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坑支护支撑温度应力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31
1
作者 陆培毅 韩丽君 于勇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290-1294,共5页
在采用有限元方法模拟基坑开挖过程中支护结构与土的相互作用的基础上,提出将温度场耦合到应力场中来分析基坑支护支撑温度效应。结合工程实例,采用修正剑桥弹塑性模型并考虑开挖过程模拟支撑温度效应,分析了不同施工阶段的温度变化对... 在采用有限元方法模拟基坑开挖过程中支护结构与土的相互作用的基础上,提出将温度场耦合到应力场中来分析基坑支护支撑温度效应。结合工程实例,采用修正剑桥弹塑性模型并考虑开挖过程模拟支撑温度效应,分析了不同施工阶段的温度变化对支撑温度应力的影响,指出支撑的温度应力应按照各种工况的最不利组合进行设计。得出在温度变化较大时,应将温度效应作为一种工况予以考虑等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支护 支撑轴力 温度应力 有限元 修正剑桥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坑支护结构的空间分析 被引量:28
2
作者 陆培毅 李绍忠 顾晓鲁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21-124,共4页
对基坑支护结构的空间分析与计算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空间弹性抗力法的概念,建立了空间分析的计算模型,将弹性抗力法应用于基坑支护结构完全意义上的三维空间计算。对影响整个支护系统受力和变形的各种因素进行了分析,得出了相应的结论,... 对基坑支护结构的空间分析与计算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空间弹性抗力法的概念,建立了空间分析的计算模型,将弹性抗力法应用于基坑支护结构完全意义上的三维空间计算。对影响整个支护系统受力和变形的各种因素进行了分析,得出了相应的结论,可供工程实践参考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 空间弹性抗力法 支撑系统 空间分析 支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土基于室内模型试验土压力分布形式的研究 被引量:24
3
作者 陆培毅 严驰 顾晓鲁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84-88,共5页
通过室内对悬臂、单支撑支护,采用砂土进行土压力量测试验,并与朗肯土压力理论进行对比,得出新的土压力分布形式。
关键词 砂土 室内模型试验 土压力 分布 结构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基坑支护结构支撑系统简化空间分析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26
4
作者 陆培毅 刘畅 顾晓鲁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71-474,共4页
提出了一种考虑土压力随支护体位移变化、支撑力随支撑点处位移变化和土—支护结构—支撑系统相互作用的深基坑支护结构支撑系统简化空间分析方法 ,编制了分析计算程序 ,该方法能够用于分析相同开挖深度、不同开挖深度及土质不均等情况... 提出了一种考虑土压力随支护体位移变化、支撑力随支撑点处位移变化和土—支护结构—支撑系统相互作用的深基坑支护结构支撑系统简化空间分析方法 ,编制了分析计算程序 ,该方法能够用于分析相同开挖深度、不同开挖深度及土质不均等情况下支护结构、支撑系统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基坑 支护结构 支撑系统 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港务局综合业务楼深基坑支护与监测 被引量:40
5
作者 陆培毅 顾晓鲁 钱征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323-327,共5页
介绍天津塘沽软土地区一个深10.6m采用单道环梁支撑的基坑工程设计与监测实例。计算采用弹性抗力法,并对土压力、水压力、支护结构变形、支撑系统变形以及周围地表沉降等项目进行了观测。通过计算与实测,对土压力分布、水土分算... 介绍天津塘沽软土地区一个深10.6m采用单道环梁支撑的基坑工程设计与监测实例。计算采用弹性抗力法,并对土压力、水压力、支护结构变形、支撑系统变形以及周围地表沉降等项目进行了观测。通过计算与实测,对土压力分布、水土分算、水土合算、土的蠕变对变形的影响等进行了分析,得出一些有价值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基坑 弹性抗力法 支护 监测 建筑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体流固耦合理论研究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陆培毅 韩亚飞 王成华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53-59,共7页
传统的渗流计算和变形计算是分开进行,方法虽然简单,但不符合工程实际且精度较低。经过国内外的学者在渗流场和应力场耦合问题上的大量研究,得出了从不同角度开展的耦合理论。为了体现出每种理论的本质和不同理论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对流... 传统的渗流计算和变形计算是分开进行,方法虽然简单,但不符合工程实际且精度较低。经过国内外的学者在渗流场和应力场耦合问题上的大量研究,得出了从不同角度开展的耦合理论。为了体现出每种理论的本质和不同理论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对流固耦合理论从计算域耦合,基本未知量耦合,参数耦合和本构关系耦合4个方面进行了分类、评价。得出结论计算域耦精度较低但计算简便,基本未知数耦合理论完善,参数耦合仅针对某一类土建立,缺乏普遍性,本构关系耦合需进一步在黏性土中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土工程 流固耦合 计算域 本构关系 基本未知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性抗力法确定支护结构插入深度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陆培毅 刘畅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50-753,共4页
