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普通小麦×栽培二棱大麦属间杂种及其回交后代选育和染色体的稳定性 被引量:9
1
作者 刘翠云 李璋 +2 位作者 魏小平 何一哲 阎正录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8-15,共8页
以小麦为母本与大麦杂交,通过幼胚培养,获得小大麦属间杂种。杂种自交不育。以中国春和昌农82小麦的混合花粉给杂种授粉,得到回交一代(BC_1F_1),结实率为4.35%。以78380—1和密穗早小麦的混合花粉及小偃107分别与 BC_1F_1回交,获得回... 以小麦为母本与大麦杂交,通过幼胚培养,获得小大麦属间杂种。杂种自交不育。以中国春和昌农82小麦的混合花粉给杂种授粉,得到回交一代(BC_1F_1),结实率为4.35%。以78380—1和密穗早小麦的混合花粉及小偃107分别与 BC_1F_1回交,获得回交二代(BC_2F_1),结实率为45.45%和31.25%。F_1体细胞染色体数为非整倍体,其变幅从18到27条之间,以2n=2l条较多。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Ⅰ单价体细胞为37.0%,1—4个不等二价体细胞为63.0%。F_1形态类似普通小麦。回交后代表型多为亲本中间型,也有少数超亲现象。在BC_2F_4代中,整倍体细胞(2n=42)占大多数(80.83%),染色体构型比较复杂,主要有21Ⅲ,20Ⅲ+2 Ⅰ和19Ⅲ十4 Ⅰ三种,以21Ⅲ的细胞较多(75.03%)。从分离后代中选育出单体(21Ⅲ+1 Ⅰ)和二体(22Ⅲ)异附加系及具突出性状的新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大麦 属间杂种 回交后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布麻花粉萌发及保藏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叶树茂 蒋立训 +1 位作者 阎正录 王天伦 《中国麻作》 1988年第1期39-41,共3页
1、罗布麻花粉在蔗糖和葡萄糖培养基上均有较高的萌发率,在5%蔗糖和5%葡萄糖培养基上萌发率最高,分别为95.6%和97.8%;花粉管长度也最长,分别为146.4微米和156.2微米。适量的硼酸和氯化钙对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均有促进作用。 2、... 1、罗布麻花粉在蔗糖和葡萄糖培养基上均有较高的萌发率,在5%蔗糖和5%葡萄糖培养基上萌发率最高,分别为95.6%和97.8%;花粉管长度也最长,分别为146.4微米和156.2微米。适量的硼酸和氯化钙对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均有促进作用。 2、罗布麻花粉在适宜的萌发条件下,一般在播后20~30分钟开始萌发。萌发后15~30分钟内花粉管生长最快,约56.1微米,以后逐渐减慢。90分钟后花粉管生长趋于停止。 3、开花前三天的花蕾(花药未开裂),其花粉不能萌发。开花后第二天的花朵,其花粉萌发率最高,达97.6%;花粉管长度也最长,达187.3微米。 4、花粉保藏日期长短因保藏条件而异。一般在低温、干燥环境中保藏花粉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粉萌发 萌发率 罗布麻 花粉管生长 保藏方法 培养基 开花后 微米 保藏条件 花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