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物生殖生理学》课程思政教学的融入探索
1
作者 邓彦飞 刘兴廷 +1 位作者 陆凤花 石德顺 《猪业科学》 2025年第3期65-67,共3页
0引言《动物生殖生理学》作为畜牧学研究生的核心专业基础课程,其主要教学目标在于使学生全面理解并掌握动物生殖相关的生理现象、特性及其机制。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深化学生对生殖生理基础知识的认识,扩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和视野,提升学... 0引言《动物生殖生理学》作为畜牧学研究生的核心专业基础课程,其主要教学目标在于使学生全面理解并掌握动物生殖相关的生理现象、特性及其机制。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深化学生对生殖生理基础知识的认识,扩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和视野,提升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不仅为学生日后在生殖生理领域的课题研究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也为他们进一步学习和适应现代畜牧学技术领域的工作提供必要的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动物生殖生理学 畜牧学研究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牛体细胞核移植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陆凤花 石德顺 +1 位作者 韦英明 潘红平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7-132,共6页
探讨电融合参数对水牛体细胞核移植效果的影响.体外成熟培养22~24 h的水牛卵母细胞,在含有5 μg/mL细胞松弛素的操作液中进行去核,然后将经0.1 mg/L Aphidicolin (APD)处理1 d, 再用0.5% FBS培养2~9 d的水牛耳皮成纤维细胞或颗粒细胞... 探讨电融合参数对水牛体细胞核移植效果的影响.体外成熟培养22~24 h的水牛卵母细胞,在含有5 μg/mL细胞松弛素的操作液中进行去核,然后将经0.1 mg/L Aphidicolin (APD)处理1 d, 再用0.5% FBS培养2~9 d的水牛耳皮成纤维细胞或颗粒细胞注射到去核的卵母细胞卵周隙中,再经电融合形成重构胚.重构胚经5 μmol/L离子霉素激活处理5 min并在2 mmol/L的6-DMAP中培养3 h后,在含有颗粒细胞单层细胞的微滴中(30 μL)培养7~9 d,观察其卵裂和胚胎发育情况.当电融合的电场强度为1 500 V·μs/mm(电压100 V/mm×脉时15 μs)时,电脉冲3次,颗粒细胞核移植的融合率为74.18%,分裂率为71.82%,囊胚发育率为10%,融合率显著高于2次电脉冲(52.03%,P<0.05),卵裂率显著高于4次电脉冲(53.95%,P<0.05);当电脉冲次数为3次时,电场强度为2 000 V·μs/mm的分裂率(53.54%)显著低于1 500 V·μs/mm,2 500 V·μs/mm的融合率(62.0%)和分裂率(53.23%)均显著低于1 500 V·μs/mm(P<0.05).采用耳皮成纤维细胞作供核的融合率(59.75%)和分裂率(57.45%)均显著低于颗粒细胞.染色体组型分析显示,66.7%的核移植胚胎具有正常的供体细胞二倍体核型.将来自1头22岁的摩拉公牛耳皮成纤维细胞的2枚冻胚移植给受体母牛,妊娠到215 d时发生流产.结果表明,高龄水牛的体细胞核移植胚胎能发育到妊娠晚期;水牛体细胞核移植的适宜电融合参数为100 V/mm,15μs,3次电脉冲;颗粒细胞的电融合核移植效果优于耳皮成纤维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纤维细胞 颗粒细胞 电脉冲 胚胎 正常 处理 高龄 水牛 体细胞核移植 电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移植对水牛卵母细胞发育潜能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高亚可 陆凤花 +4 位作者 吴柱连 马帆 刘晓华 杜姗姗 石德顺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83-591,共9页
