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微纳敏感材料的蜂蜜种类区分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怡 陈珍珍 +8 位作者 方旭东 毛欣怡 平昕怡 张飞翔 阮肖镕 郜园园 易晓梅 李剑 惠国华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70-374,共5页
基于三维网状微孔结构的泡沫镍微纳敏感材料,探索了一种可用于蜂蜜种类区分的电化学感知系统。以泡沫镍材料作为工作电极,Pt电极作为对电极,Ag/AgCl(饱和KCl溶液)电极作为参比电极,实验对比了多种电极对蜂蜜的检测效果,从而确定泡沫镍... 基于三维网状微孔结构的泡沫镍微纳敏感材料,探索了一种可用于蜂蜜种类区分的电化学感知系统。以泡沫镍材料作为工作电极,Pt电极作为对电极,Ag/AgCl(饱和KCl溶液)电极作为参比电极,实验对比了多种电极对蜂蜜的检测效果,从而确定泡沫镍更适合蜂蜜类型区分。实验检测蜂王浆、菊花蜂蜜、枇杷蜂蜜三种蜂蜜的循环伏安法(CV)和电流-时间曲线法(i-t)检测数据,CV扫描结果表明了各类蜂蜜中的糖分在泡沫镍材料上发生了明显的氧化-还原反应,i-t实验结果表明三种不同蜂蜜在不同的工作电极下体现出多种特征,泡沫镍的特征最为显著,并依据该特征实现蜂蜜种类的区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泡沫镍电极对不同类型蜂蜜具有良好的灵敏性,干扰实验结果表明该微纳电极具有较好的抗干扰能力。本文所探索的方法具有灵敏度高、操作简便、耗时短、成本低等优势,为蜂蜜的种类区分和真伪鉴别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镍 蜂蜜 传感器 电化学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霉变小麦的电子鼻区分及其传感器阵列选择优化 被引量:8
2
作者 郑豪男 周志鑫 +9 位作者 施佩影 朱博威 张飞翔 毛欣怡 阮肖镕 屠佳云 郜园园 易晓梅 惠国华 李剑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88-692,710,共6页
采用电子鼻区分不同霉变程度的扬麦23号样品,连续检测不同霉变程度小麦样品,并记录检测数据。将检测数据耦合到双稳态随机共振系统,调解系统参数诱发产生共振,依据系统输出信噪比特征值建立小麦霉变程度预测模型。为了提高电子鼻对霉变... 采用电子鼻区分不同霉变程度的扬麦23号样品,连续检测不同霉变程度小麦样品,并记录检测数据。将检测数据耦合到双稳态随机共振系统,调解系统参数诱发产生共振,依据系统输出信噪比特征值建立小麦霉变程度预测模型。为了提高电子鼻对霉变小麦样品区分效果,进行了电子鼻传感器负荷加载分析,对电子鼻传感器阵列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传感器阵列优化可有效提高电子鼻检测小麦霉变程度的准确度。采用华麦6号样品构建验证实验,结果证明所建立的方法具有较好的应用意义,并具有普遍意义上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霉变 电子鼻 传感器阵列优化 随机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金属薄膜柔性电极的海藻糖定量检测方法研究
3
作者 方旭东 宁景苑 +6 位作者 梅正昊 张飞翔 朱博威 阮肖镕 郜园园 易晓梅 惠国华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386-1390,共5页
本文采用柔性金属薄膜作为工作电极,Ag/AgCl(饱和KCl)电极作为参比电极,铂片电极作为对电极,采用伏安循环法(CV)和电流-时间法(i-t)检测了不同浓度海藻糖的电化学响应,并通过对数据的具体计算分析进行定量检测。结果证明所建立的检测方... 本文采用柔性金属薄膜作为工作电极,Ag/AgCl(饱和KCl)电极作为参比电极,铂片电极作为对电极,采用伏安循环法(CV)和电流-时间法(i-t)检测了不同浓度海藻糖的电化学响应,并通过对数据的具体计算分析进行定量检测。结果证明所建立的检测方法灵敏度达0.1917 mA·cm^-2·mmol·L^-1,检测限达2.8244×10^-4 mmol·L^-1(S/N=3)。本传感器具有特异性好、灵敏度高、检测限低、响应速度快、检测方便等优点。柔性金属材料的使用为结构紧凑、可穿戴式微型电化学检测装备研发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 定量检测 柔性材料 金属薄膜 海藻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