在支护结构计算中,通过对被动区土弹簧抗力引进弹塑性假设,解决了利用弹性抗力法计算支护结构插入深度问题,并与实际工程进行对照,理论得到较好验证,丰富和完善了弹性抗力法。
关键词 弹性抗力法 插入深度 弹塑性 被动区土抗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桩挤土效应的现场试验和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陆培毅 刘雪晨 +2 位作者 贾晓钢 董风保 雷华阳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13年第5期150-154,163,共6页
针对天津滨海软土地区某工程拟采用PHC管桩基础,进行了管桩挤土效应的现场试验研究;通过预埋孔隙水压力计和测斜仪,监测沉桩挤土过程中孔隙水压力和土体水平位移的变化。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得到管桩挤土过程中超孔压和土体位移的... 针对天津滨海软土地区某工程拟采用PHC管桩基础,进行了管桩挤土效应的现场试验研究;通过预埋孔隙水压力计和测斜仪,监测沉桩挤土过程中孔隙水压力和土体水平位移的变化。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得到管桩挤土过程中超孔压和土体位移的变化规律,得出超孔压与土的渗透系数和土体上覆有效土压力有关,超孔压比沿径向呈线性规律衰减,影响范围至少为9d;土体水平位移最大值发生在离地表0.2~0.4L的位置,并在土层分界处发生突变。利用ABAQUS软件对现场试验进行模拟,结果表明:剪胀角的取值是正确模拟试验的关键,剪胀角的变化对土体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的影响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桩 挤土效应 超孔压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坑开挖及降水引起周围建筑物不均匀沉降的实例 被引量:3
9
作者 陆培毅 顾晓鲁 《岩土工程技术》 1998年第4期9-15,共7页
在建筑物较近处,放坡开挖8.0m的基坑,由于降水、开挖及雨后土体强度的降低,引起建筑物不均匀沉降,通过实测发现,降水引起的地面沉降影响范围约为井深的1.5倍;放坡开挖引起的地面沉降影响范围约为坑深的3-4倍,以及雨后土体强... 在建筑物较近处,放坡开挖8.0m的基坑,由于降水、开挖及雨后土体强度的降低,引起建筑物不均匀沉降,通过实测发现,降水引起的地面沉降影响范围约为井深的1.5倍;放坡开挖引起的地面沉降影响范围约为坑深的3-4倍,以及雨后土体强度降低会进一步加强土体变形等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开挖 不均匀沉降 降水 建筑物 深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注浆过程的后压浆桩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陆培毅 于勇 韩丽君 《低温建筑技术》 2007年第1期90-92,共3页
影响后压浆桩极限承载力的因素很多,在对其进行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应用球形孔扩张理论,通过在简化模型的桩土界面上施加初始应力场的方法,来模拟压力注浆对桩端极限承载力产生的影响。并采用相同方法建立有限元模型,对不同注浆量、不同... 影响后压浆桩极限承载力的因素很多,在对其进行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应用球形孔扩张理论,通过在简化模型的桩土界面上施加初始应力场的方法,来模拟压力注浆对桩端极限承载力产生的影响。并采用相同方法建立有限元模型,对不同注浆量、不同桩长情况下的普通桩与后压浆桩的桩端极限承载力进行对比,得到后压浆对桩端承载力的影响幅度,指出在一些实际工程设计中采用后压浆桩端注浆技术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压浆 初始应力场 承载力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桩挤土效应的现场试验和数值模拟 被引量:97
11
作者 雷华阳 李肖 +1 位作者 陆培毅 霍海峰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006-1012,共7页
以PHC管桩加固某物流加工二期标准仓库、厂房项目为依托,进行了吹填土地区PHC管桩的挤土效应研究。利用预先埋设的孔压计和测斜计,借助沉桩过程的现场测试手段,研究了PHC管桩在沉桩过程中桩周孔压变化和土体位移分布特征,发现沉桩过程... 以PHC管桩加固某物流加工二期标准仓库、厂房项目为依托,进行了吹填土地区PHC管桩的挤土效应研究。利用预先埋设的孔压计和测斜计,借助沉桩过程的现场测试手段,研究了PHC管桩在沉桩过程中桩周孔压变化和土体位移分布特征,发现沉桩过程中超孔隙水压力随距桩心距离的增加而近似呈线性规律衰减,影响范围约为10倍桩径,土体水平位移不仅与地基土性质有关,而且其分布特征也与深度有很大关系,表现为0.2~0.4倍桩长处土体水平位移较大。采用数值模拟有效地模拟了现场测试结果,进而将结果推广,得到了沉桩引起的桩周土体位移随深度和距桩心距离的变化规律。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桩-土界面摩擦特性和桩径对土体位移场的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C管桩 挤土效应 ABAQUS 现场试验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通荷载作用下结构性软土动本构关系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8
12
作者 雷华阳 姜岩 +2 位作者 陆培毅 马占强 司敬成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3788-3792,共5页
