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海藻酸钠栓塞对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早期肝功能损伤及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
9
1
作者
顾朋
黄伍奎
+6 位作者
刘墨
王海林
樊喜文
阿不拉江
袁少华
刘登尧
杨树法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1期14-16,共3页
目的探讨海藻酸钠栓塞(海藻酸钠-TACE)对原发性肝癌(PHC)介入治疗早期肝功能损伤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21例接受海藻酸钠-TACE治疗的PHC患者,所有患者术前1周及术后第5天抽血检查,对肝功能做Child分级,并记录术后并发症情况,对TACE前后...
目的探讨海藻酸钠栓塞(海藻酸钠-TACE)对原发性肝癌(PHC)介入治疗早期肝功能损伤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21例接受海藻酸钠-TACE治疗的PHC患者,所有患者术前1周及术后第5天抽血检查,对肝功能做Child分级,并记录术后并发症情况,对TACE前后肝功能和并发症进行分析,探讨术后并发症与术前肝功能Child分级的关系。结果 1海藻酸钠-TACE术后第5天患者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较术前均升高,血清白蛋白(ALB)较术前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第5天血清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海藻酸钠-TACE术后出现的并发症有发热、肝区疼痛、腹胀、恶心、呕吐、乏力、腹腔积液、感染,主要为发热和肝区疼痛,分别占90.5%和76.2%,其次为乏力、恶心。3术后与术前肝功能Child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肝功能Child A级与Child B级患者术后发热、肝区疼痛、腹胀、恶心、呕吐、腹腔积液、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功能Child A级乏力发生率18.2%低于肝功能Child B级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HC患者TACE术中使用海藻酸钠栓塞,术后存在较轻的肝功能受损,不会导致术后肝功能Child分级的改变,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酸钠栓塞
原发性肝癌
介入治疗
肝功能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室间隔缺损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
1
2
作者
木拉提.瓦克力
阿不拉江
乔峻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6年第6期434-435,共2页
目的探讨室间隔缺损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外科治疗时机和手术方法。方法自1987年9月至2005年12月期间,我们共施行外科手术治疗室间隔缺损(VSD)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AI)87例,其中属动脉干下型室间隔缺损者60例、膜周型者27例。手术均...
目的探讨室间隔缺损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外科治疗时机和手术方法。方法自1987年9月至2005年12月期间,我们共施行外科手术治疗室间隔缺损(VSD)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AI)87例,其中属动脉干下型室间隔缺损者60例、膜周型者27例。手术均采用全身中度低温体外循环。4例直接修补室间隔缺损,余均采取补片修补术。对主动脉瓣病变,施行瓣膜成形术31例,10例无法做者则施行主动脉瓣置换手术,其余46例单纯行室间隔补片修补术,对主动脉瓣未做特殊处理。结果手术效果满意。术后随访6个月至10年,全组病例无死亡,心功能Ⅰ级55例,Ⅱ级32例。结论对室间隔缺损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患者进行同期外科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间隔缺损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心脏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西杂公牛强度肥育试验研究
3
作者
韩忠
周光瑞
+9 位作者
热合曼江
迪力夏提
凌之康
艾尼.阿木提
赵祥增
刘建国
色衣提.司马义
阿不拉江
胡小明
赵德钰
《草食家畜》
2000年第3期36-39,共4页
本试验探讨西杂公牛在高精料型日粮短期强度育肥条件下的产肉性能。选择15~20月龄、体重在400kg左右的西杂公牛18头,采用自治区畜禽繁育改良总站提供的育肥牛日粮配方,分别在莎车和疏勒两县进行试验。两组经过强度肥育的西杂公牛宰...
