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舰载机阻拦过程动力学仿真 被引量:5
1
作者 张智 闻子侠 +2 位作者 朱齐丹 张雯 喻勇涛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71-579,共9页
为研究舰载机阻拦过程受力规律,提出了一种动力学与有限元相结合的阻拦过程仿真建模方法,采用动力学方法建立飞机机体六自由运动模型、尾钩运动模型及阻拦液缸运动模型,并采用有限元方法建立阻拦索波动模型、阻拦索与滑轮组及尾钩的作... 为研究舰载机阻拦过程受力规律,提出了一种动力学与有限元相结合的阻拦过程仿真建模方法,采用动力学方法建立飞机机体六自由运动模型、尾钩运动模型及阻拦液缸运动模型,并采用有限元方法建立阻拦索波动模型、阻拦索与滑轮组及尾钩的作用力模型,仿真模型真实地反映了阻拦过程各项规律及影响因素,包括阻拦过程索的弯折波动、应力传递、尾构挂索后摆动及钩索滑移等过程,以及飞机偏心、偏航阻拦的影响规律,仿真结果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仿真 动力学仿真 舰载机 阻拦系统 有限元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舰载机着舰侧回路混合H_∞/H_2模型参考LPV控制 被引量:5
2
作者 朱齐丹 闻子侠 +1 位作者 张智 刘志林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3-91,共9页
针对舰载机对中着舰过程中,滚转速率与侧滑角运动之间存在固有耦合的问题,特别是在低攻角的情况下,这种耦合导致滚转速率与侧滑角符号方向相反,并有较大侧滑,严重降低了飞机的飞行品质,分散了飞行员对中着舰操控过程的精力.推导出了一... 针对舰载机对中着舰过程中,滚转速率与侧滑角运动之间存在固有耦合的问题,特别是在低攻角的情况下,这种耦合导致滚转速率与侧滑角符号方向相反,并有较大侧滑,严重降低了飞机的飞行品质,分散了飞行员对中着舰操控过程的精力.推导出了一类具有参考模型H∞/H2LFT(linear fractional transformation)的控制方法来解决这类耦合的侧向控制问题,H2控制不仅可抑制噪声干扰,还可降低通道间的耦合,实现着舰过程的解耦控制,使飞机的操纵响应满足参考模型的期望飞行品质,减少飞行员的工作负荷.对于着舰过程中由攻角变化而产生模型的大范围变化情况,采用线性变参数方法可解决这类具有模型不确性的参数依赖时变系统的精确控制问题.此外文中采用多Lyapunov函数的切换控制,进一步提高了闭环系统的整体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舰载机 切换控制 模型参考控制 混合的H∞ H2控制 多参数依赖的Lyapunov函数 线性变参数系统(LPV) 横侧向解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舰尾流下自动着舰进场动力补偿的仿真与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黄旭东 朱万博 +1 位作者 闻子侠 刘玮 《航空兵器》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9-73,共5页
着舰过程中舰尾流影响舰载机高度和速度,造成着舰偏差,甚至会导致复飞。针对舰尾流造成舰载机自动着舰落点精度差的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传统速度恒定动力补偿、迎角恒定动力补偿2种方案,并对迎角恒定动力补偿控制方案进行改进,减小纵向高... 着舰过程中舰尾流影响舰载机高度和速度,造成着舰偏差,甚至会导致复飞。针对舰尾流造成舰载机自动着舰落点精度差的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传统速度恒定动力补偿、迎角恒定动力补偿2种方案,并对迎角恒定动力补偿控制方案进行改进,减小纵向高度通道与速度通道的耦合程度,降低舰尾流对下滑道控制精度的影响。通过数学仿真对比了3种方案抑制舰尾流稳态分量的效果。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的迎角恒定动力补偿方案能够有效抑制舰尾流垂直分量的影响,并能够改善舰尾流水平分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着舰 舰尾流 进场动力补偿 速度恒定 迎角恒定 舰载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滑模观测器的飞翼无人机输出反馈控制 被引量:2
4
作者 顾子箫 赵振华 +1 位作者 闻子侠 曹东 《航空科学技术》 2023年第12期75-82,共8页
飞翼无人机因其特殊气动布局而具有机动能力强、隐身性能好等优势,但特殊布局和复杂飞行环境也给控制系统设计带来通道耦合及多源干扰影响问题,飞翼无人机抗扰控制已成为制约其发展的关键问题。本文研究了多源干扰影响下的飞翼无人机纵... 飞翼无人机因其特殊气动布局而具有机动能力强、隐身性能好等优势,但特殊布局和复杂飞行环境也给控制系统设计带来通道耦合及多源干扰影响问题,飞翼无人机抗扰控制已成为制约其发展的关键问题。本文研究了多源干扰影响下的飞翼无人机纵向指令跟踪控制问题。首先,将高度和速度跟踪控制问题转化为跟踪误差的镇定问题;其次,将高度和速度通道之间的耦合及多源干扰影响视作集总干扰,然后引入高阶滑模观测器(HSMO)技术估计跟踪误差的动态和集总干扰;最后,基于高阶滑模观测器的估计信息构造了复合非线性动态逆输出反馈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所提方案显著提升了飞翼无人机指令跟踪精度和抗干扰性能。本文研究将促进飞翼无人机抗干扰能力的提升,从而促进飞翼无人机技术的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翼无人机 高阶滑模观测器 主动抗干扰控制 输出反馈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军用无人机飞控技术发展简述 被引量:2
5
作者 蒋超 赵娜 闻子侠 《中国军转民》 2021年第11期40-42,共3页
为了促进军用无人机飞控技术的发展,本文对军用无人机飞控技术进行梳理简述。首先针对军用无人机平台发展两极化、任务领域拓展多样化、控制自主化智能化的现状进行梳理分析;其次针对无人机发展趋势现状,对军用无人机未来飞控技术的需... 为了促进军用无人机飞控技术的发展,本文对军用无人机飞控技术进行梳理简述。首先针对军用无人机平台发展两极化、任务领域拓展多样化、控制自主化智能化的现状进行梳理分析;其次针对无人机发展趋势现状,对军用无人机未来飞控技术的需求进行了分类梳理,即高性能运算与控制能力、高带宽互联互操作能力、高容错与环境适应能力并对其中典型的飞控子技术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同时对其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用无人机 飞控技术 发展趋势 能力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