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枯草芽孢杆菌的活性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阎斌伦 王笃彩 +4 位作者 李士虎 徐家涛 戴岩 徐国成 时冬晴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3-15,共3页
通过改变水体的盐度、温度、pH值等环境因子的药物敏感试验 ,观察环境因子的改变及不同抗生素对枯草芽孢杆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 ,枯草芽孢杆菌的活性受环境因子及抗生素的影响较大 ,酸性环境、低温及多种常用抗生素对芽孢杆菌有明显... 通过改变水体的盐度、温度、pH值等环境因子的药物敏感试验 ,观察环境因子的改变及不同抗生素对枯草芽孢杆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 ,枯草芽孢杆菌的活性受环境因子及抗生素的影响较大 ,酸性环境、低温及多种常用抗生素对芽孢杆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其最适生长环境是 :pH 7 5~ 8 5 ,温度 6~30℃ ,而盐度对枯草芽孢杆菌的生长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 活性 环境因子 抗生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疣梭子蟹主要病害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2
作者 阎斌伦 梁利国 张晓君 《水产科技情报》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9-33,37,共6页
我国对三疣梭子蟹病害及其防治方面的研究仍处于初始阶段。文章根据已有文献,归纳了养殖生产中暴发流行的三疣梭子蟹病毒病、细菌病、寄生虫病和由环境因子所引起的病害及其防治方法,以供科学研究参考。
关键词 三疣梭子蟹 病害 防治 水产养殖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贝类病毒性疾病研究概述
3
作者 阎斌伦 《科学养鱼》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9-50,共2页
关键词 病毒性疾病 研究概述 海洋贝类 养殖贝类 流行性疾病 大量死亡 病毒传播 病毒研究 体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星斑川鲽工厂化养殖效益的有效措施
4
作者 阎斌伦 胡宝振 《科学养鱼》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6-37,共2页
星斑川鲽英文名为Starry Flounder,国内一般称为星鲽,俗称花豹子、花边爪,是一种大型鲆鲽鱼类。星鲽营养价值高,口感独特,在国内外市场上深受消费者欢迎,特别是欧洲,在市场上与鲑鳟鱼类媲美。加之其耐运输、耐冷冻,冷藏后肉质变化甚少,... 星斑川鲽英文名为Starry Flounder,国内一般称为星鲽,俗称花豹子、花边爪,是一种大型鲆鲽鱼类。星鲽营养价值高,口感独特,在国内外市场上深受消费者欢迎,特别是欧洲,在市场上与鲑鳟鱼类媲美。加之其耐运输、耐冷冻,冷藏后肉质变化甚少,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欢。此外,星斑川鲽比牙鲆含有更多的胶原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殖效益 工厂化 国内外市场 鲑鳟鱼类 营养价值 肉质变化 胶原蛋白 消费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对虾肌肉营养成分分析与品质评价 被引量:63
5
作者 许星鸿 刘翔 +4 位作者 阎斌伦 徐加涛 徐国成 邵营泽 吴建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297-301,共5页
测定分析日本对虾肌肉的营养成分,并与部分经济水产动物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日本对虾含肉率为39.21%,水分和粗灰分含量分别为77.16%和1.79%,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分别为17.74%和2.08%。肌肉(干样)中18种氨基酸总量(TAA)为70.68%,必需氨基酸... 测定分析日本对虾肌肉的营养成分,并与部分经济水产动物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日本对虾含肉率为39.21%,水分和粗灰分含量分别为77.16%和1.79%,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分别为17.74%和2.08%。