本研究以水牛卵泡颗粒细胞作为线粒体的来源细胞,初步探讨水牛卵母细胞进行线粒体移植(MIT)后对其发育潜能的影响。试验比较了不同级别水牛卵母细胞mtDNA的拷贝数,并研究了水牛卵母细胞进行MIT后,其后续早期胚胎发育及胚胎线粒体膜电位... 本研究以水牛卵泡颗粒细胞作为线粒体的来源细胞,初步探讨水牛卵母细胞进行线粒体移植(MIT)后对其发育潜能的影响。试验比较了不同级别水牛卵母细胞mtDNA的拷贝数,并研究了水牛卵母细胞进行MIT后,其后续早期胚胎发育及胚胎线粒体膜电位(ΔΨm)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一级卵母细胞组的平均mtDNA拷贝数极显著高于二、三级卵母细胞组((202 101±74 432)vs(118 483±17 028),(39 177±7 938),P<0.01),二级卵母细胞组的平均mtDNA拷贝数极显著高于三级卵母细胞组((118 483±17 028)vs(39 177±7 938),P<0.01);孤雌激活处理后发现:一级卵母细胞组的卵裂率和囊胚率也都极显著高于二、三级卵母细胞组(P<0.01),而二级卵母细胞组激活后胚胎的卵裂率和囊胚率亦极显著高于三级卵母细胞组(P<0.01)。用Mito-Tracker探针标记的外源线粒体经移植后,会随着胚胎的发育而发生移动,分布到各个卵裂球中;且发现二级卵母细胞MIT组孤雌激活后的囊胚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空注组(27.3%vs 17.4%,7.84%,P<0.05),而三级卵母细胞MIT组激活后的囊胚率与对照组和空注组差异不显著(P>0.05);对胚胎ΔΨm检测发现,水牛植入前各时期胚胎ΔΨm总体呈上升趋势,线粒体移植后胚胎各时期的ΔΨm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综上表明:不同质量的水牛卵母细胞其mtDNA拷贝数存在显著差异,且mtDNA拷贝数与卵母细胞质量和发育能力成正相关;通过移植外源线粒体可以提高二级水牛卵母细胞的发育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移植 mtDNA拷贝数 线粒体膜电位 水牛 卵泡颗粒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牛卵丘颗粒细胞凋亡与卵母细胞体外发育潜能的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王晓丽 杨娟 +5 位作者 陈玉 成俊萍 潘红平 韦精卫 陆凤花 石德顺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400-1404,共5页
为了探讨水牛卵母细胞体外发育潜能与卵丘颗粒细胞凋亡之间的关系,本研究将水牛卵母细胞体外培养22-24 h后,取其卵丘颗粒细胞,采用Annexin V-FITC法进行颗粒细胞凋亡染色,进行凋亡率的分析,并与卵母细胞的成熟情况和卵母细胞的评分及形... 为了探讨水牛卵母细胞体外发育潜能与卵丘颗粒细胞凋亡之间的关系,本研究将水牛卵母细胞体外培养22-24 h后,取其卵丘颗粒细胞,采用Annexin V-FITC法进行颗粒细胞凋亡染色,进行凋亡率的分析,并与卵母细胞的成熟情况和卵母细胞的评分及形成卵裂、囊胚的结果进行对照。结果发现,随着卵母细胞成熟时间的增加,卵丘颗粒细胞凋亡率升高;随着卵母细胞评分和发育潜能的降低,卵丘颗粒细胞凋亡率逐渐升高。由此表明,卵母细胞发育潜能与卵丘颗粒细胞凋亡密切相关,通过测定卵丘颗粒细胞的凋亡率可预测未成熟卵母细胞的发育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丘颗粒细胞 凋亡 卵母细胞 体外成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褪黑素对水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影响及其受体介导机制的探究 被引量:5
5
作者 郭振伟 黄永军 +5 位作者 范威宏 文冬梅 沈朋雷 潘尔科 陆凤花 石德顺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14-322,共9页
旨在研究外源性褪黑素(melatonin,MT)对水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影响及其受体介导机制。进行以下试验:1)通过免疫荧光技术检测了水牛卵丘细胞和卵母细胞上褪黑素的两种受体MT1和MT2的表达情况。2)在体外成熟培养液中添加不同浓度褪黑素(0... 旨在研究外源性褪黑素(melatonin,MT)对水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影响及其受体介导机制。进行以下试验:1)通过免疫荧光技术检测了水牛卵丘细胞和卵母细胞上褪黑素的两种受体MT1和MT2的表达情况。2)在体外成熟培养液中添加不同浓度褪黑素(0、10^(-9)、10^(-8)、10^(-7 )mol·L^(-1)),观察褪黑素对水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及其随后体外受精胚胎发育的影响。3)根据褪黑素最优浓度,成熟液中添加不同处理组合:未处理组、褪黑素(10^(-8 )mol·L^(-1 )MT)、褪黑素受体拮抗剂(10^(-8 )mol·L^(-1 )LZU)、褪黑素受体激动剂(10^(-8 )mol·L^(-1 )IIK7)、同时添加褪黑素受体拮抗剂和褪黑素(10^(-8 )mol·L^(-1 )LZU+10^(-8 )mol·L^(-1 )MT),处理卵母细胞24h后,统计卵母细胞第一极体排出率,并对第一极体的卵母细胞进行ELISA Kit检测,同时,成熟后的卵母细胞分别进行体外受精,并统计其分裂率和囊胚率。结果显示:1)在水牛卵丘细胞和卵母细胞上均发现有褪黑素受体MT1和MT2;2)褪黑素处理的各组卵母细胞成熟率均显著高于0 mol·L^(-1)组(P<0.05)。