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国国土空间人居环境风貌优化理论与方法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刘滨谊
阿拉衣·阿不都艾力
+1 位作者
邢琨
张琳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6-14,共9页
聚焦国土空间人居环境风貌优化问题,创立体系化人居风貌理论、制定评价标准指标体系、寻找综合协同实现路径。依据风景园林三元论提出风貌自然人文生态、人民文化心态和国土景观形态的三元;基于中国哲学传统,构建起国土人居环境风貌“...
聚焦国土空间人居环境风貌优化问题,创立体系化人居风貌理论、制定评价标准指标体系、寻找综合协同实现路径。依据风景园林三元论提出风貌自然人文生态、人民文化心态和国土景观形态的三元;基于中国哲学传统,构建起国土人居环境风貌“三元耦合”ד二元互动”ד主客合一”的哲学体系;进而构建起以“风貌三态”为核心的国土空间人居环境风貌三轴六向一体化理论与应用体系。从而将风貌优化问题转化为“风貌三元”的“三元耦合”及风貌客观构成与风貌主观感受的“二元互动”,最终力求实现风貌的主观愿望与客观实际相辅相成、协同融合,即风貌的“主客合一”。以人居环境地方性风貌优化为研究对象,以“自然性”“适宜性”和“优美性”作为“风貌三态”的评价标准,通过文献梳理、案例分析、实地调研,选取了18种典型的地方性国土空间人居环境风貌,并将其划分为9组类型进行比较,构建了由“3准则、9维度、27项指标”组成的风貌评价标准与指标体系。以此对标,分析提出了国土空间人居环境风貌面临的基本问题,为国土空间人居环境风貌优化及管控提出了优化策略与风貌自然人文生态保护、风貌人民感受心态引导和风貌优美形态营造的三大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国土空间风貌
人居环境风貌理论
地方性
风貌三态
风貌优化
评价体系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草原人居环境保护与发展三元论——以新疆伊犁河谷为例
被引量:
7
2
作者
阿拉衣·阿不都艾力
马椿栋
刘滨谊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30-35,共6页
坚守“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聚焦伊犁河谷草原人居环境背景资源、活动方式、规划建设的三元一体,将草原人居环境作为三元互动、不断成长的生命体,尝试寻找一种构建荒野、乡村、城市共存融合的草原人居环境保护与发展模...
坚守“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聚焦伊犁河谷草原人居环境背景资源、活动方式、规划建设的三元一体,将草原人居环境作为三元互动、不断成长的生命体,尝试寻找一种构建荒野、乡村、城市共存融合的草原人居环境保护与发展模式.以客观规律为依据,以主观需求为准绳,寻找及保留草原人居环境演化中相对稳定不变的基因,构建草原人居环境CVA三力评价体系,建立草原人居环境发展CVA量化模型,以求指导草原人居环境未来的保护与发展.推行这种模式不仅可为中国西部地区提供生态安全保障,也将使伊犁河谷成为多种人居环境生命共同体的典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人居环境科学
三元论
草原人居环境
新疆伊犁河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国土空间人居环境风貌优化理论与方法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刘滨谊
阿拉衣·阿不都艾力
邢琨
张琳
机构
同济大学风景园林学科专业委员会
同济大学风景科学研究所
同济大学景观学系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新疆农业大学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
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
安徽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出处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6-14,共9页
基金
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子课题六“人居环境风貌优化研究课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宜居城乡地方性景观生态规划理论及方法”(编号52130804)共同资助。
文摘
聚焦国土空间人居环境风貌优化问题,创立体系化人居风貌理论、制定评价标准指标体系、寻找综合协同实现路径。依据风景园林三元论提出风貌自然人文生态、人民文化心态和国土景观形态的三元;基于中国哲学传统,构建起国土人居环境风貌“三元耦合”ד二元互动”ד主客合一”的哲学体系;进而构建起以“风貌三态”为核心的国土空间人居环境风貌三轴六向一体化理论与应用体系。从而将风貌优化问题转化为“风貌三元”的“三元耦合”及风貌客观构成与风貌主观感受的“二元互动”,最终力求实现风貌的主观愿望与客观实际相辅相成、协同融合,即风貌的“主客合一”。以人居环境地方性风貌优化为研究对象,以“自然性”“适宜性”和“优美性”作为“风貌三态”的评价标准,通过文献梳理、案例分析、实地调研,选取了18种典型的地方性国土空间人居环境风貌,并将其划分为9组类型进行比较,构建了由“3准则、9维度、27项指标”组成的风貌评价标准与指标体系。以此对标,分析提出了国土空间人居环境风貌面临的基本问题,为国土空间人居环境风貌优化及管控提出了优化策略与风貌自然人文生态保护、风貌人民感受心态引导和风貌优美形态营造的三大路径。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国土空间风貌
人居环境风貌理论
地方性
风貌三态
风貌优化
评价体系
可持续发展
Keyword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territorial space features
theory of human settlement features
locality
three forms of features
feature optimization
evaluation system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分类号
TU986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草原人居环境保护与发展三元论——以新疆伊犁河谷为例
被引量:
7
2
作者
阿拉衣·阿不都艾力
马椿栋
刘滨谊
机构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同济大学景观学系
同济大学风景园林学科专业委员会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风景园林学科评议组
人事部风景园林专业硕士指导委员会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设计专家委员会
出处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30-35,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城市景观视觉空间网络分析与构建”(编号51678417/E080202)
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子课题六国土空间高品质利用方式外协项目人居环境风貌优化研究课题
新疆农业大学校前期资助课题(编号XJAU201624)共同资助
文摘
坚守“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聚焦伊犁河谷草原人居环境背景资源、活动方式、规划建设的三元一体,将草原人居环境作为三元互动、不断成长的生命体,尝试寻找一种构建荒野、乡村、城市共存融合的草原人居环境保护与发展模式.以客观规律为依据,以主观需求为准绳,寻找及保留草原人居环境演化中相对稳定不变的基因,构建草原人居环境CVA三力评价体系,建立草原人居环境发展CVA量化模型,以求指导草原人居环境未来的保护与发展.推行这种模式不仅可为中国西部地区提供生态安全保障,也将使伊犁河谷成为多种人居环境生命共同体的典范.
关键词
风景园林
人居环境科学
三元论
草原人居环境
新疆伊犁河谷
Keyword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human environment science
trilism theory
grassland human settlement
Yili River valley inXinjiang
分类号
TU986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国国土空间人居环境风貌优化理论与方法研究
刘滨谊
阿拉衣·阿不都艾力
邢琨
张琳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草原人居环境保护与发展三元论——以新疆伊犁河谷为例
阿拉衣·阿不都艾力
马椿栋
刘滨谊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9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