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甜瓜籽油超临界CO_2萃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阿依古丽.塔什波拉提 郑健琨 +1 位作者 姑丽巴哈.艾合买提 张静 《粮油食品科技》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3-46,88,共5页
以新疆甜瓜籽为原料,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SFE-CO2)研究了甜瓜籽油的萃取工艺,并对油中脂肪酸成分进行了气相色谱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甜瓜籽油较适宜的超临界CO2萃取工艺为:萃取压力25 MPa,萃取温度45℃,分离温度40℃,时间70 min... 以新疆甜瓜籽为原料,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SFE-CO2)研究了甜瓜籽油的萃取工艺,并对油中脂肪酸成分进行了气相色谱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甜瓜籽油较适宜的超临界CO2萃取工艺为:萃取压力25 MPa,萃取温度45℃,分离温度40℃,时间70 min,在此工艺下新疆甜瓜籽油的收率达47.58%。气相色谱分析结果表明:新疆甜瓜籽油主要成分为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88.92%。脂肪酸中亚油酸含量72.35%,油酸含量16.29%,棕榈酸含量7.89%,硬脂酸含量4.33%。新疆甜瓜籽油作为植物性新油源具有较高的开发和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甜瓜籽油 超临界CO2萃取工艺 正交实验 气相色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种草籽油的超临界CO_2萃取及其GC-MS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阿依古丽.塔什波拉提 郑健琨 +1 位作者 沙拉买提.托乎体 杨飞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099-1102,共4页
以新疆瘤果黑种草籽为原料,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SFE-CO2)研究了瘤果黑种草籽油的萃取工艺,并对其化学成分进行了GC-MS分析。得到瘤果黑种草籽油较适宜的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20 MPa,萃取温度35℃,萃取时间2 h,CO2流量20 kg/h。在该工... 以新疆瘤果黑种草籽为原料,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SFE-CO2)研究了瘤果黑种草籽油的萃取工艺,并对其化学成分进行了GC-MS分析。得到瘤果黑种草籽油较适宜的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20 MPa,萃取温度35℃,萃取时间2 h,CO2流量20 kg/h。在该工艺条件下,黑种草籽油的得油率达36.33%。GC-MS检测出6种脂肪酸成分,主要为不饱和脂肪酸,其中,亚油酸质量分数60.95%,油酸质量分数20.54%,8,11-二十碳二烯酸质量分数2.43%,不饱和脂肪酸的质量分数近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CO2萃取 黑种草籽油 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中药现代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CO_2萃取维药芹菜籽油药用成分 被引量:3
3
作者 阿依古丽.塔什波拉提 郑建琨 +2 位作者 张静 阿布力米提.伊力 阿吉艾克拜尔.艾萨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49-151,共3页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提取维药芹菜籽药用有效成分,用L9(34)正交试验对萃取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超临界萃取芹菜籽挥发油最佳工艺为:萃取温度35℃,萃取压力15MPa,萃取时间90min。在最佳条件下芹菜籽挥发油的得率为7.55%.用GC...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提取维药芹菜籽药用有效成分,用L9(34)正交试验对萃取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超临界萃取芹菜籽挥发油最佳工艺为:萃取温度35℃,萃取压力15MPa,萃取时间90min。在最佳条件下芹菜籽挥发油的得率为7.55%.用GC-MS联用技术鉴定出22种化合物。鉴定出的化合物含量占总挥发油的94.58%,其中主要成分为瑟丹内酯(45.7%)、苯并呋喃酮类(19.72%)、正丁基苯并呋喃酮(8.81%)等药用活性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芹菜籽 超临界CO2萃取 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设计优化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芜荽籽油的工艺 被引量:3
4
作者 阿依古丽.塔什波拉提 故丽巴哈.艾合买提 +1 位作者 斯力米古力.阿布提 李慕春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2期121-124,138,共5页
[目的]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技术萃取新疆地产的芫荽籽油,并对其工艺进行优化。[方法]以新疆地产芫荽籽为研究对象,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以芫荽籽油的提取率为指标,先利用单因素试验,分别考察了原料粒度、携带剂种类、携带剂用量... [目的]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技术萃取新疆地产的芫荽籽油,并对其工艺进行优化。[方法]以新疆地产芫荽籽为研究对象,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以芫荽籽油的提取率为指标,先利用单因素试验,分别考察了原料粒度、携带剂种类、携带剂用量、萃取压力、温度、时间以及分离温度7个因素对芫荽籽油收率的影响,筛选了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芫荽籽油的工艺参数,然后用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设计,重点探讨了萃取压力、温度、时间以及分离温度对芫荽籽油收率的影响,优化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芫荽籽油工艺。[结果]研究表明,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新疆芫荽籽油较适宜的工艺条件为:以料液比为1∶0.6的乙醇作为携带剂,萃取压力为20 MPa,萃取温度为55℃,萃取时间为60 min,分离温度为30℃,油脂提取率可达14.99%,得到具有怡人芳香气味的芫荽籽油。[结论]研究建立了新疆芫荽籽油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工艺,可为新疆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维吾尔药的二次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工艺 芫荽籽油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试验优化新疆芫荽中总黄酮提取工艺 被引量:1
