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8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死亡病例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陆文峰 张洁 +2 位作者 李丹 何兵 周晓阳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687-691,共5页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死亡病例的临床特征与死因,提高对COVID-19的认知。方法收集和分析2020年2月1日—3月21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重症监护病房(ICU)内确诊COVID-19死亡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共纳入COVID-19死亡病例28...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死亡病例的临床特征与死因,提高对COVID-19的认知。方法收集和分析2020年2月1日—3月21日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重症监护病房(ICU)内确诊COVID-19死亡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共纳入COVID-19死亡病例28例,平均年龄(69.14±14.70)岁,男女比例2.5∶1;19例(67.86%)伴基础疾病,以高血压、糖尿病居多,入院当日序贯器官衰竭估计评分(SOFA)平均分为6.00(4.00~9.00),与同期存活病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86,P<0.05)。经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其曲线下面积为0.90(0.79~1.00)。发病至确诊平均时间为6.50(3.00~12.00)d,发病主要累及呼吸与循环系统,均有呼吸困难。发病至死亡平均时间为21.50(15.25~29.00)d,均有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19例(67.86%)发生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6例(21.43%)合并其他感染,主要为革兰阴性杆菌。结论ARDS及MODS为COVID-19重要死因,合并细菌感染也是死亡促进因素,应通过临床表现、SOFA评分等及时筛查危重型病例并及时优化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 死亡 临床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掺杂对Sr_2Bi_4Ti_5O_(18)铁电陶瓷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卢网平 朱骏 +2 位作者 惠荣 陆文峰 陈小兵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62-563,566,共3页
 利用传统的固相烧结工艺制备了Sr2LaxBi4-xTi5O18(x=0.00、0.05、0.1、0.25、0.5、0.75、1.00)陶瓷样品。用X射线衍射对其微结构进行了分析,并测量了其铁电、介电性能。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La掺杂对Sr2Bi4Ti5O18的晶体结构几乎没有影响...  利用传统的固相烧结工艺制备了Sr2LaxBi4-xTi5O18(x=0.00、0.05、0.1、0.25、0.5、0.75、1.00)陶瓷样品。用X射线衍射对其微结构进行了分析,并测量了其铁电、介电性能。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La掺杂对Sr2Bi4Ti5O18的晶体结构几乎没有影响。样品的铁电、介电结果表明,随着La掺杂量的增加,样品的剩余极化(2Pr)和矫顽场(Ec)逐渐减小,这是由于离子半径较大的La取代类钙钛矿层A位Bi离子,使得样品晶格畸变变小,从而导致2Pr降低,晶格畸变的减小也使得沿着外电场方向氧八面体中的阳离子更易运动,导致Ec减小。样品的相变温度Tc随着La含量的增加而降低,这也与样品晶格畸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r2Bi4Ti5O18 铁电陶瓷 铁电性能 氧空位 晶格畸变 相变温度 掺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推力矢量的超空泡导弹最优控制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杨献文 孟浩 +3 位作者 吕晓龙 王冬 陆文峰 张致冬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2期116-119,共4页
大多采用空化器和尾舵相结合的方式对超空泡导弹进行控制研究,但尾舵会有自身空化等不足,从而使尾舵失去控制作用。为了克服尾舵控制这一弊端,提出了利用空化器和推力矢量实现对超空泡导弹的运动控制方案。对超空泡导弹的非线性数学模... 大多采用空化器和尾舵相结合的方式对超空泡导弹进行控制研究,但尾舵会有自身空化等不足,从而使尾舵失去控制作用。为了克服尾舵控制这一弊端,提出了利用空化器和推力矢量实现对超空泡导弹的运动控制方案。对超空泡导弹的非线性数学模型进行了线性化处理,得到了系统定深航行的状态空间模型。基于最优控制理论的LQR方法设计了系统的控制器并进行了仿真,与应用鲁棒极点配置算法仿真结果相比较,LQR控制算法具有更佳的可控品质;在考虑噪声干扰情况下,应用LQG随机最优控制理论设计了系统的控制器,从仿真结果来看系统的动态性能依然良好,LQG控制器具有较强的鲁棒性,且实弹发射实验结果与仿真曲线变化趋势一致,只是在具体量值上有小的偏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空泡导弹 推力矢量 LQR LQG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