随后,各组受精后的分裂率也显著高于0mol·L^(-1 )MT组(P<0.05),而且10^(-8)和10^(-7 )mol·L^(-1 )MT组的囊胚率显著高于0mol·L^(-1 )MT组(P<0.05);3)褪黑素受体拮抗剂(10^(-8 )mol·L^(-1 )LZU)组的卵母细胞成熟率、体外受精胚胎分裂率和囊胚率与未添加组相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褪黑素受体激动剂(10^(-8 )mol·L^(-1 )IIK7)组的水牛卵母细胞成熟率、体外受精胚胎分裂率和囊胚率均显著高于未添加组(P<0.05),但与褪黑素组(10^(-8 )mol·L^(-1 )MT)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同时添加褪黑素受体拮抗剂和褪黑素(10^(-8 )mol·L^(-1 )LZU+10^(-8 )mol·L^(-1 )MT)组的水牛卵母细胞成熟率、体外受精后胚胎的分裂率和囊胚率与未添加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4)褪黑素处理组的卵母细胞内cAMP的含量显著低于未处理组,而cGMP含量显著高于未处理组(P<0.05)。综上表明,褪黑素通过与细胞膜G蛋白偶联受体MT1和MT2结合,从而抑制了cAMP合成,提高cGMP含量,进而促进卵母细胞成熟及早期胚胎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牛卵母细胞 体外成熟 褪黑素 MT1 MT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牛卵巢颗粒细胞的分离培养及凋亡测定 被引量:3
6
作者 高亚可 陆凤花 +3 位作者 马帆 乔树叶 陈施蓓 石德顺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40-144,共5页
研究主要是通过比较水牛卵巢颗粒细胞在不同培养基中的生长状态,并对细胞的增殖、核型及凋亡情况进行检测,以了解水牛卵巢颗粒细胞体外生长特性,建立水牛卵巢颗粒细胞的体外培养体系。结果发现,分离获得的水牛卵巢颗粒细胞存活率约为60%... 研究主要是通过比较水牛卵巢颗粒细胞在不同培养基中的生长状态,并对细胞的增殖、核型及凋亡情况进行检测,以了解水牛卵巢颗粒细胞体外生长特性,建立水牛卵巢颗粒细胞的体外培养体系。结果发现,分离获得的水牛卵巢颗粒细胞存活率约为60%;采用DMEM培养基,颗粒细胞的生长速度和生长状态优于TCM-199和DMEM/F12培养基;细胞培养24h后开始零星增殖,3~5d增殖速度达到高峰;第1、3、5、7代颗粒细胞正常核型比率差异不显著,均在85%以上;第1代颗粒细胞的凋亡率与第5代差异显著(P<0.05),与第7代差异极显著(P<0.01)。结果表明,DMEM培养基更适宜用于水牛颗粒细胞的体外培养;水牛颗粒细胞能稳定地进行传代培养,染色体的数目不会发生明显改变,但细胞凋亡率会随着培养代数的增加而明显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牛 卵巢颗粒细胞 原代培养 培养基 增殖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熟前后水牛卵母细胞蛋白质组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陈凌声 代小丽 +6 位作者 徐永茹 罗婵 陆凤花 蒋建荣 石德顺 徐平 李湘萍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003-2011,共9页
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联合反相液相色谱-串联质谱(RP-LC-MS/MS)蛋白质组学技术,研究GV期和MII期水牛卵母细胞蛋白质组,以期为揭示水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分子机理、筛选与卵母细胞成熟质量相关蛋白质奠定理论基础。从GV期和MII期水牛卵... 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联合反相液相色谱-串联质谱(RP-LC-MS/MS)蛋白质组学技术,研究GV期和MII期水牛卵母细胞蛋白质组,以期为揭示水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分子机理、筛选与卵母细胞成熟质量相关蛋白质奠定理论基础。从GV期和MII期水牛卵母细胞中分别鉴定到647和570种蛋白质(FDR<1%)。其中,鉴定相同蛋白质414种;GV期和MII期卵母细胞特有鉴定蛋白质分别为233种和156种。通过谱图计数法获得鉴定蛋白质的半定量信息,从GV期和MII期水牛卵母细胞中筛选到9种高丰度蛋白质。其中8种为相同蛋白质,包括穹窿体蛋白、谷胱苷肽S-转移酶M3、蛋白精氨酸脱亚氨酶6、过氧化物氧化还原酶2、二磷核苷酸激酶B、动力蛋白轻链1、醛糖还原酶、类甘油醛-3-三磷酸脱氢酶同源物2等。热激蛋白90α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P分别为GV期和MII期水牛卵母细胞特有的高丰度蛋白质,这些蛋白质可能与水牛卵母细胞成熟过程密切相关。GO(Gene Ontology)和KEGG分析显示,鉴定相同蛋白质主要集中在丙酮酸盐代谢、三羧酸循环(TCA)、糖酵解/糖原生成、磷酸戊糖途径等能量代谢通路,提示水牛卵母细胞成熟过程中可能需要维持高的能量代谢水平,以保证卵母细胞减数分裂的完成。