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闽东葡萄气候生产潜力及利用率研究
1
作者 陈小英 林巧灵 +1 位作者 阮翠冰 魏泽平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4期124-132,共9页
【目的】探明区域气候变化对葡萄气候生产潜力的影响,为高效利用区域气候资源、优化葡萄产业布局提供依据。【方法】利用1971-2020年闽东9个国家基本气象站气象资料、2000-2019年闽东葡萄面积、产量资料,采用作物生长动态统计模型法、... 【目的】探明区域气候变化对葡萄气候生产潜力的影响,为高效利用区域气候资源、优化葡萄产业布局提供依据。【方法】利用1971-2020年闽东9个国家基本气象站气象资料、2000-2019年闽东葡萄面积、产量资料,采用作物生长动态统计模型法、线性趋势分析法、Manner-Kendall检验法等分析闽东葡萄光合、光温、气候生产潜力及气候资源利用率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近50年闽东葡萄光合、光温、气候生产潜力分别为59 313.2 kg/hm^(2)、 37 965.1 kg/hm^(2)、 36 868.0 kg/hm2,气候倾向率分别为-87.7 kg/(hm^(2)·10a)、869.1 kg/(hm^(2)·10a)、1 046.7 kg/(hm^(2)·10a)。气候潜力于1999年发生突变后呈加速上升趋势;在空间分布上,东部沿海气候潜力高,西北部山区低,高低值中心分别在福安市和周宁县。气温、降水对生产潜力的削减幅度分别为33%~40%、2%~4%,温度订正系数平均为0.6,降水订正系数平均为1.0,气候生产潜力与温度、降水、日照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1、-0.31、0.70;闽东气候资源利用率平均为46%,与单产、气候生产潜力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2、0.55。【结论】闽东葡萄气候生产潜力东部沿海优于西北部山区,气温是对闽东葡萄气候生产潜力影响最大的因子,降水增多带来负效应。葡萄种植结构格局与气候生产潜力空间分布匹配较好,通过提高葡萄单产水平、加强葡萄园区小气候调节等措施,闽东葡萄气候生产潜力的利用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光合生产潜力 光温生产潜力 气候生产潜力 气候资源利用率 闽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德市热量资源变化及其对茶叶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陈小英 余会康 +1 位作者 黄文霖 阮翠冰 《浙江农业科学》 2022年第2期284-292,共9页
运用线性倾向估计法、EOF经验正交函数分解法、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法、Morlet小波分析等4种气候统计诊断方法,对宁德市≥10℃积温和初终间日数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并通过茶叶积温隶属度的计算,分析其对茶叶生长适应性的影... 运用线性倾向估计法、EOF经验正交函数分解法、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法、Morlet小波分析等4种气候统计诊断方法,对宁德市≥10℃积温和初终间日数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并通过茶叶积温隶属度的计算,分析其对茶叶生长适应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1969—2019年宁德市热量资源呈普遍增加趋势,90年代中期起升速加快,主要突变点在1997年前后;热量资源的增加与日平均气温升高、≥10℃初终日数增多关系密切。2)空间分布上,沿海县市的热量资源好于山区,但近51 a山区的热量资源增幅略大于沿海;突变年前沿海积温和日数的变化大于山区,突变年后则山区大于沿海;山区和沿海在积温与初终日数的时间变化总趋势上虽然表现一致,但地域差异较为显著,部分年份呈现反相位变化特点。3)宁德市≥10℃积温、初终间日数及山区茶叶积温隶属度共同存在25、10~15、5~10、<5 a等多个时间尺度的变化周期。在较短尺度的周期变化上,初终日数的变化强度大于积温,山区强于沿海。4)山区县茶叶种植受积温条件制约的情况随着热量资源增加得以改善,但极端天气气候影响带来的灾害风险仍较大。5)根据小波周期演变规律,可推测未来6~8 a宁德市沿海与山区≥10℃积温及其初终间日数、茶叶积温隶属度增多或上升的态势将减缓,将由相对高值区向低值区过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量资源 积温 初终日数 茶叶 小波分析 隶属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