肌肉(干样)中18种氨基酸总量(TAA)为70.68%,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为70.72,其构成比例低于鸡蛋蛋白标准,但高于WHO/FAO标准。根据氨基酸评分(AAS)和化学评分(CS)计算结果,得出日本对虾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色氨酸,第二限制性氨基酸为缬氨酸。5种鲜味氨基酸(DAA)总量为35.71%(干样)。日本对虾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占脂肪酸总量的64.04%,其中二十碳五烯酸(EPA)、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分别为1.70%和10.92%,多不饱和脂肪酸和EPA、DHA含量高于其他几种经济虾类及淡水鱼类。铁和锌含量丰富,镉、铬、镍等有害元素含量低。表明日本对虾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与保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对虾 肌肉 营养成分 品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蛤与文蛤的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40
6
作者 李晓英 董志国 +4 位作者 阎斌伦 程汉良 孟学平 沈和定 李家乐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3期366-370,共5页
对海州湾冬季养殖池塘中成体青蛤与文蛤营养成分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青蛤和文蛤这两种海洋埋栖蛤类的贝肉水分含量(77.23、76.39g/100gmf)、总糖含量(4.45、4.14g/100gmf)均较为接近,而灰分、粗脂肪以及粗蛋白含量均有显著差异(P<0.05... 对海州湾冬季养殖池塘中成体青蛤与文蛤营养成分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青蛤和文蛤这两种海洋埋栖蛤类的贝肉水分含量(77.23、76.39g/100gmf)、总糖含量(4.45、4.14g/100gmf)均较为接近,而灰分、粗脂肪以及粗蛋白含量均有显著差异(P<0.05)。文蛤粗蛋白含量高达15.54g/100gmf,而青蛤为11.55g/100gmf;青蛤的灰分及粗脂肪含量分别高达4.91g/100gmf和1.86g/100gmf,显著高于文蛤含量(2.86g/100gmf和1.07g/100gmf)。在Cd、Cr、Cu、Ni、Pb和Zn这6种重金属中Zn含量最高,青蛤的含量仅12.77μg/g,而文蛤则高达252.59μg/g,除Pb在青蛤略超标外,其余均未超标。这两种贝肉均含有18种编码氨基酸,其中含有人体所需的全部10种必需氨基酸。青蛤与文蛤的第一限制氨基酸均为缬氨酸,氨基酸评分分别为50.8和53.0,第二限制氨基酸均为苯丙氨酸+酪氨酸,氨基酸评分分别为55.0和53.5。谷氨酸的含量最高,在青蛤和文蛤中分别高达116.5mg/g和111.5mg/g,这远高于其他17种氨基酸。呈味氨基酸在总氨基酸中所占的比例均高达42%以上,适宜作为食用或开发呈味物质;青蛤与文蛤的必需氨基酸指数IEAA相近,分别为50.0和50.3。必需氨基酸占总氨酸的比例则十分接近,均在45%左右,远高于WHO/FAO推荐的模式35.38%,这说明青蛤和文蛤是比较理想的蛋白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蛤 文蛤 营养成分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用中草药对4种病原弧菌体外抗菌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36
7
作者 梁利国 阎斌伦 +2 位作者 张晓君 秦国民 杨家新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14-119,共6页
采用琼脂扩散法(打孔法)测定了五倍子等18种中草药对鳗弧菌、副溶血弧菌、河口弧菌及霍乱弧菌等4种病原弧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五倍子、苏木、地锦草、石榴皮、黄芩、虎杖和山楂等7种中草药对病原弧菌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而金银花等1... 采用琼脂扩散法(打孔法)测定了五倍子等18种中草药对鳗弧菌、副溶血弧菌、河口弧菌及霍乱弧菌等4种病原弧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五倍子、苏木、地锦草、石榴皮、黄芩、虎杖和山楂等7种中草药对病原弧菌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而金银花等11种中草药抑菌作用较弱;同时采用试管连续稀释法,测定了五倍子等抑菌效果较强的7种中草药对4种病原弧菌的抑菌和杀菌浓度。结果表明,苏木、五倍子、地锦草和石榴皮4种中药具有较好的抑菌和杀菌作用,此4种中药对鳗弧菌、副溶血弧菌、河口弧菌及霍乱弧菌等4种病原弧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为0.78~6.25mg/ml,最小杀菌浓度(MBC)为3.12~12.5m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 弧菌 最小抑菌浓度 最小杀菌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度对凡纳滨对虾存活、生长和能量收支的影响 被引量:43