GV期细胞特有鉴定蛋白质主要集中在氧化磷酸化、核糖体以及蛋白酶体等KEGG通路,表明GV期卵母细胞可能具有高的氧化磷酸化和蛋白合成水平,蛋白酶体在推动水牛卵母细胞成熟进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MII期细胞特有鉴定蛋白质主要集中在DNA复制和氨基糖、核苷糖代谢等KEGG通路,提示水牛卵母细胞可能在为后续的受精过程和早期卵裂进行遗传物质的准备。综上表明,成熟前后水牛卵母细胞蛋白质表达模式,为进一步深入了解水牛卵母细胞成熟分子机理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牛 体外成熟 卵母细胞 蛋白质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牛卵母细胞去核方法的摸索 被引量:9
8
作者 杨素芳 石德顺 +1 位作者 韦精卫 陆凤花 《草食家畜》 2003年第4期19-22,共4页
本研究对水牛卵母细胞的去核方法进行了摸索。首先通过盲吸法去核,摸索水牛卵母细胞在体外成熟不同时间的成熟率和去核率;其次采用spindle-View系统去核,摸索用这种系统去核的最佳时间。水牛卵母细胞IVM16-18h与IVM 19-21h的成熟率之间... 本研究对水牛卵母细胞的去核方法进行了摸索。首先通过盲吸法去核,摸索水牛卵母细胞在体外成熟不同时间的成熟率和去核率;其次采用spindle-View系统去核,摸索用这种系统去核的最佳时间。水牛卵母细胞IVM16-18h与IVM 19-21h的成熟率之间有显著差别(43.0%vs58.2%,P<0.05),与22-24h组的成熟率之间有极显著差别(43.0%vs 68.8%,P<0.01).而去核率的情况刚好相反。随着卵母细胞成熟时间的延长,卵细胞的核与PB1的相对距离增大。在体外成熟18h,20h,22h,有较大比例(分别为72.6%、67.9%、64.0%)的卵母细胞中的核与PB1的位置较近,但当成熟时间增加到24h时,这一比例下降到57.6%(72.6%vs 57.6%,P<0.05),如采用Spindle-View系统去核则可消除成熟时间对去核率的影响,这些结果表明:1.水牛卵母细胞的成熟时间的延长不断提高,而去核率呈下降趋势;2.水牛卵母细胞成熟时间的延长会增加核与PB1的相对距离;利用Spindle-View系统可提高成熟时间较长的卵母细胞的去核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牛 卵母细胞 去核方法 盲吸法 成熟率 去核率 Spindle—View系统 细胞核移植 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牛体细胞核移植方法比较及激活前的时间间隔对全细胞胞质内注射法核移植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杨素芳 陈自洪 +2 位作者 韦精卫 陆凤花 石德顺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735-1740,共6页
本研究旨在比较水牛2种体细胞核移植(Somatic Cell Nuclear Transfer,SCNT)方法的效果以及激活前的时间间隔对全细胞胞质内注射法(Whole-Cell Intracytoplasmic Microinjection,WCICSI)核移植效果的影响。采用水牛胎儿成纤维细胞作... 本研究旨在比较水牛2种体细胞核移植(Somatic Cell Nuclear Transfer,SCNT)方法的效果以及激活前的时间间隔对全细胞胞质内注射法(Whole-Cell Intracytoplasmic Microinjection,WCICSI)核移植效果的影响。采用水牛胎儿成纤维细胞作为供核,比较了透明带下注核法(Perivitelline Microinjection,PM)和WCICSI核移植效果。另外,试验了不同类型的供体细胞进行全细胞胞质内注射后与激活前的受体胞质的最适宜作用时间。结果,WCICSI构建核移植重构胚的成功率显著高于PM(87.1%vs 81.1%,P〈0.05),虽然其重构胚的分裂率极显著低于PM(49.5%vs 71.8%,P〈0.01),但囊胚率、核移植的效率无显著差异(P〉0.05)。卵丘细胞和胎儿成纤维细胞在注射后3 h激活,重构胚的囊胚发育率最高;颗粒细胞注射后与激活前的最佳时间间隔可在1.5~3 h,但3 h是最佳的作用时间。结果表明,(1)WCICSI可用于水牛体细胞核移植的研究;(2)水牛胞质内注射供体细胞后3 h进行激活,核移植重构胚的发育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牛 核移植 透明带下注核法 全细胞胞质内注射法 激活前时间间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牛受精卵胞质内注射转基因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自洪 崔奎青 +4 位作者 孟凡丽 刘玉兵 王丹 陆凤花 石德顺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19期10166-10169,共4页
