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尿中嘌呤衍生物估测瘤胃微生物蛋白产量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
作者 阳伏林 王虎成 +1 位作者 郭旭生 龙瑞军 《草业学报》 CSCD 2008年第1期121-129,共9页
反刍动物尿中嘌呤衍生物包括尿囊素、尿酸、黄嘌呤和次黄嘌呤,尿中嘌呤衍生物是一种很好的估测瘤胃微生物蛋白合成量的标记物。本研究就动物内源嘌呤排泄、尿中嘌呤衍生物排泄量与嘌呤吸收量关系模型建立、全收尿法和点尿法计算微生物... 反刍动物尿中嘌呤衍生物包括尿囊素、尿酸、黄嘌呤和次黄嘌呤,尿中嘌呤衍生物是一种很好的估测瘤胃微生物蛋白合成量的标记物。本研究就动物内源嘌呤排泄、尿中嘌呤衍生物排泄量与嘌呤吸收量关系模型建立、全收尿法和点尿法计算微生物蛋白供给以及最近对不同动物(包括绵羊、黄牛、山羊、水牛、牦牛、骆驼、驼羊)嘌呤衍生物排泄的研究等方面,阐述用尿中嘌呤代谢物估测瘤胃微生物蛋白产量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刍动物 嘌呤衍生物 微生物蛋白 点尿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升高和降水减少对半干旱区春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协同影响 被引量:14
2
作者 张凯 王润元 +6 位作者 王鹤龄 赵鸿 赵福年 阳伏林 陈斐 齐月 雷俊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13-421,共9页
为探索和验证未来气候变化对半干旱雨养区春小麦生产的影响,了解春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对增温和降水减少协同响应的基本特征,采用开放式红外增温系统装置和水分控制观测场,设置不同温度[增温0℃(对照)、增温1.0℃、增温2.0℃]和水分梯度... 为探索和验证未来气候变化对半干旱雨养区春小麦生产的影响,了解春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对增温和降水减少协同响应的基本特征,采用开放式红外增温系统装置和水分控制观测场,设置不同温度[增温0℃(对照)、增温1.0℃、增温2.0℃]和水分梯度(正常降水、降水减少30%)模拟气候变化对半干旱区春小麦产量、生物量、穗部性状以及株高、叶面积、叶绿素和叶片净光合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升高和降水减少在春小麦的籽粒产量和生物产量上均表现出显著的协同作用。在不增温、增温1.0℃、增温2.0℃下降水减少30%处理比正常降水处理分别减产24.41%、12.93%和27.38%,生物量分别减少19.25%、10.31%和22.11%。因为籽粒产量的降幅略大于生物产量的降幅,所以导致经济系数降低。温度升高和降水减少抑制了春小麦穗的形成,在各增温条件下,穗长、穗重、总小穗数、穗粒数、穗粒重、千粒重表现为降水减少30%处理低于正常降水处理,而无效小穗数和不孕率表现为降水减少30%处理高于正常降水处理。温度升高和降水减少的协同作用对春小麦叶片净光合速率有极显著影响,对叶面积和叶绿素含量有显著影响。二因子协同作用使春小麦叶片净光合速率降低,导致春小麦株高、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和茎秆重降低。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开展气候变暖下春小麦的响应与适应研究和未来半干旱区春小麦的安全种植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升高 降水减少 春小麦 生长发育 产量 半干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产气法评定天祝几种高山植物的抗营养因子及饲用潜力 被引量:24
3
作者 丁学智 龙瑞军 +2 位作者 阳伏林 史海山 黄小丹 《草业学报》 CSCD 2007年第1期24-29,共6页
比较和分析了6种富含单宁的家畜可饲高山植物粗蛋白、酸性洗涤纤维、粗灰分的含量,并对其酚类物质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合体外产气技术(in vitrogas production method),对各种植物和添加聚乙烯二醇(PEG)的体外产气量和干物质降解率进... 比较和分析了6种富含单宁的家畜可饲高山植物粗蛋白、酸性洗涤纤维、粗灰分的含量,并对其酚类物质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合体外产气技术(in vitrogas production method),对各种植物和添加聚乙烯二醇(PEG)的体外产气量和干物质降解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灌木粗蛋白含量较高,藏沙棘高达14.3%,缩合单宁含量随植物品种不同而变化,藏沙棘、金露梅和珠芽蓼含量分别为42.45,35.24,32.98 g/kg(DM)。添加PEG后,珠芽蓼、藏沙棘、金露梅和鬼箭锦鸡儿的产气量分别增加了36.9%,38.9%,16.4%和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山饲草 单宁 体外产气 聚乙烯二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海拔地区春小麦干物质积累与水热条件的关系 被引量:3
4
作者 马兴祥 陈雷 +2 位作者 王鹤林 丁文魁 阳伏林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2-56,共5页