8
作者 王兴强 曹梅 +2 位作者 马甡 董双林 阎斌伦 《海洋水产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13,共6页
研究了盐度(0.5、5、10、15、20、25、30和35)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平均初始湿重0.776~0.781g)存活、生长和能量收支的影响。实验周期45d。结果表明,(1)对虾特定生长率、摄食量、饲料转换效率和吸收效率均以20... 研究了盐度(0.5、5、10、15、20、25、30和35)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平均初始湿重0.776~0.781g)存活、生长和能量收支的影响。实验周期45d。结果表明,(1)对虾特定生长率、摄食量、饲料转换效率和吸收效率均以20盐度最高,而存活率以35盐度最高;(2)在0.5盐度下,对虾特定生长率、摄食量和吸收效率均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度 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 存活 生长 能量收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刀蛏软体部营养成分分析及评价 被引量:15
9
作者 徐加涛 徐国成 +2 位作者 许星鸿 阎斌伦 周华山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263-267,共5页
测定小刀蛏软体部营养成分,并与部分经济蛏类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小刀蛏含肉率为57.58%,软体部(鲜质)中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和粗灰分的含量分别为83.01%、10.83%、1.17%和2.03%。软体部(干质)中检测出17种氨基酸,总量为54.10%,其中必... 测定小刀蛏软体部营养成分,并与部分经济蛏类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小刀蛏含肉率为57.58%,软体部(鲜质)中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和粗灰分的含量分别为83.01%、10.83%、1.17%和2.03%。软体部(干质)中检测出17种氨基酸,总量为54.10%,其中必需氨基酸总量为19.46%,占氨基酸总量的35.97%,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比值为71.99%,构成比例符合FAO/WHO规定的优质蛋白质标准。6种鲜味氨基酸(FAA)总量为24.97%,占氨基酸总量的46.15%。根据氨基酸评分和化学评分计算结果,小刀蛏软体部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蛋氨酸+胱氨酸(Met+Cys),第二限制性氨基酸为缬氨酸(Val),必需氨基酸指数为66.83,支链氨基酸和芳香族氨基酸含量的比值为1.88。小刀蛏软体部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占脂肪酸总量的67.28%;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占脂肪酸总量的36.48%,其中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共占PUFA的71.22%,ω-3 PUFA含量明显高于ω-6PUFA含量;多不饱和脂肪酸和EPA、DHA含量与其他蛏类相近。营养品质评价结果表明:小刀蛏软体部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与保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刀蛏 软体部 营养成分 氨基酸 脂肪酸 营养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淡水螺肉的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38
10
作者 李晓英 李勇 +1 位作者 周淑青 阎斌伦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3期276-279,共4页
