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住院医嘱前置审核+人工审核药学服务模式的实践与探讨 被引量:3
1
作者 马医宗 丁亦凡 +1 位作者 黄晓会 陆晓彤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29-33,共5页
目的:通过对住院医嘱实行前置审核+人工审核的结果汇总分析,促进临床规范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方法,利用Excel软件对我院住院电子病历系统和临床合理用药智能管理系统(前置审核系统)中2020年的医嘱审核数据进行汇... 目的:通过对住院医嘱实行前置审核+人工审核的结果汇总分析,促进临床规范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方法,利用Excel软件对我院住院电子病历系统和临床合理用药智能管理系统(前置审核系统)中2020年的医嘱审核数据进行汇总,分别对医嘱前置审核和人工审核数据进行分析,并将分析结果进行归纳总结、讨论。结果:住院医嘱前置审核系统预审医嘱913 742份,干预不合理医嘱总数22 014份,不合理医嘱占比2.41%,其中不合理医嘱类型排名前3位的是给药剂量不适宜、药品剂型或给药途径不适宜、重复用药等;人工审核医嘱数量455 676份,提供用药建议6 875份,医师响应率达82.05%。其中不合理医嘱类型排名前3位的是用法用量不适宜、遴选药品不适宜、适应证不适宜。结论:前置审核和人工审核医嘱模式相辅相成,二者结合能够及时发现住院医嘱中存在的不合理用药,有效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提升药学服务能力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医嘱 前置审核 人工审核 合理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DCA循环管理体系在促进医院合理用药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2
作者 陆晓彤 王斌 +2 位作者 胡松浩 杨怡 孙朝荣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14年第7期48-50,共3页
目的:应用PDCA循环管理理论,提高门诊处方质量,促进医院合理用药。方法:结合门诊药房处方调剂过程中不合理处方干预与改善成效问题,通过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四个环节,制定整改措施及效果评价。结果:PDCA循环实施3个月,门诊处方质量... 目的:应用PDCA循环管理理论,提高门诊处方质量,促进医院合理用药。方法:结合门诊药房处方调剂过程中不合理处方干预与改善成效问题,通过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四个环节,制定整改措施及效果评价。结果:PDCA循环实施3个月,门诊处方质量明显提高,不合理处方比例从0.19%下降至0.06%,不合理处方减少了68%。结论:PDCA循环模式管理是提高处方质量、提高调剂质量、促进医院合理用药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A 处方 合理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58例儿童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被引量:20
3
作者 陆晓彤 刘海涛 +1 位作者 张健 张春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11年第2期39-41,共3页
目的:总结我院2007年~2010年6月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情况,促进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方法:采用描述性研究的方法,对我院上报的药品不良反应分别从患者的基本情况、给药途径、联合用药、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与评价。结果:358例不... 目的:总结我院2007年~2010年6月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情况,促进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方法:采用描述性研究的方法,对我院上报的药品不良反应分别从患者的基本情况、给药途径、联合用药、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与评价。结果:358例不良反应监测报告中,患儿年龄0~3岁169例,占47.20%;与抗菌药物有关的327例,占91.34%,其中β内酰胺类296例,β内酰胺类引起的ADR多为皮疹、荨麻疹、过敏样反应;以静脉滴注途径给药的发生频率最高,共298例占83.24%。结论:我院婴幼儿抗菌药物静脉注射时发生的不良反应较多,应予以重点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药品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药物临床试验的现状与伦理审查实践 被引量:12
4
作者 陆晓彤 刘海涛 +2 位作者 施敏 刘艳 是俊凤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16年第2期11-13,共3页
