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棒状多孔NiCo_2O_4粉末的可控制备及其电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
5
1
作者
湛菁
陆二聚
+2 位作者
蔡梦
马雅琳
张传福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17,共7页
以NiCl_2·6H_2O,CoCl_2·6H_2O和草酸为原料,利用氨水为配位剂和溶液pH调节剂,通过配位共沉淀–热分解法制备了棒状多孔NiCo_2O_4粉末,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透射电镜以及比表面积仪对前驱体和NiCo_2O_4粉末的形貌和结构...
以NiCl_2·6H_2O,CoCl_2·6H_2O和草酸为原料,利用氨水为配位剂和溶液pH调节剂,通过配位共沉淀–热分解法制备了棒状多孔NiCo_2O_4粉末,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透射电镜以及比表面积仪对前驱体和NiCo_2O_4粉末的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考察了溶液pH对前驱体粉末形貌和分散性的影响;采用循环伏安法和计时电流法研究了乙醇在棒状多孔NiCo_2O_4粉末修饰的玻碳电极上的电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前驱体的形貌与溶液的pH有关,热分解得到的NiCo_2O_4粉末继承了前驱体形貌,呈多孔棒状,比表面积为89 m^2/g,平均孔径为12.56 nm。该粉末对乙醇具有良好的电催化活性,氧化峰电流与乙醇浓度、扫速的平方根均呈直线关系,表明棒状多孔NiCo_2O_4粉末对乙醇的催化反应机理为扩散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乙醇燃料电池
电催化
乙醇氧化
NiCo2O4
配位共沉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形貌控制合成介孔纤维状钴酸镍粉末
被引量:
1
2
作者
马雅琳
陆二聚
+1 位作者
湛菁
刘恢
《矿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12-116,共5页
以可溶性氯化镍、氯化钴和草酸为原料,利用氨为配位剂,通过配位共沉淀-热分解法制备了多孔纤维状钴酸镍(NiCo_2O_4)粉末。采用XRD、SEM、TEM、IR以及BET对前驱体和NiCo_2O_4粉末的物相、成分与形貌进行了表征,系统考察了配位共沉淀条件...
以可溶性氯化镍、氯化钴和草酸为原料,利用氨为配位剂,通过配位共沉淀-热分解法制备了多孔纤维状钴酸镍(NiCo_2O_4)粉末。采用XRD、SEM、TEM、IR以及BET对前驱体和NiCo_2O_4粉末的物相、成分与形貌进行了表征,系统考察了配位共沉淀条件对前驱体粉末形貌、粒度和成分的影响。采用DTA/TG研究了钴酸镍前驱体粉末的热分解历程。结果表明:Ni^(2+)-Co^(2+)-NH_3-NH_4^+-C_2O_4^(2-)-H_2O反应体系中,在溶液pH=8.0、温度50℃、金属离子浓度0.5 mol/L的条件下可得到纤维状钴酸镍前驱体粉末;氨与镍钴离子配合生成含氨草酸镍钴复盐是纤维状形貌形成的机理。在空气气氛中300℃热分解该前驱体粉末即可得到比表面积97 m^2/g、平均孔径11 nm、轴径比30~50的纤维状多孔NiCo_2O_4粉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钴酸镍
纤维状
配位共沉淀
形貌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纤维状多孔钴酸锌的可控制备及电化学性能
3
作者
湛菁
龙怡宇
+2 位作者
陆二聚
李启厚
王志坚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2287-2292,共6页
以ZnCl2、CoCl2·6H2O和草酸为原料,利用氨水为配位剂和溶液pH值调节剂,采用配位共沉淀-热分解法制备纤维状多孔钴酸锌粉末;采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红外光谱仪以及比表面积仪对ZnCo2O4粉末的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
以ZnCl2、CoCl2·6H2O和草酸为原料,利用氨水为配位剂和溶液pH值调节剂,采用配位共沉淀-热分解法制备纤维状多孔钴酸锌粉末;采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红外光谱仪以及比表面积仪对ZnCo2O4粉末的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考察了溶液pH值对前驱体粉末形貌和分散性的影响,并通过电化学工作站以及蓝电测试系统考察了不同热分解温度下的ZnCo2O4粉末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以及钴酸锌粉末的脱嵌锂机制。结果表明:氨与锌钴离子配合生成草酸锌钴氨复盐是形成纤维状钴酸锌前驱体粉末的内在机制;热分解得到的钴酸锌粉末继承了前驱体的形貌,呈纤维状,比表面积为141m2·g^-1,平均孔径为8.7nm。热分解温度为350℃时所得的钴酸锌粉末在100mA·g^-1的电流密度下,起始比容量为1504mAh·g^-1,循环50次后,可逆比容量保持在987.2mAh·g^-1,可逆容量保持率为96.2%;并且在500mA·g^-1的电流密度下,其容量仍能保持在565.7mAh·g^-1,表明该纤维状钴酸锌粉末具有良好的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钴酸锌
电化学性能
纤维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棒状多孔NiCo_2O_4粉末的可控制备及其电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
5
1
作者
湛菁
陆二聚
蔡梦
马雅琳
张传福
机构
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学院
出处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17,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51404306)
