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库尔勒香梨的生物涂膜保鲜研究 被引量:23
1
作者 阎瑞香 王莉 +2 位作者 张平 王勇 杨秀荣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77-179,共3页
本试验以羧甲基纤维素可食性膜作为生仿酵母菌的载体,研究生物涂膜剂对库尔勒香梨贮藏生理及效果的影响,以期研究出一种天然、无毒、高效的生物涂被保鲜剂。结果表明:涂被保鲜剂处理库尔勒香梨,抑制了果实的呼吸强度、叶绿素分解、PPO... 本试验以羧甲基纤维素可食性膜作为生仿酵母菌的载体,研究生物涂膜剂对库尔勒香梨贮藏生理及效果的影响,以期研究出一种天然、无毒、高效的生物涂被保鲜剂。结果表明:涂被保鲜剂处理库尔勒香梨,抑制了果实的呼吸强度、叶绿素分解、PPO活性和MDA的积累,降低果实的腐烂率,显著延缓了果实的后熟软化。加入生仿酵母CMC+Yc-b后,能强化CMC的防腐保鲜作用,明显降低了果实的失重率,有效地抑制了可溶性固形物的降解,保持了果肉硬度,在15℃条件下,贮藏2个月,好果率达95%,处理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尔勒香梨 保鲜 羧甲基纤维素可食性膜 生物涂膜剂 贮藏 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蒜薹冰点温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含水量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30
2
作者 阎瑞香 贾凝 +2 位作者 宋茂树 赵玉华 张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554-557,共4页
以我国八个产区的蒜薹为材料,测定蒜薹整个薹茎及上、中、下三个部位的冰点温度、SSC含量和含水量,并确定其相关性,为确定蒜薹的贮藏保鲜温度条件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蒜薹冰点温度与SSC含量极显著相关,冰点温度与含水量及SSC含量与... 以我国八个产区的蒜薹为材料,测定蒜薹整个薹茎及上、中、下三个部位的冰点温度、SSC含量和含水量,并确定其相关性,为确定蒜薹的贮藏保鲜温度条件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蒜薹冰点温度与SSC含量极显著相关,冰点温度与含水量及SSC含量与含水量均极显著或显著相关。茎中部指标数值与整薹的指标数值最为接近,在茎中部取样最具代表性。不同品种、产地的蒜薹冰点、SSC和含水量差别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蒜薹 冰点温度 可溶性固形物 含水量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纤维素类成膜剂在食品保鲜中的应用 被引量:7
3
作者 阎瑞香 张平 王莉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04年第1期144-146,共3页
本文介绍纤维素衍生物类的凝胶性、透水性、成膜条件以及在果蔬保鲜及低水分食品保藏方面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 改性纤维素 成膜剂 食品 凝胶性 透水性 果蔬 保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葱及葱丝的贮藏保鲜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阎瑞香 张华云 李丽秀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7-60,共4页
采用不同防腐保鲜剂、O3 处理大葱和葱丝 ,并采用不同保鲜膜包装后在 0℃条件下贮藏 ,以确定大葱和葱丝的最佳保鲜技术条件。结果表明 :大葱采用果蔬烟熏保鲜剂处理后并使用打 16个孔的 0 0 3mmPVC保鲜膜包装 ,在 0℃条件下具有最佳贮... 采用不同防腐保鲜剂、O3 处理大葱和葱丝 ,并采用不同保鲜膜包装后在 0℃条件下贮藏 ,以确定大葱和葱丝的最佳保鲜技术条件。结果表明 :大葱采用果蔬烟熏保鲜剂处理后并使用打 16个孔的 0 0 3mmPVC保鲜膜包装 ,在 0℃条件下具有最佳贮藏保鲜效果 ,可使大葱贮藏 4个月。葱丝采用托盘小包装并结合果蔬烟熏保鲜剂处理和使用乙烯吸收剂 ,在 0℃条件下可贮藏 3 0d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葱 葱丝 贮藏保鲜 防腐保鲜剂 保鲜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西兰花抗氧化活性及其品质指标影响 被引量:44
5
作者 张怡 关文强 +3 位作者 张娜 刘莉莉 阎瑞香 孙德岭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56-161,共6页
