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外周血内皮细胞微粒中miR-126和P-选择素及E-选择素水平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1
作者 马清玉 马艺萍 +4 位作者 阿卜拉江·艾合麦提 尼格热·阿力木 帕丽达·玉山江 刘柯 穆叶赛·尼加提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4年第7期600-605,共6页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外周血内皮细胞微粒(EMPs)中miR-126、P-选择素、E-选择素的表达水平,探究其与AMI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45例AMI患者作为研究组,45例同期健康体...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外周血内皮细胞微粒(EMPs)中miR-126、P-选择素、E-选择素的表达水平,探究其与AMI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45例AMI患者作为研究组,45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冠状动脉狭窄的评估基于冠状动脉病变数量和Genisi评分。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中的EMPs,用PCR法检测EMPs中的miR-126表达水平,通过ELISA法测定EMPs中的P-选择素、E-选择素表达。结果AMI组外周血EMPs中miR-126水平低于健康组,P-选择素和E-选择素水平显著高于健康组。外周血EMPs中miR-126水平在三支血管病变组中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双支病变组和单支病变组,且外周血EMPs中miR-126水平与Genisi评分呈负相关。外周血EMPs中P-选择素水平在三支血管病变组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双支病变组和单支病变组,且P-选择素与Genisi评分呈正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外周血EMPs中P-选择素、E-选择是AMI的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结果显示,外周血EMPs中miR-126、P-选择素及E-选择素单独诊断AMI的效能较低,外周血EMPs中miR-126、P-选择素及E-选择素联合诊断AMI具有良好的诊断效能。结论外周血EMPs中P-选择素和E-选择素是AMI的危险因素。外周血EMPs中miR-126、P-选择素及E-选择素联合对AMI有诊断价值,可作为AMI诊断的生物学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内皮细胞微粒 MIR-126 P-选择素 E-选择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血酶原时间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死亡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
2
作者 马艺萍 阿卜拉江·艾合麦提 +3 位作者 袁玉娟 尼格热·阿力木 马清玉 穆叶赛·尼加提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3年第12期1069-1073,共5页
目的探讨凝血酶原时间(PT)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冠心病(CHD)患者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接受PCI治疗的1209例CHD患者,排除基线资料不全以及失访的患者,最终纳入1152... 目的探讨凝血酶原时间(PT)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冠心病(CHD)患者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接受PCI治疗的1209例CHD患者,排除基线资料不全以及失访的患者,最终纳入1152例。终点事件是生物学死亡,平均随访时间为(29.7±17.0)个月。根据PT中位数分为2组:低组(PT<12.4,n=574)和高组(PT≥12.4,n=578)。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评估PT在随访期间对结局的预测价值,采用Kaplan-Meier进行生存分析。结果两组间年龄、糖尿病史、球蛋白、血小板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收缩压、舒张压、白细胞计数和谷草转氨酶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PT组的死亡发生率明显高于低PT组(P=0.010)。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PT是死亡事件的独立预测因子[校正后的HR为1.058(1.001~1.118),P=0.046]。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示,PT的曲线下面积为0.639。Kaplan-Meier曲线分析,两组间生存情况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P<0.05)。结论PT与死亡独立相关,其可能是PCI术后CHD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血酶原时间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术后 随访 预测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