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屋顶上的小提琴手》中的犹太文化内涵 被引量:1
1
作者 闻韶 《歌剧》 2013年第3期66-67,共2页
莹宝:悠悠,你一个人在这里,是不是在等晓翼送碟过来? 悠悠:是啊,你怎么知道? 莹宝:哈哈,我连她要给你什么碟片都知道。喏,看她来了。
关键词 《屋顶上的小提琴手》 文化内涵 犹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名越初照人(十九) 越剧舞台上的雕刻师
2
作者 闻韶 《上海戏剧》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36-37,共2页
刘永珍,本是学刀马旦出身,自称"半个昆曲人"。曾经是学馆重点培养的尖子生,刚进剧团还没怎么上过台,就因为一场大病倒了嗓子,也使得她的演员之路不算广阔。
关键词 雕刻 舞台 越剧 刀马旦 尖子生 昆曲 剧团 演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为越剧作衣裳
3
作者 闻韶 《上海戏剧》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44-45,共2页
不知有多少越剧粉丝,在最早迷上越剧之时,就是被那唯美的服装深深吸引的。服装设计,是为舞台、为戏曲、为演员装点色彩、塑造人物的不可或缺的一环。如果说演员的任务是塑造人物,那么服装设计的任务就是塑造演员。越居9自白月民装,对... 不知有多少越剧粉丝,在最早迷上越剧之时,就是被那唯美的服装深深吸引的。服装设计,是为舞台、为戏曲、为演员装点色彩、塑造人物的不可或缺的一环。如果说演员的任务是塑造人物,那么服装设计的任务就是塑造演员。越居9自白月民装,对于戏曲界乃至影视界都是影响深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衣裳 剧作 服装设计 塑造人物 戏曲界 演员 影视界 越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名越初照人(十三) 笔走冷峻探千古情
4
作者 闻韶 《上海戏剧》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4-45,共2页
李莉自己说,人生道路有时候很奇怪,小学一年级音乐课上,她曾经受到感染在家里的门板上用粉笔写下一句话“我将来要做个音乐家”。妈妈看到后说:“你知不知道爸爸妈妈都是工农兵,当什么家,要接好工农兵的班!”小李莉就此放弃了当... 李莉自己说,人生道路有时候很奇怪,小学一年级音乐课上,她曾经受到感染在家里的门板上用粉笔写下一句话“我将来要做个音乐家”。妈妈看到后说:“你知不知道爸爸妈妈都是工农兵,当什么家,要接好工农兵的班!”小李莉就此放弃了当“家”的年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峻 小学一年级 人生道路 工农兵 音乐课 音乐家 “家” 李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名越初照人(十二) 一株幸运的素馨花
5
作者 闻韶 《上海戏剧》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32-33,共2页
单仰萍是在浙江桐庐读的小学,这所学校因为文艺搞得有声有色而远近闻名。学校在当地选拔了一批条件好的孩子开办“桐庐艺训班”。当时还是现代京剧红火的时候,班里排演了《沙家浜》、《红灯记》、《智取威虎山》等现代戏。
关键词 《智取威虎山》 幸运 《沙家浜》 《红灯记》 现代京剧 形体训练 “文革” 单仰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名越初照人(七) 此心只为梨园开
6
作者 闻韶 《上海戏剧》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42-43,共2页
韩婷婷出身京剧世家,父亲是江西一个京剧团的著名演员,从小她就是看样板戏长大的。就在她五六岁时,一次,妈妈带着她看《红灯记》,当看到父亲扮演的李玉和上刑场,小婷婷就哇哇大哭起来,怎么也停不住,直到父亲卸了妆回家,才明白... 韩婷婷出身京剧世家,父亲是江西一个京剧团的著名演员,从小她就是看样板戏长大的。就在她五六岁时,一次,妈妈带着她看《红灯记》,当看到父亲扮演的李玉和上刑场,小婷婷就哇哇大哭起来,怎么也停不住,直到父亲卸了妆回家,才明白父亲是在演戏。同时,她从小也看惯了演员们在家里进进出出,“外地剧团的演员来上海学样板戏,就住在我家。常看到他们白天学了戏,晚上回来复习,没有手铐脚镣,往往就地取材拿鞋带绑在手上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园 《红灯记》 京剧团 样板戏 父亲 演员 婷婷 演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名越初照人(三) 一个理想主义者的青春断想
