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塔里木河干流叶尔羌高原鳅种群生物学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阿达可白克·可尔江 霍堂斌 +3 位作者 姜作发 阿地力 唐富江 刘立志 《水生态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4-39,共6页
2009年对塔里木河干流叶尔羌高原鳅[Triyplophysa(Hedinichthys)yarkandensis(Day)]群体生物学进行研究。叶尔羌高原鳅体长、体重相关方程为:W=0.0190L2.8911;相对怀卵量平均为(1160.7±364.7)粒/g,性腺处于Ⅳ期发育阶段的... 2009年对塔里木河干流叶尔羌高原鳅[Triyplophysa(Hedinichthys)yarkandensis(Day)]群体生物学进行研究。叶尔羌高原鳅体长、体重相关方程为:W=0.0190L2.8911;相对怀卵量平均为(1160.7±364.7)粒/g,性腺处于Ⅳ期发育阶段的雌、雄鱼平均成熟系数分别为(13.59±5.21)%、(0.79±0.26)%;集中产卵时间在6-7月份,繁殖水温约为22℃。食物组成以水生高等植物(秋季)和水生昆虫(春季)为主,秋季的摄食率、饱满度及摄食强度等指标远高于春季。春季群体,体长5-8cm、体重4.1-8.1g,主要为繁殖群体;秋季群体,体长2-5cm、体重0.1-4.1g,主要为育肥生长阶段的幼小群体。当干流全线有一定流量或有洪水暴发时,叶尔羌高原鳅遍布于塔里木河干流全线,并在干流鱼类种群数量中占优势地位,其种群资源主要集中在塔里木河干流阿拉尔河段;该鱼属于广温性(0.2-33℃)底层小型鱼,具有耐低氧、喜集群及短距洄游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河干流 叶尔羌高原鳅 群体 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可托海水库江鳕个体生物学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阿达可白克·可尔江 谢从新 +2 位作者 蔡林钢 马徐发 郭焱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6-83,共8页
研究可可托海水库江鳕(Lota lota)个体生物学,丰富其基础生物学资料,可为其种质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2012-2014年,从可可托海水库及入库河道采集江鳕样本共196尾,测量其生物学常规数据,以耳石为主要年龄鉴定材料,对其形... 研究可可托海水库江鳕(Lota lota)个体生物学,丰富其基础生物学资料,可为其种质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2012-2014年,从可可托海水库及入库河道采集江鳕样本共196尾,测量其生物学常规数据,以耳石为主要年龄鉴定材料,对其形态特征、生长和繁殖特性及食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江鳕体长与体重相关方程为W=0.011L2.926;von Bertalanffy的体长、体重生长相关方程分别为L_t=101.8[1-e-(-0.132(t+0.594))]、W_t=8 982[1-e-(-0.132(t+0.594))]-(2.926),体长、体重生长速度和体重加速度方程分别为dL/dt=13.438e-(-0.132(t+0.594))、dW/dt=3 556.872[1-e-(-0.132(t+0.594))]-2×e-(-0.132(t+0.594))和d-2W/dt-2=469.507e-(-0.132(t+0.594))×[1-e-(-0.132(t+0.594))]-2×[3-(e-(-0.132(t+0.594)-1))];肥满度为0.52-1.34,季节、性别和鱼体大小间肥满度数值基本一致;雌雄比1.4∶1,雌雄个体最小性成熟年龄均为2+龄,性腺Ⅳ期的雌、雄繁殖个体平均成熟系分别为(3.59±0.93)%和(7.93±2.50)%,绝对怀卵量为(274 445.06±98 039.81)粒,相对怀卵量为(417.49±112.30)粒/g。江鳕为肉食性鱼类,小型鱼类在食物中的重量比和出现率分别为94.73%和89.38%,全年平均摄食率和饱满度分别为(86.06±12.51)%和(3.72±3.44)%。人类活动对库区江鳕资源造成负面影响,防止过度捕捞、护幼捕大措施,可使其资源得到保护与合理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可托海水库 江鳕 形态特征 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乌伦古湖河鲈二十年来种群生长变化及原因 被引量:20
3
作者 唐富江 姜作发 +2 位作者 阿达可白克·可尔江 霍堂斌 蔡林钢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7-122,共6页
