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滇西保山熊洞村栗柴坝组牙形石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
2
1
作者
阎春波
张保民
杨博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22-929,共8页
针对保山地层区熊洞剖面原属栗柴坝组的灰岩进行了牙形石样品分析,总计建立了5个牙形石带,分别为Pterospathodus pennatus procerus带、Kockelella walliseri带、Ancoradella ploeckensis带、Polygnathoides siluricus带和Polygnathus n...
针对保山地层区熊洞剖面原属栗柴坝组的灰岩进行了牙形石样品分析,总计建立了5个牙形石带,分别为Pterospathodus pennatus procerus带、Kockelella walliseri带、Ancoradella ploeckensis带、Polygnathoides siluricus带和Polygnathus nothoperbonus带。该剖面第8层原属栗柴坝组,Polygnathus nothoperbonus分子的出现证实其为下泥盆统埃姆斯阶的地层,应归为向阳寺组。剖面总体对应志留系温洛克统底部到下泥盆统埃姆斯阶中部,中间缺失志留系罗德洛统卢德福特阶—下泥盆统埃姆斯阶之间的8~10个标准牙形石带,说明该地区后期可能受构造作用影响,志留系和泥盆系界线为断层接触。该剖面牙形石序列的建立一定程度上完善了滇西保山地层区志留系生物地层的研究程度,为下一步该区生物地层格架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形石
志留纪
熊洞剖面
栗柴坝组
保山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湖北南漳-远安动物群及其生物复苏意义
被引量:
13
2
作者
陈粲
陈孝红
+1 位作者
程龙
阎春波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09-420,共12页
湖北西部远安县鹰子山、洋坪至南漳县巡检、古井一带下三叠统嘉陵江组第三段上部厚约30 m的纹层状灰岩中产有湖北鳄类、鳍龙类、鱼龙类等多门类海生爬行动物化石,形成了一个以富产湖北鳄类化石为特点,湖北鳄类、鳍龙类、鱼龙类等多门类...
湖北西部远安县鹰子山、洋坪至南漳县巡检、古井一带下三叠统嘉陵江组第三段上部厚约30 m的纹层状灰岩中产有湖北鳄类、鳍龙类、鱼龙类等多门类海生爬行动物化石,形成了一个以富产湖北鳄类化石为特点,湖北鳄类、鳍龙类、鱼龙类等多门类海生爬行动物共同繁盛的南漳-远安动物群。由于该动物群中海生爬行动物的生物类型和化石属、种的分异度已近接近中三叠世生物复苏之后所形成的以海生爬行动物繁盛为特征的罗平-盘县生物群,指示海生爬行动物的首次辐射发生在早三叠世晚期,并由此形成了以食物链顶端的海生爬行动物为主而重建的中生代全新的海洋生态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漳-远安动物群
生物复苏
海生爬行动物
下三叠统
湖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湖北早三叠世鱼龙前肢化石新材料及对比讨论
被引量:
4
3
作者
邹亚锐
赵璧
+4 位作者
陈刚
李姜丽
程龙
阎春波
谭秋明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017-1026,共10页
杨钟健和董枝明曾在1972年指出中国发现的早三叠世鱼龙Chaohusaurus geishanensis与欧洲的Grippia前肢和头部相似,具有系统关系。但后来中国该时代鱼龙类化石大多前肢特化或不完整,难以进一步对比研究。本文记述了湖北下三叠统嘉陵江组...
