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软模板法诱导Cu/Al_(2)O_(3)深孔道结构促进等离子催化CO_(2)加氢制二甲醚
1
作者 陈柳云 王文举 +7 位作者 陆泰榕 罗轩 谢新玲 黄科林 覃善丽 苏通明 秦祖赠 纪红兵 《物理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4-77,共14页
等离子体活化非均相催化反应是在温和条件下实现CO_(2)加氢反应的前沿策略。在本研究中,采用软模板法在Al_(2)O_(3-x)上构建了深孔通道结构。以Al_(2)O_(3-x)作为载体,通过浸渍法制备了Cu/Al_(2)O_(3-x)催化剂,并将其应用于等离子体催化... 等离子体活化非均相催化反应是在温和条件下实现CO_(2)加氢反应的前沿策略。在本研究中,采用软模板法在Al_(2)O_(3-x)上构建了深孔通道结构。以Al_(2)O_(3-x)作为载体,通过浸渍法制备了Cu/Al_(2)O_(3-x)催化剂,并将其应用于等离子体催化CO_(2)加氢制二甲醚(DME)反应。在等离子体催化CO_(2)加氢反应中,Cu/Al_(2)O_(3)-0.75/HZSM-5展现出高性能和高放电效率。其等离子体催化CO_(2)加氢的CO_(2)转化率和DME产率分别达21.98%和9.83%,其中CO、CH_(3)OH和DME的选择性分别为25.39%、29.89%和44.72%。Al_(2)O_(3-x)上的深孔道结构能够作为Cu的负载位点,同时介孔结构的限域效应增强了金属-载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及Cu的金属分散度。更丰富且更强的Brønsted碱性和Lewis酸性位点促进了CO_(2)的吸附、活化及加氢。值得注意地,锚定在深孔道结构中的Cu位点能够形成电场,从而引导等离子体活化CO_(2)中间体进入难以接近的孔隙中进行加氢反应。深孔通道中等离子体活化CO_(2)中间体的加氢对于提升等离子体催化CO_(2)加氢制DME反应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催化 CO_(2)加氢 二甲醚 Al_(2)O_(3) 孔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溶剂法制备高聚合度聚乙烯醇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王海伶 陆泰榕 +2 位作者 石显伟 梁瑞雪 陈小鹏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02-106,108,共6页
以醋酸乙烯为原料,碳酸二甲酯和甲醇为混合溶剂,进行溶液聚合反应制备了高聚合度聚乙烯醇。考察了搅拌转速、甲醇的加入时间、引发剂质量分数、混合溶剂体积分数、溶剂体积比和聚合时间对醋酸乙烯聚合反应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法对醋酸... 以醋酸乙烯为原料,碳酸二甲酯和甲醇为混合溶剂,进行溶液聚合反应制备了高聚合度聚乙烯醇。考察了搅拌转速、甲醇的加入时间、引发剂质量分数、混合溶剂体积分数、溶剂体积比和聚合时间对醋酸乙烯聚合反应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法对醋酸乙烯溶液聚合的反应条件进行了筛选。并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和凝胶色谱对最优条件下制得的产品进行确认和分析。结果表明,最佳的聚合条件为:引发剂质量分数为0.01%,混合溶剂体积分数为10%,溶剂体积比V(DMC)∶V(MeOH)为4∶1,聚合时间为2.5 h,所得产品的聚合度为3 557;在最优条件下制备的产品结构未发生变化,且得到了高聚合度、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较窄的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二甲酯 混合溶剂 溶液聚合 聚乙烯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醋酸乙烯制备高聚合度聚乙烯醇 被引量:3
3
作者 王海伶 陆泰榕 +3 位作者 牙金艳 梁瑞雪 韦德明 陈小鹏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173-1178,共6页
为了制备聚合度大于3 000的高聚合度聚乙烯醇,以生物醋酸乙烯为原料、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甲醇为溶剂进行溶液聚合反应研究,考察了温度、搅拌转速、引发剂用量、甲醇用量和聚合时间对生物醋酸乙烯聚合反应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法对生... 为了制备聚合度大于3 000的高聚合度聚乙烯醇,以生物醋酸乙烯为原料、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甲醇为溶剂进行溶液聚合反应研究,考察了温度、搅拌转速、引发剂用量、甲醇用量和聚合时间对生物醋酸乙烯聚合反应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法对生物醋酸乙烯溶液聚合的反应条件进行了筛选,并通过凝胶色谱对最优条件下制得的聚醋酸乙烯进行了分子量的测定。结果表明,最优的聚合反应条件为:聚合温度65℃,搅拌转速200 r/min,聚合时间2 h,甲醇用量10%,引发剂用量0.005%,所得的产品聚合度为3 640;极差分析确定了影响聚醋酸乙烯聚合度的主次顺序为:甲醇用量、引发剂用量和聚合时间;由凝胶色谱分析可知,在最优条件下可以制备得到的聚醋酸乙烯分子量分布为1.2。说明以生物醋酸乙烯为原料进行溶液聚合可以得到高聚合度、分子量分布较窄的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酸乙烯 聚醋酸乙烯 聚乙烯醇 生物乙烯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腈复合引发剂用于乙酸乙烯溶液聚合