新疆乌伦古湖是中国内陆主要渔业基地之一.为了充分开发其渔业资源,在过去的40余年中共引进鱼类15种;乌伦古湖土著鱼类的生态位大部分已经为外来鱼类所占据,曾为乌伦古湖最重要的土著经济鱼类的河鲈物种濒临灭绝.为了探讨河鲈种群数量... 新疆乌伦古湖是中国内陆主要渔业基地之一.为了充分开发其渔业资源,在过去的40余年中共引进鱼类15种;乌伦古湖土著鱼类的生态位大部分已经为外来鱼类所占据,曾为乌伦古湖最重要的土著经济鱼类的河鲈物种濒临灭绝.为了探讨河鲈种群数量锐减的原因和外来鱼类对乌伦古湖土著鱼类的入侵机制,2007-2008年对乌伦古湖河鲈的生长状况进行了调查,并与1987-1989年的调查数据进行了比较分析.调查结果表明:除1^+龄组外,乌伦古湖河鲈其它各龄组的平均体长和体重均明显减小;拟合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的各参数L_∞=41.317cm,W_∞=15475.1g,k=0.1649,t_0=-0.2626;求得生长特征指数φ=2.4493.L_∞和φ值明显减小,k值有所增加;但生长式型没有改变,生长拐点与1987-1989年一致,仍为t_(IP)=7.探讨了乌伦古湖河鲈种群生长变化的主要原因及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伦古湖 鱼类入侵 河鲈 生长变化 制约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斑狗鱼与黑斑狗鱼的形态差异与判别分析 被引量:19
4
作者 霍堂斌 袁美云 +3 位作者 马波 蔡林刚 阿达可白克·可尔江 姜作发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53-259,共7页
将传统形态学测定和框架测定相结合,采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分析3种多元分析方法,对自斑狗鱼Esox lucius和黑斑狗鱼Esox reichrti的不同地理居群共115尾标本的36个测量性状和12个可数性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探讨两种狗鱼的形... 将传统形态学测定和框架测定相结合,采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分析3种多元分析方法,对自斑狗鱼Esox lucius和黑斑狗鱼Esox reichrti的不同地理居群共115尾标本的36个测量性状和12个可数性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探讨两种狗鱼的形态差异。可数性状卡方检验结果表明,白斑狗鱼与黑斑狗鱼的背鳍棘数、臀鳍棘数、臀鳍分支鳍条数、纵行鳞数、侧线上鳞以及侧线下鳞差异极显著。在可量性状上,聚类分析与主成分分析结果一致,黑斑狗鱼乌苏里江种群与嫩江种群差异最小,首先聚为一支,后与黑龙江种群聚为一支,两种狗鱼差异明显,白斑狗鱼为单独一支。判别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群形态差异极显著(P<0.01),判别准确率P_1为96.4%~100%。分析结果显示两种狗鱼在形态上已产生一定程度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斑狗鱼 黑斑狗鱼 形态差异 框架分析 多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型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的新疆额尔齐斯河健康评价 被引量:16
5
作者 王军 周琼 +3 位作者 谢从新 李红 阿达可白克·可尔江 蔡林钢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59-966,共8页
为建立我国西北地区跨境河流生态系统健康的评价指标与标准,应用B-IBI(benthic-index of biotic integrity,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评价新疆额尔齐斯河流域的健康状况.于2012年7月、8月、10月及2013年5月在额尔齐斯河全流域设10个典型采样... 为建立我国西北地区跨境河流生态系统健康的评价指标与标准,应用B-IBI(benthic-index of biotic integrity,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评价新疆额尔齐斯河流域的健康状况.于2012年7月、8月、10月及2013年5月在额尔齐斯河全流域设10个典型采样点,进行4次大型底栖动物调查,从23个候选生物指标中筛选出适用于构建额尔齐斯河B-IBI评价体系的参数,主要包括总分类单元数、EPT(蜉蝣目、襀翅目、毛翅目)分类单元数、前3位优势分类单元个体相对丰度、襀翅目个体相对丰度和黏附者个体相对丰度.