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作文个性化研究的学术现实和语境重构:积极话语分析的视角 被引量:12
1
作者 陆丹云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7,112,共7页
积极话语分析(PDA)以建构为动机研究话语的社会符号特征,本文从PDA的视角解读当代中国社会历史语境下的作文个性化研究,以宏观语境分析为切入点解构该话语活动所呈现的语场、语旨现实,揭示作文个性化研究陷入学术困境的根本原因在于学... 积极话语分析(PDA)以建构为动机研究话语的社会符号特征,本文从PDA的视角解读当代中国社会历史语境下的作文个性化研究,以宏观语境分析为切入点解构该话语活动所呈现的语场、语旨现实,揭示作文个性化研究陷入学术困境的根本原因在于学术研究的话题导向偏差以及参与者角色分配失衡,论文提出以积极性的语境重构来改良作文个性化研究范式,促进写作教育研究的科学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文个性化研究 积极话语分析 学术现实 语境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体化——语言异质性研究的新途径 被引量:10
2
作者 陆丹云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4-19,共6页
受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观点影响,当代语言学一度将研究重点锁定于语言系统的同质结构特征。20世纪后半叶的语言学家认为异质言语现象同样反映语言的本质,并开始关注鲜活的语言实例中引起结构、形式变化的"外部因素"。以往的异质... 受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观点影响,当代语言学一度将研究重点锁定于语言系统的同质结构特征。20世纪后半叶的语言学家认为异质言语现象同样反映语言的本质,并开始关注鲜活的语言实例中引起结构、形式变化的"外部因素"。以往的异质性研究包括社会方言调查和语域变异分析等,本文在评述这两类研究得失的基础上探讨语言异质性研究的第三条途径:系统功能语言学视域下的语言个体化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异质性 社会方言 语域变异 个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机制、心理语境和个体语域模型——认知性话语分析和系统功能语言学“个体化”研究的融合 被引量:5
3
作者 陆丹云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3-40,共8页
认知性话语分析(C-DA)是社会认知语言学三类研究途径中的重要一支,其"知识机制"、"心理语境模型"理论为研究话语语义的发生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研究方法。本文在评价认知性话语语义研究得失的基础上,探讨C-DA和系统功... 认知性话语分析(C-DA)是社会认知语言学三类研究途径中的重要一支,其"知识机制"、"心理语境模型"理论为研究话语语义的发生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研究方法。本文在评价认知性话语语义研究得失的基础上,探讨C-DA和系统功能语言学(SFL)"个体化"研究的理论互补性,并尝试将"知识机制"、"心理语境模型"理论融入"个体化"分析框架,构建"个体语域模型"以对话语语义生成过程中的个体语境识解做出社会性、认知性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性话语分析 个体化 知识机制 心理语境模型 个体语域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归论元结构构式理论——英语双及物构式的“给予”问题再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陆丹云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12,共7页
论元结构构式理论认为英语双及物构式的中心意义是表征"给予"类事件,语言学界对<F:[NsVN1N2];S:[GIVE]>之形义配对有所质疑。本文在细读构式语法经典文献的基础上追溯论元构式理论的形成过程并梳理其基本理论假定,从语... 论元结构构式理论认为英语双及物构式的中心意义是表征"给予"类事件,语言学界对<F:[NsVN1N2];S:[GIVE]>之形义配对有所质疑。本文在细读构式语法经典文献的基础上追溯论元构式理论的形成过程并梳理其基本理论假定,从语言类型、图示-实例关系、承继关系、论元结构形成路径、原型引申关系及语篇作用6个方面分析质疑性研究的例证,证明英语双及物构式具有稳定的形义对应,其实例承继"给予"原型义并通过引申机制体现多义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及物结构 论元构式理论 表层共性 实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写作素养的多向发展模式——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视角 被引量:4
5
作者 陆丹云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7-43,112,共7页