测定了铜锈环棱螺和中华圆田螺这两种淡水螺类的螺肉营养组成,结果表明铜锈环棱螺和中华圆田螺的水分、粗蛋白较为接近,这两种营养成分分别在76.43%~78.30%和13.89%~14.46%之间,而灰分、粗脂肪以及碳水化合物均有较大差异。中华圆田... 测定了铜锈环棱螺和中华圆田螺这两种淡水螺类的螺肉营养组成,结果表明铜锈环棱螺和中华圆田螺的水分、粗蛋白较为接近,这两种营养成分分别在76.43%~78.30%和13.89%~14.46%之间,而灰分、粗脂肪以及碳水化合物均有较大差异。中华圆田螺粗脂肪含量仅0.57%,而铜锈环棱螺则高达0.75%,前者的碳水化合物明显高于后者(2.08%)。氨基酸测定结果显示螺肉中均含有18种编码氨基酸,其中含有人体所需的全部10种必需氨基酸,第一、二限制氨基酸均分别为缬氨酸和异亮氨酸。此外,谷氨酸含量远高于其他17种氨基酸,以干肉计的铜锈环棱螺中高达113.78mg/g,中华圆田螺中也高达99.22mg/g,两种螺肉的呈味氨基酸接近,含量达40%以上。以干肉计的铜锈环棱螺和中华圆田螺螺肉总氨基酸含量分别为659.7mg/g和568.9mg/g,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比例十分接近,均在35%左右,与WHO/FAO模式推荐的模式(35.38%)接近,二者的必需氨基酸指数IEAA较低,分别为52.09和44.48,这决定了这两种螺类不能被作为大众商品贝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锈环棱螺 中华圆田螺 营养成分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产品中重金属Hg、Cd、Pb对人体健康的潜在风险评价 被引量:33
11
作者 李玉 冯志华 +1 位作者 李谷祺 阎斌伦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390-393,共4页
测定几种海产品(软体类、甲壳类、鱼类)中重金属Hg、Cd、Pb的含量,并运用危害商数(target hazard quotients,THQs)评价食用海产品对人体健康的潜在风险。结果发现:Hg在软体类生物中的含量范围为0.06~1.23mg/kg,其次为鱼类(0.024~1.03m... 测定几种海产品(软体类、甲壳类、鱼类)中重金属Hg、Cd、Pb的含量,并运用危害商数(target hazard quotients,THQs)评价食用海产品对人体健康的潜在风险。结果发现:Hg在软体类生物中的含量范围为0.06~1.23mg/kg,其次为鱼类(0.024~1.03mg/kg),甲壳类生物最低(未检出~0.25mg/kg);Cd在软体类生物中的含量为0.18~4.02mg/kg,高于甲壳类(未检出~0.05mg/kg)和鱼类(未检出~0.07mg/kg);Pb含量较低,软体类(0.04~0.23mg/kg)、甲壳类(未检出~0.03mg/kg)、鱼类(未检出~0.07mg/kg)。Cd和Pb的危害商数说明该市场的海产品中这两种金属对人体健康不具有潜在风险,相比之下,重金属汞在某一种鱼中的危害商数可能对人体健康有潜在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产品 重金属 健康风险评估 危害商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胆石斑鱼源美人鱼发光杆菌的生物学特性与系统发育学分析 被引量:24
12
作者 张晓君 秦国民 +2 位作者 陈翠珍 房海 阎斌伦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8-43,共6页
对从1尾病死的观赏用龙胆石斑鱼Epinephelus lanceolatus L.中分离到的细菌,进行了形态特征、理化特性和对抗菌类药物的敏感性等较系统的表观生物学性状鉴定。同时,测定了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了相关细菌相应序列的同源性、构建了系... 对从1尾病死的观赏用龙胆石斑鱼Epinephelus lanceolatus L.中分离到的细菌,进行了形态特征、理化特性和对抗菌类药物的敏感性等较系统的表观生物学性状鉴定。同时,测定了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了相关细菌相应序列的同源性、构建了系统发生树。结果表明,供试两株纯培养菌(编号:HQ061227-1、HQ061227-2)为发光杆菌属Photobacterium(Beijerinck 1889)的美人鱼发光杆菌美人鱼亚种P.damselae subsp.damselae(Love et al.1982;Smith et al.1991),用HQ061227-1株作为代表菌株的16S rRNA基因序列长度(不包括引物结合区)为1469bp(GenBank登录号:EF635307),与GenBank数据库中美人鱼发光杆菌美人鱼亚种的同源性在99%。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对供试37种抗菌药物中的青霉素G等4种耐药,对头孢唑啉等32种敏感,对氨苄青霉素低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胆石斑鱼 美人鱼发光杆菌美人鱼亚种 生物学特性 系统发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种中草药煎液对温和气单胞菌的抑、杀菌效果 被引量:24
