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热解-重整-燃烧解耦的煤气化特性
1
作者 亚力昆江·吐尔逊 艾热提·阿不都艾尼 +4 位作者 潘岳 阿布力克木·阿布力孜 迪丽努尔·塔力甫 马凤云 徐绍平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3040-3049,共10页
采用热解、重整、燃烧解耦分离的解耦三床气化(decoupled triple bed gasification,DTBG)系统,以橄榄石为原位焦油裂解催化床料,进行了煤催化气化实验。研究了煤种、煤进料速率、重整器温度以及水碳比(S/C)对煤热解焦油裂解/重整反应的... 采用热解、重整、燃烧解耦分离的解耦三床气化(decoupled triple bed gasification,DTBG)系统,以橄榄石为原位焦油裂解催化床料,进行了煤催化气化实验。研究了煤种、煤进料速率、重整器温度以及水碳比(S/C)对煤热解焦油裂解/重整反应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煤挥发分含量增加,气体产率、碳转化率、冷煤气效率以及产气中的H2含量增加。由于半焦不参与气化反应,导致碳转化率和冷煤气效率偏低。煤和催化剂比例的改变会影响气体产率和产气组成,当煤的进料速率从0.12 kg/h增加到0.30 kg/h时,气体产率从0.28 m^3/kg增加到0.46 m^3/kg,H2含量从28.4%增加到50.5%。重整器温度的升高有利于促进煤焦油裂解转化,从而增加气体产率。当重整器温度为850℃、S/C为1.0时,气体产率达到了0.60 m^3/kg,橄榄石催化剂有效地降低了焦油含量,焦油产率仅为2.11g/m^3。S/C的升高增强了焦油水蒸气重整反应,但引入过量的水蒸气会导致反应器内气体的流速加快,缩短了反应物的停留时间和反应时长,减缓了焦油水蒸气重整反应的反应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气化 解耦三床 固体热载体 橄榄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钼酸盐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刘雪 孔令涛 +5 位作者 胡加布都拉·买买提孜 徐胜涛 马凤云 钟梅 刘景梅 阿布力克木·阿布力孜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17-224,共8页
综述了近些年不同钼酸盐材料的典型制备方法,分析了不同钼酸盐材料在可见光催化降解等方面的性能特点。详细总结了钼酸盐在光催化反应机理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钼酸盐光催化性能的改进方法。阐述了钼酸盐光催化剂的优势与... 综述了近些年不同钼酸盐材料的典型制备方法,分析了不同钼酸盐材料在可见光催化降解等方面的性能特点。详细总结了钼酸盐在光催化反应机理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钼酸盐光催化性能的改进方法。阐述了钼酸盐光催化剂的优势与缺点,试图为高性能钼酸盐催化剂的研究提供基础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钼酸盐 制备方法 光催化性能 光催化机理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棉秆热解液化工艺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1
3
作者 阿依江·达吾列提 迪丽努尔·塔力甫 +1 位作者 徐绍平 阿布力克木·阿布力孜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481-1485,共5页
【目的】N_2作保护气,用管式热解炉对新疆棉秆进行热解实验研究,确定液相产率最高时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通过设计L_9(3~4)正交试验及单因素实验,以液相产率为目标函数,分析讨论升温速率、热解温度、恒温时间、粒径对产率的影响... 【目的】N_2作保护气,用管式热解炉对新疆棉秆进行热解实验研究,确定液相产率最高时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通过设计L_9(3~4)正交试验及单因素实验,以液相产率为目标函数,分析讨论升温速率、热解温度、恒温时间、粒径对产率的影响。【结果】四个因素的显著性从主到次的顺序为:升温速率〉热解温度〉恒温时间〉粒径,最佳工艺条件为:升温速率27℃/min、热解温度550℃、恒温时间20 min、粒径10 mm〉dp〉1mm。【结论】在最佳工艺条件下棉秆热解所得生物质油的得率为4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棉秆 快速热解 热重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田市大气颗粒物细菌群落结构及影响因素
4
作者 李科军 迪丽努尔·塔力甫 +4 位作者 王新明 艾力江·努尔拉 阿布力克木·阿布力孜 刘会斌 安菊琴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35-44,共10页
