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超剥带油气运聚特征与成藏模式 被引量:15
1
作者 沈扬 林会喜 +4 位作者 赵乐强 曾治平 宫亚军 郭瑞超 闵飞琼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05-509,共5页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超剥带地层超覆剥蚀频繁,远离油源,油气运聚过程复杂。结合地质研究、测试分析、盆地模拟认识,剖析了油气成藏要素及其时空匹配关系,揭示出准噶尔盆地西北缘超剥带具有"三源供烃、三期充注、断层-毯砂-淋滤层输导...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超剥带地层超覆剥蚀频繁,远离油源,油气运聚过程复杂。结合地质研究、测试分析、盆地模拟认识,剖析了油气成藏要素及其时空匹配关系,揭示出准噶尔盆地西北缘超剥带具有"三源供烃、三期充注、断层-毯砂-淋滤层输导、毯砂边缘-壳下聚集"的成藏特征。超剥带主要有"断层-毯砂"、"断层-淋滤层"、"淋滤层-毯砂"等3种油气输导样式。准噶尔盆地西北缘超剥带总体具有"远源供烃,断层-毯砂-淋滤层输导、输导效能主控成藏与富集"的成藏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西北缘 超剥带 断层-毯砂-淋滤层输导 油气运聚 成藏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腹部超压控制烃、储演化与油气充注过程 被引量:15
2
作者 谭绍泉 曾治平 +2 位作者 宫亚军 闵飞琼 陈雪 《断块油气田》 CAS 2014年第3期287-291,共5页
准噶尔盆地中生界地层普遍发育异常高压,且与油气分布关系复杂。为了明确异常高压形成演化过程与烃源岩成烃演化、储层成岩演化的关系及其在成藏期油气充注过程中的作用,综合利用钻井、测井和录井资料,充分采用地球物理与地球化学测试成... 准噶尔盆地中生界地层普遍发育异常高压,且与油气分布关系复杂。为了明确异常高压形成演化过程与烃源岩成烃演化、储层成岩演化的关系及其在成藏期油气充注过程中的作用,综合利用钻井、测井和录井资料,充分采用地球物理与地球化学测试成果,建立地层压力、生物标志物、储层物性分布之间的相关性,明确异常高压对成烃、储层成岩演化以及油气充注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超压作用影响下,烃类演化保持较长的时限,对于盆地腹部有效烃源岩的长期演化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储层砂岩的孔渗条件也直接或间接地受控于异常高压演化,是现今深部储层砂岩保持较好的孔渗条件的重要成因之一;成藏关键期,油气充注过程在超压或强超压驱替作用下,油气的横向和垂向运移具幕式排放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高压 烃类演化 储层成岩作用 成藏关键期 准噶尔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山岩风化壳发育规律及油气地质意义——以准西车排子地区石炭系火山岩为例 被引量:13
3
作者 林会喜 宫亚军 +4 位作者 赵乐强 闵飞琼 曾治平 管永国 牛靖靖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18,共8页
准噶尔盆地已发现较多与火山岩风化壳有关的油气藏。以盆地西缘车排子地区石炭系火山岩为例,通过地质、地球化学及测井等技术,分析石炭系风化壳发育规律,明确研究区石炭系油气成藏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车排子地区石炭系火山岩顶部发育黏... 准噶尔盆地已发现较多与火山岩风化壳有关的油气藏。以盆地西缘车排子地区石炭系火山岩为例,通过地质、地球化学及测井等技术,分析石炭系风化壳发育规律,明确研究区石炭系油气成藏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车排子地区石炭系火山岩顶部发育黏土层、水解层和淋滤层共3层结构的风化壳;风化时间决定风化壳的厚度,古地形控制风化壳结构层的完整性,岩性和断裂影响风化壳的局部变化。风化壳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主要有:①淋滤层中的各类火山岩均可以成为有利储层。②黏土层与水解层是风化壳型地层圈闭的有效盖层。③淋滤层与上覆砂体是风化壳内部油气藏的重要横向输导层。受风化壳结构控制,研究区石炭系具有断层-毯砂、断层-淋滤层及断层-毯砂-淋滤层共3种输导方式,油气主要富集于毯砂-淋滤层错断对接区、近断裂带及毯砂-淋滤层超覆对接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炭系火山岩 风化壳 油气运聚 车排子地区 准噶尔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排子地区白垩系底部不整合结构及输导作用 被引量:13
4
作者 秦峰 曾治平 +1 位作者 宫亚军 闵飞琼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3,151,共3页
