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戊二醇二异辛酸酯的合成工艺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肖林久 闵媛媛 +1 位作者 张志刚 张丽清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2-76,共5页
以新戊二醇(NPG)和异辛酸(EHA)为原料,以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通过无溶剂酯化反应合成酯类润滑油基础油新戊二醇二异辛酸酯。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催化剂用量等对酯化反应和EHA与NPG配比对NPG转化率及单、双酯产率的影响。... 以新戊二醇(NPG)和异辛酸(EHA)为原料,以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通过无溶剂酯化反应合成酯类润滑油基础油新戊二醇二异辛酸酯。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催化剂用量等对酯化反应和EHA与NPG配比对NPG转化率及单、双酯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酸、醇摩尔比为2.4:1时,合成新戊二醇二异辛酸酯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140~150℃,反应时间4h,催化剂用量4%,此条件下产率可以达到95%以上。产物结构经核磁共振谱和质谱进行了确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戊二醇 异辛酸 对甲苯磺酸 新戊二醇二异辛酸酯 酯化反应 润滑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级钯-铜-银多孔纳米花作为高效电催化剂催化CO_(2)还原为C_(2+)产物
2
作者 孙浩宇 李敦 +4 位作者 闵媛媛 王莹莹 马艳芸 郑逸群 黄宏文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7-69,共3页
近年来,具有可控元素分布的铜基多金属纳米晶作为CO_(2)还原反应(CO_(2)RR)的电催化剂,受到了广泛研究。通过对铜电催化剂进行二次甚至多次的金属元素修饰,能够有效改变其整体d带结构并引起d带中心的位移。这种变化可以影响铜对关键中... 近年来,具有可控元素分布的铜基多金属纳米晶作为CO_(2)还原反应(CO_(2)RR)的电催化剂,受到了广泛研究。通过对铜电催化剂进行二次甚至多次的金属元素修饰,能够有效改变其整体d带结构并引起d带中心的位移。这种变化可以影响铜对关键中间体的表面亲和力,从而影响后续的催化途径。除了调整电子结构,形貌工程也成为提高CO_(2)RR电催化性能的有效手段。相对于随机形状的球形颗粒,基于二维纳米片构建的三维多孔结构有利于最大限度地暴露表面原子,为催化过程中产生的关键中间体提供丰富的扩散通道和反应中心。然而,通过设计合成路线构建这种类型的纳米结构是一项技术挑战,传统的分步自组装策略耗时且难以精确控制结构。因此,我们的研究旨在实现高纯度的合成方法,制备这种独特的纳米结构,并精确调控元素组成和电子结构,以探索结构优势与CO_(2)RR电化学性能改善之间的潜在关系,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在此研究中,我们合理设计了钯-铜-银(Pd-Cu-Ag)纳米晶的二维-三维杂化结构,实现了可控的合成过程,并验证了其在电化学CO_(2)还原中的应用潜力。合成过程中,通过使用封装剂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成功地将Au@Cu_(x)O纳米球转化为层状CuAg纳米花(HNFs)。有趣的是,该过程中原位形成了作为构建单元的纳米薄片。通过对CuAg HNFs与Na_(2)PdCl_(4)进行电偶置换,除去了Ag和Cu,引入了零价的Pd,并在纳米片上形成了大量孔隙。我们对这些CuAg电催化剂进行了CO_(2)RR测试,结果显示Pd_(0.7)Cu_(40.0)Ag_(59.7)PHNs在C_(2+)产物选择性(69.5%)和C_(2+)分电流密度(-349.1mA·cm^(-2))方面表现出最佳性能。密度泛函理论(DFT)模拟表明,PdAgCu表面具有独特的电子性质,降低了C-C偶联反应的能垒,凸显了Pd掺杂对CuAg电催化剂CO_(2)还原的卓越性能。本研究为基于多孔纳米薄片构建多层次多金属纳米结构提供了一种直观方法,并验证了其在电催化方面的结构优势,为高效的CO_(2)RR催化剂的合理设计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催化CO_(2)还原 贵金属 多孔 多级结构 C_(2+)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用铜基催化剂设计策略
3
作者 郑逸群 李敦 +2 位作者 闵媛媛 李雨窈 黄宏文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1-57,共17页
随着全球经济增长,对能源需求不断攀升,进而推动了能源的开发与利用,不可避免导致CO_(2)排放量的持续上升。为有效应对这一环境挑战,电催化CO_(2)还原(CO_(2)RR)技术应运而生,并迅速成为研究热点。该技术不仅可将CO_(2)转换为燃料和化学... 随着全球经济增长,对能源需求不断攀升,进而推动了能源的开发与利用,不可避免导致CO_(2)排放量的持续上升。为有效应对这一环境挑战,电催化CO_(2)还原(CO_(2)RR)技术应运而生,并迅速成为研究热点。该技术不仅可将CO_(2)转换为燃料和化学品,而且有助于实现可再生能源储存。在众多催化剂中,铜基催化剂因其能高效将CO_(2)直接转化为高价值多碳化学品(如乙烯和乙醇)而受到关注。近年来,铜基CO_(2)RR催化剂优化设计进展显著,主要集中在提高催化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上。重点综述了近年来电催化CO_(2)RR用铜基催化剂的优化设计策略研究进展。从调控催化活性和选择性以及稳定性2方面,分别讨论了晶面工程、合金化处理、铜氧化态调节、催化剂表面功能化和缺陷工程等代表性调控策略的研究进展,探讨了电催化剂的核心参数(组成、微观结构、形貌、尺寸等)对催化剂性能的协同效应。最后对未来电催化CO_(2)RR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并分析当前面临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电化学还原 电催化剂 铜基催化剂 纳米晶体合成 改性 高值化学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案例教学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中的应用-评《字体与版式设计》 被引量:4