通过了解我国儿童药物临床试验的现状,分析儿童药物临床试验开展困难的原因,借鉴其他国家有关儿童药物临床试验的伦理规范,结合我国《儿科人群药物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讨论我院在开展儿童临床药物试验伦理审查工作的经... 通过了解我国儿童药物临床试验的现状,分析儿童药物临床试验开展困难的原因,借鉴其他国家有关儿童药物临床试验的伦理规范,结合我国《儿科人群药物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讨论我院在开展儿童临床药物试验伦理审查工作的经验与体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药物临床试验 伦理审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伦理视角下的超说明书用药 被引量:5
5
作者 陆晓彤 刘艳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17年第10期42-44,共3页
超说明书用药在临床普遍存在,主要原因是特殊人群或特殊疾病药物临床试验开展有限,医务人员对超说明书用药的责任与法律意识不强,对超说明书用药存在的风险估计不足。从伦理的角度对超说明书用药进行探讨,提出超说明书用药应充分权衡患... 超说明书用药在临床普遍存在,主要原因是特殊人群或特殊疾病药物临床试验开展有限,医务人员对超说明书用药的责任与法律意识不强,对超说明书用药存在的风险估计不足。从伦理的角度对超说明书用药进行探讨,提出超说明书用药应充分权衡患者的获益与风险,重视知情同意,尊重患者权利,确保药物治疗的科学性以及具有可靠的循证依据支持,加强管理,规范超说明书用药的常规性治疗,防范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说明书用药 伦理 循证 知情同意 风险防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康唑联用咪达唑仑血药浓度测定方法及相互作用 被引量:1
6
作者 陆晓彤 刘艳 +4 位作者 徐阿晶 舒扬 张春 王芳 林志燕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12年第11期24-26,共3页
目的:建立可同时进行氟康唑和咪达唑仑生物样品前处理的方法,应用RP-HPLC法分别测定氟康唑、咪达唑仑、1-羟基咪达唑仑的血药浓度;同时考察氟康唑与咪达唑仑联用对咪达唑仑血药浓度的影响。方法:1 mL血清样品加入内标后以5 mL乙酸乙酯提... 目的:建立可同时进行氟康唑和咪达唑仑生物样品前处理的方法,应用RP-HPLC法分别测定氟康唑、咪达唑仑、1-羟基咪达唑仑的血药浓度;同时考察氟康唑与咪达唑仑联用对咪达唑仑血药浓度的影响。方法:1 mL血清样品加入内标后以5 mL乙酸乙酯提取,有机相用氮气吹干,以100μL甲醇溶解,分别在不同的色谱条件下以20μL进样测定。结果:氟康唑、咪达唑仑、1-羟基咪达唑仑及内标能够在同一条件下被提取。氟康唑在0.5~2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7 0,n=6),咪达唑仑在0.03~7.29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8 5,n=16),1-羟基咪达唑仑在0.09~7.29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3,n=5)。联用氟康唑和咪达唑仑组较单用咪达唑仑组中咪达唑仑血药浓度明显增高。结论:该法灵敏、准确、简单、快速,可用于同时测定氟康唑、咪达唑仑及其代谢产物的血药浓度。联用氟康唑和咪达唑仑与单用咪达唑仑比较,咪达唑仑血药浓度明显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P-HPLC法 氟康唑 咪达唑仑 1-羟基咪达唑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信息化建设及应用 被引量:18
7
作者 金岚 陆晓彤 +2 位作者 丁亦凡 徐阿晶 袁茜悦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17年第3期50-53,共4页
目的:探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专用软件系统的应用及优化改进措施。方法:介绍我院PIVAS专用软件系统的常用功能,分析软件系统在静脉用药调配工作日常使用中体现的优点,描述使用过程中的优化改进情况。结果:建立良好的信息管理系统,... 目的:探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专用软件系统的应用及优化改进措施。方法:介绍我院PIVAS专用软件系统的常用功能,分析软件系统在静脉用药调配工作日常使用中体现的优点,描述使用过程中的优化改进情况。结果:建立良好的信息管理系统,有效提升PIVAS工作的限速点,在原有医院信息或专用软件的架构下,将条形码技术等数字化手段应用于PIVAS每个工作环节,确保输液调配与使用的安全与质量。结论:针对现有PIVAS信息化系统提出具体的改进和优化措施,可使静脉用药达到全程信息化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信息化建设 软件 应用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长对儿童药物临床试验认知与态度调查 被引量:7
8
作者 李莉霞 王晓芸 +3 位作者 李方 杨锐 杨宇 陆晓彤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19年第3期43-47,共5页