13
作者 梁利国 邴旭文 +2 位作者 张晓君 阎斌伦 杨家新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6-69,共4页
采用琼脂扩散法(打孔法)测定了五倍子等18种中草药对2株病原温和气单胞菌(Aerom onas sobria)的抑制作用,并采用试管2倍稀释法测定抑菌效果较强的中草药对这2株温和气单胞菌的抑菌和杀菌浓度。结果显示:五倍子、苏木、地锦草、石榴皮、... 采用琼脂扩散法(打孔法)测定了五倍子等18种中草药对2株病原温和气单胞菌(Aerom onas sobria)的抑制作用,并采用试管2倍稀释法测定抑菌效果较强的中草药对这2株温和气单胞菌的抑菌和杀菌浓度。结果显示:五倍子、苏木、地锦草、石榴皮、黄芩、虎杖和山楂对病原温和气单胞菌的抑菌效果较强;苏木、五倍子、地锦草和石榴皮4种中药对2株温和气单胞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 IC)为1.56~6.25 mg/mL之间,最小杀菌浓度(MBC)为3.12~12.5 mg/mL之间,其中五倍子的抑菌和杀菌浓度最低,分别为1.56 mg/mL和3.12 mg/mL;而金银花等11种中草药抑菌作用较小。结果表明,所选取的18种中草药中五倍子对防治由温和气单胞菌感染引起的水产动物疾病最为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 温和气单胞菌(Aeromonas sobria) 最小抑菌浓度 最小杀菌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锦鲤维氏气单胞菌感染症及其病原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44
14
作者 秦国民 张晓君 +2 位作者 陈翠珍 房海 阎斌伦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9期8115-8117,共3页
[目的]报道锦鲤的发病情况及其病原的主要生物学性状。[方法]对5尾发病及新鲜病死的锦鲤病变组织进行细菌检查及分离,对分离菌进行形态特征、理化特性等表观分类学指征鉴定;同时择代表菌株进行16S rRNA基因的分子鉴定、健康锦鲤的人工... [目的]报道锦鲤的发病情况及其病原的主要生物学性状。[方法]对5尾发病及新鲜病死的锦鲤病变组织进行细菌检查及分离,对分离菌进行形态特征、理化特性等表观分类学指征鉴定;同时择代表菌株进行16S rRNA基因的分子鉴定、健康锦鲤的人工感染试验和药敏试验。[结果]根据2株分离菌的形态特征及理化特性,结合16S rRNA序列测定与系统发育分析结果,判定其为气单胞菌属的维氏气单胞菌,其代表菌株HC050630A-1的16S rRNA基因序列长度为1457bp。人工感染试验表明,HC050630A-1株具有较强的致病作用。药敏试验结果显示,HC050630A-1菌株对供试37种抗菌药物中的头孢拉定等16种高度敏感,对头孢唑啉等13种敏感,对青霉素G等8种药物耐药。[结论]该研究为对该病的有效检验与防制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锦鲤 维氏气单胞菌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州湾养殖文蛤体内不同组织的重金属富集特性及其安全评价 被引量:9
15
作者 董志国 李晓英 +2 位作者 程汉良 孟学平 阎斌伦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2期387-390,共4页
测定海州湾养殖池塘成体文蛤体内肝胰腺、鳃、外套膜、足和闭壳肌5个干质量组织中Cd、Cr、Pb、Ni、Cu和Zn这6种重金属的含量。结果表明文蛤5组织中闭壳肌和肝胰腺是重金属选择性富集的主要器官。Cr、Pb、Ni在5种组织中以闭壳肌的含量最... 测定海州湾养殖池塘成体文蛤体内肝胰腺、鳃、外套膜、足和闭壳肌5个干质量组织中Cd、Cr、Pb、Ni、Cu和Zn这6种重金属的含量。结果表明文蛤5组织中闭壳肌和肝胰腺是重金属选择性富集的主要器官。Cr、Pb、Ni在5种组织中以闭壳肌的含量最高,分别高达58.981、4.298、10.873μg/g,与其余组织均有显著差异(P<0.05);而Cu和Zn则以闭壳肌的含量最低,分别为0.844、58.076μg/g,而肝胰腺中含量最高,分别达17.776、173.147μg/g,差异显著(P<0.05);相反,Cd和Ni则在肝胰腺中含量最低(0.140、4.807μg/g),与其余组织显著差异(P<0.05)。6种重金属中,Zn在5种组织中的含量最高(173.147~58.076μg/g),Cd的含量最低(0.140~0.336μg/g),Pb次之(1.549~4.298μg/g)。文蛤5组织中闭壳肌是主要的受污染组织,Cr、Ni和Pb的污染指数间于1.52~6.40,而足的污染最小,6种重金属仅Ni超标,其余污染指数为0.01~0.96;6种重金属中Ni的污染最严重,5组织均超标,污染指数P间于2.77~6.40,而毒性较强的Cd以及Cu在5组织中均未超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蛤 组织 重金属 污染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度突变对凡纳滨对虾非特异性免疫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27