杨钟健和董枝明曾在1972年指出中国发现的早三叠世鱼龙Chaohusaurus geishanensis与欧洲的Grippia前肢和头部相似,具有系统关系。但后来中国该时代鱼龙类化石大多前肢特化或不完整,难以进一步对比研究。本文记述了湖北下三叠统嘉陵江组中发现的2件较完整的鱼龙前肢化石新材料,对中国的古老鱼龙类相关信息进行了补充。通过形态学对比,认为湖北被归入Chaohusaurus的早三叠世鱼龙前肢总体特征与同属的Ch.geishanensis接近而与Ch.chaoxianensis有明显差别,而且其以相对较大的个体、间中骨挤压变形以及豌豆骨发育等特征表现出与Grippia、Utatsusaurus、Parvinatator等其他早三叠世鱼龙类前肢的相似性。据此分析推测,早三叠世鱼龙类可能存在两个演化方向。即在二叠纪末大灭绝(EPME)事件后不久,鱼龙类起源并在奥伦尼克期出现分化,一部分个体相对较大、前肢未特化、运动能力较强的鱼龙类实现了跨区交流,另一些个体相对较小、前肢特化、运动能力较弱的鱼龙类则成为地方性(东特提斯区)的独立演化分支。但两者之间的系统发生关系以及Chaohusaurus的单系性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揭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
早三叠世
嘉陵江组
鱼龙超目
前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对石家庄市主要农作物用种安全的思考
被引量:
1
4
作者
杨海粟
高群革
+1 位作者
阎春波
徐变萍
《中国种业》
2011年第6期48-50,共3页
种子安全是粮食安全的基础,也是农业安全的基础。特别是小麦、玉米等主要农作物用种安全尤为重要。现就新形势下影响石家庄市品种种植安全、种子质量安全、种子监管安全、种子产业安全等主要因素和应采取的对策进行商讨,以确保主要农作...
种子安全是粮食安全的基础,也是农业安全的基础。特别是小麦、玉米等主要农作物用种安全尤为重要。现就新形势下影响石家庄市品种种植安全、种子质量安全、种子监管安全、种子产业安全等主要因素和应采取的对策进行商讨,以确保主要农作物用种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安全
石家庄市
农作物
农业安全
质量安全
产业安全
种子
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做好农作物品种展示工作之我见
5
作者
高群革
杨海粟
+1 位作者
阎春波
徐变平
《种子科技》
2010年第4期12-13,共2页
科技兴农,种子先行。农业要增产,关键是提高单产,核心是推广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品种。近年来.石家庄市通过搞好小麦、玉米等农作物品种展示,加大主要农作物品种宣传和推广力度,引导品种结构调整.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科技兴农,种子先行。农业要增产,关键是提高单产,核心是推广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品种。近年来.石家庄市通过搞好小麦、玉米等农作物品种展示,加大主要农作物品种宣传和推广力度,引导品种结构调整.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笔者就如何做好农作物品种展示工作谈几点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作物品种
品种展示
品种结构调整
农业增效
科技兴农
抗逆性强
石家庄市
农民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湖北宜昌重要地质遗迹资源特征及发展模式探讨
被引量:
8
6
作者
阎春波
李姜丽
+1 位作者
赵璧
程龙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33-244,共12页
本文系统总结了湖北宜昌地区省级及省级以上地质遗迹资源,认为该地区地质遗迹分布规律主要可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受控于地形和河流的综合作用,以各类地貌景观遗迹为特点;二是各个地质时代地层剖面齐全,古生物化石产地聚集。其中可归类...
本文系统总结了湖北宜昌地区省级及省级以上地质遗迹资源,认为该地区地质遗迹分布规律主要可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受控于地形和河流的综合作用,以各类地貌景观遗迹为特点;二是各个地质时代地层剖面齐全,古生物化石产地聚集。其中可归类为世界级地质遗迹点为5个,均以“古生物化石”为核心,分别为三峡地区埃迪卡拉生物群、长阳寒武纪清江生物群、黄花场中奥陶统大坪阶“金钉子”、王家湾上奥陶统赫南特阶“金钉子”和远安三叠系南漳—远安动物群。立足于此,文中首次详细总结了这些地质遗迹点的化石代表、科学及科普意义,并从地质遗迹自身保护和应用方式、地质遗迹载体、地学研学、地质文化的传播和文创科普产品5个方面对古生物地质遗迹资源的发展模式进行了详细探讨,从而为宜昌地区全域地质遗迹开发和旅游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遗迹
古生物
发展模式
宜昌
湖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湖北省南漳/远安动物群特征及其意义初探
被引量:
27
7
作者
程龙
阎春波
+2 位作者
陈孝红
曾雄伟
Ryosuke Motani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676-684,共9页
通过资料整理和野外调查,本文认为南漳/远安动物群是产自于嘉陵江组三段顶部纹层状灰岩、微晶灰岩中,以海生爬行动物为特色,伴有大量菌藻类和软体动物的早三叠世奥伦尼克期Spathian晚期的动物群落。该动物群中的海生爬行动物为幻龙类-...