为了探索气候变化情景下农作物种植应对措施,采用分期播种法,研究了高海拔旱作区不同气候情景对春小麦干物质积累过程中降水、热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春小麦干物质积累量与积温、降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干物质积累期间的积温每增加50℃.d... 为了探索气候变化情景下农作物种植应对措施,采用分期播种法,研究了高海拔旱作区不同气候情景对春小麦干物质积累过程中降水、热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春小麦干物质积累量与积温、降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干物质积累期间的积温每增加50℃.d,累积生长量增加0.2 g.株-1.d-1;降水量增加10 mm,累积生长量增加0.11 g.株-1.d-1。计算两年不同播期水、热耦合指数,具有指数大干物质积累多,反之则有减少的趋势。在水、热要素中,降水在旱地春小麦干物质积累过程中的贡献更突出。最终干物质积累量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干物质积累量增加,产量增加。根据干物质积累特点和不同气候条件提出了种植应对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海拔地区 旱地春小麦 干物质积累 水热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春玉米灾损风险评估 被引量:1
5
作者 齐月 阳伏林 +2 位作者 姚玉璧 王润元 房世波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52-358,共7页
干旱是影响西北地区春玉米生产的主要气象灾害。应用甘肃省1980—2011年71个县(市)的春玉米播种面积和总产量资料,以风险理论为基础,采用风险评估技术方法,探讨了甘肃省县、市春玉米产量在干旱气候条件下的波动和减产的风险水平,通过正... 干旱是影响西北地区春玉米生产的主要气象灾害。应用甘肃省1980—2011年71个县(市)的春玉米播种面积和总产量资料,以风险理论为基础,采用风险评估技术方法,探讨了甘肃省县、市春玉米产量在干旱气候条件下的波动和减产的风险水平,通过正态分布判别和偏态分布正态化,研究了西北地区春玉米不同年型减产率变化特征,分析了甘肃省玉米产量灾害风险的空间分布规律,以期为防灾减灾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不同等级风险区域呈整体上分散、小面积连片的特点,河西地区减产率最高,其次为陇中地区。高风险区主要集中在陇东地区的东部,较高风险区分布在陇中、陇东大部分地区,河西地区通过灌溉可有效缓解旱灾,风险较低。不同减产率等级下风险分析可为春玉米产量风险预测及抗灾减损、农业保险指数制定和农业保险赔付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玉米 干旱 减产率 风险概率 变异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菌草幼叶及根转录组功能基因测序及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周晶 陈思齐 +3 位作者 史文娇 阳伏林 林辉 林占熺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43-155,共13页
巨菌草生物量巨大,根系发达,是一种理想的水土保持、防风固沙禾本科C4植物。为了探讨巨菌草转录组信息,对其幼叶、根样本进行Illumina高通量测序和差异表达基因分析。经组装拼接共获得210806个转录本(transcripts)和150336条单基因簇(un... 巨菌草生物量巨大,根系发达,是一种理想的水土保持、防风固沙禾本科C4植物。为了探讨巨菌草转录组信息,对其幼叶、根样本进行Illumina高通量测序和差异表达基因分析。经组装拼接共获得210806个转录本(transcripts)和150336条单基因簇(unigene),平均长度分别为760和642 bp。将获得的unigene与通用公共数据库进行比对,共有88765条unigene获得了基因注释。通过将巨菌草幼叶与根进行比较,共鉴定到5735个差异表达基因(DEGs),其中上调3435个,下调2300个。对DEGs做GO功能分析,上调DEGs主要集中在电子传递,碳水化合物代谢,金属离子结合等过程,下调DEGs则与代谢过程,催化活性,小分子代谢过程等相关。KEGG pathway富集分析共得到120条代谢通路,其中参与光合生物的固碳作用通路DEGs富集程度最高;参与次生代谢物的生物合成通路的DEGs数目最多。对DEGs转录因子分析显示,bHLH和WRKY是调控叶、根差异表达的主要转录因子。研究结果极大地丰富了巨菌草转录组信息,为今后巨菌草分子生物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数据资源,同时为巨菌草品种改良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菌草 转录组 差异表达基因 转录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藻多糖对肉兔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被引量:11
7
作者 张磊 韩雪林 +3 位作者 张娟 李苏涛 史文娇 阳伏林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59-168,共10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岩藻多糖对肉兔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内脏器官指数、血清生化指标和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为岩藻多糖作为抗生素替代物在肉兔日粮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从200只35日龄健康断奶福建黄兔中选取36只体重... 本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岩藻多糖对肉兔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内脏器官指数、血清生化指标和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为岩藻多糖作为抗生素替代物在肉兔日粮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从200只35日龄健康断奶福建黄兔中选取36只体重相近的试验兔,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Ⅱ、Ⅲ组分别饲喂添加100、200和300 mg·kg^(-1)岩藻多糖的日粮,预试期5 d,正试期22d。