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耕作方式机条播小麦的生长发育特性 被引量:4
1
作者 黄玉鸾 张继林 +3 位作者 孙元敏 陆桂玉 潘汶 韦绕生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5-8,共4页
灭茬免耕机条播麦田耕作层浅,肥料富集于表层,小麦植株前期氮、磷、钾吸收量明显高于耕翻机条播麦,有利于形成早发壮苗,但是根系发育差,后期植株吸收氮、磷、钾养分少,容易早衰。耕翻机条播有利于全层施肥,熟化土壤,有利于根系生长和植... 灭茬免耕机条播麦田耕作层浅,肥料富集于表层,小麦植株前期氮、磷、钾吸收量明显高于耕翻机条播麦,有利于形成早发壮苗,但是根系发育差,后期植株吸收氮、磷、钾养分少,容易早衰。耕翻机条播有利于全层施肥,熟化土壤,有利于根系生长和植株吸收较多的养分,特别是在土壤含水量30%以下时较灭茬免耕有利于形成早发壮苗,但是对土壤水分含量要求较高,在苏南大部分年份难以全面实行。旋耕机条播既可解决浅播,又可避免烂耕烂种。在多数年份均可采用。在我省稻茬麦地区。必须根据土壤墒情,宜耕则耕,宜旋则旋,宜免则免,形成一个合理的稻茬麦轮耕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播种 条播 生长发育 耕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稻茬小麦机械化栽培丰产配套技术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张继林 黄玉鸾 +4 位作者 孙元敏 陆桂玉 仲纪跃 黄克良 蒋永罗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5-8,共4页
通过苏南沿江、太湖和丘陵三个类型麦区5个百亩以上机械化栽培试验区连续多年实践和配套技术研究,形成了一个适用可行的少免耕机条播为主的稻茬小麦机械化丰产配套技术体系.稻茬机条播小麦播种密度以每亩15~20万基本苗,13.3×26.7c... 通过苏南沿江、太湖和丘陵三个类型麦区5个百亩以上机械化栽培试验区连续多年实践和配套技术研究,形成了一个适用可行的少免耕机条播为主的稻茬小麦机械化丰产配套技术体系.稻茬机条播小麦播种密度以每亩15~20万基本苗,13.3×26.7cm宽窄行为好,有机肥用量占总氮量的30%以上,有利于群体合理发展和高产稳产.同时提出了提高机械作业质量和效率的配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机械化 栽培 高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高产稳产简化诊断与调控技术
3
作者 孙元敏 郭绍铮 +4 位作者 张继林 黄玉鸾 陆桂玉 郭九林 潘汶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1期1-3,13,共4页
目前农村小麦生产迫切要求有一套简化和规范化的小麦高产栽培诊断指标与调控技术,便于基层科技人员和农民在小麦生产中具体运用,以提高大面积小麦的生产力和商品率。 (一)简化诊断的研究与生产验征 1.采用主茎叶龄指标与生长发育进程... 目前农村小麦生产迫切要求有一套简化和规范化的小麦高产栽培诊断指标与调控技术,便于基层科技人员和农民在小麦生产中具体运用,以提高大面积小麦的生产力和商品率。 (一)简化诊断的研究与生产验征 1.采用主茎叶龄指标与生长发育进程诊断:在小麦栽培过程中,现在主要以物候期为起讫进行统计比较。但同一物候期的小麦生长发育指标差异很大,年际间、同一年度不同播期间生长发育指标均存在较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产量 诊断 调控技术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肥对小麦稳定增产及培肥地力的效应
4
作者 黄玉鸾 张继林 +3 位作者 孙元敏 陆桂玉 潘汶 韦绕生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43-45,共3页
我省大部分地区实行稻麦连作,近年来由于有机肥投入减少,氮素化肥用量过大,土壤肥力逐年下降,病害、倒伏面积逐年扩大,严重影响了稻麦产量的稳定增长。本文主要研究小麦在少免耕机械化作业条件下有机肥和无机肥配合使用的施肥效益。
关键词 小麦 稳产 有机肥 培肥地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栽培条件下麦优1号杂种小麦的优势表现
5
作者 张继林 唐银凤 +3 位作者 陆桂玉 黄建平 石伟祺 潘建芳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6-18,共3页
1990~1992年用本院粮作所新育成的高产半矮秆杂种小麦麦优1号并以生产上推广的优良品种扬麦5号作对照,研究了不同播种密度、播种期、施肥水平和年度间的优势表现。结果表明,不同栽培条件下杂种超标优势不同,具有Rht3... 1990~1992年用本院粮作所新育成的高产半矮秆杂种小麦麦优1号并以生产上推广的优良品种扬麦5号作对照,研究了不同播种密度、播种期、施肥水平和年度间的优势表现。结果表明,不同栽培条件下杂种超标优势不同,具有Rht3矮秆显性基因的半矮秆杂种小麦麦优1号产量超标优势主要来自每穗粒数的增加和较强的抗倒性。根据杂种小麦不同栽培条件下产量形成过程中的优势变化特征,提出了亩产400kg以上的优化高产配套技术途径,并指出扬麦5号属中产稳产型,麦优1号杂种小麦属高产稳产型,是各有千秋的优良品种(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麦优1号 杂种 高产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抗生素敏感性的中药筛选 被引量:11
6
作者 鲁茹 陆桂玉 +2 位作者 林浙哲 郑洪杰 程东庆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217-2223,共7页
目的:研究中药提取物作用于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后,该菌株对苯唑西林敏感性的变化,旨在筛选能增强MRSA对抗生素敏感性的中药,为临床治疗MRSA感染提供新思路。方法:选取33种常用抗菌中药制备提取物,作用于临床分离的MRSA菌株... 目的:研究中药提取物作用于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后,该菌株对苯唑西林敏感性的变化,旨在筛选能增强MRSA对抗生素敏感性的中药,为临床治疗MRSA感染提供新思路。方法:选取33种常用抗菌中药制备提取物,作用于临床分离的MRSA菌株,采取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中药作用前后苯唑西林对MRSA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具有统计学差异(P <0.05)为具有增敏作用。结果:中药作用前,苯唑西林对MRSA的MIC为128-512μg·mL-1,白及醇提物作用后,MIC变化具有统计学差异(P <0.05),能够增加MRSA(271)对苯唑西林的敏感性。结论:白及醇提物能增强MRSA(271)对抗生素的敏感性,与抗生素配伍使用,有望恢复抗生素的杀菌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 中西联用 抗菌增敏 中药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