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欧盟六价铬新法规对出口皮革制品影响及应对措施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阮丽琴 陈绍华 +1 位作者 林伟 徐美机 《福建轻纺》 2015年第7期44-46,共3页
文章介绍了欧盟新法规(EU)No 301/2014对皮革中六价铬的限量要求,分析出口皮革制品因六价铬含量招标被国外通报情况剧增的原因。并通过介绍皮革制品中六价铬有害化学物质的性质、检测方法,应用实验室出口检测数据统计,分析了该物质的超... 文章介绍了欧盟新法规(EU)No 301/2014对皮革中六价铬的限量要求,分析出口皮革制品因六价铬含量招标被国外通报情况剧增的原因。并通过介绍皮革制品中六价铬有害化学物质的性质、检测方法,应用实验室出口检测数据统计,分析了该物质的超标情况,提出了应对措施,为出口皮革制品企业应对欧盟贸易技术壁垒,扩大出口,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革制品 六价铬 技术壁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出口鞋中甲酰胺有害化学物质检测数据统计分析及应对措施 被引量:4
2
作者 阮丽琴 《福建轻纺》 2015年第2期53-54,共2页
文章介绍了出口鞋中甲酰胺有害化学物质的性质、检测方法、欧盟召回情况及国外一些买家要求,并通过实验室检测数据统计分析,阐述了该物质的超标情况,并提出了应对措施,为出口鞋类企业应对欧盟贸易技术壁垒,扩大出口,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甲酰胺 检测数据 统计分析 应对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橄榄总黄酮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林健 李春来 +1 位作者 阮丽琴 林志立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10期876-880,共5页
目的筛选大孔树脂吸附法分离橄榄总黄酮的最佳条件。方法采用动态吸附-解吸实验筛选最佳大孔树脂,并以总黄酮含量为考核指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来确定最佳工艺条件。结果最佳工艺条件为:采用使用D101型大孔树脂,配制pH4.... 目的筛选大孔树脂吸附法分离橄榄总黄酮的最佳条件。方法采用动态吸附-解吸实验筛选最佳大孔树脂,并以总黄酮含量为考核指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来确定最佳工艺条件。结果最佳工艺条件为:采用使用D101型大孔树脂,配制pH4.5吸附液以2倍柱体积/h上柱,至泄漏。用3倍柱体积纯水以2倍柱体积/h洗柱后,再用3倍柱体积60%乙醇洗脱,流速为1倍柱体积/h,将洗脱液减压浓缩,干燥得橄榄总黄酮。结论该法简单可行,分离效果好,可为工业生产提供参考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橄榄 大孔树脂 总黄酮 等温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分析法测定肉类食品中诺氟沙星的残留 被引量:2
4
作者 蔡其洪 许桂芬 +1 位作者 阮丽琴 李春来 《沈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5期19-22,共4页
采用Al 3+增敏诺氟沙星的荧光强度,建立荧光分析法测定肉类食品中诺氟沙星的残留.优化了分析实验体系的最佳pH值、Al 3+质量浓度和反应时间,利用荧光法测定,诺氟沙星的线性方程为F=15.89+36.50C,线性范围在0.5~250ng.mL-1之间,方法检... 采用Al 3+增敏诺氟沙星的荧光强度,建立荧光分析法测定肉类食品中诺氟沙星的残留.优化了分析实验体系的最佳pH值、Al 3+质量浓度和反应时间,利用荧光法测定,诺氟沙星的线性方程为F=15.89+36.50C,线性范围在0.5~250ng.mL-1之间,方法检出限为0.032ng.mL-1,回收率在81.00%~99.31%之间.该方法简单、快速、灵敏、准确,可用于肉类食品中诺氟沙星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氟沙星 荧光分析法 肉类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结构脂肪乳剂对胃肠肿瘤患者静息能量代谢和脂质过氧化的影响
5
作者 唐城 曹超 阮丽琴 《临床医药实践》 2015年第11期803-805,共3页
目的:研究结构脂肪乳剂(C6-24力文)对胃肠肿瘤患者静息能量代谢和脂质过氧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胃肠道肿瘤患者82例,随机分为结构脂肪乳剂(STG)组和中长链脂肪乳剂(MCT/LCT)组,每组41例。患者在术后... 目的:研究结构脂肪乳剂(C6-24力文)对胃肠肿瘤患者静息能量代谢和脂质过氧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胃肠道肿瘤患者82例,随机分为结构脂肪乳剂(STG)组和中长链脂肪乳剂(MCT/LCT)组,每组41例。患者在术后第2天至第6天分别采用STG和MCT/LCT构成的等氮、等热量肠外营养(PN)支持,共5 d。结果:接受手术后第6天,STG组胃肠肿瘤患者累计氮平衡值与MCT/LCT组胃肠肿瘤患者相比较低(P<0.05);STG组胃肠肿瘤患者在术后的第1天至第4天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MCT/LCT组患者相比较低(P<0.05)。STG组胃肠肿瘤患者血清丙二醛(MDA)浓度低于MCT/LCT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TG组胃肠肿瘤患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高于MCT/LCT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TG组胃肠肿瘤患者采用PN支持治疗所造成的机体代谢紊乱更小,胃肠肿瘤患者在减轻脂质过氧化损伤和维护能量代谢稳定方面,STG比MCT/LCT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脂肪乳剂 胃肠肿瘤 静息能量代谢 脂质过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