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当前博士研究生培养改革的思考 被引量:16
1
作者 阎光才 荀渊 +1 位作者 韩映雄 吴寒天 《高校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13,共13页
当前,为了更好地促进博士研究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断提高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我们需要不断深化教育改革,而正确认识博士研究生培养尤其是课程改革是其前提。对此,我们需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反思:第一,博士研究生按一级学科... 当前,为了更好地促进博士研究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断提高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我们需要不断深化教育改革,而正确认识博士研究生培养尤其是课程改革是其前提。对此,我们需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反思:第一,博士研究生按一级学科管理与培养是两个不同范畴,不能简单将两者等同化,即以管理思维来化约培养过程中的复杂性与多样性;第二,无论是就历史还是就现实而言,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关键环节不是课程而是科研训练,为博士研究生教育提供共同的知识基础是本科、硕士阶段教育的责任,博士研究生的培养与课程设计的权力应在基层培养单位而不是行政部门;第三,虽然在不同时期,实质性功用和形式性功用使探究性、个性化的研究生课程教学成为研究生培养过程之一,但当前我国博士研究生培养的问题应在于培养目标的厘清,而非课程建设。为此,哥伦比亚大学教师学院的相关做法或许值得我们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士研究生 一级学科 研究生培养 课程改革 科研训练 培养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评价的正当性与批判性评价 被引量:36
2
作者 阎光才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24-131,共8页
长期以来,在教育评价理论与实践领域,传统的逻辑实证主义价值中立原则始终居于主导地位。这种只过问事实而轻价值判断的倾向,究其本质而言,是放弃了评价自身的社会正义和道德关怀立场,反映了一种强势的文化逻辑。教育作为一项社会实践活... 长期以来,在教育评价理论与实践领域,传统的逻辑实证主义价值中立原则始终居于主导地位。这种只过问事实而轻价值判断的倾向,究其本质而言,是放弃了评价自身的社会正义和道德关怀立场,反映了一种强势的文化逻辑。教育作为一项社会实践活动,它与外部的社会结构、权力和文化等资源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要体现教育的公正,教育评价就不能回避它的道德责任。故而,以教育评价的正当性分析为切入点,开展批判性评价,在现实的教育活动中,特别是在中国当代社会背景下,具有极其重要的社会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评价 正当性 批判性评价 社会正义 道德 文化 社会结构 权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身份”的制度与文化根源及当下危机 被引量:85
3
作者 阎光才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2-17,共6页
从历史的角度考察,中国教师的传统身份是制度型构起来的,正是通过制度的型构,才逐渐形成民间尊师重教的习俗和传统。由于教育制度的变迁,目前教师传统身份正遭遇严峻的危机,甚至民间日常生活中的尊师习俗和传统也面临着“去根化”的危险。
关键词 教师身份 制度型构 文化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学术制度建构的历史与现实境遇 被引量:31
4
作者 阎光才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1-28,共8页
在中国,现代学术制度经历了一个从"被动接纳"到"主动赶超"的过程。在百年动荡多变的社会环境中,因为"学术"与"政治"间始终存在着割舍不断的因缘,中国学术制度的内在逻辑与它的西方摹本之间既... 在中国,现代学术制度经历了一个从"被动接纳"到"主动赶超"的过程。在百年动荡多变的社会环境中,因为"学术"与"政治"间始终存在着割舍不断的因缘,中国学术制度的内在逻辑与它的西方摹本之间既有某种一致性,同时又存在巨大的张力。在学术与政治纠葛不清的爱恨情结中,学术为政治服务的主导逻辑,一方面促成了学术界与国家间的共生关系,因而使得体制内的学术获得了相对稳定的保障,另一方面,又影响了它自主构建的生态。正因为如此,即使在今天,国际化对于中国学术界而言有着更为特殊的复杂内涵,它的确代表了学术界所谓与国际接轨的一种姿态,但在这种"主动"姿态背后的主要推手却依旧是政治与国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制度 国际化 制度建构 学术活动体制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成长规律看拔尖创新型学术人才培养 被引量:2
5
作者 阎光才 《成才之路》 2015年第6期8-9,共2页
拔尖创新型学术人才是指那些在学术上尤其是基础理论领域取得重大原创性成就的学者。从拔尖创新型学术人才成长规律的角度,通过分析构成他们成长和发展的环境与制度要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并... 拔尖创新型学术人才是指那些在学术上尤其是基础理论领域取得重大原创性成就的学者。从拔尖创新型学术人才成长规律的角度,通过分析构成他们成长和发展的环境与制度要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并对当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提供有价值的建议和实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长规律 拔尖 创新型 学术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梦:学术自强与学术独立
6
作者 阎光才 《高教发展与评估》 CSSCI 2013年第4期4-5,共2页
习近平主席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对"中国梦"的阐释引发了社会各界人士的热议。前不久,教育部党组印发了《关于在各级各类学校深入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的通知》,对教育系统"中国梦"... 习近平主席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对"中国梦"的阐释引发了社会各界人士的热议。前不久,教育部党组印发了《关于在各级各类学校深入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的通知》,对教育系统"中国梦"教育活动作了总体部署,提出了具体要求。从事高等教育、研究高等教育、关心高等教育的学者、教师和同仁在时代的热浪中必然思考如何实现高等教育的"中国梦"。高等教育如何内涵式发展来助推"中国梦"?……在此,本刊约请我国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6位著名学者畅谈对高等院校实现"中国梦"的思考,讨论高等院校在推进"中国梦"的实现中应承担的责任、义务和神圣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独立 中国梦 “教育救国” 传统知识分子 自强 内忧外患 不拘一格 忧国忧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公平感与人的社会行为——记华东师范大学青年学者沙龙 被引量:1
7
作者 郭秀艳 童世骏 +7 位作者 王韬洋 文军 吴健 阎光才 杨向东 郁振华 张文明 赵晔琴 《哲学分析》 2016年第2期168-181,共14页
郭秀艳(以下简称"郭"):各位学者、同学们,大家好!感谢大家能够在这样风雨交加的天气里准时赶来。今天我们交流的话题是"不公平感与人的社会行为"。不公平感很大程度上是源自人们发现公平准则被破坏时所产生的情绪和行为反应。而... 郭秀艳(以下简称"郭"):各位学者、同学们,大家好!感谢大家能够在这样风雨交加的天气里准时赶来。今天我们交流的话题是"不公平感与人的社会行为"。不公平感很大程度上是源自人们发现公平准则被破坏时所产生的情绪和行为反应。而且公平和正义是许多学科都有所涉及的重要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公平感 青年学者 社会行为 华东师范大学 沙龙 行为反应 多学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来的大学 被引量:1
8
作者 Michael J Osborne 阎光才 《开放教育研究》 2001年第3期10-13,共4页
网络时代信息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给大学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深刻变革。本文从信息通信技术对大学地位、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来进行分析 ,认为它本身并不会威胁到大学的功能 ,而是代表着教学与研究信息传递形式的一种创新。本文进而对未来大学... 网络时代信息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给大学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深刻变革。本文从信息通信技术对大学地位、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来进行分析 ,认为它本身并不会威胁到大学的功能 ,而是代表着教学与研究信息传递形式的一种创新。本文进而对未来大学的本质属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时代 ICT 大学 本质属性 地位 结构 功能 信息通信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