研究0、10和20℃下,西兰花抗氧化活性及相关品质指标的变化规律,为西兰花采后不同温度条件下功能营养变化规律及适宜温度条件的确定提供参考。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温度西兰花的黄化时间显著不同。10℃和20℃条件下,西兰花抗氧化活性、总酚... 研究0、10和20℃下,西兰花抗氧化活性及相关品质指标的变化规律,为西兰花采后不同温度条件下功能营养变化规律及适宜温度条件的确定提供参考。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温度西兰花的黄化时间显著不同。10℃和20℃条件下,西兰花抗氧化活性、总酚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指标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与10℃和20℃相比,0℃能有效延长西兰花中VC、类黄酮、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的保持时间,贮藏28 d时西兰花品质良好。采后短期贮藏有利于西兰花功能营养的提高。整个贮藏过程中西兰花的抗氧化活性与总酚含量相关性最大,其次是类黄酮,与VC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的相关性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兰花 贮藏 温度 抗氧化活性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对鲜切玫瑰香葡萄抗氧化活性及生理生化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4
6
作者 曹明明 阎瑞香 +1 位作者 冯叙桥 关文强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279-284,共6页
研究热处理对鲜切葡萄(Vitis vinifera Linn)粒贮藏保鲜效果的影响。以玫瑰香葡萄(Muscat)为试材,研究经40、45、50℃热水处理6min的葡萄在(0±0.5)℃贮藏过程中抗氧化活性及采后生理生化和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贮藏至7d,经热处理... 研究热处理对鲜切葡萄(Vitis vinifera Linn)粒贮藏保鲜效果的影响。以玫瑰香葡萄(Muscat)为试材,研究经40、45、50℃热水处理6min的葡萄在(0±0.5)℃贮藏过程中抗氧化活性及采后生理生化和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贮藏至7d,经热处理的葡萄抗氧化活性远低于对照,之后则无明显差异。在整个贮藏过程中45℃和40℃处理6min的葡萄可有效抑制总酚含量的降低,且45℃处理6min的葡萄还抑制了VC含量和发病率以及丙二醛含量的升高。此外,热处理虽然对可滴定酸没太大的影响,但却大大提高了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其中45℃处理6min的葡萄POD活性增加尤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处理 玫瑰香葡萄 抗氧化活性 生理生化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涂膜对海红果贮藏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2
7
作者 贾小丽 张平 +2 位作者 马涛 王莉 阎瑞香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51-153,共3页
以壳聚糖为成膜物质制得可食性涂膜保鲜剂,研究其不同浓度(1%、1.5%、2%)对海红果贮藏生理及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涂膜处理可以明显抑制果实的叶绿素分解、硬度下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下降、Vc含量下降和酸含量下降。其中以1.5%壳聚糖... 以壳聚糖为成膜物质制得可食性涂膜保鲜剂,研究其不同浓度(1%、1.5%、2%)对海红果贮藏生理及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涂膜处理可以明显抑制果实的叶绿素分解、硬度下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下降、Vc含量下降和酸含量下降。其中以1.5%壳聚糖涂膜处理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涂膜 海红果 贮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芥末精油对芒果采后病原真菌抑制效果和保鲜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17
8
作者 张娜 关文强 阎瑞香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49-353,共5页