目的:了解家长对儿童药物临床试验的认识和态度,为开展儿童药物临床试验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7年1-8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哈尔滨儿童医院住院患儿家长,自愿参加问... 目的:了解家长对儿童药物临床试验的认识和态度,为开展儿童药物临床试验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7年1-8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哈尔滨儿童医院住院患儿家长,自愿参加问卷调查,收集有效问卷468份。重点调查内容为儿童药物临床试验目的、意义、必要性、现状以及家长顾虑等。结果:9.4%的家长了解儿童药物临床试验目的,不同学历家长的认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1.6%的家长认为儿童用药缺乏依据,66.2%家长认为有必要开展药物临床试验,不同学历家长的认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7.9%的家长认为临床试验管理比较规范,不同学历家长的认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需要及不知道药物临床试验需要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查的家长小学学历占比最高,分别为13.6%和50.0%,不同学历家长对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查的认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担忧孩子身体受伤害的家长占78.8%,担心药物副作用大的家长占69.0%,不同学历的家长对这两方面的认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部分家长对儿童药物临床试验的认识存在偏差,针对不同学历的家长通过加强宣传、沟通,提高家长对儿童药物临床试验的正确认识,是顺利开展儿童药物临床试验的前提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临床试验 家长 儿童 认知状况 态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CA循环管理体系在防范医院药房调剂差错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9
作者 杨怡 陆晓彤 +2 位作者 唐慧芝 杜毅 倪海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16年第3期45-48,共4页
目的:应用PDCA循环管理体系提高医院药房调剂质量,防范调剂差错。方法:我院2012年成立PDCA管理小组,每次运行PDCA循环管理体系历时4个月,2012年10月至2013年1月运行第一次,2014年1-4月运行第二次。从医院信息系统(HIS)中调取医院药房201... 目的:应用PDCA循环管理体系提高医院药房调剂质量,防范调剂差错。方法:我院2012年成立PDCA管理小组,每次运行PDCA循环管理体系历时4个月,2012年10月至2013年1月运行第一次,2014年1-4月运行第二次。从医院信息系统(HIS)中调取医院药房2012年5-10月、2013年2-7月、2014年5-10月三个时间段共2 454 986张处方,统计其调剂过程中出现的差错记录12 518起并进行分析。结果:经2次PDCA循环管理后,调剂差错率由0.85%(2012年5-10月)降低至0.10%(2014年5-10月)(P<0.01)。结论:PDCA循环管理体系能显著提高医院药房调剂质量,使药品调剂差错率降低到预定目标值,是防范调剂差错的有效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A 调剂差错 医院药房 调剂质量 持续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药品损耗原因分析与改进措施 被引量:10
10
作者 丁亦凡 金岚 +2 位作者 陆晓彤 李芳 徐阿晶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17年第11期36-39,共4页
目的:分析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药品损耗原因,优化管理措施,减少药品损耗的发生。方法:对调配中心发生药品损耗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然后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比较2014年7-12月和采取改进措施后2015年1-6月差错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未实施改... 目的:分析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药品损耗原因,优化管理措施,减少药品损耗的发生。方法:对调配中心发生药品损耗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然后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比较2014年7-12月和采取改进措施后2015年1-6月差错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未实施改进前2014年7-12月总调配输液数为281 381袋,其中发生失误425次,占0.15%,平均每月失误70.8次;改进后的2015年1-6月总调配数为301 095袋,发生失误157次,占0.05%,平均每月失误26.2次。导致药品损耗的内部因素(排药、核对)中破损的失误率下降了63.1%,成品冲错的失误率下降了61.5%,漏液失误率下降了76.5%。结论:多环节的干预和优化措施有效的减少了药品的损耗,提升了药学服务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药品损耗 改进措施 优化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自动化建设的应用与实践 被引量:12
11
作者 丁亦凡 金岚 陆晓彤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20年第6期48-50,共3页