5
作者 阿依古丽.塔什波拉提 故丽巴哈.艾合买提 阿不力孜.艾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22期1-4,16,共5页
[目的]优化新疆芫荽中总黄酮提取工艺。[方法]以新疆芫荽地上部分为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设计,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提取液中总黄酮提取率。[结果]新疆芫荽地上部分总黄酮优化后提取工艺:提取溶剂(乙醇)浓度为40%,提取时间为12... [目的]优化新疆芫荽中总黄酮提取工艺。[方法]以新疆芫荽地上部分为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设计,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提取液中总黄酮提取率。[结果]新疆芫荽地上部分总黄酮优化后提取工艺:提取溶剂(乙醇)浓度为40%,提取时间为120 min,固液比为1∶15,提取温度为60℃,粒度为40目,提取次数为2。在上述工艺条件下,黄酮提取率达3.28%。[结论]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后的新疆芫荽地上部分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是合理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芫荽 醇提取工艺 总黄酮 紫外可见光谱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棕色彩棉内在品质近红外光谱无损检测方法研究
6
作者 阿依古丽.塔什波拉提 李慕春 +3 位作者 宋良辉 韩飞 苏比努尔.哈力木拉提 孙素琴 《中国棉花》 2018年第5期30-35,共6页
为了探索快速、简便、无损、高效的棕色彩棉品质的检测方法,提出了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偏最小二乘回归法(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PLS)快速无损检测棕色彩棉品质指标的方法。利用近红外光谱仪采集了651份新疆不同收获年份... 为了探索快速、简便、无损、高效的棕色彩棉品质的检测方法,提出了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偏最小二乘回归法(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PLS)快速无损检测棕色彩棉品质指标的方法。利用近红外光谱仪采集了651份新疆不同收获年份、不同品种的棕色彩棉样品的近红外光谱,选取1 300~1 670 nm和1 870~2 430 nm组合波段为建模波段,采用Savitzky-Golay平滑+Savitzky-Golay一阶导数光谱预处理方法和PLS法分别建立棕色彩棉马克隆值和断裂伸长率的近红外光谱定量校正模型。结果表明,该定量校正模型的预测性能较好,能够应用于棕色彩棉马克隆值和断裂伸长率的无损快速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棕色彩棉 近红外光谱 马克隆值 断裂伸长率 定量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CO_2萃取地产孜然芹果实油工艺优化 被引量:4
7
作者 沙拉买提.托乎提 阿依古丽.塔什波拉提 麦尔布哈.阿不都热西提 《中国酿造》 CAS 2012年第11期106-109,共4页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SCF)萃取孜然芹果实油优化萃取工艺。以孜然芹果实油得率为指标,运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萃取压力、萃取温度、CO2流量和萃取时间以对油得率的影响。确定了超临界CO2萃取孜然芹果实油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SCF)萃取孜然芹果实油优化萃取工艺。以孜然芹果实油得率为指标,运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萃取压力、萃取温度、CO2流量和萃取时间以对油得率的影响。确定了超临界CO2萃取孜然芹果实油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30MPa、萃取温度60℃、CO2流量10kg/h,萃取时间为120min、在此条件下油的得率为8.79%,与水蒸气蒸馏萃取(4.50%)相比超临界萃取效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CO2萃取 孜然芹果实油 正交试验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近红外光谱仪对彩棉色度的测定技术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王红丽 阿依古丽.塔什波拉提 +2 位作者 韩飞 陈国通 李慕春 《中国棉花》 2018年第5期36-40,共5页
为建立1种快速检测棕色彩棉纤维色度值的方法,收集150份代表性样本,进行了光谱采集及相应化学色度值测定,采用二阶平滑导数及多元散射校正等方法对光谱预处理,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对试验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建立棕色彩棉纤维的色度近红外反... 为建立1种快速检测棕色彩棉纤维色度值的方法,收集150份代表性样本,进行了光谱采集及相应化学色度值测定,采用二阶平滑导数及多元散射校正等方法对光谱预处理,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对试验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建立棕色彩棉纤维的色度近红外反射光谱校正模型。结果表明:色度值近红外校正模型相关系数为0.984,校正标准误差0.638,交叉验证标准误差0.813,预测值标准误差为0.589。说明预测集样本达到较好的预测效果。表明应用该模型对棕色彩棉色度值具有很好的预测性,该应用模型可以快速检测棕色彩棉纤维色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色彩棉 近红外光谱 色度 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