍然很常见。水力失调将会直接导致系统的热力失调,造成严重的能源浪费和系统供热效率下降。在节能环保和对供热品质的双重要求下,水力调控的设备和方法已有了很大的进步。分析了设计阶段和运行阶段导致水力失调的原因,介绍了初调节和运行调节的方法,从管网的特性认识、调节设备的优化和水力模型的应用总结了当下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中热网 水力失调 分布式二级泵 水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