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聚乙二醇-b-聚四乙烯基吡啶为模板制备聚联苯胺微/纳米颗粒及其电容特性 被引量:2
1
作者 赵子鑫 阿孜古丽·木尔赛力木 +1 位作者 阿比旦·阿布都乃则尔 王琳 《功能高分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06-313,共8页
以两亲性嵌段共聚物聚乙二醇-b-聚四乙烯基吡啶(PEO-b-P4VP)为模板制备聚联苯胺微/纳米颗粒,调节模板剂胶束溶液pH,得到了一系列形貌和尺寸可控的聚联苯胺微/纳米颗粒。利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透射电镜、循环伏安、恒电流放电、交流... 以两亲性嵌段共聚物聚乙二醇-b-聚四乙烯基吡啶(PEO-b-P4VP)为模板制备聚联苯胺微/纳米颗粒,调节模板剂胶束溶液pH,得到了一系列形貌和尺寸可控的聚联苯胺微/纳米颗粒。利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透射电镜、循环伏安、恒电流放电、交流阻抗等测试对材料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模板法合成的聚联苯胺为平均直径小于200nm的亚微米至纳米级棒状颗粒,其直径随着模板剂胶束溶液pH的降低而增加。所得聚联苯胺颗粒均显示了一定的电化学活性,当电流密度为1A/g时,聚联苯胺的比电容量达到306.3F/g,经过长时间的充放电测试,不同条件下合成的聚联苯胺的容量衰减率均很小,表现出良好的循环稳定性且各样品电化学性能呈现出随着直径的减小而增强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段共聚物模板 PEO-b-P4VP 聚联苯胺 电容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点/聚苯胺复合物的模板法制备与电化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兰海蝶 阿孜古丽·木尔赛力木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7-103,120,共8页
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反应(ATRP)合成了一种两亲性嵌段共聚物聚苯乙烯-聚丙烯酸(PS-b-PAA),通过核磁共振氢谱( 1 H NMR)、凝胶渗透色谱(GPC)表征两亲性嵌段共聚物的结构。以嵌段共聚物PS-b-PAA为模板制备了具有均匀形貌的聚苯胺(PANI... 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反应(ATRP)合成了一种两亲性嵌段共聚物聚苯乙烯-聚丙烯酸(PS-b-PAA),通过核磁共振氢谱( 1 H NMR)、凝胶渗透色谱(GPC)表征两亲性嵌段共聚物的结构。以嵌段共聚物PS-b-PAA为模板制备了具有均匀形貌的聚苯胺(PANI)和碳点/聚苯胺(CDs/PANI)复合颗粒。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表征聚合物结构。透射电镜(TEM)、马尔文粒度分析仪确定导电聚合物颗粒的形貌及尺寸分布。结果表明,制得了平均直径为264 nm的PANI纳米棒和平均粒径为350 nm的类五边形不规则CDs/PANI颗粒。通过循环伏安、计时电位、交流阻抗等电化学手段表征了材料的电容性能。认为材料具有较理想的赝电容行为和充放电能力,当电流密度为1 A/g时PANI和CDs/PANI的首次放电比容量分别达到626 F/g、1 320 F/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板法 碳点/聚苯胺复合物 电容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BA嵌段长度对PEO-b-PtBA-b-PS三嵌段共聚物溶液分级自组装行为的影响
3
作者 伊力努热·热夏提 赵子鑫 +2 位作者 阿比旦·阿布都乃则尔 祖力胡玛尔 阿孜古丽·木尔赛力木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99-201,共3页
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法合成了三嵌段共聚物聚环氧乙烷-b-聚丙烯酸叔丁酯-b-聚苯乙烯[PEO45-bPtBAx-b-PSy(x=35、100;y≈140)]。通过体积排斥色谱法和核磁测试对嵌段共聚物化学结构和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各共聚... 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法合成了三嵌段共聚物聚环氧乙烷-b-聚丙烯酸叔丁酯-b-聚苯乙烯[PEO45-bPtBAx-b-PSy(x=35、100;y≈140)]。