通过资料整理和野外调查,本文认为南漳/远安动物群是产自于嘉陵江组三段顶部纹层状灰岩、微晶灰岩中,以海生爬行动物为特色,伴有大量菌藻类和软体动物的早三叠世奥伦尼克期Spathian晚期的动物群落。该动物群中的海生爬行动物为幻龙类-鱼龙类-汉江蜥-贵州龙-湖北鳄类的组合特征。湖北鳄类相对其他海生爬行动物类型,数量最多,多样性最为丰富。独特的骨骼特征暗示其位于脊椎动物食物链的最低层。大量分异度较高的海生爬行动物在同一群落中出现,暗示在Spathian晚期,海洋生态系统可能已经开始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叠纪
海生爬行动物
嘉陵江组
南漳/远安动物群
湖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滇西保山熊洞村栗柴坝组牙形石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
2
1
作者
阎春波
张保民
杨博
机构
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
出处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22-929,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扬子地区嘉陵江组的牙形石序列及其年代地层学意义》(批准号:41402005)、《藏南晚二叠世至早三叠世牙形石及其对全球升温事件的影响》(批准号:41802016)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扬子地块西南缘志留纪—泥盆纪古地理演化与沉积成矿作用》(编号:12120114071301)、《湘西-鄂西成矿带神农架—花垣地区地质矿产调查》(编号:DD20160029)、《蒙西、豫西、鄂西北等典型古生物群与关键地层基础地质调查》(编号:DD20190009)
文摘
针对保山地层区熊洞剖面原属栗柴坝组的灰岩进行了牙形石样品分析,总计建立了5个牙形石带,分别为Pterospathodus pennatus procerus带、Kockelella walliseri带、Ancoradella ploeckensis带、Polygnathoides siluricus带和Polygnathus nothoperbonus带。该剖面第8层原属栗柴坝组,Polygnathus nothoperbonus分子的出现证实其为下泥盆统埃姆斯阶的地层,应归为向阳寺组。剖面总体对应志留系温洛克统底部到下泥盆统埃姆斯阶中部,中间缺失志留系罗德洛统卢德福特阶—下泥盆统埃姆斯阶之间的8~10个标准牙形石带,说明该地区后期可能受构造作用影响,志留系和泥盆系界线为断层接触。该剖面牙形石序列的建立一定程度上完善了滇西保山地层区志留系生物地层的研究程度,为下一步该区生物地层格架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牙形石
志留纪
熊洞剖面
栗柴坝组
保山
云南
Keywords
conodonts
Silurian
Xiongdong section
Baoshan
Yunnan Province
分类号
Q913.85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湖北南漳-远安动物群及其生物复苏意义
被引量:
13
2
作者
陈粲
陈孝红
程龙
阎春波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
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
出处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09-420,共12页
基金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关岭生物群特征与环境演化"项目(1212010611603)资助的成果
文摘
湖北西部远安县鹰子山、洋坪至南漳县巡检、古井一带下三叠统嘉陵江组第三段上部厚约30 m的纹层状灰岩中产有湖北鳄类、鳍龙类、鱼龙类等多门类海生爬行动物化石,形成了一个以富产湖北鳄类化石为特点,湖北鳄类、鳍龙类、鱼龙类等多门类海生爬行动物共同繁盛的南漳-远安动物群。由于该动物群中海生爬行动物的生物类型和化石属、种的分异度已近接近中三叠世生物复苏之后所形成的以海生爬行动物繁盛为特征的罗平-盘县生物群,指示海生爬行动物的首次辐射发生在早三叠世晚期,并由此形成了以食物链顶端的海生爬行动物为主而重建的中生代全新的海洋生态系统。
关键词
南漳-远安动物群
生物复苏
海生爬行动物
下三叠统
湖北
Keywords
Nanzhang-Yuan'an fauna
biotic recovery
Marine reptile
Lower Triassic
Hubei Province
分类号