4
作者 陈欢 陈小鹏 +3 位作者 陆泰榕 梁瑞雪 韦彩琴 顾传君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29-533,共5页
以生物乙烯法生产的乙酸乙烯为单体、过氧化月桂酰-十二烷基二甲基叔胺为非腈复合引发剂、甲醇为溶剂进行溶液聚合反应的研究。实验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甲醇用量、引发剂用量对反应产物聚合率和聚合度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优化了... 以生物乙烯法生产的乙酸乙烯为单体、过氧化月桂酰-十二烷基二甲基叔胺为非腈复合引发剂、甲醇为溶剂进行溶液聚合反应的研究。实验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甲醇用量、引发剂用量对反应产物聚合率和聚合度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优化了乙酸乙烯溶液聚合的反应条件,确定反应因素对聚合率和聚合度影响的相对大小。结果表明,最优的乙酸乙烯溶液聚合条件为:反应温度65℃,反应时间3h,甲醇用量10%,引发剂用量0.010%,获得聚乙烯醇产品的聚合度为3776,聚合率为45.29%。直观分析确定影响聚合率的因素主次顺序为引发剂用量﹥反应时间﹥甲醇用量﹥反应温度;影响聚合度的因素主次顺序为甲醇用量>引发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酸乙烯 聚乙烯醇 非腈复合引发剂 溶液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桂加工剩余物木屑对赤芝生长的影响
5
作者 湛年勇 陆荣生 +4 位作者 邓莉杰 唐璇 韩美丽 陆泰榕 陈进宁 《湖北农业科学》 2020年第16期91-95,共5页
以肉桂(Cinnamomum cassia Presl)加工桂皮后的剩余物木屑为原料,研究其对赤芝(Ganoderma lucidum)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赤芝生长不同阶段培养基中添加肉桂加工剩余物木屑对赤芝生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中,母种培养基中添加肉桂加... 以肉桂(Cinnamomum cassia Presl)加工桂皮后的剩余物木屑为原料,研究其对赤芝(Ganoderma lucidum)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赤芝生长不同阶段培养基中添加肉桂加工剩余物木屑对赤芝生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中,母种培养基中添加肉桂加工剩余物木屑75~150 g/L,菌丝生长速度可达8.2~8.4 mm/d,菌种贮藏时间可延长至9个月;原种、栽培种培养基中分别添加200~300 g/kg、300~500 g/kg的肉桂加工剩余物木屑,菌丝生长速度分别达8.4、9.3 mm/d,明显高于对照。出芝袋中添加肉桂加工剩余物木屑450~600 g/kg、泥碳土75~100 g/kg,可使生物学转化率提高到66%~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桂(Cinnamomum cassia Presl)树 木屑 赤芝(Ganoderma lucidum)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液凝固过程中显微组织对溶质元素偏析的影响
6
作者 秦颐鸣 吴镇宇 +3 位作者 黄科林 冯恩浪 陆泰榕 李永弟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79-85,共7页
以溶质元素分配系数小于1的元素Fe、Si、Ga、Zn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工业试验条件下铝液凝固过程中杂质元素含量变化,以及对应的显微组织(包括晶粒形貌、尺寸和金属间化合物),并与热力学计算软件Factsage计算的Scheil-Gulliver冷却条件... 以溶质元素分配系数小于1的元素Fe、Si、Ga、Zn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工业试验条件下铝液凝固过程中杂质元素含量变化,以及对应的显微组织(包括晶粒形貌、尺寸和金属间化合物),并与热力学计算软件Factsage计算的Scheil-Gulliver冷却条件下杂质元素含量和析出相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铝液凝固初期固相中杂质元素含量最低,且均大于理论计算值,随着凝固的进行,杂质元素含量逐渐增高且与理论值偏差越来越大,出现以上现象的原因包括:1)铝液实际凝固过程中存在边界层效应,即从固相中排出的杂质元素没有完全扩散到液相中;2)铝液实际凝固过程中存在微观偏析现象,即沿着晶界处有Al-Fe-Si中间相析出。另外,发现本研究试验条件下铝液凝固组织有粗大柱状晶、细小柱状晶、等轴晶,粗大的柱状晶更有利于提高部分杂质元素的偏析提纯效率,通过控制提高强制冷却可以促进粗大柱状晶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析 高纯铝 显微组织 杂质元素 凝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