[目的]旨在探讨通过向水牛受精卵胞质内注射外源DNA实现转基因的可行性。[方法]水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20~22 h后随机分为2组:①在体外受精7~10 h或18~20 h后向卵胞质内注入约7.5 pl 50μg/ml含线性EGFP片段的DNA溶液;②分别注入单个... [目的]旨在探讨通过向水牛受精卵胞质内注射外源DNA实现转基因的可行性。[方法]水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20~22 h后随机分为2组:①在体外受精7~10 h或18~20 h后向卵胞质内注入约7.5 pl 50μg/ml含线性EGFP片段的DNA溶液;②分别注入单个精子与约7.5 pl 50μg/ml含线性EGFP片段的DNA混合物,观察外源基因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受精卵胞质内注射的早期胚胎基因表达率、囊胚基因表达率与ICSI-Tr差异不显著(P>0.05),且IVF 7~10 h时注射的分裂率、早期胚胎基因表达率均显著高于18~20 h(P<0.05)。[结论]水牛IVF受精卵胞质内注射外源基因能获得转基因胚胎,且IVF后7~10 h注射的效果优于IVF后18~20 h注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牛 受精卵 胞质内注射 转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双向电泳构建并优化超数排卵犊牛卵泡液蛋白质图谱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海峰 张飒 +5 位作者 陈集成 柯浩 陈东峰 陈宝剑 陆凤花 韦英明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4期123-125,共3页
以2~5月龄超数排卵犊牛卵泡液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pH值的IPG胶条和4种上样量(150、250、350、450μg)对卵泡液蛋白图谱构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 4~7的IPG胶条、上样量为350μg时,获得较好质量的卵泡液蛋白图谱,并获得约319个蛋白点... 以2~5月龄超数排卵犊牛卵泡液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pH值的IPG胶条和4种上样量(150、250、350、450μg)对卵泡液蛋白图谱构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 4~7的IPG胶条、上样量为350μg时,获得较好质量的卵泡液蛋白图谱,并获得约319个蛋白点。成功构建的卵泡液蛋白双向电泳技术,为进一步研究犊牛与成年牛卵泡液中差异蛋白质组学分析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电泳 蛋白质组学 犊牛 卵泡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牛体外培养早期胚胎中致密化相关基因mRNA的表达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黄时海 孙洪亮 +3 位作者 康超 陆凤花 石德顺 李湘萍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3-46,共4页
为了研究致密化相关基因在水牛体外培养早期胚胎中的mRNA表达情况,采用Taqman探针法和SYBR GreenⅠ染料法分别分析了缝隙连结蛋白43和31(Cx43、Cx31)、上皮钙调素蛋白(E-cad)3个基因在水牛体外成熟卵母细胞及培养的早期胚胎中的mRNA表... 为了研究致密化相关基因在水牛体外培养早期胚胎中的mRNA表达情况,采用Taqman探针法和SYBR GreenⅠ染料法分别分析了缝隙连结蛋白43和31(Cx43、Cx31)、上皮钙调素蛋白(E-cad)3个基因在水牛体外成熟卵母细胞及培养的早期胚胎中的mRNA表达。结果发现,Cx43基因在水牛成熟卵母细胞中表达量最高,显著高于后3个发育阶段(P<0.05);Cx31基因mRNA表达趋势与Cx43相反,成熟卵母细胞中表达量最低,囊胚期最高,随体外胚胎发育Cx31mRNA表达量逐渐增高;E-cad基因在体外培养的各阶段胚胎中mRNA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以上结果表明,3个致密化相关基因在水牛体外培养早期胚胎中均有表达,但是具有明显不同的mRNA表达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致密化 荧光定量PCR 基因表达 水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养液成分对胚胎体外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成俊萍 石德顺 +2 位作者 李日聪 陆凤花 韦精卫 《草食家畜》 2005年第4期39-41,共3页
