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主销区粮食安全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与测度 被引量:6
1
作者 闻海燕 杨万江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6-8,共3页
关键词 预警指标体系 粮食安全 主销区 测度 安全预警 风险指标 选取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市场化进程中浙江区域粮食安全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6
2
作者 闻海燕 《浙江学刊》 CSSCI 2003年第5期192-196,共5页
粮食购销市场化使作为粮食主销省的浙江区域粮食安全面对新的风险。本文在分析粮食安全面对的风险的基础上 ,提出了在确保区域粮食安全的同时兼顾效率的原则 。
关键词 浙江 粮食购销 市场化 安全体系 市场体系 农民收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闻海燕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3-34,共2页
关键词 浙江 农村 合作经济组织 发展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发展小城镇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被引量:3
4
作者 闻海燕 《农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0期30-31,共2页
一、小城镇是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场所 我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日益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不断扩大的大规模的民工流动、农村社会治安问题突出等现象都与它直接相关。
关键词 农村 劳动力 转移 城镇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九五”浙江、辽宁两省农民收入水平对比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闻海燕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22-23,共2页
关键词 “九五”时期 浙江 辽宁 农民收入 比较研究 家庭经营收入 工资收入 农业收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辽宁农业持续发展的几点认识
6
作者 闻海燕 《农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2期18-20,共3页
对辽宁农业持续发展的几点认识闻海燕90年代以来,我省农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同时也暴露出一系列深层次的矛盾。(一)人口增长与发源有限,粮食总供给的矛盾。随着经济建设事业的发展和人口增长(全省人口从1978年的3394... 对辽宁农业持续发展的几点认识闻海燕90年代以来,我省农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同时也暴露出一系列深层次的矛盾。(一)人口增长与发源有限,粮食总供给的矛盾。随着经济建设事业的发展和人口增长(全省人口从1978年的3394万人增加到1993年的3981万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 农业 持续发展 综合开发 农民 收入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乡镇企业产业结构变动及其影响
7
作者 闻海燕 《农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29-31,共3页
一,产业结构变动情况 辽宁乡镇企业的产业结构在八十年代主要是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占绝对比重,进入九十年代后,产业结构有所调整。 1.从三次产业产值结构看,1990年,乡镇企业的第一产业产值为112024万元,占总产值的2.46%,第二产业产值为... 一,产业结构变动情况 辽宁乡镇企业的产业结构在八十年代主要是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占绝对比重,进入九十年代后,产业结构有所调整。 1.从三次产业产值结构看,1990年,乡镇企业的第一产业产值为112024万元,占总产值的2.46%,第二产业产值为3840854万元,比重为84.21%,第三产业产值为608258万元,产值比重为13.34%。到1994年末,乡镇企业总产值为23714103万元,其中,第一产业产值为679757万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 乡镇企业 产业结构 调整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世纪辽宁农业技术进步对策研究
8
作者 闻海燕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51-52,共2页
论述了辽宁省农业发展的技术进步模式及技术进步对策。
关键词 辽宁省 技术进步 农业技术进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目标取向与政策选择
9
作者 闻海燕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74-77,共4页
我国历次粮食流通体制改革都是围绕“保障粮食供给、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及保护粮农利益”这一基本目标进行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在市场化改革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是 ,粮食流通体制运行效率低的问题仍未从根本上得以解决。因此 ,近期粮... 我国历次粮食流通体制改革都是围绕“保障粮食供给、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及保护粮农利益”这一基本目标进行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在市场化改革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是 ,粮食流通体制运行效率低的问题仍未从根本上得以解决。因此 ,近期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政策取向应该是 ,全面放开粮食市场 ,促进粮食流通。粮食补贴方式的改革必须有利于提高资金的运行效率 ,并以此为契机 ,推进国有粮食企业的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流通体制改革 政策目标 补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沿海发达地区小城镇建设经验及对辽宁的启示
10
作者 闻海燕 《农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2期39-41,共3页
沿海发达地区小城镇建设经验及对辽宁的启示闻海燕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后,东南沿海发达地区农村小城镇建设自东向西呈迅猛发展趋势。据统计,到1994年底,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胶东半岛等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 沿海发达地区小城镇建设经验及对辽宁的启示闻海燕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后,东南沿海发达地区农村小城镇建设自东向西呈迅猛发展趋势。据统计,到1994年底,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胶东半岛等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小城镇数量已占全国农村小城镇(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海地区 小城镇建设 辽宁 城市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辽宁乡镇企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11
作者 闻海燕 《农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19-20,共2页