目的:建立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智能系统,为PIVAS的信息化、自动化建设提供借鉴。方法:基于医院信息系统(HIS),开发智能审方、智能摆药、扫描核对、智能轨道运送等系统模块,分析PIVAS智能系统在实践中的应用情况,并对应用前后不合格... 目的:建立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智能系统,为PIVAS的信息化、自动化建设提供借鉴。方法:基于医院信息系统(HIS),开发智能审方、智能摆药、扫描核对、智能轨道运送等系统模块,分析PIVAS智能系统在实践中的应用情况,并对应用前后不合格医嘱率、摆药效率、差错件数、人员效率等进行比较,以评价应用效果。结果:该系统运用后,实现了自动审核医嘱、智能分拣摆药、智能扫描核对、成品输液自动运送;不合理医嘱由原来的0. 10%下降为0. 06%,摆药贴签用时由每日(4. 35±0. 48) h缩短至(3. 15±0. 31) h;每日调配内差由(4. 23±0. 82)件降低至(1. 52±0. 24)件;药品破损由每日(2. 78±0. 24)件降低至(0. 69±0. 74)件;成品输液打包分拣差错由每日(6. 78±0. 45)件降低至(2. 36±0. 14)件。每日可减少排药人员1名,减少外送人员1名。结论:PIVAS的信息化和自动化建设有助于提升药学服务水平,降本增效,提高医院整体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自动化建设 应用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朝鲜苍术挥发油成分GC-MS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姚慧娟 姚慧敏 +2 位作者 卜书红 陆晓彤 张健 《中国药物警戒》 2013年第3期148-151,共4页
目的研究朝鲜苍术挥发油成分,为朝鲜苍术的药用价值及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GC毛细管柱色谱法进行分析,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其相对含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辅助人工检索鉴定其化学成分。结果从朝鲜... 目的研究朝鲜苍术挥发油成分,为朝鲜苍术的药用价值及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GC毛细管柱色谱法进行分析,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其相对含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辅助人工检索鉴定其化学成分。结果从朝鲜苍术的挥发油中分离出58种,鉴定出55种化学成分,鉴定出的挥发性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79.94%,主要成分有苍术酮(31.1831%)、3-羟基-6β-环丙烷-5β-胆甾烷(12.3086%)、5α-螺甾烷(11.2161%)、巴伦西亚橘烯(7.05606%)、γ-榄香烯(4.24732%)、菜油甾醇(2.11089%)、石竹烯(1.44473%)、β-桉叶烯(1.43541%)、9,10-脱水-异长叶烯(1.21445%)、α-石竹烯(0.72132%)。结论朝鲜苍术挥发油的主要化学成分为倍半萜类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鲜苍术 水蒸气蒸馏法 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医嘱审核管理系统的应用及体会 被引量:7
13
作者 丁亦凡 金岚 陆晓彤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15年第9期46-48,共3页
目的:完善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的信息管理系统。方法:通过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伴侣(PIVAS-MATE)与我院医院信息系统(HIS)对接,使PIVAS审方、排批次、排药、审核、进仓核对、配置、成品核对、出仓扫描、药品配送、病区核对、签收各流... 目的:完善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的信息管理系统。方法:通过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伴侣(PIVAS-MATE)与我院医院信息系统(HIS)对接,使PIVAS审方、排批次、排药、审核、进仓核对、配置、成品核对、出仓扫描、药品配送、病区核对、签收各流程得到优化。结果:信息管理系统的优化提高了静脉药物配置的管理效率,有效减轻了病区护士的配药量。结论:信息管理系统的优化使PIVAS工作的开展更有序,质量有所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信息化建设 流程优化 合理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C-MS蒙古苍耳挥发油成分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姚慧娟 姚慧敏 +3 位作者 卜书红 李莉霞 陆晓彤 张健 《中国药物警戒》 2014年第6期331-332,共2页