通过体积排斥色谱法和核磁测试对嵌段共聚物化学结构和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各共聚物结构明确,分子量分布较窄;采用两步分级自组装方法对所得样品进行了溶液自组装行为研究。通过透射电镜对嵌段共聚物自组装形成的胶束的形貌、尺寸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通过溶剂条件的改变,成功诱导球形胶束形成了二级组装体。改变PtBA段长度使得嵌段共聚物自组装聚集体由球形胶束转变为直径分布均匀,长度在500nm以内的占多数的胶束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嵌段共聚物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法 PEO-b-PtBA-b-PS 溶液自组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联苯胺基窄带隙共轭聚合物的光学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4
作者 斯丽姆罕·热合麦提 李佳佳 +1 位作者 阿孜古丽·木尔赛力木 凯丽比努尔罕·麦提萨伍提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3751-3756,共6页
随着化石燃料的日益枯竭,人类社会对能源的需求在不断增长。为了平衡能量应用需求并提升能量使用效率,开发高效能量转换材料与电化学储能材料成为当前研究的重要课题。导电聚合物基电极材料面临着相应储能器件能量密度、功率密度、循环... 随着化石燃料的日益枯竭,人类社会对能源的需求在不断增长。为了平衡能量应用需求并提升能量使用效率,开发高效能量转换材料与电化学储能材料成为当前研究的重要课题。导电聚合物基电极材料面临着相应储能器件能量密度、功率密度、循环性能不高的挑战,需进行结构改性提高电导率、改善界面性质。鉴于共轭高分子的电子结构、光学及电化学性质由共轭链骨架结构决定,对导电共轭聚合物进行结构修饰以提升其电荷传输性能和载流子迁移率,进而设计合成新型高迁移率导电聚合物基共轭聚合物是提高相应器件特性的关键所在。已有研究大多借助复杂的结构设计来实现提升迁移率,设计合成了结构简单,有助提升电荷迁移的新型窄带隙聚联苯胺基共轭聚合物聚物。通过光谱学及电化学方法对材料结构与性能进行了表征分析。采用核磁共振氢谱、红外光谱,X射线粉末衍射对单体及聚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通过紫外光谱、紫外可见漫反射、循环伏安、计时电位、交流阻抗对其进行了光学及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成功制得具有预期结构的共轭聚合物,所得聚合物结晶性较佳,光学带隙E^(opt)_(g)为1.85 eV,HOMO及LUMO能级分别为-5.44和-3.59 eV,前者高于,后者则低于大部分文献值,呈现可同时促进p-型和n-型掺杂的结构特性,具备增强材料容纳电荷能力的性能优势。聚合物储能特性受化学结构、晶体结构及微观形貌综合影响。改善材料微观结构特性有助于提升其电子电导率,但层状致密块体形貌特征又使其离子电导率受限。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显示,聚合物具有一定电化学活性,具有较小的电荷转移阻抗,具备基本满足使离子顺利扩散的条件,0.05 A·g^(-1)时的放电比电容达256.6 F·g^(-1)。研究结果表明,制得的联苯胺基窄带隙共轭聚合物在光电转换、储能及微型电子器件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苯胺基 共轭聚合物 窄带隙 电化学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电子基取代联苯胺类共轭聚合物的合成及性能
5
作者 斯丽姆罕·热合麦提 项学强 阿孜古丽·木尔赛力木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044-2050,2140,共8页
以3种供电子基团的联苯胺和苯甲醛为原料,合成了N,N′-二苯亚甲基-3,3’-二甲基联苯二胺(Ⅰ)、N,N′-二苯亚甲基-3,3’-二羟基联苯二胺(Ⅱ)和N,N′-二苯亚甲基-3,3’-二甲氧基联苯二胺(Ⅲ),通过自由基聚合合成了3种给体-受体型导电共轭... 以3种供电子基团的联苯胺和苯甲醛为原料,合成了N,N′-二苯亚甲基-3,3’-二甲基联苯二胺(Ⅰ)、N,N′-二苯亚甲基-3,3’-二羟基联苯二胺(Ⅱ)和N,N′-二苯亚甲基-3,3’-二甲氧基联苯二胺(Ⅲ),通过自由基聚合合成了3种给体-受体型导电共轭聚合物(PⅠ、PⅡ和PⅢ)。采用NMR、FTIR、XRD对单体及共聚物进行了结构表征,通过UV-Vis、UV-Vis-DRS、循环伏安、计时电位、交流阻抗、循环性能测试对共轭聚合物进行了光电性能及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PⅢ分子链共轭程度较高、结晶性较佳,光学带隙为2.09eV,具有较高的最高占据分子轨道及较低的最低未占分子轨道,分别为–5.15和–3.06 eV,呈现更好的氧化还原性,同时表现出较佳的电化学电容特性。在电流密度为0.3A/g时,PⅢ恒流充放电首次放电比容量达1030F/g,经700次循环仍保持在530 F/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苯胺基共轭聚合物 供电子基团 光电性质 电化学性能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PS-b-P2VP为模板剂诱导调控聚苯胺形貌、尺寸及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4
