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康德的建构性与范导性之划分 被引量:1
1
作者 陆心宇 《哲学分析》 CSSCI 2019年第1期79-94,197-198,共17页
建构性与范导性之划分表明:对于理念X,"X存在"并非"X有意义"的必要条件;X之意义是启迪实践,而非断言事实。在自然科学中,整体自然观与目的论都是范导性的理念,它们激励着人们在经验研究中提出假说和实验,具体地为... 建构性与范导性之划分表明:对于理念X,"X存在"并非"X有意义"的必要条件;X之意义是启迪实践,而非断言事实。在自然科学中,整体自然观与目的论都是范导性的理念,它们激励着人们在经验研究中提出假说和实验,具体地为自然寻求统一和完整的解释。在道德实践中,理念激励着人们去遵循道德法则,就好像理念存在似的。在形而上学中,在建构性与范导性之间的混淆构成了传统形而上学的先验幻相。在超验领域,理性之建构性原则失败了,但是范导性的原则继续承担着表象之根基(作为物自身)与实践之指引(作为理想)的双重作用。可以说,在康德的建构性—范导性之划分里留存着一种现代的希望:理性是不死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德 建构性-范导性 先验辨证论 理念 物自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电影空间中的本土性与现代性之关系——以贝赫·泽特林的后南方电影为参照
2
作者 陆心宇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21年第5期33-42,共10页
本土性是电影空间之中超越性的现实源泉:一种对在世界之中的存在的真实反思,不能是抽象的,而须是本土场域里发生的。作为创作材质的南方性构成了贝赫·泽特林的电影神话学的意义源泉。泽特林的后南方电影对南方本土性的抽象化塑造... 本土性是电影空间之中超越性的现实源泉:一种对在世界之中的存在的真实反思,不能是抽象的,而须是本土场域里发生的。作为创作材质的南方性构成了贝赫·泽特林的电影神话学的意义源泉。泽特林的后南方电影对南方本土性的抽象化塑造了一种针对资本主义现代性的多重的美学反思,即在浪漫化的视野中呈现被边缘化的他者的生命力。电影的超越性把现实的他者性时间化以抵抗异化的未来性。在电影空间中从本土性到超越性的转变之意涵正在于塑造作为历史抽象物的美学能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空间 电影哲学 本土性 现代性 他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进奇妙的分子聚集态世界——渗透扩散及表面张力的魅力 被引量:2
3
作者 李洋 陆心宇 +2 位作者 张湘川兰 宋知远 徐庆红 《大学化学》 CAS 2023年第4期116-123,共8页
化学世界丰富多彩。认识多姿、多彩的材料形成过程,揭示产物生成的奥秘,通过对宏观化学现象的观察,推测产物生长的微观过程,增强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是化学实验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本实验以“界面反应”为切入点,以多彩多姿分子聚集... 化学世界丰富多彩。认识多姿、多彩的材料形成过程,揭示产物生成的奥秘,通过对宏观化学现象的观察,推测产物生长的微观过程,增强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是化学实验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本实验以“界面反应”为切入点,以多彩多姿分子聚集体为目标产物,通过自主设计的反应器,以多孔陶瓷砂芯为隔离层,利用渗透和扩散效应、表面张力及界面反应机理,在砂芯表面可控形成白色、蓝色、绿色、粉色等多彩中空纤维状及珊瑚礁状等多姿的分子聚集体。本科普实验方法安全、新颖、简单,现象明显,具有很高的观赏性,旨在达到在探索微观世界形成过程中发现化学无穷魅力,认识“美丽化学”“奇妙化学”的真实内涵,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学习热情之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聚集体 界面反应 渗透扩散 表面张力 美丽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