系统功能语言学认为儿童语言发展是个体符号进化和社会化的同步过程,学习写作是儿童语义系统的概念性飞跃。以上述语言发展观为理论基础,本文从系统、功能的视角研究写作素养基本构成和发展规律,构架写作素养的"多向发展模式"... 系统功能语言学认为儿童语言发展是个体符号进化和社会化的同步过程,学习写作是儿童语义系统的概念性飞跃。以上述语言发展观为理论基础,本文从系统、功能的视角研究写作素养基本构成和发展规律,构架写作素养的"多向发展模式",揭示8类写作素养在语言层次化维度和符号进化维度的多向发展关系,为写作教育研究和实践提供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理论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写作发展 写作素养 多向发展模式 儿童语言发展 系统功能语言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h-分裂句的元语言功能和英语句法教学 被引量:7
6
作者 陆丹云 《外语研究》 2003年第5期57-62,共6页
本文以Halliday提出的系统功能语法为框架,从语篇功能和经验功能两个角度探讨wh-分裂句的元语言功能,即转换语篇话题、突显信息焦点、增强动态交际的语篇功能和表达“排他性”、再现静态过程的经验功能。分析的目的在于:(1)说明用功能... 本文以Halliday提出的系统功能语法为框架,从语篇功能和经验功能两个角度探讨wh-分裂句的元语言功能,即转换语篇话题、突显信息焦点、增强动态交际的语篇功能和表达“排他性”、再现静态过程的经验功能。分析的目的在于:(1)说明用功能语法的框架分析特殊的句式有利于展示其独特的多维功能;(2)指出系统功能语法对于英语句法教学的启示:句法教学应超越对结构和形式的分析,强调形式与功能的互动,强调意义和语境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h-分裂句 语篇功能 经验功能 人际功能 句法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想象创造力”去哪儿了?——作文个性化之及物性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陆丹云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3-52,112,共10页
本研究首先论证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及物性系统是解读作文想象创造个性化问题的适用性理论框架,继而以52篇看图作文为语料,对一个班级小学生作文的想象创造个性化状况进行实证研究。研究从经验过程和关键参与者配型等方面对比作文所表征的... 本研究首先论证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及物性系统是解读作文想象创造个性化问题的适用性理论框架,继而以52篇看图作文为语料,对一个班级小学生作文的想象创造个性化状况进行实证研究。研究从经验过程和关键参与者配型等方面对比作文所表征的经验图形和作文指导语漫画所提供的可视图形,从语境依赖性和想象创造性两个方面归纳该写作语境下小学生作文的集体性语义编码趋向。实证研究揭示52篇作文中经验表征的想象创造性远远大于语境依赖性,此结论反驳了全盘否定小学生作文想象创造力的社会评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想象创造力 及物性 参与者配型 经验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功能语言学研究会举办2011年系列学术活动
8
作者 陆丹云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6-16,共1页
201i年11月,由中国功能语言学研究会主办、南京国际关系学院和南京师范大学共同承办的功能语言学系列活动在南京举行。活动共分三个部分:第十一届系统功能语言学学术活动周(11月6~9日),第三届中国功能语言学研究战略发展研讨会(1... 201i年11月,由中国功能语言学研究会主办、南京国际关系学院和南京师范大学共同承办的功能语言学系列活动在南京举行。活动共分三个部分:第十一届系统功能语言学学术活动周(11月6~9日),第三届中国功能语言学研究战略发展研讨会(11月9日)和第十二届全国功能语言学研讨会(ii月10~12日)。来自国内外语言学界的近300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学术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学研究 学术活动 中国 系统功能语言学 南京师范大学 国际关系学院 专家学者 活动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Tp小句的语义潜势和语法构型——兼论“优先话题”的语法身份
9
作者 陆丹云 《外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8-27,共10页
汉语语法学界对于"话题凸显"句的句法特点、成分划分以及"优先话题"的语法身份等问题一直有所争议,部分研究存在方法问题,包括对语法单位、研究术语的界定不一,混淆句法、语义、语篇层面等。本研究以系统功能语法... 汉语语法学界对于"话题凸显"句的句法特点、成分划分以及"优先话题"的语法身份等问题一直有所争议,部分研究存在方法问题,包括对语法单位、研究术语的界定不一,混淆句法、语义、语篇层面等。本研究以系统功能语法的元功能思想和层次化理论为语言学框架,以英、汉、法语的Tp小句为语料,系统分析"优先话题"在语篇、经验和人际意义表达上的语义潜势:"优先成分"为小句的主位,由表达经验意义的事项性环境成分承担,它既不属于小句语气部分的主语、也不表达经验过程的参与者;Tp小句通过将事项性环境成分主位化,实现了主位焦点化的语义选择。论文进一步构建了汉语主位焦点化的语义网络,在精密度阶上推至三级入列条件,并据此列举汉语Tp小句的24类构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p小句 优先话题 主位焦点化 语义潜势 语法构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态符号学:理论基础,研究途径与发展前景 被引量:238