以参照点B-IBI的25%分位数作为健康评价标准来确定B-IBI的评价等级:B-IBI>2.04为极好,1.53<B-IBI≤2.04为好,1.02<B-IBI≤1.53为一般,0.51<B-IBI≤1.02为差,B-IBI≤0.51为极差.结果表明:在所有采样点中,6个采样点处于健康状况极好或好的状态,3个采样点健康状况一般,1个采样点健康状况较差;各采样点B-IBI在不同月份变化各异.整体来看,额尔齐斯河的水体健康状况较好,但局部河段水体受到不同程度污染.基于B-IBI的健康评价结果与其他生物指数〔Chandler计分制生物指数、BMWP(biological monitoring working party)分数系统分值〕评价结果相一致,表明所构建的B-IBI评价指标与标准对额尔齐斯河的健康状况评估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可作为额尔齐斯河流域水体环境监测的一种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底栖动物 底栖动物生物完整性 健康评价 额尔齐斯河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伦古湖白斑狗鱼摄食生态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霍堂斌 马波 +3 位作者 阿达可白克·可尔江 张丽荣 唐富江 姜作发 《水产学杂志》 CAS 2009年第3期6-9,共4页
2007年4月至2008年9月对乌伦古湖153尾白斑狗鱼,进行食性研究。结果表明,白斑狗鱼的食物组成包括池沼公鱼、湖拟鲤、东方欧鳊、银鲫、贝加尔雅罗鱼、粘鲈、麦穗鱼、尖鳍鮈、北方花鳅、北方须鳅、中华绒螯蟹、摇蚊幼虫、水生昆虫共12种... 2007年4月至2008年9月对乌伦古湖153尾白斑狗鱼,进行食性研究。结果表明,白斑狗鱼的食物组成包括池沼公鱼、湖拟鲤、东方欧鳊、银鲫、贝加尔雅罗鱼、粘鲈、麦穗鱼、尖鳍鮈、北方花鳅、北方须鳅、中华绒螯蟹、摇蚊幼虫、水生昆虫共12种饵料生物,主要以池沼公鱼(IRI=88.44%)、湖拟鲤(IRI=6.66%)和银鲫(IRI%=2.57%)为主。白斑狗鱼除繁殖期外,其他月份摄食率都很高,繁殖期过后5月中旬摄食率达到65%,8月份达到68%,冬季封冰下达到66.7%。白斑狗鱼平均饱满指数变化较大,其变化幅度在0.0016~0.2286之间。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5月份最小为0.5128,8月份最大为1.9863。Pielou均匀度指数J′5月份最小为0.4668,8月份最大为0.7993。8月份白斑狗鱼食物Pielou均匀度指数J′均高于5月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伦古湖 白斑狗鱼 食性 生态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江鳕染色体核型分析和形态特征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周剑光 蒋艳琳 +5 位作者 张林 王昱斌 张涛 阿达可白克·可尔江 郭焱 杨天燕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8,共6页
为了解江鳕(Lotalota)细胞遗传学数据信息,采用PHA和秋水仙素腹腔注射、肾细胞空气干燥制片法,测定江鳕染色体核型,并观察江鳕形态特征。结果表明,江鳕二倍体染色体数目为2n=48,核型公式为12m+18sm+14st+4t,染色体总臂数NF=78,未发现随... 为了解江鳕(Lotalota)细胞遗传学数据信息,采用PHA和秋水仙素腹腔注射、肾细胞空气干燥制片法,测定江鳕染色体核型,并观察江鳕形态特征。结果表明,江鳕二倍体染色体数目为2n=48,核型公式为12m+18sm+14st+4t,染色体总臂数NF=78,未发现随体、次缢痕和异型性染色体。染色体相对最大长度为6.83±0.31,最小为2.06±0.17。江鳕主要形态特征为体圆长形,后部侧扁,颏部正中具颏须1枚,侧线后部侧中位且常不完全,背鳍两个,腹鳍喉位;其鳍式为背鳍D.i^iii-10~13,i^ii-65~92,胸鳍P.i-16~17,腹鳍V.0-7,臀鳍A.0-64~84;鳔一室,脊椎骨总数为58~67,左侧第一鳃弓外侧鳃耙数8~12。通过与鳕科其他鱼类染色体核型比较结合形态学特征分析,推断江鳕在进化上属于较为特化的类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鳕(Lotalota) 形态学 染色体 核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斑狗鱼与黑斑狗鱼生长特性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霍堂斌 袁美云 +2 位作者 阿达可白克·可尔江 张丽荣 姜作发 《水产学杂志》 CAS 2010年第3期31-36,共6页