以"小腰芒"品种为材料,研究芥末精油熏蒸处理对芒果采后病原菌的抑制效应及对芒果采后保鲜效果。体外实验表明,在室温20~22℃下,芥末熏蒸对炭疽病菌和蒂腐病菌具有较强的抑制活性,0.002mL/L能完全抑制病原菌的生长,且随浓度... 以"小腰芒"品种为材料,研究芥末精油熏蒸处理对芒果采后病原菌的抑制效应及对芒果采后保鲜效果。体外实验表明,在室温20~22℃下,芥末熏蒸对炭疽病菌和蒂腐病菌具有较强的抑制活性,0.002mL/L能完全抑制病原菌的生长,且随浓度增大,抑制效应增强。活体实验表明,0.005~0.01mL/L空间熏蒸处理,能明显抑制芒果炭疽病菌和蒂腐病菌在芒果果实上的生长,20℃下6d对照果实整果发病,0.01~0.05mL/L处理的芒果果实没有发病。经芥末精油熏蒸24h,浓度在0.05mL/L以下的芒果常温贮藏12d对其食用品质没有明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果 芥末精油 采后病原菌 熏蒸 保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枣在贮藏过程中的问题及主要贮藏保鲜方法 被引量:13
9
作者 贾小丽 张平 +2 位作者 马涛 王莉 阎瑞香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30-131,共2页
介绍了冬枣的特性,对冬枣在贮藏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主要贮藏保鲜方法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冬枣 贮藏 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灵菇保鲜技术
10
作者 阎瑞香 《农村新技术》 2010年第5X期73-73,共1页
1.采收。白灵菇采收遵循先熟先采的原则。采收时轻采、轻拿、轻装,尽量减少机械损伤,并剔除畸形破损和病虫害的菇体。
关键词 白灵菇 菌盖直径 保鲜技术 菌柄 机械损伤 菌肉 鲜菇 气调包装 苯甲酸钠 山梨酸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ME/GC/MS法检测蒜薹中的挥发性成分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娜 张伯男 +2 位作者 阎瑞香 赵龙车 宋茂树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282-287,共6页
采用两种萃取头(50/30μm DVB/CAR/PDMS和100μm PDMS),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SPME)-气质联用(GC/MS)分析四个大蒜主产地蒜薹中的挥发性成分。研究结果表明,100μm PDMS萃取头适合分析蒜薹中的挥发性成分,永年、惠民、商河、广饶四个产地... 采用两种萃取头(50/30μm DVB/CAR/PDMS和100μm PDMS),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SPME)-气质联用(GC/MS)分析四个大蒜主产地蒜薹中的挥发性成分。研究结果表明,100μm PDMS萃取头适合分析蒜薹中的挥发性成分,永年、惠民、商河、广饶四个产地的蒜薹共有的含硫化合物为二烯丙基二硫醚、甲基烯丙基三硫醚、二烯丙基三硫醚、二烯丙基硫醚、3-乙烯基-1,2-二硫杂-4-环己烯、1,3-二硫酸-2-硫酮、3,4-二甲基噻吩、1,3-二噻烷,其中二烯丙基二硫醚的含量最高。进一步分析表明,蒜薹不同部位的含硫化合物含量有一定差异,蒜薹含硫化合物含量:根部>茎中部>茎上部。本研究对于促进蒜薹加工利用,拓宽蒜薹产业链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蒜薹 挥发性成分 含硫化合物 固相微萃取 气-质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V-C对西兰花抗氧化活性及相关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怡 关文强 +3 位作者 张娜 刘莉莉 阎瑞香 孙德岭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80-84,共5页
在0℃条件下,采用不同剂量UV-C(1、4、7kJ/m2)照射处理西兰花后冷藏并测定相关品质指标。结果表明4 kJ/m2UV-C照射处理增加了西兰花抗氧化活性,可以更好地延缓西兰花的衰老。在21天以后,4 kJ/m2UV-C处理增高西兰花的叶绿素、类胡萝卜素... 在0℃条件下,采用不同剂量UV-C(1、4、7kJ/m2)照射处理西兰花后冷藏并测定相关品质指标。结果表明4 kJ/m2UV-C照射处理增加了西兰花抗氧化活性,可以更好地延缓西兰花的衰老。在21天以后,4 kJ/m2UV-C处理增高西兰花的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花青素的含量,延缓其降解。UV-C照射能很好地保持西兰花的感官品质,减慢黄化过程,其中4kJ/m2UV-C照射的综合感官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兰花 贮藏 UV-C 抗氧化活性 品质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绿型涂被剂对京白梨保鲜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连丽娜 纪淑娟 +1 位作者 张平 阎瑞香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03年第6期156-159,共4页