7
作者 闻韶 《上海戏剧》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2-33,共2页
2000年,章瑞虹凭借青春越剧《梅龙镇》,获得中国戏剧梅花奖。剧中率真的少年天子给许多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首30余年的演员生涯,生活中章瑞虹的成长经历,似乎和戏里她所扮演的正德皇帝,还真有那么几分相像。
关键词 理想主义者 上海越剧院红楼剧团 断想 青春 艺术生涯 演出 温岭 演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名越初照人(十一) 风也细细 雨也细细
8
作者 闻韶 《上海戏剧》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42-43,共2页
和许多越剧戏迷一样,张永梅最初喜欢的是小生,她说自己当时特别迷恋《五女拜寿》中茅威涛的那段《奉汤》。可是进了戏校之后,因为身材娇小,她毫无争议地被安排学花旦。当时教她们唱腔的谢秀娟老师是吕瑞英老师的学生。也许也是出于... 和许多越剧戏迷一样,张永梅最初喜欢的是小生,她说自己当时特别迷恋《五女拜寿》中茅威涛的那段《奉汤》。可是进了戏校之后,因为身材娇小,她毫无争议地被安排学花旦。当时教她们唱腔的谢秀娟老师是吕瑞英老师的学生。也许也是出于那么一点私心吧,她安排了张永梅这棵“好苗子”学吕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女拜寿》 茅威涛 吕瑞英 老师 戏迷 越剧 小生 花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名越初照人(二) 越剧精灵的天赋与汗水
9
作者 闻韶 《上海戏剧》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2-33,共2页
从方亚芬的经历来看,她似乎天生就是吃文艺这碗饭的,只是虽然自幼喜爱唱歌跳舞,但却完全不知道什么叫做越剧。在镇海中学读书时,她是学校的文艺尖子,初三那年,方亚芬陪同学报考宁波甬剧团,同学没录取,可她却一路过关斩将杀入最... 从方亚芬的经历来看,她似乎天生就是吃文艺这碗饭的,只是虽然自幼喜爱唱歌跳舞,但却完全不知道什么叫做越剧。在镇海中学读书时,她是学校的文艺尖子,初三那年,方亚芬陪同学报考宁波甬剧团,同学没录取,可她却一路过关斩将杀入最后一轮。当时同批报考的还有今天的甬剧名家王锦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剧 天赋 镇海中学 王锦文 文艺 报考 同学 唱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名越初照人(二十) 护花换得晚来红
10
作者 闻韶 《上海戏剧》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34-35,共2页
名越初照人(二十) 当演员。也许王佩珍算不上是一位大明星。但在技导和老师的岗位上,王佩珍的成就绝对令人瞩目。那些越剧专业演员和戏迷,只要提到王佩珍老师。恐怕很少有不知道的。很多年前。作为越剧演员的王佩珍,也曾有一个在... 名越初照人(二十) 当演员。也许王佩珍算不上是一位大明星。但在技导和老师的岗位上,王佩珍的成就绝对令人瞩目。那些越剧专业演员和戏迷,只要提到王佩珍老师。恐怕很少有不知道的。很多年前。作为越剧演员的王佩珍,也曾有一个在舞台上大放异彩的梦想。但今天,身兼技导、副导演和教师多重身份的她。更乐意看到在自己的培养下。更多人走进戏曲。尤其是在越剧舞台上继续自己当率的梦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剧演员 多重身份 副导演 老师 梦想 舞台 戏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名越初照人(五) “宝贝”成长记
11
作者 闻韶 《上海戏剧》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2-43,共2页