对额尔齐斯河白斑狗鱼和黑龙江黑斑狗鱼的种群结构和生长特性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白斑狗鱼由10个年龄组组成,体长与体重的关系式为W=2×10-5L2.9006,生长方程为Lt=1085.49(1-e-0.1372(t+0.60387)),Wt=12658.26(1-e-0.1372(t+0.6... 对额尔齐斯河白斑狗鱼和黑龙江黑斑狗鱼的种群结构和生长特性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白斑狗鱼由10个年龄组组成,体长与体重的关系式为W=2×10-5L2.9006,生长方程为Lt=1085.49(1-e-0.1372(t+0.60387)),Wt=12658.26(1-e-0.1372(t+0.60387))3,生长拐点为7.42龄,拐点体重为3750.60g,其在8龄前能维持较快速的生长;黑斑狗鱼由7个年龄组组成,体长与体重的关系式分别为W=4×10-6L3.1367,生长方程为Lt=1588(1-e-0.1119(t+0.46587)),Wt=43870.1(1-e-0.111(9t+0.46587))3,生长拐点为9.35龄,拐点体重为12998.55g,其在10龄前能维持较快速的生长:同时探讨2种狗鱼生态学参数的地理差异。鉴于2种狗鱼的资源现状,建议应加强对4+~7+龄个体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斑狗鱼 黑斑狗鱼 生长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地区罗非鱼池塘套养欧鲇试验 被引量:1
9
作者 焦飞 时春明 +1 位作者 阿达可白克·可尔江 张涛 《科学养鱼》 2020年第2期14-15,共2页
新疆属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受限,气候干燥且夏季时间短。每年罗非鱼池塘养殖周期仅为4个月左右,同时罗非鱼受自繁幼鱼抢食等影响,对养殖产量影响较大。欧鲇(Silurus glurnis Linnaeus)又称六须鲇,隶属鲇形目、鲇科、鲇属,在伊犁河流... 新疆属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受限,气候干燥且夏季时间短。每年罗非鱼池塘养殖周期仅为4个月左右,同时罗非鱼受自繁幼鱼抢食等影响,对养殖产量影响较大。欧鲇(Silurus glurnis Linnaeus)又称六须鲇,隶属鲇形目、鲇科、鲇属,在伊犁河流域有一定的捕捞群体。2014年以来,新疆水生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对欧鲇进行人工繁殖,并开展欧鲇苗种的池塘养殖,但池塘单养欧鲇成活率不高,苗种生长速度不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犁河流域 养殖周期 池塘单养 池塘养殖 野生动物救护 罗非鱼 新疆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鲇幼鱼对盐碱的耐受性 被引量:10
10
作者 魏玉众 张人铭 +2 位作者 宋明波 时春明 阿达可白克·可尔江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335-1343,共9页
【目的】研究欧鲇幼鱼盐碱胁迫下机体耐受性。为欧鲇苗种和成鱼规模化养殖及天然水体种质资源的增殖与保护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采用单因子静态急性毒性实验法,以欧鲇幼鱼(平游仔鱼)为研究对象,对其盐、碱耐受能力进行研究。【结果】... 【目的】研究欧鲇幼鱼盐碱胁迫下机体耐受性。为欧鲇苗种和成鱼规模化养殖及天然水体种质资源的增殖与保护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采用单因子静态急性毒性实验法,以欧鲇幼鱼(平游仔鱼)为研究对象,对其盐、碱耐受能力进行研究。【结果】在pH和温度分别为6.8~7.5和21~25℃条件下,欧鲇幼鱼12、24、48、72和96 h盐度LC 50分别为11.907 7‰、9.795 0‰、7.859 6‰、6.313 7‰、3.911 5‰,SC为1.518 1‰;在12、24、48、72和96 h碱度LC 50分别为21.866 9、4.770 4、3.140 6、1.274 8和0.428 4 g/L,SC为0.408 4 g/L。欧鲇幼鱼对盐、碱的耐受性较差,在实际养殖过程中需可以采取相应的应激防范措施来激活欧鲇幼苗体内所固有的耐盐、碱调节功能,以提高其苗种养殖成活率。【结论】欧鲇幼鱼盐度和碱度SC分别为1.518 1‰和0.408 4 g/L,对盐、碱度水体环境耐受性较差。根据部分淡水鱼类对盐、碱度耐受性研究相关方法与成果,采取相应的应激防范措施,可以激活欧鲇幼苗体内所固有的耐碱调节功能,以提高其养殖成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鲇 盐度 碱度 安全浓度(SC) 耐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