本试验探讨西杂公牛在高精料型日粮短期强度育肥条件下的产肉性能。选择15~20月龄、体重在400kg左右的西杂公牛18头,采用自治区畜禽繁育改良总站提供的育肥牛日粮配方,分别在莎车和疏勒两县进行试验。两组经过强度肥育的西杂公牛宰前活重分别达到50866kg和50313kg,日增重达到1137g和1060g,屠宰率分别为6090%和5570%,净肉率分别为4993%和4566%。因饲养管理方式的不同,两组试验结果有较大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杂公牛
肥育试验
宰前活重
日增重
屠宰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海藻酸钠栓塞对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早期肝功能损伤及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
9
1
作者
顾朋
黄伍奎
刘墨
王海林
樊喜文
阿不拉江
袁少华
刘登尧
杨树法
机构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介入诊疗科/介入室
出处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1期14-16,共3页
基金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支疆项目(项目编号:201491186)
新疆医科大学科研创新基金项目(项目编号:XJC2013118)
文摘
目的探讨海藻酸钠栓塞(海藻酸钠-TACE)对原发性肝癌(PHC)介入治疗早期肝功能损伤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21例接受海藻酸钠-TACE治疗的PHC患者,所有患者术前1周及术后第5天抽血检查,对肝功能做Child分级,并记录术后并发症情况,对TACE前后肝功能和并发症进行分析,探讨术后并发症与术前肝功能Child分级的关系。结果 1海藻酸钠-TACE术后第5天患者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较术前均升高,血清白蛋白(ALB)较术前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第5天血清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海藻酸钠-TACE术后出现的并发症有发热、肝区疼痛、腹胀、恶心、呕吐、乏力、腹腔积液、感染,主要为发热和肝区疼痛,分别占90.5%和76.2%,其次为乏力、恶心。3术后与术前肝功能Child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肝功能Child A级与Child B级患者术后发热、肝区疼痛、腹胀、恶心、呕吐、腹腔积液、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功能Child A级乏力发生率18.2%低于肝功能Child B级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HC患者TACE术中使用海藻酸钠栓塞,术后存在较轻的肝功能受损,不会导致术后肝功能Child分级的改变,安全性较高。
关键词
海藻酸钠栓塞
原发性肝癌
介入治疗
肝功能
并发症
Keywords
Sodium alginate gelation
Primary hepatic carcinoma
Intervention therapy
Liver function
Complications
分类号
R735.7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室间隔缺损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
1
2
作者
木拉提.瓦克力
阿不拉江
乔峻
机构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外科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心脏外科
出处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6年第6期434-435,共2页
文摘
目的探讨室间隔缺损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外科治疗时机和手术方法。方法自1987年9月至2005年12月期间,我们共施行外科手术治疗室间隔缺损(VSD)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AI)87例,其中属动脉干下型室间隔缺损者60例、膜周型者27例。手术均采用全身中度低温体外循环。4例直接修补室间隔缺损,余均采取补片修补术。对主动脉瓣病变,施行瓣膜成形术31例,10例无法做者则施行主动脉瓣置换手术,其余46例单纯行室间隔补片修补术,对主动脉瓣未做特殊处理。结果手术效果满意。术后随访6个月至10年,全组病例无死亡,心功能Ⅰ级55例,Ⅱ级32例。结论对室间隔缺损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患者进行同期外科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
室间隔缺损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心脏外科手术
Keywords
Heart septal defects
Aortic valve insufficiency
Cardiac surgical procedures
分类号
R654.2 [医药卫生—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西杂公牛强度肥育试验研究
3
作者
韩忠
周光瑞
热合曼江
迪力夏提
凌之康
艾尼.阿木提
赵祥增
刘建国
色衣提.司马义
阿不拉江
胡小明
赵德钰
机构
自治区畜禽繁育改良总站
莎车县畜牧局
疏勒县畜牧局
喀什地区畜牧技术推广中心站
出处
《草食家畜》
2000年第3期36-39,共4页
基金
1998-1999年全国农牧渔业丰收计划
文摘
本试验探讨西杂公牛在高精料型日粮短期强度育肥条件下的产肉性能。选择15~20月龄、体重在400kg左右的西杂公牛18头,采用自治区畜禽繁育改良总站提供的育肥牛日粮配方,分别在莎车和疏勒两县进行试验。两组经过强度肥育的西杂公牛宰前活重分别达到50866kg和50313kg,日增重达到1137g和1060g,屠宰率分别为6090%和5570%,净肉率分别为4993%和4566%。因饲养管理方式的不同,两组试验结果有较大的差异。
关键词
西杂公牛
肥育试验
宰前活重
日增重
屠宰率
分类号
S823.94 [农业科学—畜牧学]
S823.6 [农业科学—畜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海藻酸钠栓塞对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早期肝功能损伤及并发症的影响
顾朋
黄伍奎
刘墨
王海林
樊喜文
阿不拉江
袁少华
刘登尧
杨树法
《中国实用医药》
2017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室间隔缺损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外科治疗
木拉提.瓦克力
阿不拉江
乔峻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西杂公牛强度肥育试验研究
韩忠
周光瑞
热合曼江
迪力夏提
凌之康
艾尼.阿木提
赵祥增
刘建国
色衣提.司马义
阿不拉江
胡小明
赵德钰
《草食家畜》
200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