2000年3月1日的清晨,赵志刚坐车赶赴电台录制一档节目.这时,电话铃响了,电话那一头传来的一个消息令赵志刚顿时痛哭失声--恩师尹桂芳走了.很多年以后,每次赵志刚提到那个场景的时候,都会哽咽难言.那一年,赵志刚已经是名声在外、拥有大... 2000年3月1日的清晨,赵志刚坐车赶赴电台录制一档节目.这时,电话铃响了,电话那一头传来的一个消息令赵志刚顿时痛哭失声--恩师尹桂芳走了.很多年以后,每次赵志刚提到那个场景的时候,都会哽咽难言.那一年,赵志刚已经是名声在外、拥有大批忠实粉丝的明星了,但他自己大概依旧觉得,在老师的面前,自己永远是个孩子,一个时时被如慈母般的恩师呵护着的"宝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宝贝 成长 赵志刚 尹桂芳 电话 恩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名越初照人(二十三) 光影雕琢青春
12
作者 闻韶 《上海戏剧》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34-35,共2页
曹志伟是"名越初照人"专栏开办至今最年轻的一位受访春。和许多在戏曲领域摸爬滚打了大半辈子,亲眼目睹了越剧浮浮沉沉的老师们目比,曹志伟的经历可以说是非常简单,而他的艺术观或许也有那么一些稚嫩,但和他交谈的过程中,最深的印象... 曹志伟是"名越初照人"专栏开办至今最年轻的一位受访春。和许多在戏曲领域摸爬滚打了大半辈子,亲眼目睹了越剧浮浮沉沉的老师们目比,曹志伟的经历可以说是非常简单,而他的艺术观或许也有那么一些稚嫩,但和他交谈的过程中,最深的印象是一种朝气,一种青春的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春 雕琢 光影 艺术观 越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名越初照人(一) 并不是每一段青春都阳光灿烂
13
作者 闻韶 《上海戏剧》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2-43,共2页
如今越剧舞台上光彩四溢的明星,他们的青涩年华,又曾经发生过怎样的故事?2011年,《上海戏剧》将讲述这些当代越剧名家的青春岁月,分享他们一路走来的心路历程。钱惠丽,从年轻时代起,就是舞台上的主角。于是,很多人便以为,她台下的人生... 如今越剧舞台上光彩四溢的明星,他们的青涩年华,又曾经发生过怎样的故事?2011年,《上海戏剧》将讲述这些当代越剧名家的青春岁月,分享他们一路走来的心路历程。钱惠丽,从年轻时代起,就是舞台上的主角。于是,很多人便以为,她台下的人生道路也应该是一帆风顺、众星捧月。然而,她却说,很多时候,这只是一种用粉墨油彩描攀出的幻想。如果不是面对面的交谈,很难想象,这样一位名家,竟然从不敢和别人坐在一起看自己的演出录像。每一次在生活中被人认出。她都有一种"迅速逃离现场"的惶恐。就好像她那些对于往事毫无粉饰的回忆,让人听来很酸涩,却很——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光 春都 《上海戏剧》 心路历程 越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名越初照人(六) “林妹妹”的凡俗人生
14
作者 闻韶 《上海戏剧》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34-35,共2页
孩提时代的华怡青长得漂亮、歌唱得好。"从小我就觉得,以后是要做和艺术相关的工作。"华怡青的理想很坚定,却又有些模糊,至于是什么艺术门类她却从来没有认真想过,所以当年报考了好几所艺术院校。虽然越剧并不是华怡青的首选,但恰好... 孩提时代的华怡青长得漂亮、歌唱得好。"从小我就觉得,以后是要做和艺术相关的工作。"华怡青的理想很坚定,却又有些模糊,至于是什么艺术门类她却从来没有认真想过,所以当年报考了好几所艺术院校。虽然越剧并不是华怡青的首选,但恰好这个时候,上海越剧院学馆补招的通知出来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俗人生 上海越剧院 艺术门类 艺术院校 歌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名越初照人(二十四) 吐丝只为结“越缘”
15
作者 闻韶 《上海戏剧》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38-39,共2页
“走上这条路,我一直说,既有始所未料的机遇,又有长久钟情的必然。”吴兆芬小学毕业后曾失学两年,在家帮着干农活、带弟妹。妈妈有时会进城看戏,她就坐在床沿,听妈妈娓娓讲戏文里的故事。
关键词 戏剧艺术 表演艺术 上海戏剧学院 戏曲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名越初照人(十四) 但开风气不为师
16
作者 闻韶 《上海戏剧》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2-33,共2页