16
作者 叶建生 王兴强 +1 位作者 马甡 阎斌伦 《海洋水产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8-43,共6页
研究了盐度对凡纳滨对虾非特异性免疫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盐度突变对凡纳滨对虾非特异性免疫因子的影响是显著的。研究结果表明,盐度突变组(30~27、30~24、30~21、30~18和30~15)血细胞内O2-产量呈先升后降的趋势;酚氧化酶(PO)活... 研究了盐度对凡纳滨对虾非特异性免疫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盐度突变对凡纳滨对虾非特异性免疫因子的影响是显著的。研究结果表明,盐度突变组(30~27、30~24、30~21、30~18和30~15)血细胞内O2-产量呈先升后降的趋势;酚氧化酶(PO)活力升高,盐度突变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盐度突变组SOD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蛋白含量逐渐降低,对照组显著高于盐度突变组(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度 突变 凡纳滨对虾 非特异性免疫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育银鲫病原温和气单胞菌表型及分子鉴定与溶血素基因检测 被引量:23
17
作者 张晓君 阎斌伦 +2 位作者 邴旭文 秦蕾 秦国民 《水生态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02-107,共6页
2008年10月江苏盐城大丰精养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发生严重疾病,从病鱼肝脏、血液及腹水中分离到优势生长的细菌。对分离做纯培养的4株菌(JY081016-1~JY081016-4)进行形态特征、理化特性等表型生物学性状检验;测定了菌... 2008年10月江苏盐城大丰精养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发生严重疾病,从病鱼肝脏、血液及腹水中分离到优势生长的细菌。对分离做纯培养的4株菌(JY081016-1~JY081016-4)进行形态特征、理化特性等表型生物学性状检验;测定了菌株(JY081016-1)的16S rRNA和gyrB基因序列,分析了16S rRNA和gyrB基因序列的同源性,并构建了系统发生树。结果表明,分离菌对供试健康异育银鲫有强致病性,菌株(JY081016-1)所扩增的16S rRNA基因序列长度为1448bp(GenBank登录号:GQ232759),所扩增的gyrB基因序列长度为1177bp(GenBank登录号:GQ232760),其16S rRNA和gyrB基因序列与GenBank数据库中维氏气单胞菌和维氏气单胞菌温和生物型的16S rRNA和gyrB基因序列相似性均在97%以上;根据分离菌的表型及分子特征,判定分离鉴定的4株菌为温和气单胞菌(Aeromonas sobria)。胞外酶及溶血活性检测表明,分离菌均能产生蛋白酶、卵磷脂酶、脂酶,在含7%家兔脱纤血液营养琼脂培养基上呈β型溶血;设计的特异性引物可扩增出溶血素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育银鲫 温和气单胞菌 16SRRNA基因 gyrB基因 溶血素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度波动和中草药制剂对脊尾白虾存活·生长和免疫的影响 被引量:14
18
作者 曹梅 王兴强 +2 位作者 阎斌伦 张庆起 高景锋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3512-3515,3544,共5页
[目的]为大规模脊尾白虾的养殖提供理论基础。[方法]研究了盐度波动幅度(S0、S3、S6和S9分别代表盐度波动幅度为0、3、6和9)和中草药制剂(0、1%、2%和4%)对脊尾白虾存活、生长和免疫的影响,试验周期60 d。[结果]1%中草药和S6盐度波动处... [目的]为大规模脊尾白虾的养殖提供理论基础。[方法]研究了盐度波动幅度(S0、S3、S6和S9分别代表盐度波动幅度为0、3、6和9)和中草药制剂(0、1%、2%和4%)对脊尾白虾存活、生长和免疫的影响,试验周期60 d。[结果]1%中草药和S6盐度波动处理组脊尾白虾的特定生长率、饲料转换效率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均高于其他处理,且显著高于同一中草药添加水平的S0,S3和S9盐度波动处理组。