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放牧强度对伊犁绢蒿荒漠草地植物群落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杨晶晶 吐尔逊娜依.热依木 +2 位作者 张青青 阿马努拉.依明尼亚孜 雪热提江.麦提努日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542-1550,共9页
【目的】研究不同放牧强度对伊犁绢蒿荒漠草地植物群落数量特征及多样性的影响。【方法】以新疆天山北坡伊犁绢蒿荒漠退化草地为研究对象,选择对照、轻度放牧、重度放牧3个强度,野外测定群落的高度、盖度、密度及生物量并计算多样性指... 【目的】研究不同放牧强度对伊犁绢蒿荒漠草地植物群落数量特征及多样性的影响。【方法】以新疆天山北坡伊犁绢蒿荒漠退化草地为研究对象,选择对照、轻度放牧、重度放牧3个强度,野外测定群落的高度、盖度、密度及生物量并计算多样性指数。【结果】3种放牧强度下,伊犁绢蒿的重要值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一年生植物的比例均较高;随放牧强度的增加,群落高度、盖度、密度、生物量及重要值呈下降趋势,家畜不喜食的猪毛菜和灰藜的密度、生物量和重要值逐渐增加;植物群落Margalef指数、Simpson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分别从0. 45、0. 5和0. 72显著降低到0. 25、0. 20和0. 33,而Pielou指数则无显著差异;植物群落多样性指数与伊犁绢蒿重要值呈正相关,与一年生植物重要值呈负相关。【结论】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植物群落趋于低矮稀疏,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降低;一年生植物在植物群落中占主要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犁绢蒿 荒漠退化草地 秋牧场 群落特征 植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秸秆基改性生物质活性炭对Cd的吸附特性 被引量:12
2
作者 吐尔逊.吐尔洪 帕提古丽.伊克木 +1 位作者 阿热祖古丽.达吾提 阿马努拉.依明尼亚孜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89-192,197,共5页
以玉米秸秆为原料,制备了生物质活性炭(以下简称生物炭),用HNO_3、NaOH、沸水、四氢呋喃(THF)对其进行改性,并比较了不同生物炭对Cd的吸附特性,对沸水和THF滤液进行了光谱分析,结果显示:随着Cd初始浓度的增加,玉米秸秆基生物炭及改性产... 以玉米秸秆为原料,制备了生物质活性炭(以下简称生物炭),用HNO_3、NaOH、沸水、四氢呋喃(THF)对其进行改性,并比较了不同生物炭对Cd的吸附特性,对沸水和THF滤液进行了光谱分析,结果显示:随着Cd初始浓度的增加,玉米秸秆基生物炭及改性产物对Cd的吸附量大体增强;Cd初始质量浓度超过25.0 mg/L时,吸附量表现为碱改性生物炭>未改性生物炭>THF改性生物炭>沸水改性生物炭>酸改性生物炭。NaOH通过改变玉米秸秆基生物炭表面官能团和元素构成,增强了其吸附能力。HNO_3使玉米秸秆基生物炭孔隙带正电荷,从而抑制了对Cd的吸附。沸水和THF从玉米秸秆基生物炭孔隙中溶出了有利于吸附反应的部分表面官能团,从而降低了其对Cd的吸附能力。随着Cd初始浓度增加,玉米秸秆基生物炭对Cd的吸附量大体增加,滤液pH大体降低。用玉米秸秆基生物炭处理污水中的Cd时,建议用碱改性法来提高其吸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秆 生物质活性炭 吸附特性 C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自治区外来入侵植物的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12
3
作者 庞立东 阿马努拉.依明尼亚孜 刘桂香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037-2046,共10页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深入,生物入侵严重威胁生态环境、公众健康及区域经济发展。本文在多年实践基础上,对国内外文献进行收集、汇总和对比分析,以明确内蒙古自治区外来植物入侵现状、发生的特点和趋势,以及对畜牧业生产和生态...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深入,生物入侵严重威胁生态环境、公众健康及区域经济发展。本文在多年实践基础上,对国内外文献进行收集、汇总和对比分析,以明确内蒙古自治区外来植物入侵现状、发生的特点和趋势,以及对畜牧业生产和生态安全的影响等,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以期为内蒙古自治区外来植物入侵的防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目前,内蒙古自治区外来入侵植物已达45种,其中分属16个科36个属。入侵植物以一、二年生草本为主,占总入侵植物的79.5%,入侵来源以国内其他省区传入和国外直接传入两种途径实现;入侵植物有19种原产自美洲,占入侵植物总数的42.2%,欧洲次之,为18种。虽然内蒙古自治区外来植物入侵防控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整体上存在重视程度不足、相关法制法规不健全、监管脱节、投入不足,评估与预警机制不健全、相关研究滞后等问题。因此,应加大资金投入,提高防范意识,建立入侵植物风险评估、早期预警监测体系,提升科研能力和监测技术水平,构建信息平台,加强对外交流,从而保障内蒙古自治区的生态安全,确保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入侵植物种类 途径与危害 防治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