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然工质替代卤代烃的现状与前景 被引量:2
1
作者 闵东红 《能源研究与信息》 1999年第1期48-53,47,共6页
介绍了对臭氧层有破坏作用,并会产生温室效应的卤代烃的产生和应用,以及全球用自然工质替代卤代烃工作的进展情况;指出为了保护环境,采用自然工质是经济安全的明智选择.
关键词 自然工质 卤代烃 制冷工质替代 臭氧层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高产小麦品种产量形成特点及其生理特性分析 被引量:24
2
作者 张玲丽 王辉 +3 位作者 冯毅 闵东红 李学军 孙道杰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22-125,共4页
在高产栽培条件下,以多穗型、中穗型、大穗型3种类型9个小麦品种为材料,研究了高产小麦的产量性状及其光合生理特性。结果表明,在关中灌区生产条件下3种类型品种都能获得高产,但中德型和大穗型具有更大的产量潜力;与丰产品种相比,高产... 在高产栽培条件下,以多穗型、中穗型、大穗型3种类型9个小麦品种为材料,研究了高产小麦的产量性状及其光合生理特性。结果表明,在关中灌区生产条件下3种类型品种都能获得高产,但中德型和大穗型具有更大的产量潜力;与丰产品种相比,高产品种籽粒灌浆期的叶面积系数(LAI)、旗叶净光合速率(Pn)、叶绿素(Chl)含量及丙二醛(MDA)含量等几个重要生理指标均表现出明显优势,叶功能期持续期长、净光合速率高而衰减速率慢是高产品种籽粒产量高的重要生理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品种类型 产量形成特点 生理特性 产量 叶面积系数 旗叶净光合速率 叶绿素 丙二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淮冬麦区小麦品质性状与产量性状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0
3
作者 曹莉 王辉 +3 位作者 李学军 孙道杰 闵东红 冯毅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17-121,141,共6页
以国家小麦区域试验参试品种为材料,研究了黄淮冬麦区小麦产量性状与品质性状的关系。研究表明:产量与容重、硬度、出粉率和面团流变学特性等品质性状元显著负相关性,因此,高产与上述品质性状可以较容易达到同步改良;产量与蛋白质含量... 以国家小麦区域试验参试品种为材料,研究了黄淮冬麦区小麦产量性状与品质性状的关系。研究表明:产量与容重、硬度、出粉率和面团流变学特性等品质性状元显著负相关性,因此,高产与上述品质性状可以较容易达到同步改良;产量与蛋白质含量和沉淀值多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性,提高产量可能会导致这些品质性状变劣,但在某些试验点和在某些品种中,它们无显著负相关性,甚至还表现出一定的正相关性;千粒重、穗粒数和穗粒重等产量性状与多数品质性状呈负相关,单株产量和单位面积穗数与多数品质性状呈正相关或极微弱的负相关,因此初步认为,在高产、优质育种中,侧重于单株产量和单位面积穗数的选择,有可能会协调高产与优质间的矛盾;面团流变学特性和产量性状间无显著矛盾性,较易同步改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淮冬麦区 小麦 品质性状 产量性状 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水分胁迫下转TaEBP基因小麦株系拔节期抗旱性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南炳东 陈耀锋 +3 位作者 闵东红 张小红 赵洁岚 薛飞洋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3-28,共6页
以两个转TaEBP基因小麦株系及相应受体对照品种为材料,采用盆栽控水法研究了水分胁迫对转基因小麦拔节期抗旱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并结合隶属函数法对转基因株系的抗旱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显示:随着水分胁迫加剧,各参试品种(系)... 以两个转TaEBP基因小麦株系及相应受体对照品种为材料,采用盆栽控水法研究了水分胁迫对转基因小麦拔节期抗旱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并结合隶属函数法对转基因株系的抗旱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显示:随着水分胁迫加剧,各参试品种(系)的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呈下降趋势,转基因小麦下降幅度较小;胞间CO2、丙二醛含量、质膜相对透性呈上升趋势,受体对照品种上升幅度更大;转基因小麦的脯氨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品种。应用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转TaEBP基因小麦株系G221、G258比其受体对照具有较高的抗旱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分胁迫 TaEBP 转基因小麦 生理生化指标 抗旱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成熟胚离体培养及植株再生技术优化 被引量:8
5
作者 张小红 赵雪晶 +2 位作者 李波 黎飞飞 闵东红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34-339,共6页