文章采集极干旱区域和田市城区2020年1月(非沙尘)和2020年7月(沙尘)2个不同时期的可吸入颗粒物(PM_(2.5)和PM_(10)),并采用离子色谱法和高通量测序法分别分析可吸入颗粒物中水溶性离子和细菌群落组成。结果表明,和田市城区PM_(2.5)质量... 文章采集极干旱区域和田市城区2020年1月(非沙尘)和2020年7月(沙尘)2个不同时期的可吸入颗粒物(PM_(2.5)和PM_(10)),并采用离子色谱法和高通量测序法分别分析可吸入颗粒物中水溶性离子和细菌群落组成。结果表明,和田市城区PM_(2.5)质量浓度越高,可吸入颗粒物中细菌丰富度和多样性越低,而PM_(10)质量浓度越高,可吸入颗粒物中细菌丰富度和多样性越高;变形菌门(PM_(2.5):沙尘43.5%和非沙尘32.6%,PM_(10):沙尘33.9%和非沙尘45.4%)和厚壁菌门(PM_(2.5):沙尘22.7%和非沙尘28.5%,PM_(10):沙尘23.8%和非沙尘17.3%)是大气颗粒物中最丰富的细菌,不动杆菌属(PM_(2.5):沙尘16.2%和非沙尘7.2%,PM_(10):沙尘9.2%和非沙尘13.9%)是大气颗粒物中优势细菌属。冗余分析结果显示,温度和Ca2+对细菌群落结构分布有较大影响。气团轨迹结果表明,非沙尘期500 m气团来源于城区较近的塔克拉玛干沙漠,1 000 m和1 500 m高度时,气团来源于中国周边国家;沙尘期气团都经过塔克拉玛干沙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_(2.5) PM_(10) 细菌群落结构 和田市城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桃林套种饲草高粱栽培技术
5
作者 再吐尼古丽·库尔班 阿布力克木·阿布力孜 +4 位作者 木尔扎别克 王卉 山其米克 阿布来提·阿布 赛力汗·赛 《农村科技》 2023年第3期11-14,共4页
核桃林下套种饲草高粱可有效利用土地资源,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杂草的生长,提高单位面积产值及林下饲草产量,不仅不影响核桃正常生长发育,而且能提供夏季青饲料,解决饲草料短缺问题,对推动本地区林果业及畜牧业产业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核桃林下套种饲草高粱可有效利用土地资源,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杂草的生长,提高单位面积产值及林下饲草产量,不仅不影响核桃正常生长发育,而且能提供夏季青饲料,解决饲草料短缺问题,对推动本地区林果业及畜牧业产业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在南疆地区开展的有关饲草高粱试验结果,总结出在核桃林下套种饲草高粱栽培技术,主要包括播前准备、品种选择、播种技术、田间管理及收割利用等内容,为饲草高粱在南疆农林牧区推广应用及促进畜牧业发展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草高粱 核桃林 套种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秆半焦与载镍橄榄石固-固化学链反应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艾热提·阿不都艾尼 亚力昆江·吐尔逊 +3 位作者 潘岳 阿布力克木·阿布力孜 迪丽努尔·塔力甫 钟梅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65-474,共10页
本实验利用微型流化床反应分析仪(MFBRA)研究了棉秆半焦(CSC)与载镍橄榄石(Ni/olivine)的固-固化学链反应特性,利用模型拟合法在等温条件下对29种模型函数进行拟合计算,从中选取了最优的三种模型,计算出棉秆半焦和载氧体的固-固反应动... 本实验利用微型流化床反应分析仪(MFBRA)研究了棉秆半焦(CSC)与载镍橄榄石(Ni/olivine)的固-固化学链反应特性,利用模型拟合法在等温条件下对29种模型函数进行拟合计算,从中选取了最优的三种模型,计算出棉秆半焦和载氧体的固-固反应动力学。结果表明,CO和CO_2是CSC与Ni/olivine反应的主要气体产物,固-固反应过程中,先析出CO后再析出CO_2,CSC并不会完全转换成CO_2,产气中CO的浓度比CO_2大;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产气中CO和CO_2的浓度和产率增加。CO、CO_2和CSC利用三种不同模型函数计算出来的活化能平均值分别为27.5、46.4和69.8 kJ/mol。利用热重研究了CSC和Ni/olivine非等温反应特性及动力学,结果表明,CSC和Ni/olivine的反应从750℃开始,在890℃时反应速率达到了峰值,非等温反应活化能为72.05 kJ/mol,这与MFBRA等温动力学活化能基本相似,说明生物质化学链气化过程中,半焦和镍基载氧体的固-固反应较容易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链气化 固-固反应 微型流化床 等温动力学 橄榄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u掺杂BiOBr空心微球的原位合成及其光催化CO2还原和有机污染物降解性能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张俊杰 亚力昆江·吐尔逊 +1 位作者 迪丽努尔·塔力甫 阿布力克木·阿布力孜 《分子催化》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18,I0001,共12页
采用水热法原位合成了Ru掺杂BiOBr空心微球(Ru/BiOBr)复合光催化剂,并对其进行了XRD、SEM、TEM、EDS、DRS、EIS等表征.结果表明,所合成的BiOBr材料是由许多小厚度的交错纳米片自组装而成的,同时Ru纳米颗粒成功负载到BiOBr表面,该复合材... 采用水热法原位合成了Ru掺杂BiOBr空心微球(Ru/BiOBr)复合光催化剂,并对其进行了XRD、SEM、TEM、EDS、DRS、EIS等表征.结果表明,所合成的BiOBr材料是由许多小厚度的交错纳米片自组装而成的,同时Ru纳米颗粒成功负载到BiOBr表面,该复合材料对还原CO2和降解有机模拟污染物(罗丹明B,RhB)具有良好的光催化性能.当Ru的掺杂量为0.4%时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活性最佳,4 h后甲醇产量可达1103μmol/gcat,并且60 min内对RhB的降解率达到98%.除此之外,还讨论了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机理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BiOBr 光催化 CO2 降解 RHB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