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库尔勒市甘草种植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1
作者 阿力木江·克来木 热衣汗·玉素甫 +2 位作者 海力且木·司马义 阿衣努尔·买买提 吐尔逊·艾比布拉 《农业科技通讯》 2025年第8期26-27,31,共3页
甘草作为一种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药用植物,在医药、食品和化妆品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随着人们健康消费需求的持续增长,甘草市场呈现升温态势,甘草种植产业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作者在生产实践的基础上,分析了库尔勒市甘草种植现... 甘草作为一种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药用植物,在医药、食品和化妆品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随着人们健康消费需求的持续增长,甘草市场呈现升温态势,甘草种植产业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作者在生产实践的基础上,分析了库尔勒市甘草种植现状,总结了库尔勒甘草种植产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发展建议,以期为库尔勒甘草产业的发展提供科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 现状 问题 对策 库尔勒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库尔勒市机采棉栽培技术及提质增效建议
2
作者 阿力木江·克来木 阿依努尔·买买提 +1 位作者 海力且木·司马义 茹仙古丽·亚森 《中国棉花》 2025年第5期68-71,74,共5页
为促进棉花生产健康发展,切实保障社会供给需求,提高棉花供应质量,有效规避市场波动对棉农收益的影响,深入推进机采棉提质增效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在生产实践基础上,从播前准备、品种选择、栽培模式及病虫害防治、水肥运筹、化学脱叶催... 为促进棉花生产健康发展,切实保障社会供给需求,提高棉花供应质量,有效规避市场波动对棉农收益的影响,深入推进机采棉提质增效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在生产实践基础上,从播前准备、品种选择、栽培模式及病虫害防治、水肥运筹、化学脱叶催熟、机械采收等方面总结了新疆库尔勒机采棉栽培技术,重点剖析了当前制约当地机采棉品质提升与效益增长的核心问题,并从建立机采棉农艺配套栽培技术、加强技术研发与创新并完善补贴政策、提高机采棉脱叶催熟技术、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建设4个方面提出针对性建议,为进一步提升当地机采棉品质和效益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尔勒 机采棉 栽培技术 提质增效 播前准备 品种选择 栽培模式 技术推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外源物质对化学封顶棉花生物量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阿力木江·克来木 赵强 +3 位作者 占东霞 努尔曼古丽·巴图尔 崔延楠 娄善伟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11-421,共11页
【目的】研究盛花期喷施不同外源物质对化学封顶棉花叶绿素含量、生物量积累、产量形成及纤维品质的影响,优化化学封顶技术,为优质棉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棉花品种新陆早72号为材料,盛花期(7月17日)喷施8种不同外源物质,分别为:... 【目的】研究盛花期喷施不同外源物质对化学封顶棉花叶绿素含量、生物量积累、产量形成及纤维品质的影响,优化化学封顶技术,为优质棉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棉花品种新陆早72号为材料,盛花期(7月17日)喷施8种不同外源物质,分别为:T1,0.4mmol/L6-BA;T2,35mmol/L辛酸甲酯;T3,30g/hm2调酸环钙;T4,35mmol/L癸酸甲酯;T5,0.24mmol/L复硝酚钠;T6,0.056mmol/LDA-6;T7,0.096mmol/LNAA;T8,0.01mmol/L三十烷醇;CK,清水。在喷施药后0、14、28和42d时测定9株代表性棉株各部位的干物质重,在喷施药后0、7、14和21d时测定棉花倒四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8种外源物质在改善棉花叶绿素含量,生物量、产量及品质上均有一定作用,辛酸甲酯(T2)、萘乙酸钠(T7)、复硝酚钠(T5)调环酸钙(T3)等能提高叶绿素含量,增加生物量积累,提高籽棉产量,利于品质提升,其中辛酸甲酯(T2)与对照比能显著提高叶绿素含量10%以上、有利于生物量积累与分配,单株铃数增加9.15%,籽棉产量增加25.50%,提高纤维长度、整齐度、比强度、伸长率等整体效果最优。【结论】在盛花期叶面喷施不同外源物质可以有效的提高叶绿素含量,成铃数、铃重增加及纤维长度,增长效果明显。辛酸甲酯能显著提高叶绿素含量、干物质积累与分配,并提高单铃重和籽棉产量,其次萘乙酸钠、复硝酚钠、调环酸钙、6-BA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不同外源物质 化学封顶 生物量 产量 纤维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揭膜时间对北疆棉花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占东霞 阿力木江·克来木 +1 位作者 赵强 依尔登毕力克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36-43,共8页
为了明确北疆棉田最合适的揭膜时间,以棉花品种新陆早42号为材料,于2018—2019年设置第1次灌溉前10 d(T10)、前1 d(T1)和第2次灌溉前1 d(E1)3个揭膜时期,以全生育期覆膜为对照(CK),测定棉花农艺性状、各器官干物质积累动态变化、产量和... 为了明确北疆棉田最合适的揭膜时间,以棉花品种新陆早42号为材料,于2018—2019年设置第1次灌溉前10 d(T10)、前1 d(T1)和第2次灌溉前1 d(E1)3个揭膜时期,以全生育期覆膜为对照(CK),测定棉花农艺性状、各器官干物质积累动态变化、产量和田间残膜量,研究不同揭膜时间对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揭膜降低了0~40 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且揭膜时间越早,土壤含水量越低。棉花吐絮期,与CK相比,T10和T1处理棉花株高分别降低4.4%~18.8%和4.2%~19.7%,主茎叶片数分别降低4.8%~16.3%和2.7%~22.8%,果枝数分别降低2.8%~26.0%和4.7%~18.0%。T10和T1处理棉花单株铃质量分别较CK降低28.0%和11.7%(2018年盛絮期)、33.9%和25.8%(2019年初絮期),而E1处理与CK差异较小。2018年E1处理皮棉产量显著高于CK,增幅为15.1%,而2019年与CK无显著差异;T10和T1处理皮棉产量较CK分别降低4.4%~23.2%和11.8%~17.2%。T10、T1、E1处理0~10 cm土层残膜量分别较CK降低54.6%、54.8%、58.6%,而不同时间揭膜处理对10~20 cm、20~30 cm土层残膜量无显著影响。综上可知,在北疆地区,棉花地膜覆盖的适宜期为播种至第2次灌溉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揭膜 土壤水分 生长发育 皮棉产量 残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