本实验利用冬小麦品种周麦27成熟胚进行了愈伤组织诱导和植株再生技术的优化,以提高小麦成熟胚离体再生频率,为以成熟胚进行遗传转化奠定基础。探讨了外植体不同接种方法、Dicamba浓度和细胞分裂素种类、转分化时间和愈伤组织干燥处理... 本实验利用冬小麦品种周麦27成熟胚进行了愈伤组织诱导和植株再生技术的优化,以提高小麦成熟胚离体再生频率,为以成熟胚进行遗传转化奠定基础。探讨了外植体不同接种方法、Dicamba浓度和细胞分裂素种类、转分化时间和愈伤组织干燥处理等因素对小麦成熟胚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小麦成熟胚十字形切割法接种愈伤组织分化率较高,达到66.7%,分别是刮胚法和整胚接种的2.1和4.3倍;2)附加2,4-D和Dicam-ba均可以高频率诱导成熟胚愈伤组织的形成,但Dicamba诱导形成的愈伤组织分化率高于2,4-D的达4倍之多,在Dicamba浓度为2.0~4.0mg/L时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效果较好;3)愈伤组织在附加2.0mg/L 6-BA的分化培养基上分化率最高为45.8%,其次为在不含激素或含KT 2.0mg/L时分化率分别达到38.5%和37.0%,而在附加TDZ和ZT时分化率较低;4)成熟胚外植体在诱导培养2~3周后进行分化培养,绿苗分化率最高;5)愈伤组织分化前干燥处理6h愈伤组织分化率略有提高,但与未干燥处理的相比差异不显著,而干燥12h后分化率却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成熟胚 愈伤组织诱导 植株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 CH_3OH-LiBr-ZnCl_2 吸收-喷射制冷系统变工况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顾兆林 闵东红 +1 位作者 冯诗愚 李云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54-259,共6页
吸收-喷射制冷循环系统改变了单效吸收式制冷系统热力参数间相互制约关系,具有参数调节范围宽的特点。对变工况条件下温度、压力等参数对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吸收式制冷 喷射式制冷 制冷循环 变工况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播法量化鉴定冬小麦品种冬春性的探讨 被引量:11
7
作者 孙道杰 闵东红 +1 位作者 李学军 冯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1年第1期28-28,共1页
冬小麦品种冬春性的传统识别方法 ,一般只适用于冬小麦品种冬春性的定性认别。对生产上众多的冬小麦品种 (系 ) ,尤其是冬春性差异不明显的品种进行冬春性认别和比较 ,可以用晚播法进行定量鉴定。通过试验 ,提出了晚播法量化鉴定小麦品... 冬小麦品种冬春性的传统识别方法 ,一般只适用于冬小麦品种冬春性的定性认别。对生产上众多的冬小麦品种 (系 ) ,尤其是冬春性差异不明显的品种进行冬春性认别和比较 ,可以用晚播法进行定量鉴定。通过试验 ,提出了晚播法量化鉴定小麦品种冬春性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冬春性 鉴定 晚播法 定量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转TaEBP基因株系抗旱特性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杨梅 马有志 +4 位作者 闵东红 陈耀锋 陈学虎 张搏 王会强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62-67,共6页
以2个转TaEBP基因新春9号小麦株系(G9-X1129,G9-X1139)、受体品种新春9号和当地推广品种小偃22为材料,通过PEG-6000人工模拟干旱胁迫处理,调查小麦种子萌发期胚芽鞘、胚根长度和胚根数;采用大田不同水分处理试验,测定转基因小麦不同生... 以2个转TaEBP基因新春9号小麦株系(G9-X1129,G9-X1139)、受体品种新春9号和当地推广品种小偃22为材料,通过PEG-6000人工模拟干旱胁迫处理,调查小麦种子萌发期胚芽鞘、胚根长度和胚根数;采用大田不同水分处理试验,测定转基因小麦不同生育时期的生理生化、形态指标与抗旱指数,以明确其抗旱性。结果表明:(1)在种子萌发期20%(W/V)PEG干旱胁迫条件下,参试材料的胚芽鞘长度、胚根长度和胚根数均比非胁迫时降低,G9-X1129和G9-X1139的降幅较小且均显著高于受体对照新春9号;(2)与受体对照新春9号相比,G9-X1129和G9-X1139具有较高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和脯氨酸含量;(3)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增强参试材料的株高、穗叶距和穗长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但转基因株系株高、穗叶距和穗长降幅显著小于受体对照;(4)G9-X1129和G9-X1139分别比受体对照新春9号增产11.67%和10.19%,其抗旱指数分别为1.18和1.17,两者都属较强抗旱等级,表现出比新春9号更强的抗旱、节水性能;整体上G9-X1129和G9-X1139与小偃22具相对一致的抗旱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TaEBP基因 抗旱指标 抗旱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地区高产节水小麦品种选育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2
9
作者 李学军 王辉 +2 位作者 闵东红 孙道杰 冯毅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28-131,共4页
