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静态雾水采集器性能的评估
1
作者 迪丽努尔·塔力甫 井川学 阿布力克木·阿不力孜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64-65,87,共3页
文章通过对日本神奈川县丹沢.大山中不同位置安装的静态雾水采集器采集样品的分析结果,分别与动态雾水采集器及同一地点采集的雨水样品的分析结果进行线性相关性的分析后得出:动态雾水采集器的性能虽然好于静态雾水采集器。但是,静态雾... 文章通过对日本神奈川县丹沢.大山中不同位置安装的静态雾水采集器采集样品的分析结果,分别与动态雾水采集器及同一地点采集的雨水样品的分析结果进行线性相关性的分析后得出:动态雾水采集器的性能虽然好于静态雾水采集器。但是,静态雾水采集器安置的环境如果适当,那么静态雾水采集器所采集的样品能够反映大气环境的状况,并且由于其价格低廉、不耗电特点,是一个很好的大气监测设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态雾水采集器 动态雾水采集器 雨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田市城区PM2.5化学组成特征及来源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苏吾比努尔·热克甫 玉散·吐拉甫 +4 位作者 迪丽努尔·塔力甫 王新明 阿布力克木·阿不力孜 亚力昆江·吐尔逊 丁翔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23-833,共11页
为了解中国极干旱区域和田市城区大气PM_(2.5)的组成特征及污染水平,于2014年1—12月采集和田市城区大气PM_(2.5)样品,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离子色谱仪(IC)、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及元素分析仪分析其中PAHs(多环... 为了解中国极干旱区域和田市城区大气PM_(2.5)的组成特征及污染水平,于2014年1—12月采集和田市城区大气PM_(2.5)样品,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离子色谱仪(IC)、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及元素分析仪分析其中PAHs(多环芳烃)、金属元素、水溶性无机离子、OC(有机碳)和EC(元素碳)等化学组分.结果表明,采样期间和田市城区大气PM_(2.5)质量浓度年均值为(770.11±568.01)μg/m^3,呈夏季最高、冬季最低趋势;金属元素、水溶性无机离子、OC、EC、∑_(16)PAHs(总多环芳烃)分别占PM_(2.5)质量浓度的15.292%、9.789%、4.246%、0.331%、0.015%.利用PMF(正交矩阵因子分解法)分别对PM_(2.5)中PAHs和金属元素、水溶性无机离子、OC、EC进行来源解析表明,PAHs主要来源为煤和汽油燃烧排放(13.91%)、生物质燃烧(33.98%)、天然气燃烧(52.11%);金属元素、水溶性无机离子、OC、EC的主要来源为土壤尘(56.49%)、油类燃烧(25.49%)、机动车排放(10.09%)、燃煤及生物质燃烧(7.93%).研究显示,采样期间沙尘对和田市城区大气PM_(2.5)组成影响较大,是该地区大气污染来源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田市城区 PM2.5 化学组成 正交矩阵因子分解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独山子区VOCs组成及其对O3和SOA的贡献 被引量:3
3
作者 张渊钰 王新明 +5 位作者 刘晓玲 张艳利 迪丽努尔·塔力甫 张潇潇 阿布力克木·阿不力孜 刘伟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915-1923,共9页
参照美国环保署USEPATO-14标准方法,分别于非采暖、采暖和沙尘期采集新疆独山子区空气样品,用预浓缩仪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系统对其挥发性有机物(VOCs)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采样期间独山子区各类VOCs对总VOCs的贡献大小依次是:烷烃(61.80%... 参照美国环保署USEPATO-14标准方法,分别于非采暖、采暖和沙尘期采集新疆独山子区空气样品,用预浓缩仪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系统对其挥发性有机物(VOCs)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采样期间独山子区各类VOCs对总VOCs的贡献大小依次是:烷烃(61.80%)>烯烃(18.62%)>芳香烃(10.16%)>乙炔(9.42%);用气溶胶生成系数(FAC)估算VOCs的二次有机气溶胶(SOA)生成潜势表明,对SOA生成贡献最大的是芳香烃,在非采暖、采暖和沙尘期的贡献率分别为97.80%、87.28%和69.52%;用SPSS软件和广义相加模型(GAM)分析气象因素、VOCs、O3及NOx之间的关系,表明高温干燥天气有利于O3生成,且独山子区O3生成主要受VOCs控制,一些烯烃(如1-丁烯)与O3呈显著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OCS NOx O3 二次有机气溶胶 独山子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盐尘颗粒的迁移及其对城市大气颗粒物的贡献 被引量:2
4
作者 张渊钰 丁翔 +4 位作者 阿布力克木·阿不力孜 迪丽努尔·塔力甫 张潇潇 王威 王新明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066-1073,共8页
对2017年9月至2018年8月、12月采集的乌鲁木齐市PM_(2.5)、“沙雪”样品和克拉玛依土样的水溶性离子进行分析,并结合城市主要风向、扫描电镜联能谱(SEM/EDS)和后向轨迹模型(HYSPLIT),对环境中盐尘粒子的来源及其对大气颗粒物形成的影响... 对2017年9月至2018年8月、12月采集的乌鲁木齐市PM_(2.5)、“沙雪”样品和克拉玛依土样的水溶性离子进行分析,并结合城市主要风向、扫描电镜联能谱(SEM/EDS)和后向轨迹模型(HYSPLIT),对环境中盐尘粒子的来源及其对大气颗粒物形成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M_(2.5)中总水溶性离子平均浓度为(62.65±64.75)μg/m^(3),变化范围为0.69~328.60μg/m^(3).其中SO_(4)^(2)、Ca^(2+)、Na^(+)、Cl^(-)、K^(+)和Mg^(2+)6种盐尘粒子浓度分别为(22.73±26.45),(2.11±3.11),(1.85±1.43),(0.40±0.40),(0.28±0.20),(0.21±0.15)μg/m^(3).四季风向结合HYSPLIT模型结果可知,PM_(2.5)中盐尘粒子主要来源于艾比湖及玛纳斯盐湖的气团;受风沙影响,乌鲁木齐市雪样中Cl^(-)、SO_(4)^(2-)、Ca^(2+)、K^(+)、Mg^(2+)和Na^(+)分别增加了30,19,20,5,7和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溶性离子 盐尘粒子 HYSPLIT模型 SEM/EDS分析 乌鲁木齐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