结果表明:1)试验Ⅲ组末重、平均日采食量(ADFI)、平均日增重(ADG)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料重比(F/G)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试验Ⅲ组宰前活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他各项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3)各试验组胸腺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组间脾脏指数和圆小囊指数均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Ⅱ和Ⅲ组蚓突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他各项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4)试验Ⅲ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含量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试验Ⅰ和Ⅱ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胆固醇(CHO)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Ⅲ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试验组丙二醛(MDA)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试验Ⅲ组显著高于Ⅰ组(P<0.05)。其他各项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5)各试验组干物质(DM)、中性洗涤纤维(NDF)、粗灰分(Ash)表观消化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Ⅲ组酸性洗涤纤维(ADF)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组粗蛋白(CP)表观消化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日粮中添加岩藻多糖可显著提高肉兔ADFI和ADG,显著降低F/G,提高内脏器官指数和抗氧化能力,同时显著提高日粮中DM、ADF、NDF和Ash表观消化率,在本试验条件下,添加水平为300 mg·kg^(-1)时,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兔 岩藻多糖 生长性能 血清生化指标 养分表观消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氏乳杆菌和不同糖类联用对紫花苜蓿青贮营养成分、发酵品质、瘤胃降解率及有氧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8
8
作者 凌文卿 张磊 +6 位作者 李珏 冯启贤 李妍 周燚 刘一佳 阳伏林 周晶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22-134,共13页
旨在研究布氏乳杆菌和不同糖类联用对紫花苜蓿青贮营养成分、发酵品质、瘤胃降解率以及有氧稳定性的影响。以紫花苜蓿为原料,采用了4种处理:LB(添加1×10^(6)cfu·g^(-1)布氏乳杆菌);GLB(添加1×10^(6)cfu·g^(-1)布氏... 旨在研究布氏乳杆菌和不同糖类联用对紫花苜蓿青贮营养成分、发酵品质、瘤胃降解率以及有氧稳定性的影响。以紫花苜蓿为原料,采用了4种处理:LB(添加1×10^(6)cfu·g^(-1)布氏乳杆菌);GLB(添加1×10^(6)cfu·g^(-1)布氏乳杆菌和2%葡萄糖);FLB(添加1×10^(6)cfu·g^(-1)布氏乳杆菌和2%岩藻多糖);CK(无添加)。青贮60 d后,测定以上4个处理紫花苜蓿的营养成分、发酵品质、瘤胃降解率和有氧稳定性。结果表明,在营养成分上,与CK相比各处理均显著提高了紫花苜蓿青贮料的干物质(DM)、粗蛋白(CP)和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含量(P<0.05),其中GLB处理DM和CP含量最高,FLB处理WSC含量最高。各处理均能显著降低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P<0.05),GLB处理能显著降低青贮料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P<0.05)。发酵品质上,除FLB处理外其余处理均能显著降低青贮料pH(P<0.05),GLB处理显著增加了乳酸(LA)和丙酸(PA)含量(P<0.05),显著降低了氨态氮/总氮(AN/TN, P<0.05)。LB和FLB处理LA、乙酸(AA)含量和AN/TN显著降低(P<0.05),PA含量显著增加(P<0.05)。在瘤胃降解方面,除GLB处理的ADF有效降解率无显著提高外(P>0.05),各处理DM、CP、ADF和NDF有效降解率均显著提升(P<0.05)。与CK相比,各处理均能在有氧暴露6 d显著降低pH、酵母菌和好氧菌数(P<0.05),其中FLB处理表现最佳。根据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各项指标,各处理按优劣排序为:GLB(0.76)>LB(0.53)>FLB(0.52)>CK(0.14)。综上所述,LB、GLB和FLB处理均对紫花苜蓿青贮营养成分、发酵品质、瘤胃降解率及有氧稳定性有积极影响,其中GLB处理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氏乳杆菌 紫花苜蓿 发酵品质 瘤胃降解率 有氧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