基于大量动三轴试验,针对滨海新区结构性软土,研究了其动应力-应变、动模量和阻尼比变化规律,并对振动波型、加荷频率以及固结应力比等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得出了如下的结论:振动波型对于结构性软土的动应力-应变类型影响不大,但... 基于大量动三轴试验,针对滨海新区结构性软土,研究了其动应力-应变、动模量和阻尼比变化规律,并对振动波型、加荷频率以及固结应力比等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得出了如下的结论:振动波型对于结构性软土的动应力-应变类型影响不大,但是最大动弹模量Edmax和动剪切模量Gdmax的相差可达2.5倍左右;结构性软土具有明显的频率效应和门槛振动频率;半正弦波型条件下,当围压小于结构屈服压力时,最大动弹模量Ed随固结比的增加而递减,超过某一应变幅值时,最大动弹模量Ed将随着固结比的增加而减小;偏压状态下,低应变条件下固结比越大,阻尼比越大,当应变值超过0.004以后,随应变值的不断增大,固结比越大,阻尼比反而越小。所得出的结论对工程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性软土 动三轴试验 本构关系 交通荷载 动模量 阻尼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钻孔灌注桩单桩承载力的可靠度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邓志勇 陆培毅 王成华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3-87,共5页
采用无量纲随机变量的极限状态方程,结合天津市钻孔灌注桩试桩资料进行可靠度分析。采用了JC法和Monte Carlo法两种方法进行可靠指标的计算,并对影响可靠指标的各种因素进行了分析。还计算了单桩承载力的抗力分项系数。
关键词 钻孔灌注桩 单桩承载力 极限承载力 可靠指标 分项系数 JC法 MonteCarlo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预测模型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47
14
作者 邓志勇 陆培毅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28-431,464,共5页
主要结合天津市钻孔灌注桩静载荷试验资料,对几种常用的单桩极限承载力预测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提出了适于天津市区的单桩极限承载力预测模型。
关键词 极限承载力 预测模型 双曲线模型 指数曲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土地区高承台管桩挤土效应试验分析 被引量:10
15
作者 雷华阳 张万春 陆培毅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478-482,共5页
在地基回填基料缺乏的天津沿海港区建设中,首次采用了桩体"悬空"的高承台管桩基础,如何评价悬空管桩的受力变形特性是工程实践应用中的难题之一。针对软土地区实际工程中应用的PHC高承台管桩,进行了挤土效应现场测试系列试验... 在地基回填基料缺乏的天津沿海港区建设中,首次采用了桩体"悬空"的高承台管桩基础,如何评价悬空管桩的受力变形特性是工程实践应用中的难题之一。针对软土地区实际工程中应用的PHC高承台管桩,进行了挤土效应现场测试系列试验。利用超静孔隙水压力和土体位移的现场监测结果,分析了软土地区产生该变化过程的原因,得到了沉桩引起的超静孔隙水压力消散规律以及土体位移变化特点。给出了高承台管桩在软土地区的应用性状,为同类PHC高承台管桩应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承台管桩 软土 挤土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坑工程设计中的专家系统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曙光 陆培毅 顾晓鲁 《岩土力学》 EI CSCD 2000年第3期278-280,共3页
介绍了基坑工程及专家系统技术 ,提出用专家系统解决基坑工程中的问题的观点 ,并介绍了一个实例 ,证明了专家系统作为基坑工程设计的计算机辅助手段是争实可行的。
关键词 基坑工程 专家系统 计算机辅助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坑的稳定性和变形 被引量:7
17
作者 顾晓鲁 陆培毅 《岩土工程技术》 1997年第4期11-12,共2页
基坑的稳定性及变形是基坑设计中两个重要的方面。介绍了几种支护体系(天然土坡、拌和桩重力式挡墙、悬臂板桩墙、单支撑(锚)、多支撑(锚)、土钉墙)可能的失稳形式,及其各种失稳形式计算方法。还介绍了工程中实用的估算基坑周围... 基坑的稳定性及变形是基坑设计中两个重要的方面。介绍了几种支护体系(天然土坡、拌和桩重力式挡墙、悬臂板桩墙、单支撑(锚)、多支撑(锚)、土钉墙)可能的失稳形式,及其各种失稳形式计算方法。还介绍了工程中实用的估算基坑周围地面变形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基础 稳定性 地面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层搅拌复合地基的极限承载力预测模型探讨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小芳 陆培毅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327-329,共3页
分析了确定复合地基承载力的现况。根据收集到的复合地基承载力检测资料,用双曲线模型、指数模型、灰色模型对复合地基极限承载力进行了预测,并对模型的预测效果进行了分析对比,提出了适合天津市区复合地基的极限承载力预测模型。对预... 分析了确定复合地基承载力的现况。根据收集到的复合地基承载力检测资料,用双曲线模型、指数模型、灰色模型对复合地基极限承载力进行了预测,并对模型的预测效果进行了分析对比,提出了适合天津市区复合地基的极限承载力预测模型。对预测值进行了修正。根据预测值建立了极限承载力和承载力特征值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地基 极限承载力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