6
作者 王琳 张艳慧 +1 位作者 阿孜古丽·木尔赛力木 兰海蝶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748-1756,共9页
采用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自由基聚合(RAFT)法合成了具有pH响应性的两亲嵌段共聚物聚苯乙烯-b-聚(2-乙烯基吡啶)(PS 101-b-P2VP 70),并以其胶束为“模板”,通过氧化聚合制备聚苯胺(PANI).通过调节PS 101-b-P2VP 70胶束溶液的pH值,探究PAN... 采用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自由基聚合(RAFT)法合成了具有pH响应性的两亲嵌段共聚物聚苯乙烯-b-聚(2-乙烯基吡啶)(PS 101-b-P2VP 70),并以其胶束为“模板”,通过氧化聚合制备聚苯胺(PANI).通过调节PS 101-b-P2VP 70胶束溶液的pH值,探究PANI颗粒形貌的可控调节及颗粒尺寸与PANI电化学性能之间的关系.利用凝胶渗透色谱(SEC)和核磁共振氢谱(^1 H NMR)确定了PS 101-b-P2VP 70的分子量分布及结构;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粒度测试、循环伏安(CV)、计时电位(Chronopotentio-metry)及交流阻抗谱(EIS)对PANI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模板”法合成的PANI形貌尺寸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在pH≤4时其尺寸随pH值的增加而减小;当pH=5时,模板剂中P2VP段疏水性的明显增大导致其胶束颗粒聚集为尺寸较大的聚集体,并使其诱导的PANI颗粒平均粒径显著增大;当pH=4时PANI颗粒在溶液中的平均粒径为141 nm,呈“串状”形貌且分散性最好.PANI具有快速充放电能力和良好的赝电容特性,随颗粒尺寸减小样品电化学性能增强.pH=4时样品电化学活性最好,循环伏安曲线面积最大,放电比容量最高,在电流密度为1 A/g时,其放电比容量可达1411.88 F/g,且该样品阻抗值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亲性嵌段共聚物 聚苯乙烯-b-聚(2-乙烯吡啶)(PS101-b-P2VP70) pH调控 聚苯胺 电容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乙烯-b-聚丙烯酸模板剂成核段长度对聚苯胺尺寸及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张艳慧 王琳 +1 位作者 阿孜古丽·木尔赛力木 兰海蝶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764-771,共8页
以两亲性嵌段共聚物为模板是构筑导电聚合物纳米结构并对其形貌尺寸进行调控的有效方法之一。嵌段共聚物成核段长度的变化对其胶束化行为有显著影响,进而也会改变受限于其胶束形貌的导电聚合物的形貌尺寸。形貌尺寸的变化必然导致导电... 以两亲性嵌段共聚物为模板是构筑导电聚合物纳米结构并对其形貌尺寸进行调控的有效方法之一。嵌段共聚物成核段长度的变化对其胶束化行为有显著影响,进而也会改变受限于其胶束形貌的导电聚合物的形貌尺寸。形貌尺寸的变化必然导致导电聚合物电化学性能变化。本文欲通过嵌段共聚物模板诱导实现对聚苯胺(PANI)形貌尺寸的调控并使其电化学性能得到优化,采用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自由基聚合(RAFT)法成功合成了嵌段共聚物聚苯乙烯-b-聚丙烯酸PS x-b-PAA 70(x=38、64、101)并以其胶束为“模板”制备了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的PANI。在成核段(PS)长度较短时,模板诱导形成的棒状PANI颗粒,直径为100~200 nm。当x=101时PANI呈现空间网状结构,其放电比容量高于其它样品,在电流密度为1 A/g时,其放电比容量可达386.71 F/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乙烯-b-聚丙烯酸 嵌段共聚物模板 聚苯胺 电容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