牛体外受精、核移植或转基因的早期胚胎需体外培养到桑椹胚或囊胚后才能非手术移植到受体母牛受孕。本文综述了体外培养液中能量培养基,血清、牛血清白蛋白(BSA)和聚乙烯醇(PVA),生长因子、胞浆因子和细胞外基质分子,pH值,EDTA、NaN3和2... 牛体外受精、核移植或转基因的早期胚胎需体外培养到桑椹胚或囊胚后才能非手术移植到受体母牛受孕。本文综述了体外培养液中能量培养基,血清、牛血清白蛋白(BSA)和聚乙烯醇(PVA),生长因子、胞浆因子和细胞外基质分子,pH值,EDTA、NaN3和2,4-二硝基苯酚等对胚胎体外培养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 培养液 体外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牛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克隆、序列分析及其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杜凤娇 刘晓淋 +7 位作者 吴柱连 李小楷 屈春凤 赵鑫 雷钏 阮秋燕 陆凤花 石德顺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30-837,共8页
本研究克隆了水牛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基因序列,并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序列的同源性、生物进化树、蛋白的理化性质及二、三级结构等进行了分析预测,同时利用QRT-PCR方法研究了BDNF mRNA在胎儿... 本研究克隆了水牛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基因序列,并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序列的同源性、生物进化树、蛋白的理化性质及二、三级结构等进行了分析预测,同时利用QRT-PCR方法研究了BDNF mRNA在胎儿水牛及成年水牛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应用RT-PCR技术克隆获得了长800bp水牛BDNF基因序列,其中编码区全长753bp,编码250个氨基酸。多重序列比对分析显示,水牛BDNF核苷酸序列与黄牛、野猪、犬、人、马、小鼠同源性分别为99%、94%、93%、90%、90%和89%;生物进化树分析显示,BDNF基因在不同物种进化过程中具有较高的保守性;BDNF蛋白理论分子质量28 173.36u,等电点9.12;蛋白二级结构由多个α-螺旋、β-折叠、T-转角及无规则卷曲组成,三级结构由多个α-螺旋、3对反向平行的β-折叠结构等构成活性中心(即NGF功能结构域)。QRT-PCR结果显示,BDNF mRNA在胎儿水牛及成年水牛的心脏、肺脏、肾脏、大脑、肌肉、卵巢、睾丸组织中都有表达,且成年水牛的表达量高于胎儿水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牛 BDNF 克隆分析 表达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酸对胚胎体外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成俊萍 石德顺 +5 位作者 农垚峰 陆凤花 韦精卫 王晓丽 潘红平 谢英 《广西畜牧兽医》 2006年第1期40-42,共3页
关键词 胚胎培养液 体外发育 氨基酸 胚胎发育 添加方式 胚胎质量 囊胚率 孵化率 细胞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蛋白甲基化抑制剂UNC0638对水牛转基因细胞外源基因表达的影响
16
作者 刘晓华 文冬梅 +3 位作者 余庆 邓凯 陆凤花 石德顺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163-2169,共7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浓度的组蛋白甲基化抑制剂UNC0638对转基因水牛成纤维细胞外源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为外源基因表达机制研究及提高转基因水牛生产效率提供理论依据。试验首先使用不同浓度的UNC0638(0(对照组)、0.5、1.5、2.5、5.0μmo... 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浓度的组蛋白甲基化抑制剂UNC0638对转基因水牛成纤维细胞外源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为外源基因表达机制研究及提高转基因水牛生产效率提供理论依据。