以京白梨为试材,通过测定经以羧甲基纤维素(CMC-Na)为基质、以拮抗酵母菌为抑菌剂的护绿型涂被剂处理并于15℃贮存的梨营养成分和生理生化变化,研究了该涂被剂对京白梨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护绿型涂被剂能明显延迟京白梨的后熟,保持果... 以京白梨为试材,通过测定经以羧甲基纤维素(CMC-Na)为基质、以拮抗酵母菌为抑菌剂的护绿型涂被剂处理并于15℃贮存的梨营养成分和生理生化变化,研究了该涂被剂对京白梨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护绿型涂被剂能明显延迟京白梨的后熟,保持果实硬度,减缓可溶性固形物、糖、酸、Vc等营养成分的降解,抑制膜脂过氧化反应,降低细胞膜透性。拮抗酵母菌,能明显抑制京白梨腐烂,YC-9型酵母的防腐效果好于YC-5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绿型涂被剂 京白梨 保鲜效果 拮抗酵母菌 测定指标 测定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几丁质酶的表达及其酶学基本性质 被引量:3
14
作者 吴仲 阎瑞香 刘兴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2018-2020,共3页
利用甲醇诱导重组Pichia pastoris在发酵罐中表达几丁质酶,在发酵过程中根据溶氧变化控制甲醇流加速度。结果显示,蛋白表达量随菌体密度的增加而增加,酶活最高达56 U/ml。该几丁质酶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和pH适应性,在pH 2.0和pH 5.0有2个... 利用甲醇诱导重组Pichia pastoris在发酵罐中表达几丁质酶,在发酵过程中根据溶氧变化控制甲醇流加速度。结果显示,蛋白表达量随菌体密度的增加而增加,酶活最高达56 U/ml。该几丁质酶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和pH适应性,在pH 2.0和pH 5.0有2个最适反应pH;在pH 3.0稳定性最好;40℃为其最适反应温度;在60℃保温3 h仍保持81%的酶活性;该几丁质酶对病原菌生长有一定程度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毕赤酵母 几丁质酶 发酵 酶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后蒜薹灰霉病菌产毒条件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勇 张春祥 +3 位作者 高苇 孔庆学 阎瑞香 张娜 《山东农业科学》 2017年第7期116-119,共4页
由灰葡萄孢霉引起的蒜薹灰霉病是贮藏期蒜薹的重要病害之一。灰葡萄孢霉可以产生真菌毒素,为明确灰葡萄孢霉的最佳产毒培养基和培养时间,本研究从蒜薹主产区采集的蒜薹灰霉病病样上分离到灰葡萄孢霉强致病菌株BC-3,通过黄瓜种子萌发生... 由灰葡萄孢霉引起的蒜薹灰霉病是贮藏期蒜薹的重要病害之一。灰葡萄孢霉可以产生真菌毒素,为明确灰葡萄孢霉的最佳产毒培养基和培养时间,本研究从蒜薹主产区采集的蒜薹灰霉病病样上分离到灰葡萄孢霉强致病菌株BC-3,通过黄瓜种子萌发生长法、叶片圆盘法、蒜薹悬滴接种法及系统侵染法4种方法测定灰葡萄孢霉毒素对黄瓜和蒜薹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蒜薹灰葡萄孢霉毒素为非寄主选择性毒素,最适产毒培养基为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和淀粉酵母培养基,培养时间为12~18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蒜薹 灰霉病 灰葡萄孢霉 培养条件 真菌毒素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柠檬汁与抗坏血酸钙预处理对鲜食石榴籽粒贮藏品质的影响
16
作者 孙婉卿 朱沐华 +1 位作者 阎瑞香 陈君然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20期17-24,52,共9页
为研究不同预处理对鲜食石榴籽粒贮藏品质的影响,以鲜食石榴为试材,对石榴籽粒进行柠檬汁喷洒处理或抗坏血酸钙浸泡处理,测定其外观和营养品质。结果表明:在柠檬汁处理中,贮藏至第15天时,20 g柠檬汁处理组的失重率、腐烂率、pH值较对照... 为研究不同预处理对鲜食石榴籽粒贮藏品质的影响,以鲜食石榴为试材,对石榴籽粒进行柠檬汁喷洒处理或抗坏血酸钙浸泡处理,测定其外观和营养品质。结果表明:在柠檬汁处理中,贮藏至第15天时,20 g柠檬汁处理组的失重率、腐烂率、pH值较对照组分别降低了1.58%、3.82%、0.09,在柠檬汁处理组内延缓褐变效果最佳。在抗坏血酸钙处理中,贮藏至第15天时,4%抗坏血酸钙组的失重率、腐烂率、pH值较对照组分别降低了2.27%、8.78%、0.16。柠檬汁处理和抗坏血酸钙处理与对照组相比,货架期均延长了3 d。其中,4%抗坏血酸钙组的失重率、腐烂率和pH值最低,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感官评分最高,为较适宜的预处理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石榴籽粒 保鲜 贮藏品质 抗坏血酸钙 柠檬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功能化磁性载体固定重组几丁质酶的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封丽 阎瑞香 +2 位作者 冯春雨 林燕 李喜宏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73-176,共4页