Q915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湖北早三叠世鱼龙前肢化石新材料及对比讨论
被引量:
4
3
作者
邹亚锐
赵璧
陈刚
李姜丽
程龙
阎春波
谭秋明
机构
湖北省地质科学研究院
中南地质科技创新中心
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
出处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017-1026,共10页
基金
湖北省地质局科技项目(编号KJ2018-02)
湖北省地质勘查基金项目(编号DTCG-190401)
+1 种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402005&-41972014)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编号DD20190823)资助。
文摘
杨钟健和董枝明曾在1972年指出中国发现的早三叠世鱼龙Chaohusaurus geishanensis与欧洲的Grippia前肢和头部相似,具有系统关系。但后来中国该时代鱼龙类化石大多前肢特化或不完整,难以进一步对比研究。本文记述了湖北下三叠统嘉陵江组中发现的2件较完整的鱼龙前肢化石新材料,对中国的古老鱼龙类相关信息进行了补充。通过形态学对比,认为湖北被归入Chaohusaurus的早三叠世鱼龙前肢总体特征与同属的Ch.geishanensis接近而与Ch.chaoxianensis有明显差别,而且其以相对较大的个体、间中骨挤压变形以及豌豆骨发育等特征表现出与Grippia、Utatsusaurus、Parvinatator等其他早三叠世鱼龙类前肢的相似性。据此分析推测,早三叠世鱼龙类可能存在两个演化方向。即在二叠纪末大灭绝(EPME)事件后不久,鱼龙类起源并在奥伦尼克期出现分化,一部分个体相对较大、前肢未特化、运动能力较强的鱼龙类实现了跨区交流,另一些个体相对较小、前肢特化、运动能力较弱的鱼龙类则成为地方性(东特提斯区)的独立演化分支。但两者之间的系统发生关系以及Chaohusaurus的单系性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揭示。
关键词
湖北
早三叠世
嘉陵江组
鱼龙超目
前肢
Keywords
Hubei
Early Triassic
Jialingjiang Formation
Ichthyopterygia
forelimb
分类号
Q915.2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对石家庄市主要农作物用种安全的思考
被引量:
1
4
作者
杨海粟
高群革
阎春波
徐变萍
机构
河北省石家庄市种子管理站
出处
《中国种业》
2011年第6期48-50,共3页
文摘
种子安全是粮食安全的基础,也是农业安全的基础。特别是小麦、玉米等主要农作物用种安全尤为重要。现就新形势下影响石家庄市品种种植安全、种子质量安全、种子监管安全、种子产业安全等主要因素和应采取的对策进行商讨,以确保主要农作物用种安全。
关键词
粮食安全
石家庄市
农作物
农业安全
质量安全
产业安全
种子
基础
分类号
S339 [农业科学—作物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做好农作物品种展示工作之我见
5
作者
高群革
杨海粟
阎春波
徐变平
机构
石家庄市种子管理站
出处
《种子科技》
2010年第4期12-13,共2页
文摘
科技兴农,种子先行。农业要增产,关键是提高单产,核心是推广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品种。近年来.石家庄市通过搞好小麦、玉米等农作物品种展示,加大主要农作物品种宣传和推广力度,引导品种结构调整.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笔者就如何做好农作物品种展示工作谈几点看法。
关键词
农作物品种
品种展示
品种结构调整
农业增效
科技兴农
抗逆性强
石家庄市
农民增收
分类号
S322.7 [农业科学—作物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湖北宜昌重要地质遗迹资源特征及发展模式探讨
被引量:
8
6
作者
阎春波
李姜丽
赵璧
程龙
机构
古生物与地质环境演化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中南地质科技创新中心)
湖北省地质科学研究院
出处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33-244,共1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41402005,41972014)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编号:DD20190823,20190315和20190081)