湖南省科学技术厅科技计划(2010FJ3012)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20090162120080)~~
文摘
以NiCl_2·6H_2O,CoCl_2·6H_2O和草酸为原料,利用氨水为配位剂和溶液pH调节剂,通过配位共沉淀–热分解法制备了棒状多孔NiCo_2O_4粉末,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透射电镜以及比表面积仪对前驱体和NiCo_2O_4粉末的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考察了溶液pH对前驱体粉末形貌和分散性的影响;采用循环伏安法和计时电流法研究了乙醇在棒状多孔NiCo_2O_4粉末修饰的玻碳电极上的电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前驱体的形貌与溶液的pH有关,热分解得到的NiCo_2O_4粉末继承了前驱体形貌,呈多孔棒状,比表面积为89 m^2/g,平均孔径为12.56 nm。该粉末对乙醇具有良好的电催化活性,氧化峰电流与乙醇浓度、扫速的平方根均呈直线关系,表明棒状多孔NiCo_2O_4粉末对乙醇的催化反应机理为扩散控制。
关键词
直接乙醇燃料电池
电催化
乙醇氧化
NiCo2O4
配位共沉淀
Keywords
direct ethanol fuel cell
electrocatalysis
ethanol oxidation
NiCo2O4 rod
coordination co-precipitation
分类号
O614 [理学—无机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形貌控制合成介孔纤维状钴酸镍粉末
被引量:
1
2
作者
马雅琳
陆二聚
湛菁
刘恢
机构
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学院
出处
《矿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12-116,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51404306)
湖南省科学技术厅科技计划(2010FJ3012)
佳纳研究基金(JNJJ201613)
文摘
以可溶性氯化镍、氯化钴和草酸为原料,利用氨为配位剂,通过配位共沉淀-热分解法制备了多孔纤维状钴酸镍(NiCo_2O_4)粉末。采用XRD、SEM、TEM、IR以及BET对前驱体和NiCo_2O_4粉末的物相、成分与形貌进行了表征,系统考察了配位共沉淀条件对前驱体粉末形貌、粒度和成分的影响。采用DTA/TG研究了钴酸镍前驱体粉末的热分解历程。结果表明:Ni^(2+)-Co^(2+)-NH_3-NH_4^+-C_2O_4^(2-)-H_2O反应体系中,在溶液pH=8.0、温度50℃、金属离子浓度0.5 mol/L的条件下可得到纤维状钴酸镍前驱体粉末;氨与镍钴离子配合生成含氨草酸镍钴复盐是纤维状形貌形成的机理。在空气气氛中300℃热分解该前驱体粉末即可得到比表面积97 m^2/g、平均孔径11 nm、轴径比30~50的纤维状多孔NiCo_2O_4粉末。
关键词
钴酸镍
纤维状
配位共沉淀
形貌控制
Keywords
NiCo2O4
fibrous
coordination co-precipitation
morphology control
分类号
O614.81 [理学—无机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纤维状多孔钴酸锌的可控制备及电化学性能
3
作者
湛菁
龙怡宇
陆二聚
李启厚
王志坚
机构
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学院
出处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2287-2292,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青年项目(51404306)
中南大学加纳基金项目(JNJJ201613)~~
文摘
以ZnCl2、CoCl2·6H2O和草酸为原料,利用氨水为配位剂和溶液pH值调节剂,采用配位共沉淀-热分解法制备纤维状多孔钴酸锌粉末;采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红外光谱仪以及比表面积仪对ZnCo2O4粉末的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考察了溶液pH值对前驱体粉末形貌和分散性的影响,并通过电化学工作站以及蓝电测试系统考察了不同热分解温度下的ZnCo2O4粉末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以及钴酸锌粉末的脱嵌锂机制。结果表明:氨与锌钴离子配合生成草酸锌钴氨复盐是形成纤维状钴酸锌前驱体粉末的内在机制;热分解得到的钴酸锌粉末继承了前驱体的形貌,呈纤维状,比表面积为141m2·g^-1,平均孔径为8.7nm。热分解温度为350℃时所得的钴酸锌粉末在100mA·g^-1的电流密度下,起始比容量为1504mAh·g^-1,循环50次后,可逆比容量保持在987.2mAh·g^-1,可逆容量保持率为96.2%;并且在500mA·g^-1的电流密度下,其容量仍能保持在565.7mAh·g^-1,表明该纤维状钴酸锌粉末具有良好的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钴酸锌
电化学性能
纤维状
Keywords
lithium-ion battery
anode materials
ZnCo2O4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fibrous
分类号
TQ152 [化学工程—电化学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棒状多孔NiCo_2O_4粉末的可控制备及其电催化性能研究
湛菁
陆二聚
蔡梦
马雅琳
张传福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形貌控制合成介孔纤维状钴酸镍粉末
马雅琳
陆二聚
湛菁
刘恢
《矿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纤维状多孔钴酸锌的可控制备及电化学性能
湛菁
龙怡宇
陆二聚
李启厚
王志坚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