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结构式团体心理健康治疗对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抑郁、焦虑情绪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49
1
作者 黄乾坤 陆俊颖 赵静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662-666,共5页
目的 探讨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经结构式团体心理健康治疗干预后抑郁、焦虑情绪的变化。方法入组12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并随机分入研究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分别接受结构式团体心理健康治疗(研究组)及进行自然观察(对照组),随访1... 目的 探讨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经结构式团体心理健康治疗干预后抑郁、焦虑情绪的变化。方法入组12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并随机分入研究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分别接受结构式团体心理健康治疗(研究组)及进行自然观察(对照组),随访12周。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别在基线、治疗6周末、12周末进行评估。结果①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主效应分析:干预后SDS量表分、SAS量表分的时间主效应、组间主效应、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简单效应分析:研究组在6周末、治疗后SDS、SAS量表分均低于对照组(P均<0.01),研究组、对照组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的SDS、SAS量表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②干预后,研究组SDS量表分差值与性别、职业经历呈低度正相关(r=0.415、0.432;P均<0.01);SAS量表分差值与性别呈低度正相关(r=0.393,P<0.01),与总病程呈微弱负相关(r=-0.272,P<0.05)。③研究组男性患者SDS、SAS量表分差值均小于女性患者(P均<0.01)。研究组有职业经历的患者SDS量表、SAS量表分差值小于无职业经历者(P<0.01)。研究组总病程不同分为3组,3组间SDS量表分、SAS量表分差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结论 结构式团体心理健康治疗降低慢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能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式团体心理健康治疗 精神分裂症 抑郁 焦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