在陈钧之前,越剧并无“唱腔设计”一说,1960年,上海各大戏曲院团招生,陈钧是以主胡这一专业被招进去的。“我从小眼睛就近视,去之前还担心,人家会不会不要我?结果考试的时候,我一看,
关键词 风气 唱腔设计 越剧 主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名越初照人(十七) “的笃”声中听门道
17
作者 闻韶 《上海戏剧》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4-45,共2页
1960年,詹敏读小学五年级时,正值上海越剧院学馆招生,他去报考。“老师在上面打了几个鼓点,下面跟几个鼓点,最后考官问:‘你是哪里人啊?’我说祖籍绍兴。考官说:‘绍兴人,那么就学绍兴戏吧。”’一句话决定了詹敏以后几十年的... 1960年,詹敏读小学五年级时,正值上海越剧院学馆招生,他去报考。“老师在上面打了几个鼓点,下面跟几个鼓点,最后考官问:‘你是哪里人啊?’我说祖籍绍兴。考官说:‘绍兴人,那么就学绍兴戏吧。”’一句话决定了詹敏以后几十年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五年级 上海越剧院 绍兴戏 考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名越初照人(十五) 一弓两弦千般情
18
作者 闻韶 《上海戏剧》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4-45,共2页
徐延安在诸暨农村长大。父亲和哥哥都有点文艺细胞,能摆弄几下胡琴和唢呐,村里的红白喜事少不了叫他们参与,哥哥还演过几天戏。受此影响,9岁左右,徐延安就对胡琴产生了浓厚兴趣:“哥哥是我的启蒙教师,我问胡琴怎么拉?他有点不... 徐延安在诸暨农村长大。父亲和哥哥都有点文艺细胞,能摆弄几下胡琴和唢呐,村里的红白喜事少不了叫他们参与,哥哥还演过几天戏。受此影响,9岁左右,徐延安就对胡琴产生了浓厚兴趣:“哥哥是我的启蒙教师,我问胡琴怎么拉?他有点不耐烦地说,很简单的,里面一根弦是‘哆来咪发’,外面一根弦是‘唆拉西哆’。他也是这样听我父亲拉,听着看着就会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启蒙教师 胡琴 延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名越初照人(四) 搏出个衣锦还乡
19
作者 闻韶 《上海戏剧》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2-43,共2页
老生曾是越剧舞台的"四柱头"之一,这个行当出过众多名家,近年来却逐渐退居于小生花旦的绚丽色彩之后。章海灵是上海培养的主力老生,戏校时就崭露头角,是同辈中的佼佼者。她悟性出众、勤奋刻苦、戏路宽广,善于刻画不同性格的... 老生曾是越剧舞台的"四柱头"之一,这个行当出过众多名家,近年来却逐渐退居于小生花旦的绚丽色彩之后。章海灵是上海培养的主力老生,戏校时就崭露头角,是同辈中的佼佼者。她悟性出众、勤奋刻苦、戏路宽广,善于刻画不同性格的不同人物,是越剧舞台上的多变老生。这位具有完美主义精神的老生拼搏多年,以四十多部大戏的积累,成为上海越剧院老生中的首位一级演员,挑起了老生行当承上启下的重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还乡 从业者 越剧 舞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名越初照人(九) 一生爱好是天然
20
作者 闻韶 《上海戏剧》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30-31,共2页
刚刚拿了梅花奖的王志萍,是公认的优秀演员。她少年成名,不满十八岁已经红透半边天。她福缘深厚,做着适合自己的职业,唱着自己喜欢的流派,拜在自己崇拜的师长门下。"我觉得自己很幸运,像我们这一波演员有些条件也很好,但是差一点机缘... 刚刚拿了梅花奖的王志萍,是公认的优秀演员。她少年成名,不满十八岁已经红透半边天。她福缘深厚,做着适合自己的职业,唱着自己喜欢的流派,拜在自己崇拜的师长门下。"我觉得自己很幸运,像我们这一波演员有些条件也很好,但是差一点机缘。我是天时、地利、人和都拿捏得非常及时。出道早、成名早,可能也因为这样,对自己的成名不是特别珍惜。"回首青涩年华,她平静,自信,坦然。把戏唱得余音绕梁,演得牵人魂魄,仿佛不过是平常的事,是她与生俱来的能力的一种表达,天然就该如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 爱好 梅花奖 演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