+1 种基金
古生物与地质环境演化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项目(编号:PEL-202101)
湖北省地质局矿产地质项目(编号:KCDZ2021-10)的成果。
文摘
本文系统总结了湖北宜昌地区省级及省级以上地质遗迹资源,认为该地区地质遗迹分布规律主要可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受控于地形和河流的综合作用,以各类地貌景观遗迹为特点;二是各个地质时代地层剖面齐全,古生物化石产地聚集。其中可归类为世界级地质遗迹点为5个,均以“古生物化石”为核心,分别为三峡地区埃迪卡拉生物群、长阳寒武纪清江生物群、黄花场中奥陶统大坪阶“金钉子”、王家湾上奥陶统赫南特阶“金钉子”和远安三叠系南漳—远安动物群。立足于此,文中首次详细总结了这些地质遗迹点的化石代表、科学及科普意义,并从地质遗迹自身保护和应用方式、地质遗迹载体、地学研学、地质文化的传播和文创科普产品5个方面对古生物地质遗迹资源的发展模式进行了详细探讨,从而为宜昌地区全域地质遗迹开发和旅游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
地质遗迹
古生物
发展模式
宜昌
湖北
Keywords
palaeontological fossils
developing model
geoheritage
Yichang,Hubei
分类号
P942 [天文地球—自然地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湖北省南漳/远安动物群特征及其意义初探
被引量:
27
7
作者
程龙
阎春波
陈孝红
曾雄伟
Ryosuke Motani
机构
武汉地质矿产研究所
Department of Geology
出处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676-684,共9页
基金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华南地史生物辐射期生态系统重建研究"(1212011120148)和"远安动物群与三叠纪海生爬行动物进化古生态学研究"(12120114078001)联合资助
文摘
通过资料整理和野外调查,本文认为南漳/远安动物群是产自于嘉陵江组三段顶部纹层状灰岩、微晶灰岩中,以海生爬行动物为特色,伴有大量菌藻类和软体动物的早三叠世奥伦尼克期Spathian晚期的动物群落。该动物群中的海生爬行动物为幻龙类-鱼龙类-汉江蜥-贵州龙-湖北鳄类的组合特征。湖北鳄类相对其他海生爬行动物类型,数量最多,多样性最为丰富。独特的骨骼特征暗示其位于脊椎动物食物链的最低层。大量分异度较高的海生爬行动物在同一群落中出现,暗示在Spathian晚期,海洋生态系统可能已经开始恢复。
关键词
三叠纪
海生爬行动物
嘉陵江组
南漳/远安动物群
湖北
Keywords
Triassic
marine reptiles
Jialingjiang Formation
Nanzhang/Yuanan Fauna
Hubei
分类号
Q915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滇西保山熊洞村栗柴坝组牙形石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阎春波
张保民
杨博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湖北南漳-远安动物群及其生物复苏意义
陈粲
陈孝红
程龙
阎春波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湖北早三叠世鱼龙前肢化石新材料及对比讨论
邹亚锐
赵璧
陈刚
李姜丽
程龙
阎春波
谭秋明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对石家庄市主要农作物用种安全的思考
杨海粟
高群革
阎春波
徐变萍
《中国种业》
201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做好农作物品种展示工作之我见
高群革
杨海粟
阎春波
徐变平
《种子科技》
201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湖北宜昌重要地质遗迹资源特征及发展模式探讨
阎春波
李姜丽
赵璧
程龙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湖北省南漳/远安动物群特征及其意义初探
程龙
阎春波
陈孝红
曾雄伟
Ryosuke Motani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2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