基于当前小麦生产面临的问题 ,从品种的角度论述了高产节水小麦在西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指出节水高产小麦品种的选育是解决西北地区干旱危害的根本性措施和最简捷有效的途径。结合小麦育种实践 ,提出利用聚优杂交、欠缺性选... 基于当前小麦生产面临的问题 ,从品种的角度论述了高产节水小麦在西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指出节水高产小麦品种的选育是解决西北地区干旱危害的根本性措施和最简捷有效的途径。结合小麦育种实践 ,提出利用聚优杂交、欠缺性选择 ,多生态水、旱交替选育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产节水品种 选育方法 西北地区 小麦 品种 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穗小麦发育特性研究初报 被引量:6
10
作者 庞红喜 闵东红 +1 位作者 李学军 宋哲民 《陕西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4-7,共4页
在中等地力水平下研究了目前我省种植的几个代表性大穗小麦品系的发育特性,结果表明,大穗小麦穗分化速率,穗分化时间品系间差异较大;大穗小麦有效分蘖少,分蘖形成速度慢,分蘖成穗率低,抽穗开花较晚单产不高。提出目前关中麦区大... 在中等地力水平下研究了目前我省种植的几个代表性大穗小麦品系的发育特性,结果表明,大穗小麦穗分化速率,穗分化时间品系间差异较大;大穗小麦有效分蘖少,分蘖形成速度慢,分蘖成穗率低,抽穗开花较晚单产不高。提出目前关中麦区大穗育种应注重穗多、穗匀、稳重并举,选育穗分化速度快,偏春性或对光周期反应不敏感的类型,丰产性与适应性相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穗小麦 发育 小麦 品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品种抗旱性筛选方法探讨 被引量:4
11
作者 孙道杰 王辉 +3 位作者 闵东红 李学军 冯毅 张玲利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3年第4期517-517,519,共2页
受干旱胁迫后小麦生物学产量的减幅和根系再生能力可以作为小麦品种抗旱性选择指标 ,这 2项指标单独或结合使用可以对新育成品系的相对抗旱性进行比较评价 ,从而提高选择效果。
关键词 小麦 品种 抗旱性 选择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TaEBP抗旱基因小麦在宁夏灌区的适应性研究
12
作者 樊明 闵东红 +5 位作者 张双喜 李红霞 刘旺清 裘敏 方亮 魏亦勤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168-2174,共7页
【目的】筛选转Ta EBP抗旱基因小麦,丰富育种遗传资源和培育抗旱节水、高产春小麦新品种、新材料。【方法】从70份转Ta EBP基因新春9号小麦株系中,在有限灌溉条件下筛选出5份抗旱丰产、遗传稳定的材料,对这5份材料进行多点试验,比较材... 【目的】筛选转Ta EBP抗旱基因小麦,丰富育种遗传资源和培育抗旱节水、高产春小麦新品种、新材料。【方法】从70份转Ta EBP基因新春9号小麦株系中,在有限灌溉条件下筛选出5份抗旱丰产、遗传稳定的材料,对这5份材料进行多点试验,比较材料间叶面积系数、分蘖消长、叶绿素含量、叶温、籽粒干物质积累量以及产量构成的差异。【结果】11NG品6总茎数最高为1 453.5×10^4粒/hm2;灌浆盛期叶面积系数11NG品4和11NG品6为4.5,灌浆期叶绿素含量最高的是11NG品6,为56.3~56.1,其次是11NG品4和11NG品8。灌浆末期叶温最高的是11NG品10,为28.9℃,最低的是11NG品6为27.5℃。11NG品6籽粒干物质积累最先达到峰值,且峰值最高,其千粒重最高,为40.4 g。产量表现11NG品6和11NG品4最高。【结论】转Ta EBP抗旱基因的11NG品6和11NG品4株系在有限灌溉条件下表现抗旱节水性能强、丰产稳产性、适应性也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灌区 抗旱基因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个转W23基因小麦株系的抗旱性鉴定
13
作者 宋兵兵 闵东红 +3 位作者 徐兆师 陈明 李连城 马有志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58-262,共5页
以两个T5代转W23基因小麦株系G19-X59、G19-X61为材料,在水培条件下采用PEG-6000人工模拟干旱胁迫措施对转基因小麦株系的根系发育特点、抗旱相关的光合生理等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干旱胁迫条件下各参试小麦的光合速率(Pn)和蒸腾速... 以两个T5代转W23基因小麦株系G19-X59、G19-X61为材料,在水培条件下采用PEG-6000人工模拟干旱胁迫措施对转基因小麦株系的根系发育特点、抗旱相关的光合生理等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干旱胁迫条件下各参试小麦的光合速率(Pn)和蒸腾速率(Tr)均下降,转基因株系降幅较小,且其Pn和Tr值极显著高于受体品种;在正常供水和干旱胁迫两种水分处理下,转基因株系均比受体品种具有较发达的根系,其根总长、根总表面积、根总体积等参数极显著高于受体品种。这一结果说明,转W23基因小麦株系G19-X59、G19-X61在苗期依靠发达的根系维持较强的光合作用,提高其应对干旱胁迫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胁迫 W23 转基因小麦 根系 抗旱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