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从药性物质的角度研究麦芽“炒香”过程中氨基酸的含量变化规律
被引量:
9
1
作者
吴璐
杨华生
+4 位作者
吴维刚
谭丽霞
闻丽珍
王希霖
江亭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084-1088,共5页
目的:从药性物质的角度研究麦芽"炒香"过程中氨基酸的含量变化规律。方法:采用PITC柱前衍生-HPLC法建立麦芽中15种氨基酸含量测定方法,测定不同炒制温度和炒制时间的麦芽样品中15种氨基酸的含量;运用HCA、PLS-DA法分析炒制过程中氨...
目的:从药性物质的角度研究麦芽"炒香"过程中氨基酸的含量变化规律。方法:采用PITC柱前衍生-HPLC法建立麦芽中15种氨基酸含量测定方法,测定不同炒制温度和炒制时间的麦芽样品中15种氨基酸的含量;运用HCA、PLS-DA法分析炒制过程中氨基酸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建立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精密性、重复性好;麦芽中氨基酸随炒制温度的升高而降低,PLS-DA结果表明蛋氨酸、脯氨酸、精氨酸、组氨酸、γ-氨基丁酸等5种氨基酸是区分炒制温度的主要因素,HCA分析可将不同炒制温度的样品可以分为4类;随炒制时间的延长,氨基酸的含量急剧降低,8 min后含量基本保持不变。结论:药性成分"氨基酸"在炒香过程中可能发生了Maillard反应而导致其含量降低,而形成的具有"香"味的MRPs可能是炒麦芽消食作用较生麦芽更强的的主要物质基础之一;从药性物质的角度研究麦芽"炒香"过程中氨基酸的含量变化规律,可为麦芽炒制工艺的研究及评价提供科学依据,为中药炮制、制剂工艺研究提供新的研究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性物质
麦芽
炒香
氨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制川乌、白芍配伍对大鼠海马区P-糖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
6
2
作者
吴璐
闻丽珍
+3 位作者
黎晓丽
吴维刚
谭丽霞
杨华生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453-1457,共5页
目的考察制川乌、白芍配伍对大鼠海马区P-糖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24只大鼠随机均分为正常组、制川乌组、白芍组、配伍组,给予相应药物凝胶14 d,RT-PCR法检测海马区Mdr1a 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P-糖蛋白表达。另取28只大鼠随机均...
目的考察制川乌、白芍配伍对大鼠海马区P-糖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24只大鼠随机均分为正常组、制川乌组、白芍组、配伍组,给予相应药物凝胶14 d,RT-PCR法检测海马区Mdr1a 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P-糖蛋白表达。另取28只大鼠随机均分为上述4组,给药后尾静脉注射罗丹明123,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罗丹明123在大脑及血浆中的含有量,计算通透指数Kp。结果与正常组比较,制川乌组、白芍组均可显著下调P-糖蛋白表达(P<0.05,P<0.01),并且前一组对Mdr1a mRNA表达也有显著抑制作用(P<0.01)。与制川乌组比较,配伍组Mdr1a mRNA、P-糖蛋白表达均显著增加(P<0.05,P<0.01);与白芍组比较,配伍组两者表达均呈降低趋势,但无显著差异(P>0.05)。与正常组比较,仅制川乌组通透指数Kp显著增加(P<0.05)。结论制川乌、白芍配伍后,可降低前者对P-糖蛋白表达的抑制作用而减毒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川乌
白芍
配伍
P-糖蛋白
海马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药性物质的角度研究麦芽“炒香”过程中氨基酸的含量变化规律
被引量:
9
1
作者
吴璐
杨华生
吴维刚
谭丽霞
闻丽珍
王希霖
江亭
机构
江西中医药大学
出处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084-1088,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560659)
江西省卫计委中医药科研项目(2016A014)
江西中医药大学大学生SRT计划项目(2016SRT-01)
文摘
目的:从药性物质的角度研究麦芽"炒香"过程中氨基酸的含量变化规律。方法:采用PITC柱前衍生-HPLC法建立麦芽中15种氨基酸含量测定方法,测定不同炒制温度和炒制时间的麦芽样品中15种氨基酸的含量;运用HCA、PLS-DA法分析炒制过程中氨基酸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建立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精密性、重复性好;麦芽中氨基酸随炒制温度的升高而降低,PLS-DA结果表明蛋氨酸、脯氨酸、精氨酸、组氨酸、γ-氨基丁酸等5种氨基酸是区分炒制温度的主要因素,HCA分析可将不同炒制温度的样品可以分为4类;随炒制时间的延长,氨基酸的含量急剧降低,8 min后含量基本保持不变。结论:药性成分"氨基酸"在炒香过程中可能发生了Maillard反应而导致其含量降低,而形成的具有"香"味的MRPs可能是炒麦芽消食作用较生麦芽更强的的主要物质基础之一;从药性物质的角度研究麦芽"炒香"过程中氨基酸的含量变化规律,可为麦芽炒制工艺的研究及评价提供科学依据,为中药炮制、制剂工艺研究提供新的研究视角。
关键词
药性物质
麦芽
炒香
氨基酸
Keywords
material basis of Chinese herbs property
malt
saute
amino acid
分类号
R284.1 [医药卫生—中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制川乌、白芍配伍对大鼠海马区P-糖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
6
2
作者
吴璐
闻丽珍
黎晓丽
吴维刚
谭丽霞
杨华生
机构
江西中医药大学
出处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453-1457,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360647)
江西省教育厅科技计划项目(GJJ150836)
江西省卫计委科技计划项目(20163008)
文摘
目的考察制川乌、白芍配伍对大鼠海马区P-糖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24只大鼠随机均分为正常组、制川乌组、白芍组、配伍组,给予相应药物凝胶14 d,RT-PCR法检测海马区Mdr1a 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P-糖蛋白表达。另取28只大鼠随机均分为上述4组,给药后尾静脉注射罗丹明123,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罗丹明123在大脑及血浆中的含有量,计算通透指数Kp。结果与正常组比较,制川乌组、白芍组均可显著下调P-糖蛋白表达(P<0.05,P<0.01),并且前一组对Mdr1a mRNA表达也有显著抑制作用(P<0.01)。与制川乌组比较,配伍组Mdr1a mRNA、P-糖蛋白表达均显著增加(P<0.05,P<0.01);与白芍组比较,配伍组两者表达均呈降低趋势,但无显著差异(P>0.05)。与正常组比较,仅制川乌组通透指数Kp显著增加(P<0.05)。结论制川乌、白芍配伍后,可降低前者对P-糖蛋白表达的抑制作用而减毒增效。
关键词
制川乌
白芍
配伍
P-糖蛋白
海马区
Keywords
Aconiti Radix Cocta
Paeoniae Radix Alba
compatibility
P-glycoprotein
hippocampal area
分类号
R285.5 [医药卫生—中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从药性物质的角度研究麦芽“炒香”过程中氨基酸的含量变化规律
吴璐
杨华生
吴维刚
谭丽霞
闻丽珍
王希霖
江亭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8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制川乌、白芍配伍对大鼠海马区P-糖蛋白表达的影响
吴璐
闻丽珍
黎晓丽
吴维刚
谭丽霞
杨华生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