以四氧化三铁磁性微球为核,表面分别接枝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制备两种功能化磁性载体,对粗酶液中的重组几丁质酶进行固定化研究。结果表明:PGMA-Fe3O4单位蛋白载量、纯化倍数均高于APTES-Fe3O4,分别... 以四氧化三铁磁性微球为核,表面分别接枝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制备两种功能化磁性载体,对粗酶液中的重组几丁质酶进行固定化研究。结果表明:PGMA-Fe3O4单位蛋白载量、纯化倍数均高于APTES-Fe3O4,分别为1689.7436mg/g、6.8013;4℃环境中贮藏10d,PGMA-Fe3O4固定的重组几丁质酶相对酶活力为69.66%;重复利用7次后,相对酶活力在44%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几丁质酶 功能化磁性载体 固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心健脑液对小白鼠急性脑缺血及大鼠血浆 SOD 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玉兰 牟孝硕 +6 位作者 方征远 刘广全 赵厚德 许红霞 付智宏 孙日强 阎瑞香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2期128-129,147,共3页
补心健脑液口服8mL/kg,一天2次,共7天,能明显延长小白鼠急性脑缺血的存活时间及结扎小白鼠双侧颈总动脉的存活时间.大白鼠灌胃补心健脑液8mL/kg·d,共7天,明显升高大鼠血浆中SOD活性,并能降低肝和脑内过... 补心健脑液口服8mL/kg,一天2次,共7天,能明显延长小白鼠急性脑缺血的存活时间及结扎小白鼠双侧颈总动脉的存活时间.大白鼠灌胃补心健脑液8mL/kg·d,共7天,明显升高大鼠血浆中SOD活性,并能降低肝和脑内过氧化脂质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心健脑液 脑缺血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灰葡萄孢毒素对产后蒜薹的致病性及其毒素基因的检测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勇 张春祥 +3 位作者 高苇 孔庆学 阎瑞香 张娜 《山东农业科学》 2017年第10期76-80,共5页
为明确灰葡萄孢毒素对产后蒜薹的致病性及其毒素基因的检测方法,本研究运用蒜薹灰霉病强致病菌株灰葡萄孢霉BC-3,通过蒜薹悬滴接种法、系统侵染法和毒素浸渍法,测定灰葡萄孢毒素对蒜薹薹条和薹苞组织损伤及细胞叶绿素降解的活性。结果表... 为明确灰葡萄孢毒素对产后蒜薹的致病性及其毒素基因的检测方法,本研究运用蒜薹灰霉病强致病菌株灰葡萄孢霉BC-3,通过蒜薹悬滴接种法、系统侵染法和毒素浸渍法,测定灰葡萄孢毒素对蒜薹薹条和薹苞组织损伤及细胞叶绿素降解的活性。结果表明,灰葡萄孢毒素是导致产后蒜薹灰霉病的重要因素,可造成蒜薹组织细胞损伤、叶绿素降解,并可由输导组织传导造成蒜薹组织系统侵害。同时建立了灰葡萄孢毒素Bc BOT2基因特异性检测方法,可用于其引起的蒜薹灰霉病早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葡萄孢霉 蒜薹 毒素 致病性 毒素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V-C处理抑制马铃薯贮藏期发芽及相关机理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史萌 许立兴 +3 位作者 林琼 阎瑞香 刘斌 关文强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3期242-247,252,共7页
为提高马铃薯的食用安全性和贮藏品质,本实验研究了短波紫外线(ultraviolet C,UV-C)处理对马铃薯贮藏过程中发芽品质的影响。采用10kJ/m2UV-C对马铃薯进行一次处理(贮藏前),二次处理(贮藏前及中期),并测定发芽率、还原糖、苯丙氨酸解氨... 为提高马铃薯的食用安全性和贮藏品质,本实验研究了短波紫外线(ultraviolet C,UV-C)处理对马铃薯贮藏过程中发芽品质的影响。采用10kJ/m2UV-C对马铃薯进行一次处理(贮藏前),二次处理(贮藏前及中期),并测定发芽率、还原糖、苯丙氨酸解氨酶、多酚、赤霉素、α-茄碱等指标。结果表明,UV-C处理能够有效抑制马铃薯贮藏过程中的发芽,同时延缓赤霉素和α-茄碱的上升。二次处理组贮藏至90d时,薯皮和肉质部分的α-茄碱含量仅为对照组的71.09%、65.75%;105d时发芽率为68.78%,还原糖含量为0.40%,失重率为4.71%,贮藏品质均优于对照组和一次处理组。综上所述,当处理剂量和方式适宜时,UV-C可在马铃薯发芽控制及品质保持方面获得良好效果,其中二次处理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短波紫外线 贮藏 抑芽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