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在S0、S3和S6 3个盐度波动水平,随盐度波动幅度增加,饲料中的中草药制剂的最适添加量呈下降趋势,分别为2.74%、1.77%和0.51%;在4个中草药制剂添加水平,随饲料中的中草药制剂添加量增加,脊尾白虾生长的最适盐度波动幅度呈下降趋势,分别为5.26、4.95、3.54和1.97。[结论]盐度、中草药制剂及其相互作用对脊尾白虾的存活、生长和免疫均有显著影响,因此在养殖时应加以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尾白虾 盐度波动 中草药制剂 存活 生长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鲤病原鳗利斯顿氏菌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张晓君 阎斌伦 +3 位作者 邴旭文 毕可然 秦蕾 秦国民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7-53,61,共8页
从患病鲤(Cyprinus carpio L.)体内分离到一株优势生长菌,人工感染试验证明该菌对鲤有较强的致病性。对分离菌进行了形态特征、理化特性等生物学性状检验;测定了分离菌的16S rRNA和gyrB基因的部分序列,并与相关细菌16S rRNA和gyrB基因... 从患病鲤(Cyprinus carpio L.)体内分离到一株优势生长菌,人工感染试验证明该菌对鲤有较强的致病性。对分离菌进行了形态特征、理化特性等生物学性状检验;测定了分离菌的16S rRNA和gyrB基因的部分序列,并与相关细菌16S rRNA和gyrB基因序列进行比对后,构建了基于两种基因的系统发生树。结果显示:分离菌所扩增的16S rRNA和gyrB基因序列与GenBank数据库中鳗利斯顿氏菌的16S rRNA和gyrB基因序列相似性均在97%以上,其16S rRNA基因序列长度为1449 bp(GenBank登录号:FJ824662),gyrB基因序列长度为1202 bp(Gen-Bank登录号:GQ452957);胞外酶活性及溶血活性检测表明分离菌具有淀粉酶、蛋白酶、明胶酶、卵磷脂酶活性,但不具有脂酶活性;在含7%家兔脱纤血液营养琼脂培养基上,呈β型溶血,分离菌均具有金属蛋白酶基因及溶血素基因。根据分离菌的表型特征及分子特征,判定分离菌为利斯顿氏菌属(Listonella MacDonell and Colwell1986)的鳗利斯顿氏菌(Listonella anguillarum)。分离菌的耐药谱测定结果显示,对供试49种抗菌药物中的青霉素G等12种药物耐药,对克林霉素等5种药物敏感,对恩诺沙星等32种药物高度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鲤(Cyprinus carpio L.) 鳗利斯顿氏菌(Listonella anguillarum) 生物学特性 16S RRNA基因 gyrB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养殖密度对脊尾白虾生长和水体氨氮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0
20
作者 李志辉 马杭柯 +5 位作者 张培 徐莞媛 孙金秋 阎斌伦 张庆起 高焕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81-586,共6页
为探讨不同养殖密度对脊尾白虾(Exopalaemon carinicauda)生长、存活以及水体氨氮含量变化规律的影响,设置4个密度梯度(600尾·m^(-3)、900尾·m^(-3)、1 200尾·m^(-3)、1 500尾·m^(-3))对脊尾白虾进行养殖实验,测定... 为探讨不同养殖密度对脊尾白虾(Exopalaemon carinicauda)生长、存活以及水体氨氮含量变化规律的影响,设置4个密度梯度(600尾·m^(-3)、900尾·m^(-3)、1 200尾·m^(-3)、1 500尾·m^(-3))对脊尾白虾进行养殖实验,测定脊尾白虾存活率、特定生长率及水体氨氮含量等指标。结果显示,4个养殖密度(600尾·m^(-3)、900尾·m^(-3)、1 200尾·m^(-3)、1 500尾·m^(-3))条件下水体氨氮含量均值分别为0.61 mg·L^(-1)、0.85 mg·L^(-1)、1.15 mg·L^(-1)、1.49 mg·L^(-1),即随养殖密度升高氨氮含量逐渐增加,且不同养殖密度条件下水体氨氮含量随养殖周期的延长呈现升高的趋势。4个养殖密度(600尾·m^(-3)、900尾·m^(-3)、1 200尾·m^(-3)、1 500尾·m^(-3))条件下脊尾白虾的特定生长率分别为5.40%、4.55%、4.01%及3.63%,存活率分别为86.11%、86.67%、81.82%及72.22%,特定生长率和存活率均与养殖密度成负相关关系,且两个指标各组之间大部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结果可为探索脊尾白虾的最适工厂化养殖条件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尾白虾 养殖密度 生长 氨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