近两年来,辽宁乡镇企业获得了突破性的发展。1992年,总产值达到754亿元,占全省农村社会总产值的75%,占全省社会总产值的32.7%。乡镇企业已经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经济增长点之一。保持乡镇企业发展的良好态势。
关键词 辽宁 乡镇企业 产业结构 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牧工商一体化经营,提高畜牧业的社会化服务水平
12
作者 闻海燕 《农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0期15-17,共3页
一、发展牧工商一体化经营,是提高畜牧业社会化服务水平的必然要求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畜牧业生产将逐步实现生产商品化、经营市场化。畜牧业市场体制的建立和畜产品“买方市场”的形成,必然要求畜牧业生产从传统的、粗放... 一、发展牧工商一体化经营,是提高畜牧业社会化服务水平的必然要求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畜牧业生产将逐步实现生产商品化、经营市场化。畜牧业市场体制的建立和畜产品“买方市场”的形成,必然要求畜牧业生产从传统的、粗放的、以产量增长为主要生产目标的数量增长型向高产、优质、高效型转变。这就对畜牧生产的社会化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必须由单纯的生产服务转向产前、产中、产后全程系列化服务;由小生产、低层次、产品经济型的服务转向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商品经济型的高层次服务。实践已证明,以畜产品基地生产为基础,以畜产品深加工、以商贸为先导的产、供、销相衔接的牧工商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经营体制是社会化服务的高级形式和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牧业 社会化服务 牧工商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快城乡统筹发展,构建浙江城乡一体化新格局 被引量:4
13
作者 葛立成 闻海燕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73-181,共9页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实行了一系列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政策,统筹城乡发展水平居于全国前列。但是,城乡居民经济利益的二元化突出、城乡社会保障、社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不高、城乡投资的差距越来越大,农民市民化还存在很多障碍,社会整...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实行了一系列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政策,统筹城乡发展水平居于全国前列。但是,城乡居民经济利益的二元化突出、城乡社会保障、社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不高、城乡投资的差距越来越大,农民市民化还存在很多障碍,社会整合程度低等问题依然存在,成为阻碍城乡统筹发展的瓶颈制约。因此,要以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突破口,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推动农村金融创新、完善农村宅基地的流转机制、协调好行政力量与市场力量的关系,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一体化 浙江 公共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动农业教育改革促进新型农民培育研究——以浙江省为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英 闻海燕 葛立成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02-104,共3页
加快新型农民培育,提高农业劳动者群体素质,是我国在同步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农业现代化过程中一个主要任务。本文以浙江省为例,根据新形势下浙江省农业教育改革面临的突出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农业教育改革 培育新型农民 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辽宁省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思考
15
作者 闻海燕 王子宏 《农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34-36,共3页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贫困地区向外转移的农业劳动力也正日益增多,仅朝阳市32万农村剩余劳动力中就有16万人从事劳务输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具有重大意义。它带...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贫困地区向外转移的农业劳动力也正日益增多,仅朝阳市32万农村剩余劳动力中就有16万人从事劳务输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具有重大意义。它带动了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农村群众观念的更新,增强了商品观念和竞争意识;同时也使更多的农民摆脱了贫困,实现了自救。朝阳市有2万多贫困户靠劳务收入摆脱了贫困,还有相当数量的农户靠劳务收入走上了致富之路。今后,随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农村人口的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 贫困地区 农村劳动力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乡镇企业股份制的思考——对铁岭市乡镇股份企业的调查
16
作者 吕品 闻海燕 《农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5-8,共4页
铁岭市乡镇股份制企业是在1983年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随着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产生的,其出现有其自身的必然性。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农民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农民手中出现了大量... 铁岭市乡镇股份制企业是在1983年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随着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产生的,其出现有其自身的必然性。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农民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农民手中出现了大量的闲散资金;另一方面,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农村乡镇企业的发展。乡镇企业为寻求进一步发展,在银行贷款日益减少的情况下,资金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这成为实行股份合作的内在动力。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种经济形式和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使资金占有的多元化和资金使用的相对集中性的矛盾加剧。股份制具有在不损害所有者和经营者权益的前提下,实现资金使用的社会化的功能,它成为缓解单一的资金积累与工商业迅速发展的矛盾的有效途径。于是,在这个大环境中,股份制企业在有较好的商品经济素质的能人带动下应运而生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镇企业 股份制 铁岭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