目的对蒙古苍耳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采用超声波提取法提取蒙古苍耳中的挥发性成分,GC毛细管柱色谱法进行分离,质谱检测器进行分析,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其相对含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辅助人工检索鉴定其化学成分。结果从蒙... 目的对蒙古苍耳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采用超声波提取法提取蒙古苍耳中的挥发性成分,GC毛细管柱色谱法进行分离,质谱检测器进行分析,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其相对含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辅助人工检索鉴定其化学成分。结果从蒙古苍耳的挥发油中分离鉴定出23种化学成分,主要成分有异硫氰酸甲酯(2.92%),双(三甲基硅基)雌二醇(1.85%),维生素E(1.33%),五味子醇甲(1.78%),秋酰胺(3.09%),谷甾醇(1.63%),4,4-二甲基胆甾(15.54%),秋水仙碱(1.86%),3,7,11,15-四甲基-十六醇(13.34%),α-亚麻酸(16.02%),γ-亚麻酸(30.12%),粪甾烯(2.56%),碱性艳绿(4.49%),豆甾醇(1.09%),上述14种成分含量占总含量的99.7%。结论蒙古苍耳挥发性成分中亚麻酸总含量最高,占挥发性成分总量的46.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苍耳 超声波提取法 挥发性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院门诊药品调剂自动化工作实践与探索 被引量:7
15
作者 杨怡 陆晓彤 +1 位作者 张丽梅 唐慧芝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14年第11期42-44,共3页
目的:探讨药品调剂自动化对医院药房管理、处方调剂工作的影响。方法:结合我院门诊药房调剂自动化工作,将现有自动化模式与传统手工模式从处方处理能力、存储能力、取药时间、人员安排、实时药品管理项目、物流差错率六个方面进行比较... 目的:探讨药品调剂自动化对医院药房管理、处方调剂工作的影响。方法:结合我院门诊药房调剂自动化工作,将现有自动化模式与传统手工模式从处方处理能力、存储能力、取药时间、人员安排、实时药品管理项目、物流差错率六个方面进行比较。结果:药品调剂自动化有利于减少调剂差错,其中数量差错减少61.9%,品项差错减少86.3%,患者差错减少100%。结论:药品调剂自动化有利于减少调剂差错,提升药房管理水平,提高工作效率;调剂自动化、药品管理信息化是现代医院药房发展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药房 药品调剂自动化 药品信息化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3例儿童泌尿系统感染临床药师会诊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春 方晓亮 +3 位作者 李方 卜书红 陆晓彤 张健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16年第4期34-37,共4页
目的:通过对23例儿童泌尿系统感染临床药师会诊结果的分析,为专科临床药师会诊提供指导依据,为评估药师与临床学科间的合作模式提供参考。方法:统计分析我院儿科临床药师在2013年9月至2014年2月为23例儿童泌尿外科抗细菌感染治疗的25份... 目的:通过对23例儿童泌尿系统感染临床药师会诊结果的分析,为专科临床药师会诊提供指导依据,为评估药师与临床学科间的合作模式提供参考。方法:统计分析我院儿科临床药师在2013年9月至2014年2月为23例儿童泌尿外科抗细菌感染治疗的25份会诊建议及相关病历资料,根据是否有明确尿培养感染致病菌及感染程度将患儿分为A组(尿细菌培养阳性)、B组(无尿培养结果但感染明确)、C组(有明确的泌尿系统感染高危因素),对三组患儿抗菌治疗方案的调整、医师的接受程度及患儿调整后的转归情况进行分析。结果:A组与B组的尿常规白细胞计数平均值分别为11.86/HP和14.30/H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儿在发热、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和C反应蛋白水平、泌尿系统感染阳性症状的发生例数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致病菌以G-菌为主,占72.7%;药师会诊提供的具有明确目标致病菌的治疗方案调整率及医师对会诊的接受率均达100%;临床药师会诊后,经更换或调整患儿的抗菌治疗方案,患儿均全部治愈。结论:临床药师在泌尿系统感染患儿的药学监护中,对缺乏尿路感染主要证据的患儿,可以根据尿路感染其他相关指标综合评估患儿病情,做到对目标致病菌的有效抗感染治疗,而特定抗菌谱的选择、足疗程的抗感染治疗是成功的关键。临床药师在药物应用的专业性方面受到临床医师的认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系统感染 目标致病菌 会诊 临床药师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抚拍、搏拊及相、节考辨 被引量:2
17
作者 陆晓彤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6-101,共6页
古文献对抚拍、搏拊、相与节四种乐器的名实记载混杂不清。笔者以文献考证为基础,先从乐器抚拍的形制研究入手,考证雅乐器搏拊的出现、使用、改制的历史进程,继而对上述乐器是否属于同器异名现象进行辨析,并据此对以"韦表糠里"... 古文献对抚拍、搏拊、相与节四种乐器的名实记载混杂不清。笔者以文献考证为基础,先从乐器抚拍的形制研究入手,考证雅乐器搏拊的出现、使用、改制的历史进程,继而对上述乐器是否属于同器异名现象进行辨析,并据此对以"韦表糠里"为主要特征的搏拊类乐器的发展脉络展开深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抚拍 搏拊 抚相 抚节 唐宋乐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标识管理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应用的实践与体会 被引量:2