试验首先使用不同浓度的UNC0638(0(对照组)、0.5、1.5、2.5、5.0μmol·L^(-1))处理水牛胎儿成纤维细胞(BFFs)8d,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并在UNC0638(0(对照组)、0.5、1.5、2.5μmol·L^(-1))处理BFFs 48h后,检测细胞核型,同时利用细胞免疫荧光技术分析组蛋白H3K9me2甲基化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UNC0638对水牛转基因细胞外源基因表达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BFFs经不同浓度UNC0638处理后,生长曲线与对照组相似,均呈"S"形分布,0.5、1.5、2.5μmol·L^(-1 )UNC0638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细胞增殖效率没有发生显著变化,5.0μmol·L^(-1)UNC0638抑制BFFs增殖;2)各处理组细胞核型正常率与对照组间差异不显著;3)此外,UNC0638处理组的细胞组蛋白H3K9me2甲基化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4)UNC0638(0、0.5、1.5、2.5μmol·L^(-1))处理水牛转基因胎儿成纤维细胞24h,2.5μmol·L^(-1)组细胞eGFP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处理48h,0.5、1.5、2.5μmol·L^(-1)组eGFP的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显著提高(P<0.05)。综上表明,UNC0638可有效降低水牛成纤维细胞组蛋白H3K9me2甲基化水平并提高水牛转基因细胞外源基因的表达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牛 转基因动物 UNC0638 组蛋白甲基化 基因沉默 H3K9me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繁殖学》教学中融合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
17
作者 邓彦飞 陆凤花 +1 位作者 陆阳清 石德顺 《现代畜牧科技》 2023年第9期149-151,共3页
《动物繁殖学》是动物科学专业的主干课程,是课程思政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载体,肩负着育人和育才的职责。该文从提升教师能动性、开展教学设计、改进教学方法及健全评价体系等多个方面对《动物繁殖学》课程思政进行建设,旨在健全课程体系... 《动物繁殖学》是动物科学专业的主干课程,是课程思政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载体,肩负着育人和育才的职责。该文从提升教师能动性、开展教学设计、改进教学方法及健全评价体系等多个方面对《动物繁殖学》课程思政进行建设,旨在健全课程体系,提升教师素养,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实践能力与思想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繁殖学 课程思政 动物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牛和黄牛同种及种间显微授精(ICSI)的初步研究
18
作者 牛向丽 陆凤花 +2 位作者 石德顺 张艳玲 卢晟盛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32-135,共4页
试验探讨了水牛和黄牛同种及种间显微授精的可行性。体外成熟22~24h的水牛和黄牛卵母细胞分别注入冷冻/解冻的尼里-拉菲水牛和利木赞黄牛精子,进行同种或种间的显微授精操作,构建的ICSI胚胎一部分培养到16~18h固定染色检查原核形成情... 试验探讨了水牛和黄牛同种及种间显微授精的可行性。体外成熟22~24h的水牛和黄牛卵母细胞分别注入冷冻/解冻的尼里-拉菲水牛和利木赞黄牛精子,进行同种或种间的显微授精操作,构建的ICSI胚胎一部分培养到16~18h固定染色检查原核形成情况,另外一部分胚胎培养2~9d分别记录胚胎的分裂情况及囊胚发育情况。结果发现,水牛同种(水牛+水牛)和水牛异种(水牛+黄牛)显微授精胚胎的双原核率(47.73%和36.67%)、分裂率(68.00%和72.64%)和囊胚发育率(16.44%和22.39%)均无显著差异(P>0.05);黄牛同种(黄牛+黄牛)和黄牛异种(黄牛+水牛)显微授精胚胎的双原核率(60.00%和45.28%)、分裂率(73.33%和71.31%)和囊胚发育率(28.57%和33.70%)亦无显著差异(P>0.05)。以上结果表明:①水牛精子注射到黄牛卵子和黄牛精子注射到水牛卵子的种间授精胚胎均可以体外发育到囊胚阶段;②黄牛卵子无论同种和种间显微授精的效果均优于水牛卵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牛 黄牛 显微受精 同种 异种 胚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牛miR-16b过表达腺病毒载体构建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19
作者 王露露 沈朋雷 +8 位作者 吴飞 叶升 陈维丽 赵鑫 俸云 邓彦飞 蒋建荣 石德顺 陆凤花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368-2377,共10页
