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市域社会治理地方立法:功能定位、模式选择与实现路径 被引量:2
1
作者 阿力木·沙塔尔 林星君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9-107,共9页
立法是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依托。目前,各地对于市域社会治理的立法还在探索之中,市域社会治理地方立法存有功能定位不确定、立法模式尚未形成共识的问题。从现实需求和基础理论出发,市域社会治理地方立法的功能定位应选择促进型,... 立法是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依托。目前,各地对于市域社会治理的立法还在探索之中,市域社会治理地方立法存有功能定位不确定、立法模式尚未形成共识的问题。从现实需求和基础理论出发,市域社会治理地方立法的功能定位应选择促进型,构筑“全域综合性立法为主,单域集合性立法为辅”的复合型立法模式,以地方特色与共性经验相融合的立法路径,实现更高效引领和保障市域社会治理的目标,为市域社会治理地方立法工作提供理论基础与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域社会治理 地方立法 促进型法 地方特色与共性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爱国统一战线”的规范意义及规范体系构建 被引量:9
2
作者 阿力木·沙塔尔 胡弘弘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9-75,共7页
宪法文本是理解"爱国统一战线"的重要基础,也是"爱国统一战线"体系建构的根本依据。我国宪法修正案关于爱国统一战线表述的变化是我国"爱国统一战线"内在规范演变的缩影。2018年宪法修改使爱国统一战线... 宪法文本是理解"爱国统一战线"的重要基础,也是"爱国统一战线"体系建构的根本依据。我国宪法修正案关于爱国统一战线表述的变化是我国"爱国统一战线"内在规范演变的缩影。2018年宪法修改使爱国统一战线的对象得以扩大,研究"爱国统一战线"规范体系建构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时代主题的回应。宪法文本中"爱国统一战线"及相关表述具有祖国统一、民族复兴、"爱国者"范围、多党合作和人民政协等多主体多层次的价值内涵,证成了新时代大统战新格局需要整体性的制度思维。整合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中华民族认同为核心的融贯内容,以及注重党内法规和宪法规范的协同化衔接,是未来实现"爱国统一战线"规范体系整体构建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国统一战线 规范意义 中华民族 祖国统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