10
作者 李战子 陆丹云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8,共8页
多模态符号学指社会符号学视角下的多模态研究,本文探讨其理论基础、研究途径和发展前景。过去二十年的多模态研究主要借鉴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核心理论研究非语言符号的语义生成,主要途径包括:符号语法的构建、多模态语类特征研究、社会... 多模态符号学指社会符号学视角下的多模态研究,本文探讨其理论基础、研究途径和发展前景。过去二十年的多模态研究主要借鉴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核心理论研究非语言符号的语义生成,主要途径包括:符号语法的构建、多模态语类特征研究、社会场所的再符号化研究等。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多模态符号学在多种模态的系统语法构建、模态间关系研究、批评性多模态话语分析以及多模态研究的学科融合等方面均具有探索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符号学 系统功能观 研究途径 发展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语言学视野下《政府工作报告》的历时性研究
11
作者 张嘉伟 陆丹云 《海外英语》 2024年第8期73-75,81,共4页
作为中国政府执政理念的文本体现,《政府工作报告》成为各国智库、情报机构探查中国国策民情的重要公开资源,报告中的“生态观”与中国政府所倡导的“生态和谐”环境发展理念是否一致,亦成为开源情报分析的关注点、媒体外交的博弈点。... 作为中国政府执政理念的文本体现,《政府工作报告》成为各国智库、情报机构探查中国国策民情的重要公开资源,报告中的“生态观”与中国政府所倡导的“生态和谐”环境发展理念是否一致,亦成为开源情报分析的关注点、媒体外交的博弈点。文章以社会认知分析为基本路径,以概念隐喻为认知分析理论框架,提取并分析“生态和谐”理念提出以来三届《政府工作报告》(2013、2018、2023)中的生态隐喻,描述文本所蕴含的作者生态认知及其与当代中国发展特点的历时性关联,揭示中国政府对于环境和生态的底层认知,并以此与世界对话,回应世界对中国“生态和谐”环境理念的评述甚至质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语言学 《政府工作报告》 历时性 概念隐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防语言战略视野下的外语实战能力生成模式:美军外语转型的启发 被引量:6
12
作者 陆丹云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5-21,29,共8页
外语能力是国防能力和军事实力的重要构成。为加强语言战备,美军于21世纪初对外语能力建设实施战略转型。论文从国防语言战略视角分析美军外语转型的演进历程,并以转型后美军外语战略理念和实施特点为基础,构建军队外语实战能力生成模... 外语能力是国防能力和军事实力的重要构成。为加强语言战备,美军于21世纪初对外语能力建设实施战略转型。论文从国防语言战略视角分析美军外语转型的演进历程,并以转型后美军外语战略理念和实施特点为基础,构建军队外语实战能力生成模式。该模式以外语技能、区域知识、文化能力为内涵要素,以基础、应急、专业为外延层面,以加强、维持、保障三种生成样式展开,以各层次维度工作机制的一体化协同满足国防战备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防语言战略 美军外语转型 外语实战能力 能力生成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军外语战备指数项目:战略理念、生成流程与数据挖掘 被引量:4
13
作者 陆丹云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6-51,65,共7页
外语能力是21世纪国防战备评估重要指征之一,“外语战备指数”是美国国防部科学评估、规划和实施外语战备的关键项目。本研究解析美军外语战备理念内涵、目标与任务,提炼外语战备指数生成流程并解读能力检测、需求确认和分析报告等三个... 外语能力是21世纪国防战备评估重要指征之一,“外语战备指数”是美国国防部科学评估、规划和实施外语战备的关键项目。本研究解析美军外语战备理念内涵、目标与任务,提炼外语战备指数生成流程并解读能力检测、需求确认和分析报告等三个步骤独特的技术路线和工作要求,以在岗/适岗率、能力动态变化、战略重要性排序及用户友好技术为例揭示数据挖掘技术对外语战备评估的应用价值。论文还讨论了该项目的发展前景、参考价值及其对新文科视野下语言学学科融合发展的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语战备指数 外语战略 新文科 国防语言 外语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功能语言学视野下的篇章结构个性化研究
14
作者 陆丹云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1-18,共8页
