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那洛肽与乳果糖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效果比较 被引量:5
1
作者 阳燕琳 阳淑容 曾贵利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3年第2期118-122,共5页
目的比较利那洛肽与乳果糖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BS-C)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5月诊断为IBS-C 6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2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利那洛肽治疗,对照组给予乳果糖治疗,2组各29例完成研究,... 目的比较利那洛肽与乳果糖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BS-C)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5月诊断为IBS-C 6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2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利那洛肽治疗,对照组给予乳果糖治疗,2组各29例完成研究,脱落和剔除病例仅用于分析药物首剂起效时间和安全性。比较2组首剂24 h内自主排便(SBM)发生率、主要疗效评价指标[主要疗效有效率、腹痛有效率、完全自主排便(CSBM)有效率]及其补充指标[SBM、CSBM、腹痛评分]、次要疗效评价指标[症状总积分、肠易激综合征症状严重程度量表(IBS-SSS)总积分、医院焦虑与抑郁量表(HADS)评分]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首剂24 h内SBM发生率及主要疗效有效率、腹痛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SBM和CSBM较治疗前增加,而腹痛评分、症状总积分、IBS-SSS总积分、HAD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前后腹痛评分差值、症状总积分差值和IBS-SSS总积分差值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停药8周后,2组IBS-SSS总积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但较治疗后有所升高(P<0.05)。治疗前与停药8周后IBS-SSS总积分差值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临床研究过程中,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那洛肽治疗IBS-C较乳果糖起效更快,在改善腹痛和整体症状方面优于乳果糖,而在排便次数、心理状况和不良反应方面二者相当,但远期疗效可能优于乳果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利那洛肽 乳果糖 自主排便 腹痛 症状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