试验旨在对水牛pri-miR-16b基因进行克隆并构建腺病毒表达载体,且对水牛miR-16b及其预测靶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为研究其在水牛卵母细胞成熟过程中的作用奠定基础。利用RT-PCR技术从水牛卵巢基因组中扩增pri-miR-16b基因,采用同源重... 试验旨在对水牛pri-miR-16b基因进行克隆并构建腺病毒表达载体,且对水牛miR-16b及其预测靶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为研究其在水牛卵母细胞成熟过程中的作用奠定基础。利用RT-PCR技术从水牛卵巢基因组中扩增pri-miR-16b基因,采用同源重组的方法构建pDC316-mCMV-EGFP-pri-miR-16b质粒;利用BLAST程序进行同源性分析,Mega 7.0构建系统进化树,ViennaRNA Web Services预测pre-miR-16b的二级结构。对腺病毒质粒与腺病毒骨架质粒pBHGloxdelE13cre进行包装,经过3次扩增获得含有pri-miR-16b的腺病毒颗粒,将获得的病毒颗粒命名为Ad-miR-16b,并进行病毒滴度测定;利用Ad-miR-16b感染水牛卵丘细胞,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iR-16b在卵丘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利用TargetScan对miR-16b进行靶基因预测,对预测的靶基因进行KEGG通路富集。结果显示,试验成功克隆水牛pri-miR-16b序列,通过比对发现与牛的序列相似性分别为100%,与其他物种同源性较高,和黄牛的亲缘关系最近。ViennaRNA Web Services预测结果显示,pre-miR-16b的二级结构具有典型的单一茎环结构。试验成功获得Ad-miR-16b腺病毒颗粒,病毒滴度为3.367×10^10 GFU/mL,感染卵丘细胞后,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发现miR-16b的表达量极显著升高(P<0.01)。对miR-16b预测的1394个靶基因进行KEGG通路富集分析,发现miR-16b可能主要通过调控卵丘细胞中MAPK、TGF-β及PI3K/AKT等74条信号通路进而在卵母细胞成熟过程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6b 腺病毒 卵丘细胞 生物信息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牛Keap1基因的克隆、序列分析及组织表达研究
20
作者 赵鑫 阮子芸 +5 位作者 郭振伟 周文婷 秦希玲 牛向丽 陆凤花 石德顺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975-1982,共8页
本研究克隆了水牛Keap1基因的全长编码区,并对其序列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同时探索了其在水牛各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根据GenBank中公布的牛Keap1基因的序列信息,设计特异性引物并扩增出水牛Keap1的目的片段,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对... 本研究克隆了水牛Keap1基因的全长编码区,并对其序列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同时探索了其在水牛各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根据GenBank中公布的牛Keap1基因的序列信息,设计特异性引物并扩增出水牛Keap1的目的片段,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对测序所得水牛Keap1基因序列、预测蛋白质序列进行了分析,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Keap1基因mRNA在水牛各组织中的表达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牛Keap1基因编码区全长1 875bp,预测编码624个氨基酸;多重分析结果显示,水牛与牛、绵羊、野猪和人Keap1基因的同源性分别为99%、96%、92%和90%;进化树分析表明Keap1在物种间具有较高保守性,不同物种间Keap1序列的差异符合物种间的进化性。对Keap1蛋白质二级结构预测发现,其包含24个α-螺旋、40个β-螺旋、38个T转角和27个无规则卷曲。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Keap1基因在水牛的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卵巢和肌肉组织中均有表达,但心脏中表达量最高,肝脏、脾脏中表达量较低。本研究成功克隆了水牛Keap1基因,并进行了相关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其mRNA在水牛各组织的表达情况研究,为阐明Keap1-Nrf2-ARE信号通路,提高水牛胚胎体外培养的抗氧化能力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牛 Keap1基因 克隆 分析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