中国学生作文常被贴上"千篇一律"的标签,写作教育研究需要一个针对篇章结构及其个性化程度的系统分析框架,以对作文篇章结构个性化现状形成客观的整体评估。本研究采纳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组篇视角,将体现组篇意义的主述位结构... 中国学生作文常被贴上"千篇一律"的标签,写作教育研究需要一个针对篇章结构及其个性化程度的系统分析框架,以对作文篇章结构个性化现状形成客观的整体评估。本研究采纳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组篇视角,将体现组篇意义的主述位结构和信息结构拓展到语篇层面,将"篇"和"律"视作宏观组篇意义选择的结果,构建以功能为组篇成分属性特征、以语义推进模式为描述对象的篇章结构分析模式,通过对一个班级三个写作语境下160篇作文的宏观语篇结构、宏观主位、信息累积和宏观信息焦点的分析对比,评估该班级篇章结构个性化程度,并探讨基于组篇意义选择的篇章结构研究对写作教育的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篇章结构个性化 篇律 系统功能语言学 组篇意义 语义推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媒奥运话语中的议程设定与中国形象建构研究——以CNN和RT北京冬奥会报道的及物性分析为例
15
作者 陆丹云 熊可培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2年第5期49-59,共11页
本文以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及物性分析为路径,以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和今日俄罗斯(RT)的北京冬奥会报道为语料,借助KH Coder和UAM CorpusTool等工具,对传统传播学领域的议程设定问题进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研究发现,两大媒体针... 本文以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及物性分析为路径,以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和今日俄罗斯(RT)的北京冬奥会报道为语料,借助KH Coder和UAM CorpusTool等工具,对传统传播学领域的议程设定问题进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研究发现,两大媒体针对这一事件中的相同议题进行了有差异甚至相互对立的议程设定,在经验意义维度上建构了大相径庭的中国形象。本文揭示了奥运话语中隐含的意识形态和权力关系,为弥合中国形象自塑与他塑间的差距提出有效建议,亦为探索语言学与传播学的跨学科研究范式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冬奥会话语 及物性 议程设定 中国形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防语言”多人谈
16
作者 周大军 陈春华 +2 位作者 陆丹云 张克亮 刘明 《语言战略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2-55,共4页
着力解决军队外语能力建设的四大问题我军在外语能力建设方面的现有举措,对于促进对外军事交流和提升部队语言战斗力,虽已初显成效,但仍突出存在若干制约性问题,亟待认真反思并着力解决。第一,要优化外语能力建设顶层设计与管理。针对... 着力解决军队外语能力建设的四大问题我军在外语能力建设方面的现有举措,对于促进对外军事交流和提升部队语言战斗力,虽已初显成效,但仍突出存在若干制约性问题,亟待认真反思并着力解决。第一,要优化外语能力建设顶层设计与管理。针对军队外语能力建设缺乏宏观规划和系统管理的现状,首先,应在全军层面制定符合国情军情的外语能力总体发展战略,宏观规划军队外语能力建设;其次,各军种、战区要以军队外语战略为引领,依据各自的使命特点、战略方向和岗位外语需求,出台相应的外语教学大纲、外语能力训练大纲等行动纲领及施训方案,保证外语能力培训有章可循;再次,需在军委训管部门设立专职机构,负责规划、指导、监督和落实军队各级外语能力训练,有效实施对外语能力建设的全程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队外语能力 总体发展战略 外语战略 宏观规划 专职机构 训练大纲 国防语言 全程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维视角下的语言学理论体系构建——评《语言学理论应用与语言教学的多维研究》
17
作者 谭光裕 陆丹云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I0004-I0004,共1页
随着当今世界各国间的文化交流与碰撞日渐频繁,语言学的重要性愈加凸显。如何构建多维度、多元化的交流场域,构建深层次、多维度的语言学理论体系,逐渐成为语言学领域教育工作者和学者研究的课题。由王盈盈、张芸、赵丽丽三位学者共同编... 随着当今世界各国间的文化交流与碰撞日渐频繁,语言学的重要性愈加凸显。如何构建多维度、多元化的交流场域,构建深层次、多维度的语言学理论体系,逐渐成为语言学领域教育工作者和学者研究的课题。由王盈盈、张芸、赵丽丽三位学者共同编著,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的《语言学理论应用与语言教学的多维研究》一书,正是站在时代的高度,在致力于继承和发扬中国古代语言研究传统的同时,广泛吸收借鉴国外语言学的最新理论和方法资源,并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着力于多维视角下的语言学理论体系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维视角 中国书籍出版社 教育工作者 语言学理论 国外语言学 如何构建 语言教学 理论体系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