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女运动员三联征的研究进展及应对策略 被引量:8
1
作者 阙怡琳 李丹阳 张婧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40-152,共13页
探究“三联征”对女性运动员竞技表现、生殖健康、终生寿命具有重要意义。女运动员三联征(female athlete triad,FAT)的研究始于1992年,近年来,国际上对其关注逐渐增加。由于从事运动的女性出现饮食紊乱、月经失调、骨质疏松的征象具有... 探究“三联征”对女性运动员竞技表现、生殖健康、终生寿命具有重要意义。女运动员三联征(female athlete triad,FAT)的研究始于1992年,近年来,国际上对其关注逐渐增加。由于从事运动的女性出现饮食紊乱、月经失调、骨质疏松的征象具有隐匿性,运动员和教练员可能忽视其对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运动表现产生的负面影响。积极探讨FAT及其应对措施,不仅有利于提升其运动表现,更有利于促进其终生健康。适时对女性运动员进行知识普及、体检筛查、预防治疗,并对运动队管理人员进行FAT宣传教育至关重要。通过查阅美国运动医学会(ACSM)、美国大学体育协会(NCAA)、国际奥委会(IOC)等国际权威组织相关立场声明及研究成果,梳理近30年来FAT的权威研究报道,概述FAT的患病率和负面影响,揭示FAT可能的产生机制,探讨FAT的筛查诊断、防治策略以及重返赛场决策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运动员三联征 竞技表现 月经失调 骨骼健康 EA 女性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肢体间不对称对运动表现的影响及干预手段 被引量:25
2
作者 李丹阳 程序 +1 位作者 阙怡琳 倪丽丽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94-100,共7页
肢体间不对称是当前国际体能训练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梳理国际权威研究成果,厘清肢体间不对称的概念和内涵,探究肢体间不对称与运动表现的关系、肢体不对称的评估方式、肢体间不对称的干预方法。主要结论第一,肢体间不对称主要是指身... 肢体间不对称是当前国际体能训练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梳理国际权威研究成果,厘清肢体间不对称的概念和内涵,探究肢体间不对称与运动表现的关系、肢体不对称的评估方式、肢体间不对称的干预方法。主要结论第一,肢体间不对称主要是指身体左右两侧肢体结构、动作模式、运动能力和运动技能的差异;第二,肢体间不对称直接影响爆发力输出、多向速度、离心—向心能力、平衡能力,潜在影响运动经济性、动作模式及专项运动技能的发挥;第三,肢体间不对称的干预方式为力量和爆发力训练(双侧和单侧)、快速伸缩复合训练、核心区训练、平衡能力训练等。建议在训练实践中应将肢体不对称与基础力量、爆发力等测评结合起来,以优化精英运动员的评估体系;应对运动员的肢体间不对称进行持续的动态监控,探索肢体间不对称与多种运动能力、神经肌肉疲劳等多种能力的交互影响,为调控训练计划提供指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肢体间不对称 单侧训练 双侧训练 体能训练 运动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