基于大量地质与地球物理资料,分析了车排子地区白垩系底部不整合结构特征、输导通道类型及输导作用。车排子地区白垩系底部不整合主要为2层结构,不整合面之上岩石及半风化岩石发育,风化黏土层不发育。研究区具有双运移通道、单运移通道... 基于大量地质与地球物理资料,分析了车排子地区白垩系底部不整合结构特征、输导通道类型及输导作用。车排子地区白垩系底部不整合主要为2层结构,不整合面之上岩石及半风化岩石发育,风化黏土层不发育。研究区具有双运移通道、单运移通道、封堵型3种通道类型,双运移通道类型与油气高显示程度、高运移指数有良好对应关系,此类型输导通道发育区的构造高部位是油气的有利聚集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垩系 不整合结构 输导通道类型 输导作用 车排子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体输导层油气运移速率新模型及其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宫亚军 王金铎 +4 位作者 曾治平 王建伟 牛靖靖 范婕 闵飞琼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7-74,共8页
运移速率是控制地质介质中油气等流体运移特征的重要参数,但目前仍未形成统一的速率模型来描述具有典型孔隙介质特征的砂体输导层中油气等流体的非线性渗流规律。基于现有常规的孔隙介质流体运移速率模型,结合油气运移的非线性动力特征... 运移速率是控制地质介质中油气等流体运移特征的重要参数,但目前仍未形成统一的速率模型来描述具有典型孔隙介质特征的砂体输导层中油气等流体的非线性渗流规律。基于现有常规的孔隙介质流体运移速率模型,结合油气运移的非线性动力特征,得到了砂体输导层油气运移速率新模型。以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地区沙湾组等输导层为例,验证了新模型的计算步骤、参数表征以及资源评价应用。研究结果表明,砂体输导层油气运移速率具有极强的非线性动力特征,运移速率随阻力梯度与动力梯度比的增加呈幂律减小,运移速率是动力机制与运聚量之间的关键环节,砂体输导层中油气运聚量受控于运移速率、等效输导通道以及充注时间,研究为砂体输导层中油气运移定量分析和资源潜力评价提供了新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体输导层 油气运移速率 油气运聚量 等效输导通道 潜力评价 准噶尔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凸起区火山岩风化壳油藏油气运聚模式 被引量:6
6
作者 赵乐强 林会喜 +3 位作者 郭瑞超 宫亚军 闵飞琼 马骥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03-410,共8页
盆缘凸起火山岩风化壳油藏位于油源之外,油气运聚过程复杂,成藏认识程度低。文章以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凸起石炭系为例,利用地质与地球化学资料,总结了该区火山岩风化壳油藏油气运聚特征,剖析了油气运聚过程,建立了盆缘凸起风化壳油气运聚... 盆缘凸起火山岩风化壳油藏位于油源之外,油气运聚过程复杂,成藏认识程度低。文章以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凸起石炭系为例,利用地质与地球化学资料,总结了该区火山岩风化壳油藏油气运聚特征,剖析了油气运聚过程,建立了盆缘凸起风化壳油气运聚模式。研究表明,风化壳结构层与断层决定着凸起内石炭纪火山岩风化壳圈闭的形成与分布;石炭纪火山岩风化壳具有双源侧向供烃特点。该风化壳在晚白垩世—古近纪、新近纪—第四纪经历过2期较大规模油气充注。在油气充注过程中,油气通过"断层-毯砂"、"断层-风化淋滤层"及"断层-毯砂-风化淋滤层"等3种复合输导体系向凸起运移,从而在风化壳圈闭中聚集成藏。由断层-风化淋滤层输导的油气主要分布在靠近凹陷部位;由断层-毯砂、断层-毯砂-风化淋滤层输导的油气相对远离凹陷。车排子凸起石炭纪火山岩风化壳油藏油气运聚模式可概括为:双源侧向供烃,断层、毯砂及风化淋滤层复合输导,2期充注,浮力驱动,风化壳圈闭聚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岩风化壳油藏 远离油源 运聚模式 石炭纪火山岩 车排子凸起 准噶尔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地区石炭系不整合结构测井特征及识别 被引量:6
7
作者 管永国 李艳英 +3 位作者 孙波 闵飞琼 吴春文 王静 《测井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49-754,共6页
直接利用原始测井曲线进行不整合结构识别难度很大。在对取心井的岩石学、矿物学、元素地球化学、风化程度指标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不整合结构测井岩电标定剖面,进行不整合结构测井敏感曲线分析。利用测井敏感曲线构建不... 直接利用原始测井曲线进行不整合结构识别难度很大。在对取心井的岩石学、矿物学、元素地球化学、风化程度指标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不整合结构测井岩电标定剖面,进行不整合结构测井敏感曲线分析。利用测井敏感曲线构建不整合结构判别参数:黏土化因子和孔缝因子。依据判别参数建立的不整合结构判识标准图版进行不整合纵向结构层发育特征的量化判识,进而确定不整合结构类型。运用该图版可对无取心资料的探井进行较准确的不整合结构识别与划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解释 不整合结构 敏感曲线 判别参数 量化判识 火山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