18
作者 丁亦凡 金岚 +1 位作者 陆晓彤 刘艳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16年第11期46-48,共3页
目的:通过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的各个工作环节运用标识管理,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方法:在药品仓位、包装、物流、设备保修、排班等日常工作中开展相关的标识管理。结果:通过规范科学的标识管理,减少了工作中的差错和危害的发生,... 目的:通过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的各个工作环节运用标识管理,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方法:在药品仓位、包装、物流、设备保修、排班等日常工作中开展相关的标识管理。结果:通过规范科学的标识管理,减少了工作中的差错和危害的发生,增强了员工自我管理的意识。结论:标识管理的积极运用,提高了用药安全性,使工作开展更有序,从而提升了工作质量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标识 优化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务人员对儿童药品不良反应宣教态度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莉霞 孙朝荣 +2 位作者 田怀平 金岚 陆晓彤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32-35,共4页
目的:通过调查医务人员对儿童药品不良反应(ADR)宣教的态度,了解医务人员的需求,以便获得最佳的ADR宣教方式。方法: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就儿童ADR宣教方式和内容等相关问题,对上海市4所儿童主要就诊医院的医务人员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目的:通过调查医务人员对儿童药品不良反应(ADR)宣教的态度,了解医务人员的需求,以便获得最佳的ADR宣教方式。方法: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就儿童ADR宣教方式和内容等相关问题,对上海市4所儿童主要就诊医院的医务人员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共发放问卷600份,回收有效问卷563份。医务人员在ADR监测人群中对儿童的关注排首位;82.4%药师、90.6%护士、94.6%医生认为有必要进行儿童ADR宣教;大多数医务人员接受ADR专题讲座和发放ADR相关资料的宣教方式;大多数医生和护士从未参与ADR宣教活动,85.0%的药师曾参加ADR宣教活动;88.8%的医务人员希望了解ADR的识别和判断以及83.7%的医务人员希望了解ADR的基础知识。结论:医务人员对儿童ADR宣教接受度较高,通过对医务人员进行可接受的宣教方式加强ADR的宣教力度,能提高医务人员对儿童ADR宣教工作的正确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品不良反应 儿童 问卷调查 宣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监护人参与儿童药物临床试验的经历与知情同意认知度调研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莉霞 陆晓彤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21年第8期39-42,共4页
目的:了解监护人参与儿童药物临床试验的经历与知情同意认知度,为推进儿童药物临床试验开展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7年1-8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哈尔滨儿童医院住院... 目的:了解监护人参与儿童药物临床试验的经历与知情同意认知度,为推进儿童药物临床试验开展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7年1-8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哈尔滨儿童医院住院患儿的监护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回收有效问卷468份,仅有4.9%的监护人有参与儿童药物临床试验经历,6.4%的监护人有参与儿童药物临床试验意愿,小学学历监护人无参加意愿,52.1%的监护人需看情况,学历因素对监护人参与意愿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1)。监护人愿意参与儿童药物临床试验的主要原因是疾病需要。73.1%的监护人认为,儿童需要了解并签署知情同意书。57.7%的监护人认为,12岁及以上儿童能够理解知情同意书内容,并可以签署知情同意书。结论:大部分监护人没有参加儿童药物临床试验的经历,不同学历的监护人对儿童药物临床试验的内容认识度及知情同意书的理解有差异。提高儿童药物临床试验的社会认知度,是保障儿童药物临床试验积极开展的重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临床试验 监护人 儿童 认知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