4
作者 闵媛媛 张培源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F0002-F0002,共1页
作为文化创意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具有促进社会经济和引领社会文化发展的双重功能。传统的教学模式单一化、同一化的问题日趋明显,已经不能满足社会日益发展的需要,各高校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设计人才的需求,均加... 作为文化创意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具有促进社会经济和引领社会文化发展的双重功能。传统的教学模式单一化、同一化的问题日趋明显,已经不能满足社会日益发展的需要,各高校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设计人才的需求,均加快了艺术设计教学改革的步伐。设计是一门实用艺术,设计教育成功与否的标准是培养的人才是否具有深厚的艺术造诣、丰富的设计实践能力,同时又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传达设计 版式设计 专业教学 案例教学 社会文化发展 社会经济发展 字体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完善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内控体系的几点建议 被引量:1
5
作者 闵媛媛 尚飞燕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4年第33期29-30,共2页
自2008年全面实施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以来,各地积极按照项目申报、审批、建设、验收等工作流程,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对加快村级公益事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由于受种种制约因素影响,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存在极大决... 自2008年全面实施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以来,各地积极按照项目申报、审批、建设、验收等工作流程,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对加快村级公益事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由于受种种制约因素影响,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存在极大决策风险和管理风险,迫切需要引入内控体系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事一议 财政奖补项目 内控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薄层HZSM-5分子筛催化甲醇制丙烯 被引量:10
6
作者 张少龙 张兰兰 +5 位作者 王务刚 闵媛媛 马通 宋宇 巩雁军 窦涛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35-543,共9页
在合成系列硅铝比纳米薄层HZSM-5分子筛的基础上,研究了纳米薄层HZSM-5分子筛催化甲醇制丙烯(MTP)的反应性能.在固定床微反装置上详细考察了工艺条件对纳米薄层HZSM-5分子筛催化性能的影响,同时与纳米HZSM-5分子筛对MTP反应的催化性能... 在合成系列硅铝比纳米薄层HZSM-5分子筛的基础上,研究了纳米薄层HZSM-5分子筛催化甲醇制丙烯(MTP)的反应性能.在固定床微反装置上详细考察了工艺条件对纳米薄层HZSM-5分子筛催化性能的影响,同时与纳米HZSM-5分子筛对MTP反应的催化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纳米薄层HZSM-5分子筛具有较高的目的产物选择性和较长的催化寿命.在适宜硅铝比(n(SiO2)/n(Al2O3)=213)和反应条件下(温度470°C,甲醇质量空速为3 h-1),丙烯的选择性达到46.7%,三烯(乙烯、丙烯和C4烯烃)选择性达到78.7%.其中,丙烯/乙烯的质量比可达到6.5,是纳米HZSM-5分子筛的2倍,而芳烃的选择性比纳米分子筛明显降低.这是因为纳米薄层HZSM-5分子筛比纳米HZSM-5分子筛具有较宽的(010)晶面、较大的外比表面积和介孔孔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薄层 HZSM-5分子筛 甲醇 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设计助力齐鲁优秀传统文化研究
7
作者 闵媛媛 张培源 《居业》 2020年第8期34-35,共2页
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齐鲁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弘扬齐鲁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推动齐鲁优秀传统文化创新设计,为齐鲁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服务。
关键词 齐鲁传统文化 乡村振兴 沂蒙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